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断重演,在荒诞中重拾希望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的春节,正值辞旧迎新之际,一场席卷全球的黑天鹅事件降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如同投掷原子弹一般,其毁灭性和杀伤性可想而知。一时间,原本热闹的城市瞬间寂静下来,空荡荡的街道上,再也不复往日人来人往的繁华之景,让庚子年的春节变成一场与病毒抗争的特殊战役。在这个危难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病毒,战胜疫情。虽然国内疫情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但是不代表疫情已经远离我们。
  加缪的《鼠疫》作为疫情文学的代表作品,一直畅销不衰,选择此时阅读《鼠疫》,对于经历过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的我们来说有更深一层的领悟。


  《鼠疫》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
  翻开书后,我们惊奇地发现这本出版于1947年的小说竟然和现实高度重合,这也让很多人惊叹这是一本现世启示录。
  小说中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个叫阿赫兰的城市。
  加缪的笔下阿赫兰是一座丑陋的、毫无色彩的,市容和生活面貌都很平庸的城市。
  4月16号的一个清晨,街上出现了一只死老鼠,一只老鼠的死亡并不会引起多大的注意,这不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什么影响。
  紧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成千上万只老鼠相继死亡,大家以为只是鼠灾而已。一个守门人的死亡引发了医生里厄的警觉,他作为医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推断并提出可能是鼠疫。他请求医师协会采取隔离措施,但协会负责人表示无能为力,因为这种行政命令需要省级领导下达。省长则要求医生出示明确证据证明有传染病危险。医生在比对传统数据时发现菌种有变异,但确认还需要时间。政府避重就轻,执着为这场瘟疫推敲字眼,仅仅是张贴几张白色小型布告,始终不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再接着,人们开始生病、死亡,一个接着一个……鼠疫越来越严重,直到死亡人数急速上升,疫情全面暴发,为了不引起更大的灾难,政府下令:进入鼠疫状态,封城。
  此时的阿赫兰人民与外界隔绝联系,城市变成牢笼,居民变成困兽。面对鼠疫,居民哄抢薄荷片,抢购酒,只是因为传言说薄荷片、酒可以杀灭病毒,还有很多人想方设法逃离阿赫兰。读到这里时,让我想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初始时,人们面对疫情表现出的勇敢无畏与荒诞可笑的行为在同时上演,有人奔赴一线,有人制造谣言,有人千里援助物资,有人借机大发国难财,有人上蹿下跳地咒骂一切,有人恐慌囤积食物……历史在不断重复,而人性的本质却没有变。
  “本来,天灾人祸是人间常事,然而一旦落到头上,人们就难以相信是真的。世上有过鼠疫的次数和发生战争的次数不相上下,而在鼠疫和战争面前,人们总是同样的不知所措。”
  经历了长时间的迷茫、困惑、别离、恐惧,无论是阿赫兰居民还是武汉居民都开始觉醒,瘟疫的流行,让个人的命运被淡化了,灾难将共同的命运施加在困在城中的人们身上,封城后全体的城中居民被动卷入这场灾难带来的命运洪流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呼吸、共命运,人们知道团结起来与瘟疫进行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


  《鼠疫》中的阿赫兰的人民是如何面对荒诞的生活?
  加缪用简洁冷静的文字书写阿赫兰人民抗疫的斗争故事,也让他笔下的小人物负载起各自的意义,构建起小说的灵魂。
  小说的主人公里厄医生时刻保持着理智和清醒,在灾难和困境面前,里厄医生代表着积极、理性的反抗者,解决问题的推动者。他最早发现鼠疫并多方努力,一直在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一直奋战在一线,即使他深知当时的医学力量有限,但他依旧尽忠职守、奔波救治病人,每天工作二十个小时,无疑是一名英雄。但里厄医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与英雄主义无关,而是一种诚挚,这种理念也许会惹人发笑,但是同鼠疫做斗争,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诚挚是什么?诚挚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他反感被当成英雄宣传,认为这是自己的工作,责无旁贷。书里写道“我们不会因他做的事赞扬他,也许可以称赞他选择了这种高尚的职业”。在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无数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奔赴抗疫第一线;令无数人敬爱的钟南山院士更是如此,他勇敢无畏、冷静果断、谦逊仁义的品质和里厄尤为相似。他们无疑都是人民的英雄。
  书中与里厄相对照的人物还有塔鲁、格朗、帕纳鲁、朗贝尔、柯塔尔等。
  塔魯是一名旅行者及城市见闻的记录者,他反对一切形式的死刑,致力于非暴力的政治斗争希望实现一个不杀人的世界。他和里厄医生一样,从不歌颂英雄主义,当疫情暴发后,他主动联系里厄并建议组建起志愿防疫队。如果说里厄是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那塔鲁可以说是携带着圣者的光辉,在抗疫胜利的前夕,塔鲁感染鼠疫死亡,成为这场鼠疫抗争的最后一次失败,但在这场战斗中塔鲁的生命价值达到了顶点。
  “不错,如果人真的非要为自己树立榜样和楷模,即所谓的英雄,如果在这个故事中非得有个英雄不可,那么叙述者恰恰要推荐这个微不足道、不显山、不露水的英雄”,那么这个被里厄推崇的英雄是谁呢?正是书中有些懦弱的职员格朗。
  格朗是市政府里一名小小的职员,话不多,兢兢业业,同时拥有一个文学梦,碌碌无为的生活一直碾压着他。他积极加入志愿防疫队后一丝不苟地做好统计数据的工作,算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也被鼠疫侵袭过,然而格朗是幸运的,他活过来了。他代表了鼠疫中的受害者,他的痊愈是疫情发展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人们发现老鼠又跑出来了,给阿赫兰带来了希望。
  帕纳鲁作为一个善良正直且虔诚的神甫,在阿赫兰有很高的声誉,拥有很多信徒。封城后,他做了两次布道,第一次他从宗教世界观出发,认为鼠疫是上帝对人的集体惩罚,唯一的办法就是一切听凭上帝的安排。当他加入志愿防疫队后,见证一个无辜的孩童饱受疫病的折磨死去之后,他的信仰动摇了。他的第二次布道,他将“你们”变成了“我们”,这意味着他从上帝的代言人变成了阿赫兰城人民中的一员。这两次讲道也意味着他的信仰从坚定到崩塌。   朗贝尔,一名外地来的记者,一开始为了离开阿赫兰与心爱的人团聚做着不懈的抗争。但是后来,当他终于能离开的时候,“独自享受幸福,就可能问心有愧”,他却选择了留下来加入志愿者的队伍。
  柯塔尔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人物,他在鼠疫之前就犯了罪,被警察追捕,而鼠疫期間政府和司法机构部分瘫痪,他侥幸逃过一劫,在鼠疫期间,靠着投机倒把发了笔小财,过得很舒坦。他是打心底不希望疫情结束的那类人,而在鼠疫结束后,他出于对被抓捕的担心,最终发了疯。
  小说洞察人性之精准如同报告文学。无论是关乎个人的生命还是集体的福祉,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冲撞时,加缪笔下的一个个人物通过选择,塑造了一种行动上的伦理。这些人物组成的集体反抗者形象,并不关乎英雄主义,只是一种平凡的善良。
  在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的确有少部分人制造谣言、违反防疫政策、投机倒把发国难财,但广大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上一线,大量的政府工作人员坚守在抗疫的岗位上,无数的普通同胞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捐赠口罩、药品、蔬菜、水果等物资,正是这些小人物汇聚起来积小善而成大善,产生巨大的能量,最终战胜疫情。


  几十年来,评论家给这本书贴上形形色色的标签:哲理小说、象征小说、寓言小说,等等。暂且抛开这些不谈,在加缪极为克制冷静的文字后面,无数的读者在思考鼠疫究竟是什么呢?
  时代背景是一个作品被评论时非常重视的角度。加缪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二战期间,当时希特勒军队的铁蹄攻入巴黎,加缪带着妻子离开沦陷的巴黎开始流亡生活,后来他来到了阿尔及利亚教书,在这里一共住了18个月,而这期间阿尔及利亚暴发了鼠疫,正是这一段生活,使他酝酿出《鼠疫》。
  加缪曾说:“鼠疫最显而易见的内容就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抵抗斗争。”这部小说明确且具体地指向二战中的纳粹主义。是的,鼠疫就是法西斯。鼠疫时大批大批的人们生病死亡,不正是笼罩在战争阴影中人们的真实写照嘛,人们对这场鼠疫的抗争就是对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抗争。
  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加缪通过那个得气喘病的老头说出了真相:“鼠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不过就是生活罢了。”文中鼠疫代表着会大肆传播,制造痛苦和灾难的东西,我们对它的解读也应是多层次的。人们面对的任何困境都可以被称为“鼠疫”。战争、饥饿、贫穷、宗教、利益,甚至人性的贪婪、自私、愚昧等,都象征着“鼠疫”。塔鲁说,他早患上了“鼠疫”。“我清楚地知道,人人身上都潜伏着鼠疫,因为没有人,是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免受其害。”
  不管在现实意义上的鼠疫,还是象征意义上的鼠疫,加缪都将他的荒诞哲理延伸到每个层面,或是战争的层面,亦或是人性的弱点,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而面对荒诞,加缪认为要有直面荒诞的勇气,有平衡矛盾的毅力,有反抗超越的举动,还要有爱作为精神支柱,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历史在不断地重复,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刚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这场灾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即使疫情过去了,世界也不是之前的样子了。小说中鼠疫最终结束了,结束得悄无声息,并不是因为医生们找到了救治的解药,而是病毒仿佛忽然就放过了他们。从这个角度讲,似乎很难说里厄医生们赢得了这场战役,但是他们确实赢了,“一个人能在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所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这是一场灾难给人们最大的教训和经验。
  加缪质朴无华的语言,力透纸背的文字像是里厄手中的手术刀,切开时代的病体,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鼠疫杆菌不会灭绝,也永不会消亡,它只是休眠,然后伺机再杀回来。我们应当牢记曾经尝过的苦头和教训,应该尽力在下一次灾难发生时规避它,而不是一次次地重蹈覆辙。希望下次我们已经最好准备。希望没有下次。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23日晚七点半,万众瞩目的东京奥运会开幕,206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健儿齐聚一堂,都奋勇争先,想为祖国赢得荣耀。在观众的欢呼中,第111位出场的中国代表队以一身中国红映入眼帘,他们的面孔上满是自信,舍我其谁的气势让全世界都为他们的表现感到期待。  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清华学霸杨倩夺得首金,是苏炳添苏神的9秒83,是14岁姑娘全红婵完美的满分跳水,是国乒依旧在乒乓球场上
期刊
在中华民族时间的长廊上,有一群运动健儿不断突破自我,与时间赛跑。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如果水上有风帆,那必定是中华之帆。千百年来,中华之帆传承不倒,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不断迈进。  传奥林精神之火,以更快的速度与世界赛跑。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闪耀的背后,都是千万人在与时间赛跑。中国飞人劉翔不惧失败,以昂扬的斗志追赶时间,时间也回赠他金牌;体操王子李宁一次次
期刊
我是从什么时候认识乒乓球的?大概是小时候跟随爸爸看奥运会的时候,他指着电视上的比赛告诉我,那是乒乓球比赛,那时的我还不知道球的名字叫什么,只是看到中国队就情不自禁地喊加油,再大一点时,我才对乒乓球有深入的了解,每当我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中国乒乓队球员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将乒乓球发扬光大,为中国在奥运会上升起国旗而努力着。其中,我最喜欢的乒乓国手是马龙。  里约奥运会上,我认识了最
期刊
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声音?放眼未来,谁来领略你眼中的风采?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看俞伯牙与钟子期震彻群山,至此相遇。写一篇人生华章,与青春来一场博弈,和一位先生相遇,彻夜长谈。  怀揣梦想,拼命追逐,想在夜空中闪耀光芒,想要登高远望,闭目畅想,感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想把“想告诉一个人”变成“告诉一个人”。要遇见那么一个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有着同样赤诚之心的人,一个能与你盘腿而
期刊
庆山:作家,曾用笔名安妮宝贝。代表作品:《七月与安生》《八月未央》《素年锦时》《得未曾有》《月童度河》《莲花》《春宴》《夏摩山谷》  从2017年春天到2020年八月,庆山在微博上回答了一千个提问。她说,自己所提供的回答,只是个人立场,而回答本身是一种疗愈。庆山认为,许多陌生人因此而相聚,去感受和了解他人与自己的内心深处,探索生活本质。大家因为理解、关怀、信任与爱,在一千问中汇合。  近日,庆山的
期刊
原佳溪  中学时代的零花钱,除了用于买书本纸笔,其余大部分都花在了吃喝。学生们是最爱吃的,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里,吃是多元化的重要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内部老旧,外面却很繁华,吃喝用全 都有。高中部恰好相反:砖红色的楼配上雪白窗台,气派十足,边上只有城中村和小区住宅,且小区住户很多都是附中师生,愿意开餐馆的很少。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千金散去”地吃饭。  先说食堂。黄焖鸡是最招
期刊
辛丑暮春之际,吾与雅社数十人将于君山岛游。日将出而未至。少顷,白云散光,日将从云端骁出,余等亦乘车欣然往之。春风拂袖,花草溢香,鸟伏待出,声密嘈杂。人声鼎沸,四下歌者皆心旷神怡之态,其声亦悠扬似仙;笑语连连比肩过往之车流,其势或离弦之箭,有飞驹过道之急,而吾等游者之切观于洞庭之心亦如此。夫观新墙河之状也,淡淡青色与堤沙相掩,渔船与沙船过隙,两岸阔平而水纹平缓,目难穷尽。其远处隐于浩浩东方,只可见其
期刊
屏息,凝神。8月1日上午,几乎所有关注东京奥运会的观众,都在等待着这一刻,铅球能顺利地从中国运动员巩立姣手中抛出。我僵直地守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她的动作。周围的一切仿佛凝固,唯有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着……  “千万次的出手,只为那一次的辉煌!”这是解说员在赛场解说时,留下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铅球女运动员巩立姣,再合适不过。铅球的体积很小,用掌心就可以包住;但铅球的
期刊
翟俊杰  “你的伞呢?”  “哦,伞!忘在学校了,我现在就去拿。”  高考结束了,刚到家的我,现在又得折返,回到母校——江苏省泰州姜堰中学。  我奔跑着,在那走了三年的道路上,环顾四周,不觉变得陌生:记忆中,与我一起走过这条路的,除了同学,只有晨雾。那时候上学,春天的早晨雾气很浓,苍穹好像被一层白白的面纱所笼罩,一切都朦朦胧胧,看上去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睡眼惺忪,神志还不清醒,但双脚总能把我带进校
期刊
秋,带着夏日余热和丝丝的沁凉走来。不同于寒冬的凛冽,也不同于春日的明媚,秋便是秋,它有它独特的凉爽。我赞美秋,赞美它带给农民丰收的喜悦;我歌颂秋,歌颂它不求回报,年复一年地带来惬意的舒适;我热爱秋,挚爱着它的美。  湛蓝的天空,像玻璃一般明净,如大海一般蔚蓝,几朵祥和的白云飘浮在天空,一切都是那么明朗。  初秋的风迎面吹来,像母亲湿润而又温婉的手从脸上滑过,温馨极了,真是如同腼腆的情窦初开的少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