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陌生的山谷/产生错觉:我曾经来过这里”,黄小线《花间辞》中的这句诗,用以描述我对他作品的初次阅读感受也是比较合适的。别误会,我的错觉并不是“我曾经读过”,准确地说,应该是“我曾经思索过”。从个人诗学倾向上来说,这不足为奇,欣赏从来只是阅读者自己的事。
“写诗是一件不自然的行为,诗人努力的目标就是使它们变得自然一些”。美國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曾经如此概括我们“熟悉又陌生”(诗人熟悉诗歌写作,又以创新的陌生感区别于其他诗人)的劳作。在当下,相比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活方式的快速革新,写诗愈发显得“古老”和“不自然”,因此,越来越多机敏的诗人开始“升级”其写作。
近年恰逢新诗百年,诗歌界欢腾不已;“经典”展示层出不穷的同时,“革新”呼声也异常嘹亮。诗歌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艺术,古往今来的革新大致无非从形式与选材两方面入手。形式上,我们读到的诗歌越来越多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倾向,其中口水甚至段子也鱼目混珠。选材上,所谓的叙事诗呈现出流行趋势,但叙事与诗意如何交融却成为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有一些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身体描写、性描述、故意粗俗化等等被他们当作“蹊径”,殊不知在诗歌发展历程中,前人早已经做出过尝试。
所以我真的曾经思索过,在日益繁杂多元的当下,怎样使写诗“变得自然一些”?爱尔兰诺奖诗人谢默斯·希尼在评论毕肖普的诗歌时,曾经使用过这样一句话:“对现实所作的有节制的机警逾越”,这句话正是毕肖普的“秘笈”,也是我所思索的一种答案。
回到黄小线的这组诗歌,其最鲜明的特质无疑是状物。无论是“给彼此留有余地”的雪花,还是“最沉重的那滴,最先掉落下来”的露水,都是自然造化,自然当然是现实最好的布景,却也是黄小线以情绪进行严密筛选的“角色”,黄小线使写诗“变得自然一些”的方法正是如此:以情绪为催化,将意象充分人格化,以此达到诗意的自足,当然也同时达到了对现实的一种逾越。
将所见的现实意象充分人格化是语言处理技术的有力体现,需要反复打磨诗歌中的各类修辞与叙述逻辑。毕肖普精于此道甚至痴迷其中,因此其一生的诗作不过百来首,这也是希尼所说的“有节制”。
其实希尼所说的“机警逾越”更值得探索,能从容又巧妙地以诗歌切入我们面对的现实,或许才是诗歌审美随时代革新的内在驱动力。而在黄小线的这组诗歌中,其对现实的逾越有避世之嫌,多少显出些无奈与压抑。当然,人各有不同境遇,我愿意相信现实会善待每一位好诗人。
苏省 70年代生于江苏昆山,写作诗歌、随笔、评论等。曾任《扬子江》诗刊编辑,现为某杂志社副总编、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
“写诗是一件不自然的行为,诗人努力的目标就是使它们变得自然一些”。美國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曾经如此概括我们“熟悉又陌生”(诗人熟悉诗歌写作,又以创新的陌生感区别于其他诗人)的劳作。在当下,相比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活方式的快速革新,写诗愈发显得“古老”和“不自然”,因此,越来越多机敏的诗人开始“升级”其写作。
近年恰逢新诗百年,诗歌界欢腾不已;“经典”展示层出不穷的同时,“革新”呼声也异常嘹亮。诗歌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艺术,古往今来的革新大致无非从形式与选材两方面入手。形式上,我们读到的诗歌越来越多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倾向,其中口水甚至段子也鱼目混珠。选材上,所谓的叙事诗呈现出流行趋势,但叙事与诗意如何交融却成为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有一些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身体描写、性描述、故意粗俗化等等被他们当作“蹊径”,殊不知在诗歌发展历程中,前人早已经做出过尝试。
所以我真的曾经思索过,在日益繁杂多元的当下,怎样使写诗“变得自然一些”?爱尔兰诺奖诗人谢默斯·希尼在评论毕肖普的诗歌时,曾经使用过这样一句话:“对现实所作的有节制的机警逾越”,这句话正是毕肖普的“秘笈”,也是我所思索的一种答案。
回到黄小线的这组诗歌,其最鲜明的特质无疑是状物。无论是“给彼此留有余地”的雪花,还是“最沉重的那滴,最先掉落下来”的露水,都是自然造化,自然当然是现实最好的布景,却也是黄小线以情绪进行严密筛选的“角色”,黄小线使写诗“变得自然一些”的方法正是如此:以情绪为催化,将意象充分人格化,以此达到诗意的自足,当然也同时达到了对现实的一种逾越。
将所见的现实意象充分人格化是语言处理技术的有力体现,需要反复打磨诗歌中的各类修辞与叙述逻辑。毕肖普精于此道甚至痴迷其中,因此其一生的诗作不过百来首,这也是希尼所说的“有节制”。
其实希尼所说的“机警逾越”更值得探索,能从容又巧妙地以诗歌切入我们面对的现实,或许才是诗歌审美随时代革新的内在驱动力。而在黄小线的这组诗歌中,其对现实的逾越有避世之嫌,多少显出些无奈与压抑。当然,人各有不同境遇,我愿意相信现实会善待每一位好诗人。
苏省 70年代生于江苏昆山,写作诗歌、随笔、评论等。曾任《扬子江》诗刊编辑,现为某杂志社副总编、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