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化角度看汉语词性论争问题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马氏文通》以来,词类研究在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划分,具体词性研究又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具体词词性历史发展研究;二是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汉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具体词词性平面描写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往往忽略了二者的联系。本文以“是”为例,探讨词性论争问题。
  一、历史论争
  关于系词的词类属性,各家观点不一。①实词说。黎锦熙认为系词附属于动词;陈承泽、杨树达把系词列为动词的一类;吕叔湘认为“为、是、有、似”等系词作为动词“简直算不上活动”的一类;张志公认为系词是动词的附类;丁声树等认为系词“不表示什么动作”,“用法比较特殊”,因此将其看作特殊动词;赵元任、洪心衡直接把系词列为动词的小类。以上对系词的称说不尽一致,但实质是系词属于动词一类,是实词。②虚词说。金兆梓认为系词属于虚词范围,是联系虚字(词) 的一个小类;王力认为系词单独是一类,属于半虚词;高名凯认为系词属于结构虚词,是独立的一类;史存直认为系词属于虚词范围,是介系词的一个小类。另外,马建忠所说的“是”等“断辞(词)”单独是一类,但没有明确说明是实词还是虚词,“有、似、类”等“同动词”属于动词的一类,是实词;张静认为系词不能算独立的词类,应分别属于动词、副词和连词。
  因此,如果把实词和虚词看作一个词类系统的话,系词是介于实虚之间而偏向“实词”的过渡词类。
  二、系词的功能
  (一)句法功能
  (1)合成谓语说。《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第一次提出“合成谓语”说,认为“是”的“基本用途是用在名词谓语前边,构成一种表示判断说明的合成谓语”。(2)前谓语说。因“合成谓语”说受到质疑,吕叔湘提出“前谓语”说,认为“是”“是谓语的一部分,但不是谓语的主要部分,是各种谓语类型的句子里都可以出现,而名词谓语句里经常出现的”。李临定采用了这种说法。但是,此说与“合成谓语”说同样存在问题,即回避了“前谓语”跟“后谓语”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3)谓语说。黎锦熙认为,系词“是用来说明事物是什么,或说明事物之种类、性质、形态的。它必须把作为说明的词系在它的后面”,“重在说明主语,和叙述主语动作的动词有同一的功用”。赵元任、丁声树等受结构主义语法的影响,把系词的功能看作和普通动词一样,在句子里单独做谓语。邢福义认为“断事动词的重要特点,是带名词宾语,动宾之间只有断事关系,没有施事、受事、用事等关系”。
  综上,系词做谓语是比较普遍的看法,为多数人所认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学者认为系词后面带的是宾语,但对系词带的是什么样的宾语,则语焉不详。而所谓的“合成谓语”说或“前谓语”说,都只是方便的说法,没有进一步说明“是”和后面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二)语义功能
  (1)联系作用。金兆梓认为系词是联结主词表词的虚字;王力指出系词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连系物”“把谓语介绍于主语”;高名凯把系词定为结构虚词,“作用在于联系名句之中的主语和谓语”;史存直认为“系词的语法功能是联系主语和谓语”,“‘是’字本是系词,在两个实体词之间起介系作用,以构成判断式的叙述”。概括起来说,这些学者都认为系词起联系作用。(2)表示判断。如马建忠认为“是、为、即、非、乃”等断辞(词)用在起词和表词之间,表示决断口气。卞觉非也认为“是”表示判断。李临定认为“是”的基本意思表肯定的判断。表示同一、类属。如张宝林认为系词的语义特征是表示前后成分之间的同一或类属关系。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认为,在陈述句中,谓语前头有时用“是”,用于对某种事物的性状的强调,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张静认为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的“是”一般都表示肯定语气。表示肯定语气的“是”如果重读,就变成强调语气。
  系词的确起联系主谓的作用,认为系词是表示“判断”“同一”“类属”等关系的说法就更加确切些;“强调”说主要是针对动词、形容词前的“是”而言,应该说是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判断”“同一”“类属”“强调”等说法,宽泛地说都是一种“联系”作用;“判断”“强调”和“同一”“类属”之间更没有本质的区别。
  三、系词前后成分的界定及关系
  在句法上,马建忠把系词的前项称为起词,后项称为表词。黎锦熙认为前项是主语,后项是同动词所加的补足语。王力、张志公认为系词前项是主语,后项是表语。“暂拟语法体系”以后有了“合成谓语”说,认为系词的前项是主语,后项是谓语的一部分;“双谓语说”认为,系词的前项是主语,后项是主要谓语。赵元任、朱德熙、胡裕树、范晓、李临定都认为关系动词的前项是主语,后项是宾语,这种观点现为多数人所认同。但是,如前所述,仅仅明确系词的前项是主语,后项是谓语或宾语,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没有把语义因素结合进来。
  在语义上,朱晓亚、陈昌来、范晓等认为系词的前项是起事,后项是止事;鲁川主编的《动词大词典》认为,“是、姓、叫”等系属动词前项叫“当事”,后项是“系事”,“有”类领属动词前项是“领事”,后项是“分事”。显然,结合配价语法和格语法的理论来观察系词句是很有启发的,值得探讨和尝试的。但是,从实际语料来看,现有的对系词前后成分的定性及其语义关系的说明还不能概括和解释所有系词句的复杂情况。
  四、各家共有的局限
  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历时和共时不是语言本身的两个平面,而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平面。从宏观角度,上述三家关于“是”副词词性的论争体现出一个共有的局限,即多停留于共时的分析而缺乏更为全面的历时的考察;都限于对语言事实的静态描写而没能对语言事实作出解释。
  漢语属于非形态的语言,其词和语、词类和词类之间的区别很难截然分清,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联系的连续统。加之语言又是一种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动态的过程,所以,任何一种将一个统一体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都不可能真正抓住其本质特征。研究某个语言现象,当然可以将其分化,深入细致地把它描写清楚,但更需要综合。只有共时和历时相联系的观点来全面观察各种纷繁的语言现象,才能够真正做到提纲挈领,才能使人们便于掌握,才能有助于语言的自动化处理。因此,对于“是”副词词性论争问题,应当结合共时与历时研究对其作实际的考察,要追溯其发展的源头,理清其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状况,才能对“是”副词词性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   五、系词来源语法化分析
  应当说“是”从表“解释、补充说明”的动词用法发展到表示“判断”的系词用法,这样的思路比认为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的思路更清晰得多。从语义上,表“解释、补充说明”的“是”本身即是说明前后成分的关系,而此时的“是”还不是完全的系词。随着使用的广泛,发展到系词“是”,说明事物是什么,或者说明事物之种类、性质、形态。从语法角度,表“解释、补充说明”的“是”应看作动词,与指示代词的用法共存,后来随着使用的频繁,此词性逐渐虚化,就成为后来的系词。这样的来源也就导致后来关于系词“是”能否分析为动词的论争。其实从语法化角度,这样的论争虽然违背语法化的原则,然却可以证明系词“是”的来源问题。
  一个词的用法能够统一自然是好事,但那是语法学的理想,实际操作起来则有一定困难。因此,“Hopper大胆地提出,根本没有什么语法,有的只是语法化。换句话说,没有现存的语法,只有在产生过程中的语法。”“Paul Hopper认为,独立的、离开了话语片段语法是不存在的,语法是在话语中不断地冒出来却永不止息,只会不断地虚化和向结构演变。”
  语法化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在一个成分A虚化为B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A和B并存的阶段,即“A→A,B→B”,在这个中间阶段有的成分既可按A理解,又可按B理解。加之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残存的特点也对虚词的具体用法施加一定的限制。基于这一启示,再来结合Hopper提出的虚化中的五个准则:
  a.层次(layering)在某一功能范围内出现新层次时,旧层次不一定会消失,而往往和新层次共存,互相影响。b.分离(divergence)某一实词虚化时,可能导致两个或多个词源相同而功能相异的形式出现。c.限定(specialization)一个正在冒出来的语法结构一般都有缩小选择可能性这一特征。d.持续(persistence)当一个新的虚词意义产生时,旧的词义未必会消失。相反,新的用法在发生形态化以前,新用法会体现旧用法。e.类变(decategorization)虚化导致某一实词减少了某一词类的主要特征,一方面該词失去了和原词类典型标记(如修饰语)一起使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失去了在话语片段中的独立性。
  再者,语法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或者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可以表示为“A>A/B>B”。这样的过程人们很不容易觉察到。
  “是”从原来表解释、说明的动词词性向后来的系词的虚化是一种主观化现象。而早在80年代,Elizabeth Traugott就提出语义的虚化是一种主观化现象(subjectification)。她说:“在虚化过程中语义的演变,往往是某一功能/语义,在上下文的影响下,有命题(propositional)的功能,变成语言表现(expressive)上的功能。(1982:256)”换言之,“语义变成不再指较客观的语境,而指较主观的(包括说话人的观点),不再用来表述事物,而用做满足话语结构的需要。(Traugott1986:540)”同在20世纪80年代, Bybee和Pagliuca也谈到了许多虚化的主要特征。他们直言“虚化是一种抽象化(generalization)的演变,一方面,抽象化使得某一语素的应用范围更广,另一方面,该语素也就显得缺乏较具体的意义。”
  上述语法化规律、原则指导我们对系词“是”动词词性论争问题的认识,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是”的语法化,使得原来表解释、说明的动词词性和后来的系词词性并存。这也就说明系词“是”当来源于表解释、补充说明的动词用法。反之,认为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那么对于系词“是”的动词论争问题我们将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2]张宝林.关系动词的鉴定标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3]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中国语文,1992 (5).
其他文献
摘要:戏剧《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乔治与尼克关于历史系和生物系的对话,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二者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初期,一直都是紧密联系、和谐发展的状态;十七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开始变化,期间虽然存在着不少矛盾,但仍然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的巨大发展使得人们崇拜科学万能,一些年轻人甚至产生了敌对情绪。科学
摄影师刘珂和晃晃都是成都人,两人于2003年相识,之后相恋、结婚、生子。刘珂从小跟着父亲、舅舅学习绘画和摄影,晃晃以前是学舞蹈的,认识刘珂后也开始摄影。他们一个是天蝎座,一个是处女座,他们在探索中寻找两人之间的能量交换,在平淡的生活中一起体验、感受、创作……  M=《现代艺术》 L=刘珂 H=晃晃  M:二位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走上了艺术之路?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二位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伴相守的故事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动画作品应注重新媒体时代下与新技术、新模式的有机融合,传统文化题材的动画更应运用新技术手段及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用动画形式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及国家软实力。  一、国产动画创作要选取中华好故事   优秀的动画作品能反映国家、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优秀的动画作品可以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引导其形成主流价值观,启迪心灵并深人精神世界。“求术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除疫病情急似火万众共济送瘟神任重于天百姓同心  刘宁宇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草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成都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成为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推出的首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之一。出版专集《当代四川中青年书法名家系列丛书·刘宁宇》(四川美術出版社)。
入围作品  作者简介  作 词:吴国清  中国中铁文学协会会长,全国“火车头”职工艺术家,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铁二局作家协会主席,文学杂志《路魂》主编。出版诗集两部,发表诗歌500余首,作词发行歌曲100余首。  作 曲:方 石  全国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亲爱的中国我爱你》作曲人;有100余件作品曾获得国家级、省级
刘炜  硕士,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学者,四川美术家協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会员。1973年生于四川南溪,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教系,2015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西南少数民族水彩画人才培训项目》学习,现任教于四川宜宾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漫画作者创作“漫”语言以表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漫画中所传达的意象才能具有引人入胜、撩人情思的艺术感染力。在创作中置入巧妙的、具体的、深入的、结合时代的创作构思,才能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同时自然悟出作品内含的深意。  近现代以来,我国漫画名家丰子恺先生、张光宇先生、方成先生、孙光钊先生等老一辈漫画家都在学习和探索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漫画绘画语言的新思路。因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的不同
主管单位:德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德阳市散文学会  李艳  LIYAN  《德阳散文》主编。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德阳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杂文学会德阳工作站站长,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会德阳工作站常务副站长,已出版散文集《灵魂的维度》《守望》。  寄语  送走2020年,迎来2021年。《德阳散文》与全国文学界同仁共同迎来21世纪开局的第二年,又是国家“十
樊强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都江堰市美术家协会會员。
摘要:《孟子》所引《诗经》以雅诗为最。他把歌奏于朝廷的雅诗义用来劝诫君王,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可以说把圣诗进行了人化和俗化。本文通过对其雅诗的引用归纳和分析,探讨孟子强烈的民俗意识。  关键词:孟子 《诗经》 雅诗 义用 俗化  《孟子》一书共引《诗经》36次,有28处23篇都引自雅诗,其中大雅20处15篇,小雅8处8篇,在这之中,又有3处是对话时别人所引,他自己引用的是17处。  一、孟子对《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