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尿路腔内导管超声的临床应用评价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gu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腔内导管超声诊断上尿路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上尿路疾病患者68例.男30例,女38例.年龄17~81岁,平均58岁.采用频率10 MHz、外径8 F微探头腔内导管超声探测显示肾盂及周围病变48例,输尿管及周围病变20例;其中双侧检测2例,随访检测3例,共73例次.根据患者病变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评价腔内导管超声诊断的有效性.结果 68例患者中,成功检测62例(91%),其中肾盂及周围病变46例(96%)、输尿管及周围病变16例(80%).导管超声检出肾盂及周围病变异常41例(89%),其中经手术病理诊断28例、经临床随访和根据其他检查确诊7例、未被证实6例;检出输尿管及周围病变异常者12例(75%).20例输尿管及周围病变者中经手术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和根据其他检查确诊18例,14例行输尿管手术,输尿管微结石4例采用保守治疗.结论 上尿路腔内微探头导管超声探测能清晰显示腔内病灶的形态、大小、回声和部位,而且能精细、准确、实时地显示腔外结构,为上尿路疾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肾灌注成像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29例患者行双侧肾脏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其中包括泌尿系统结石16例、肾囊肿5例、膀胱炎症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分别绘制肾门层面的肾皮、髓质及整体肾实质的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根据TDC计算肾血流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收集灌注前3
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我们采用输尿管肾镜钬激光治疗肾盂癌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女,31岁,因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余于2005年12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肾功能正常.泌尿系彩超检查示左输尿管下段及外口膀胱区域内花瓣样隆起,其内可见一支动脉供血,考虑为左输尿管中下段黏膜脱垂,余未见明显异常.IVU检查双肾显影良好,无肾积水,双侧输尿管通畅,左侧输尿管下段扩张,直径约1.5 cm.膀胱镜检查示左输尿管口附近一肿物,直径约2.5 cm,呈花瓣样生长,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期刊
1990至2005年我院收治成人肾母细胞瘤10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16~58岁,平均34岁.肿瘤位于右肾6例、左肾4例.主要症状为腰酸痛9例、上腹胀痛3例、肉眼血尿2例、腹部肿块5例。
期刊
目前推荐采用直肠指诊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方法来筛查前列腺癌。既往的前列腺癌预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那雄胺能提高PSA筛查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本研究报道了非那雄胺对直肠指诊筛查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影响。研究对象在活检前1年内进行PSA检查和直肠指诊,实验组服用非那雄胺,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期刊
患者,男,66岁.因尿频、尿急、排尿不畅2个月,加重2 d,于2007年6月8日入院.B超检查示膀胱内直径10cm占位,与前列腺相连.盆腔MRI示膀胱左侧占位,考虑问质来源.IVU示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膀胱向右侧移位。
期刊
肾集合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远端集合管浸润性肿瘤,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由于集合管癌的组织学特点与尿路上皮肿瘤一致,本文前瞻性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铂盐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集合管癌的疗效。23例转移性集合管癌患者,治疗前未行任何系统化疗,化疗方案为第1天和第8天给予吉西他滨1250mg/m^2,第1天加用顺铂70mg/m^2,
期刊
患者,男,70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周于2007年5月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肾脏增强CT检查示左肾中下极近肾盂面等密度实质性占位,累及肾盂,大小约4 cm× 3 cm,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临床诊断为"左肾肿瘤,左肾盂肿瘤?"。
期刊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调节尿道下裂兔阴茎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 方法选用新西兰兔于孕期第19天时,非那雄胺片剂10 mg·kg-1·d-1研成细粉,加蒸馏水适量灌胃连续给药4~7 d.自然分娩后选择尿道下裂幼兔35只,分5组,每组7只,4组分别肌内注射HCG 100、200,400、600 U,1次/d,共7 d;另1组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取7只正常幼兔作为正
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由于肿瘤发生部位较隐匿,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早期诊断存在困难.目前常用诊断方法包括血清PSA检查、直肠指诊、直肠超声、MRI及前列腺穿刺活检等,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