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硅光波导和光子器件具有大折射率差和紧凑尺寸,硅光子被认为是新一代大规模光电集成技术。基于自由载流子等离子体色散效应,采用MOS电容电极结构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可实现10 GHz以上的高速调制。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构建光和电结合模拟方法,对一种双硅层的MOS电容电极MZM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 V驱动电压作用下,当掺杂粒子浓度为1×1015 cm-3时,有效折射率变化值为1.05×10-5左右,实现Vπ所需的单臂调制臂长为3.68 cm,损耗小于0.84 dB/cm,
【机 构】
: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光波导和光子器件具有大折射率差和紧凑尺寸,硅光子被认为是新一代大规模光电集成技术。基于自由载流子等离子体色散效应,采用MOS电容电极结构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可实现10 GHz以上的高速调制。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构建光和电结合模拟方法,对一种双硅层的MOS电容电极MZM的静态和动态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 V驱动电压作用下,当掺杂粒子浓度为1×1015 cm-3时,有效折射率变化值为1.05×10-5左右,实现Vπ所需的单臂调制臂长为3.68 cm,损耗小于0.84 dB/cm,其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在40 ps左右;当掺杂粒子浓度为5×1015 cm-3时,其有效折射率变化只有0.86×10-5左右,实现Vπ所需的单臂调制臂长需4.51 cm,损耗约为1.36 dB/cm。当改变该调制器结构参数后,其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会产生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在激光扫描大型三维曲面测量中, 激光光斑中心的准确定位是提高测量分辨力的关键。 当测距范围较大时,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激光光强分布严重不均致使其几何中心与强度中心发生了偏离。 此时, 传统的光斑中心提取方法不能适用。 为此, 根据光斑图像仍能给出圆形光斑的大部分轮廓这一特点, 提出了基于Hough变换的激光光斑中心读取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高大型三维曲面测量精度是有效的。
设计了一套基于激光准直技术的顶管机自动导向水平角测量系统。系统具有两套光靶激光测量装置。利用具有漫反射特性的标靶接收准直激光,标靶图像经CCD相机采集后处理得到标靶上的光点位置,根据光点位置的变化可计算得出顶管机机头偏转的角度信息。研究了图像处理算法和角度计算算法,并搭建了实验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100m的测量距离内,系统水平角测量范围可达到±1°,测量精度为0.01°,可以满足顶管机地下施
为了更好地利用飞秒激光光源,采用自行设计的光束横截面空间光强分布测量装置研究了掺铁蓝宝石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美国光谱物理公司)输出的40 GW 飞秒激光束的空间光强分布特性。通过对测量系统精确标定及对输出光束光强分布的研究表明:飞秒放大系统输出激光束在低泵浦电流下的光斑质量较好,在高泵浦电流T光斑质量变差,并且观察到了光束横截面中心区域的光强较低泵浦电Y?反而减小的情况,在多通放大过程中泵浦光的光斑质量对飞秒激光束空间分布有很大影响。
利用全量子理论,对伴随多光子跃迁时与Glauber-Lachs态相互作用的两个原子间的纠缠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相干平均光子数、热平均光子数和跃迁光子数对系统中原子间的纠缠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中原子间的纠缠度是相干平均光子数的非单调函数;随着热平均光子数和跃迁光子数的增加,系统中原子间的纠缠度有减小的趋势,伴随双光子跃迁时系统中原子间的纠缠度随时间的演化呈现周期性。
由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组成的协作组,最近根据激光干涉仪的原理,制订了研制一对大型探测器的计划。他们认为,用这对大型探测器探测来自几种天体物理源的引力波足够灵敏。每台探测器由一个长4公里的L形真空室组成,激光干涉仪的光束从中通过。这对探测器打算暂时置于缅因州哥伦比亚及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预计造价在5000万美元到6000万美元。
基于对铁路运行环境中所拍摄的图像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修正的线段检测子(MLSD),并利用该线段检测子结合最小二乘拟合及交叉迭代优化方法对消失点进行快速检测,进而利用消失点坐标实现了相机姿态的估计,为后续调整机器视觉算法进行铁路运行环境的场景重建提供重要依据。运用该方法,基于车载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对车载相机姿态进行估计,实验所得的估计值满足了车载检测系统的精度要求,表明了此方法对于估计相机姿态有效的
设计了一款64×64面阵规格、片上集成存储器的超高速红外焦平面数字读出集成电路,将其与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进行了互连,成功研制出超高速64×64中波红外图像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超高速红外图像传感器的帧频达到1 MHz,存储深度为100帧,对黑体温度呈现近似线性响应,具有优于3.6 K的温度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