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1986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了解多种不同美术作品或现象的过程中形成审美观念,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本文基于有效情境理论,对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情境创设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创设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有利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及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和审美观点,切勿盲目设计,要严格从实际学情出发,根据学情选择教学方法。例如,在“审美变化中的自己”中,来到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起笔,来选择离自己最近的同学作为目标,画一幅简单的肖像画,进而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即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我审美的变化。
  (二)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美术鉴赏离不开感性认识,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鉴赏方法和知识,从而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理性判断和分析。
  (三)审美规律与个性化相结合
  审美活动既具有客观性,又是主观的,在了解和掌握基本鉴赏规律的同时,也要尝试去把握作品的细节,从而间接地理解形象中的客观世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设计是基础
  教学设计是教师准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教学理念的环节。而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教材作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材中,很多课中都设计了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对比内容,且信息量丰富,考虑到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不想让教学内容流于形式,那么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和重组。例如,在《从传统到现代》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这节课是从中西方的绘画史入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绘画演变的历程,从而理解不同美术作品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并对每个阶段的经典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本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年代的不同绘画风格,知道流派的形成是源于继承和在已有基础上的创新,通过美术作品来感受不断演变的历程感。
  那么在明确本课的教学思路后,教师接下来就需要考虑本课内容如何安排才可以表现绘画艺术的时代感。回归教材本身,教材中给出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全部挤压到一节课当中,时间显然不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本课分为中、西方两个环节,第一课先讲解西方绘画史,以主题形式为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派和抽象派,引导学生去到美术海洋中感受西方绘画史的沧海桑田。之所以本课选择表现派和抽象派这两者,是因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再加上学生尤其对于一些表面比较抽象,但内在情感表达十分强烈的绘画作品比较难理解,所以选择这一段发展史。此外,现代主义与抽象主义这两个现当代美术的起源思想,应当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作品,比如通过康定斯基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变化来引导学生感受一个人在追逐自己内心历程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其实,整个美术发展史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中演变和发展。
  选取教学资源时要力求每一幅画作都能够在逻辑上体现出衔接性,便于学生从中体会历史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比如根据表现派与抽象派的共同特征“注重既视感”这一点来看,教师在展示美术作品时可以采用限时观察的方式来避免学生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结构或是肖像特点上,力求捕捉作品带给人的第一感觉。课下还可以让学生对最近在拍卖会上极具争议的现代极简主义作品进行估价,检验学生能够将自己在课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三、情境创设策略
  (一)文化情境
  美术课程所具有一种特殊的人文性,这体现在课程本身与多种审美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之上,任何具有形式美的美术语言都体现着文化、时尚、古典等特征。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绘画作品的同时更要去品悟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多元文化,体悟不同时代下造就的艺术家他们内心对于社会生活的看法和感受。要知道,鉴赏艺术作品从基础认知到存在规律是一个研究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也正是高中美术鉴赏课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上亲身体验各民族的代表性习俗,如制作民间剪纸、写福字、画年画等等。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国家多元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认识到这些宝贵遗产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的同时,形成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情感情境
  情感情境可以从一样作品的诞生背景切入,追溯它的创作历程和画家有关的成长故事。情感作为所有艺术传达特点中的共同之处,是艺术家们在创造过程中联系社会、历史、文化的必然结果,美术作品同样如此。在课上,教师通过创设情感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情绪随之产生变化,进而对于一些艺术作品更能够产生共鸣。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二战期间纳粹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这幅作品选择了黑、白、灰这三种色调,配合象征性的作画手法来着重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画家的种种操作其实都旨在表达和渲染这幅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悲剧性色彩,让欣赏者知道战争为人类带来的惨痛。
  (三)角色情境
  高中阶段,学生们会接触到许多带有个人风格特点的作品,他们往往不容易被人所认同和理解,对于这些作品教师也应该别样看待,引导学生多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等角度来审视和思考。例如,在“现代主义美术作品风格的介绍”一课中有一幅蒙克的《呐喊》,作品将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情绪表达的淋漓极致,传递了艺术家对于这个世界的质疑和他自身独立却又不羁的个性;再如,野兽派的马蒂斯,他的《豪华、宁静、欢乐》《生活的欢乐》等作品多以鲜明、大胆的色彩使用方式闻名,但要知道,这种浓郁色彩的风格背后其实是他对于生活的务必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综上所述,有效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对课程和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有效情境教学是基于美术鉴赏课程的特点所建立的,教师应考虑如何能够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其艺术审美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巧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探究[J].学周刊,2019(12):145.
  [2]黄建栋.情景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8(6):39-40.
  作者简介:
  王正超,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学应以听说训练为主。英语是一门实践课,主要是训练学生实用英语的技能。听说是交际的基本形式也是学习外语的有力手段。训练听说能力是掌握正确语音,准确掌握词语最有效的途径。这种有效性不仅表现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的成果上,同时也表现在学习外语的经济、省力方面。英语教学中,听说比例的大小,往往和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成正比。教学中,我们要把听说训练放在首位,教育学生“敢说、多说、会说”。利用口语突破
针对航空兵部队作战保障训练现状,对航空兵部队作战保障实验室建设做了简要探讨,并对实验室建设目标、实现功能、软硬件结构和应用做了详细描述.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分块教学的必要性:第一,实行大学英语分块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二,分块教学有利于对学生追行针对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具有颇多相似处。但因其属于不同语系、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历史背景等因素,它们在委婉语方面的差别尤为明显。本文对“生理现象”委婉语的表
期刊
本文分别以1949年、1978年和2008年为基期,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农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系统(DERF2.0)1983 2013年历史回算数据中20个全样本集合平均的最低温度数据,对3月中国中纬度地区模式最低温度1~52天逐日预报能力
受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问题大学生"的合作能力相对匮乏,培养"问题大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辽东学院"问题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新中国成立后,沧州建筑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筑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得到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沧州建筑业又进入了一个新
髋关节创伤为常见的急症。单纯性骨折、关节脱位易被常规X线检查发现。多层螺旋CT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图像立体、直观、准确,对髋关节创伤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