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肠内、外营养治疗在肝切除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作用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型橄榄油脂肪乳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肝切除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拟行肝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4)和对照组(n=24)。试验组术前3 d给予口服肠内营养混悬剂TP-MCT,术后前3 d静脉输入新型橄榄油脂肪乳联合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混悬剂TP-MCT;对照组术前给予自由肠内营养,术后前3 d静脉输入大豆油长链脂肪乳的配制型肠外营养液联合术后早期给予口服肠内营养混悬剂TP-MCT。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指标,术后并发症、营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imer,D-D)联合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5月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的100例脓毒症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按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PCT、D-D、SOFA评分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PCT、D-D和SOFA评分的组合,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D-D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体外高糖刺激引起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GMCs)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保护机制。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RGMCs,分为甘露醇高渗透压对照组(OC)、正常对照组(NG)、高糖组(HG)以及高糖RSV处理组,分别处理24、48 h。试剂盒检测不同时间各组细胞上清液中LDH的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各组凋亡相关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Caspase-1活性片段(p20)、Gas
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有30%~40%的病例无法明确病因和发病机制。有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生殖男科学组组织了生殖男科领域的专家,从弱精子症的病因、诊断流程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基于2次及以上精液检测结果的弱精子症分级标准;建议进行精子存活率检测、形态学分析、阴囊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和遗传学检测等明确弱精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PAI)的临床特点。方法: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参考范围0~46 pg/mL)水平大于上限2倍为前提,根据清晨血皮质醇(Cor,参考范围为5~25μg/dL)是否小于5μg/dL将31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分为A组(Cor<5μg/dL)与B组(5μg/dL≤Cor<25μg/dL,伴有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缺乏的症状或体征),对其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A组及B组的临床表现中均以色素沉着、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宫腔镜下特征性差异,预测EP恶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EP患者684例,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EP组655例,平均年龄(44.0±12.6)岁;恶性EP组29例,平均年龄(54.2±13.1)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子宫不规则出血、绝经期、EP直径≥2 cm、EP合并宫颈病变、EP表面出血、EP表面血供丰富及表面形态不规则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喉前淋巴结(DLN)转移与颈部其他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3例行手术治疗且有DLN检出的PTC患者,分为DLN-阳性组(139例)和DLN-阴性组(39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在533例PTC患者中,DLN的转移率为26.08%(139/533),16例仅发生DLN转移而无其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1 cm(P<0.001),多灶(P=0.002),位于中上1/3(P=0.04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佐辛麻醉,对比两组炎症介质水平、不良反应、疼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疼痛评分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认知功能评分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P<0.05);但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肿瘤坏
目的:探讨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基因(CMYC)、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因子-2基因(BCL2)与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因子-6基因(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7年1月于安阳市肿瘤医院就诊的DLBCL患者84例,收集病理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BCL2与BCL6蛋白的表达,分析CMYC、BCL2与BCL6蛋白的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根据治疗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3种蛋白及其他因素差异
Pin1是体内唯一一种特异性识别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pSer/Thr-Pro)基序的顺反异构酶,通过异构化作用,可影响多种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调节体内多种细胞活动,最终导致疾病的发
目的: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在肾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在线数据库ualcan分析NAMPT在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NAMPT对肾癌预后的影响。qPCR检测NAMPT基因在肾癌细胞769P、A704、786-O及正常化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的表达。分别设计NAMPT特异性shRNA(shNAMPT组)和对照序列(scramble组)转染肾癌细胞786-O,用NAMPT抑制剂FK866及对照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