倒影如诗 秦淮一夜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近金陵古城,恰好看见那夕阳西下的一抹微光,从中山门城墙洞里斜穿过来,微光里几枝野花从斑驳的城墙砖缝里钻出来,飘零的飞絮被旋风般骑车而过的金陵女子的衣袂沾染……
  夜游秦淮,便从这古老的晚霞里开始。
  
  乌衣巷
  
  到达夫子庙,正值傍晚时分。
  之所以选择这样特定的时间,实在是中国古诗词的影响太深,不用思维便跳脱而出——同样是登临泰山黄山绝顶,忍不住感慨万千豪气抒怀的第一时间,中国人想到的一定是李白杜甫的诗歌,而德国人的脑子里则轰鸣起贝多芬的交响乐。
  李白也曾到过金陵,但为金陵女子留下的诗篇远胜于对秦淮河的缠绵。倒是另一位大才子刘禹锡所作的《乌衣巷》,给了人们伤感无比的意象:“朱雀桥边野革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的来历,虽说最早来源于三国时期吴国的乌衣营,也即是孙吴士兵的黑色军服而得名。但乌衣巷的兴旺,却离不开东晋伊始,入驻于此的王谢两大家族一是东晋皇室中,有着显赫地位的王导王敦,也包括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内,开创了乌衣巷的辉煌。另一族谢氏,则走出了一批或文或武抑或文武双全的人物,如风流宰相谢安,淝水名将谢玄、谢石,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东晋才女谢道韫,以及为李白所极度追慕的诗人谢眺等。一干风流人物,令一个小小的乌衣巷,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在古老的秦淮河畔,闪耀出璀璨的光芒。说句实在话,将乌衣巷统归在夫子庙名下,实在是有点委屈。
  回首一望,便是晋到南朝300年。
  随着隋文帝灭南陈时的一声令下,“建康城邑,并平荡耕垦”。自此,物质表象的乌衣巷烟消云散,落入尘埃:文化层面的乌衣巷,却越来越明晰,越来越精深,从盛唐到明清,从官宦到市井,那曾经的繁华和荣耀都成了后人的想象和感喟。
  天色尚早,目光掠过马头墙上四个镏金大字“王谢古居”,旁侧有一粉墙黛瓦的门洞,楣上石匾赫然三个苔绿色楷字:乌衣巷。步入巷内,光线陡然一暗。“王谢故居”逼仄的庭院,实在不似我的想象。当然,那原先的豪宅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烟中了。空荡荡的东西两院也不大,因近黄昏而少游人,一个人走走停停,形单影只中唯听见自己的呼吸,跫音轻移更显空落落的寂静。
  “来燕堂”,写燕却无燕。沙孟海的手书隶体笔意清逸,少见春色而多有意气,似可神会到当年王谢堂前的超绝气韵。砖印壁画上的《竹林七贤》,或酣畅纵酒,或不羁高歌,或佯狂对奔,或弹琴长啸……画图清晰,形神俱备,就着昏暗的光线揣摩那些个魏晋风度,其中即有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王戒,
  流连中不觉暮色渐深,管理员开始清场关门了。离开“来燕堂”前的“流觞曲水”的模型,思虑这里的王羲之塑像,显然不及会稽山兰亭里的那个生动气派,莫非客居建邺而生发的思乡愁苦所致。《兰亭集序》成就了一代书圣的风流文采,来燕堂则铭记了他们永留青史的文治武功,王谢两家的偏巧相遇,注定了一个窄窄的乌衣巷不同寻常的前生后世。
  站在巷口,朝外灯火辉煌,往内幽冥寂然。交接处门边一片白亮,恍如中秋的月光,又似一杯雪样的寒凉。蓦然记起,刚才那最后的一瞥,竟然就是王谢两家才情极高的奇女子,那位因着“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咏雪佳句而闻名的、“神清散朗兼有林下之风”的谢道韫。
  
  秦淮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到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提起秦淮河,总难免想起少时读过的杜牧。那烟笼寒水,那夜泊秦淮,那商女幽幽的浅唱,那月下的后庭之花……不知觉的,描画出一个清冷的秦淮之夜。
  及至后来,见过两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样的命题,同样的经历,却是两位大家同游时的记录:朱自清和俞平伯。上个世纪20年代,一个“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月白风清,笙歌阵阵,驾一只小舢板,沉湎于灯红酒绿里夜秦淮的流波……
  而今,时光之手,速速地翻过千年,又百年,秦淮河早已不是昔日模样。但那灯火齐明熙来攘往的热闹景象,怕是任何个朝代任何 个过往岁月所不及的繁华了。
  时空的倒错,让我恍惚。方圆不过几里的街区,在溽热的夏夜,大都被夜游和纳凉的人填满了。从乌衣巷往魁光阁走,文德桥中央,依然挤挤挨挨地寻不到一丝开阔疏朗的间隙,被人群推搡着靠近桥边,便看见熟悉的“秦淮人家”被霓虹灯映照得周身绯红,别致的小楼飞檐被勾勒得流金溢彩,仿若神仙宫阙。缓缓流淌的河水,曲波逶迤,点点嫣红,好似天上的琼浆玉液倾倒而下,又似桃叶渡的胭脂花粉流将而至,嗅一嗅,没有酒香,也不见桃花的清芳,热烘烘满是五味杂陈的红尘味儿,直把这叫了两千多年“秦淮”之河,瞬间拉回秦代。
  彼时秦始皇东巡,遥望古越城金陵上空紫气蒸腾,以为是王气,为断其龙脉,便凿方山 断长垅为渎,引水入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为秦时所开,故称之为“秦淮”。虽说始皇帝赢政断了南京城的“王气”,但后来依然有历朝历代建都于此,南京便有了“六朝古都”或“十朝古都”的美誉。只可惜,六朝也好,十朝也罢,都没有一朝能够真正地统一中国。于是,也就有了南京乃金粉之地,太过柔媚,不宜建都一说。
  其实,南北相比,地域文化的影响毋庸置疑。想那南唐的亡国之君,也即是著名的婉约派大词人李煜李后主,一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就了枭雄大江怀古时的千古绝唱。词中的“雕梁画栋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字字伤心,滴滴苦泪,终究因此触怒了宋太宗,而被毒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七夕之夜。秦淮河声声呜咽,扬子江滚滚东流。一个王朝的湮灭,另一个王朝的兴起,权力的更迭或是篡位夺权,或是兵临城下,兴亡起落间,秦淮河兀自风流着,灯红酒绿的风情一直沿续下来,且是愈加的明艳,魅惑。
  
  水上游
  
  夜幕渐浓。那河畔张灯结彩的画舫,不时缓缓地开出一艘,又是一艘,引得我们只想快步穿过人流,去度一个与桨声相依与灯影相偎的秦淮之夜。
  大成殿前买到了秦淮画舫的游览票,约莫坐了七八个人就开船了。画舫是电瓶驱动,龙头高昂,龙柱耸立,沿船舷两侧皆是大红灯笼低低挂,船动灯影蒲蒲风。人坐在设有空调的船舱内,窗明几净,视野开阔,既饱览了秦淮河两岸的市井风光,又免受热气熏腾,噪音相扰,想那康乾二帝下江南的画舫也没有这般惬意舒爽吧!
  画舫离开码头往东,“十里秦淮水上游”渐渐拉开序幕:东水关、白鹭洲、返回泮池向西,经过文德桥、中华门城堡,再折回码头。由于中华门至西水关河道尚未完成整治,所以还无法全程游览。但即便是如此,一路优哉游哉几十分钟,那沿岸的名胜古迹,历史掌故,那迤逦水边的珠帘绮帐,人家枕河,无不牵引出思古幽情,随着导游员的娓娓讲解,于桨声灯影里,溯回从前。
  第一个古渡口叫桃叶渡,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得名于大书法家王献之当年曾在此迎接爱妾桃叶并赋诗《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才子佳人的风流传说遂成了“桃叶临渡”这金陵四十八胜境之一。
  十里珠帘,也是很有来历。相传明清时,秦淮河两岸是王公贵族纸醉金迷的地方,文庙以河为泮,民居傍河而建,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沿河两岸酒旗招展,茶肆店铺民宅比邻而居,隔窗甚至可见绣帘珠闪。“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烛波”。船游河上,仿如人在画中,成了赏游秦淮风光,领略秦淮风俗的绝佳地。
  夜凉如水。起身走到船头,因为尚在南京城的中心,霓虹灯的绚烂,令我们看不到最本真的湛蓝天色,但一弯鹅黄的新月,却是若即若离在视线的上端。月辉优柔轻洒,与谁家传来的夜鸟相和,回音落在画舫摇过的两岸雕花木楼间。
  河上最令人瞩目的,堪为泮池南岸长达110米的全国最大的红墙照壁,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距今有500年的历史。大照壁辉煌气势,采用古代建筑中的飞檐峭壁,四周均以霓虹灯环绕,红红绿绿闪闪烁烁,映衬在波光起伏的秦淮河里,水纹灯影曲线流淌,人在船上,竟也跟着心醉神迷起来……
  水上游再度穿过蓝光荧荧的镇淮桥,继续驶向本次游览的终点“中华门城堡”。那里有着号称“天下第一瓮城”碑刻,还有无数流水般源源不息的传奇故事。夜色深深,灯火迷离,这秦淮河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条水之河了,而是流光溢彩、亦梦亦幻的灯之河,景之河,更是哺育着古城南京的母亲之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河与城,河与人,千百年前如此,千万年后,理应还是如此。
  一直到这里,河面才骤然安静下来,波平如镜,倒影如诗,静悄悄的上弦月,照着千古,照着今夜,呼应着城楼上下水里岸上的灯火,太平盛世的好光景,竟然感觉梦一样美得不真实。
其他文献
有些文字组装起来有着无法言语的美,比如春天。此时,很多人也许会想要玩味一把“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比如看风景。  春天,风景,我们这些惯看世间美好的游人怎可错过?  柳绿了,花红了,还有满山遍野的小草,一个赶着一个去赴这美丽的春天之约——  那些去年秋天飞往南方的鸟儿回来了,它们欢快的身影又成了摄影人镜头里的可爱精灵,那些在寒冷里凋零的花儿又一次绽放了笑容,花开的地方总是聚满了
期刊
题记:当战争的硝烟沉寂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经历了血雨腥风的仁人志士也早已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但是,我们从未忘记历史,即使是游人,自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也常常会去膜拜他们一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1958年4月22日,从建碑开始就在这里艰苦劳动的雕刻工人们,在10块大浮雕上面作完了最后一遍修饰,每一块浮雕都很细洁光滑,没有什么细微的损伤。用花岗石铺成的月台地面和台阶,像玻璃板一样平整。  人民英雄纪
期刊
题记:看电影早就成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娱乐休闲方式,而一部经典电影甚至可以引领时尚达人去电影的拍摄地或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玩玩、看看。从电影第一次进入我国民间播放到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那些大片儿,人们经历了一次次或快乐或震撼的视觉旅行。  早在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曾放映过一部法国短片,当时能有幸一饱眼福的只是极少数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者。1911年6月24日,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
期刊
题记:喜马拉雅,并不足每一个想去的旅者都能登上的地方。但却有很多人用勇气、努力、不懈去触摸她,感受她的美丽。如今,我们发现她更多的谜团。    1994年4月10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竟类似空中楼阁,没有一般山脉所应有的巨大山根,这成为青藏高原山脉研究的未解之谜。  据参加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的科学家们实地考察发现,地球上
期刊
广西凤山,一个美丽而充满神秘的地方,环山似凤,环凤皆山。第一次听说四面群山环绕的凤山县有“三门海”,觉得十分好奇。想象着站在巍巍青山顶上,抬头仰望天上白云悠悠地游走,俯首远眺茫茫大海潮起潮落,聆听悦耳的涛声由远而近萦绕耳际……此刻的心情岂止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原来,三门海并不是大海,是一条地下暗河,当地人称“坡心河”,“坡心”是壮话,意思是“大山的中心”。它由凤山境内的平乐,金牙,江洲三支暗流
期刊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鹦哥也有情和义,世上的人儿不如它。   ——越剧《红楼梦》宝玉、紫鹃唱段      2009年3月,春暖乍寒。我在中国野生鸟类保护救助中心拍了几只被救助的伤禽的眼睛。拍完之后,我在电脑里仔细地观察这几只鸟的眼,突然想起一句俗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类如此,鸟儿亦然。我用鼠标放大每一只眼,惊愕地发现,每一只眼都不一样,每一只眼都深藏着某种信息
期刊
一幅优秀的风景作品,永远是风景后蕴含着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意境和浓厚的文化。  摄影,不仅仅需要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也依赖于摄影师一定的技巧。佳作当前,被震慑的同时你也一定会想:什么样的景致,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技巧成就了《坝上》这样动人的作品?  据摄影大师于云天介绍,在拍摄《坝上》时,当时的现场光十分微弱,已是暮色茫茫、月轮初照、宁寂空静之时。面对眼前的景致——秋老树黄、落叶凋零、明月孤悬,禁
期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当鸟儿携着暖风从南向北一路飞来,我们这些爱鸟人也跟着蠢蠢欲动起来,赶紧扛起“长枪短炮”去“打鸟”。在那些连着你和我的湿地里,“打鸟”,别去打鸟,用镜头去追随那些美丽的身影。  旅游观鸟是很多鸟类爱好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去一个地方旅游,再拍下那里特有的鸟类,常常会成为爱鸟人津津乐道的回忆。拍鸟去,哪里才是“鸟儿的天堂”?在我国各省4~5月的“爱鸟周”期间,让我们一起
期刊
《雄立五峰》河北 李丽梅
期刊
刚开始学习摄影时,听说“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陶斯(Taos)。”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句公式。最后面的“陶斯”两字可以用任何地名替换,如: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拱门”,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西藏”。听多了这样的话,去陶斯的紧迫性减到了最低。但是,我对那个名字怪怪的地方始终不能忘怀。最后促使我们去陶斯的原因,却是妻子青衫想去寻找俄罗斯画家菲钦(Nicolai Fechin,1881~1955)的踪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