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量的无结构数据和复合对象是工程数据库的重要特征。本文介绍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EDBMS/2对这两类复杂对象的管理策略及其SQL查询。在EDBMS/2中引入FILE型属性和VAR型属性用于存储形式多样的无结构数据,并采用用户自定义的方法,使之有多媒体数据管理功能。EDBMS/2允许来自不同表中的一组记录通过联系构成一个复合对象。本文绘出的“路径表达式”为基于复合对象的复杂查询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无结构数据和复合对象是工程数据库的重要特征。本文介绍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EDBMS/2对这两类复杂对象的管理策略及其SQL查询。在EDBMS/2中引入FILE型属性和VAR型属性用于存储形式多样的无结构数据,并采用用户自定义的方法,使之有多媒体数据管理功能。EDBMS/2允许来自不同表中的一组记录通过联系构成一个复合对象。本文绘出的“路径表达式”为基于复合对象的复杂查询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其他文献
利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t)序列可以较为灵敏地记录降水变化的特性,以长白山树轮δ13Ct序列为降水变化的自然记录体,探讨太阳活动对长白山乃至东北季风气候区降水变化的影响。研究指出:1)200年来长白山及东北季风气候区降水变化有准22年的周期性波动;2)东北季风气候区里,东南季风强弱变化具有准22年的周期性振荡;3)直接控制东南季风强弱变化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可能具有相应的准22年周
中新元古代随县群分布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南部,是一套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中的砂页岩—流纹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建造,并在拉张环境中受到了辉长辉绿岩墙侵入.从新元古代末开始经历了多期变质和变形作用改造,记录了华北与扬子两大陆块及其造山作用的复杂演化历史.以现代变质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石学与构造学,宏观与微观研究,确立了随县群的地质事件序列.其主要有3个变形和变质演化阶段:晋宁期伸展滑脱固态流变,低绿片岩相
在吉林省九台市官马山晚侏罗世英安岩中发现了辉石巨晶.研究表明,该巨晶不是英安岩浆的结晶产物.英安岩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是酸性流纹岩浆与基性偏碱性的玄武岩浆经混合作用形成的,辉石巨晶是后一种岩浆在高压条件下结晶的产物.对辉石巨晶的温压计算结果表明,该矿物结晶温度为1276℃,压力为1.27GPa(深度42km).这一深度可能相当于中生代该区地壳的厚度,偏碱性的基性岩浆起源的深度约70~80
“界面质量守桓方程和一些生长层的自组织模型”一文建立了一个二组分结晶系统普遍形式的动力学偏微分方程组,本文主要讨论这一偏微分方程组的稳定性。鉴于该稳定性没有现存的判别方法,构造了一个与其相关的常微分方程组,并证明可以通过分析此常微分方程组的稳定性来判别原偏微分方程组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此常微分方程组定态解失稳的条件是原偏微分方程组定态解失稳的必要条件,而原偏微分方程组存在不稳定定态解的充要条件是此
建立了晶体生长过程中晶面吸附步骤为控制步骤的非稳态界面质量守恒方程,并建立了微量元霞的非线性吸附自催化反应模型。分析表明远离平衡态时的非线性吸附催化机制可能是导致矿物中微量元素呈振荡型分布的起因之一。
青藏高原是一独特的自然地域单元。受大气环流和高原地势格局的制约,形成了高原温度、水份状况地域组合的不同,呈现从东南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的变化。高原自然地域系统的划分遵循生物气候原则,即地带性原则,按照温度条件、水份状况和地形差异依次加以划分。以日均温≥10℃的日数作为主要指标、最暖月均温为辅助指标,划分出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两个温度带;以年干燥度为主要指标、年降水量为辅助指标,区分出湿润、半湿润
中国北方沙漠12个地点大气气溶胶粒子中10种粉尘元素的浓度-粒度分布显示,沙漠粉尘是黄土高原风成黄土的源物质,粉尘在间冰期气候条件下的传输受控于正常的大气搬运过程,冰期黄土的堆积过程中尘暴的影响明显增强。基于4种粉尘元素(Al,Fe,Mg,Sc)的组配特征,发现中国粉尘的主要源区-中国北方沙漠存在3个可统计分辨的区域,即西北部沙漠、北部沙漠高粉尘区和北部沙漠低粉尘区。应用化学平衡模式,建立了中国源
根据130ka BP以来东部沙区的地质记录,将本区古季风划分为末次间冰期(130~70kaBP)夏季风为主时期、末次冰期(70~10kaBP)冬季风为主时期和冰后期(10kaBP至今)夏季风为主的不稳定时期3个演化时期,以及末次间冰期(120ka BP和100~95kaBP)冬季风增强期、末次冰期(59~21kaBP)夏季风增强期、冰后期早全新世(10~7.5kaBP)夏季风增强期、中全新世(7.
秦岭南缘晚古生代裂谷——有限洋盆的发展使南秦岭逐渐与扬子地块分离。对此裂谷——有限洋盆带南部边缘的二个地区进行了详细沉积学研究,并建立起沉积体系的时空变化格架。研究结果显示裂谷带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尽相同。西部(勉略)地区明显经历了早期快速沉降和晚期缓慢沉降的二个阶段,并且在二个阶段的沉降层序间出现裂开不整合面。结合对勉略带内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分析和同位素研究,秦岭南缘在晚古生代发生了裂谷-扩张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