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是在一个小小的朋友宴会上认识的。地点是北方的一家南京菜的馆子。在半昏半明的灯笼影下,他与她斜对坐着,倒茶的时候,他依稀看到了她浅蓝色的眼影和似笑非笑的双眸,顾盼流离,带着灵动。而她看到了他长长的指甲,一个留长指甲的男人。她叫余露子。他叫梁玉凡。
之后,他便去了南方。她仍旧留在北方。
他去了离秦淮河不远的一所中学教书。她留在北平,只待嫁人。
她毕竟是个读过书的女子,家资不算丰盈,但也算书香门第。在她18岁那年,刚刚从女子学校毕业,父母就给她订了门婚事。对方是个留洋回来的博士,不善言辞,虽然与她并无太多共同语言,但人品和职业都有保障,生计也不成问题。然而,他们结婚一年就离了。具体原因不太清楚。据余露子说,婚后的她很痛苦,因为她压根儿没有爱上那个木讷的博士,就这样,她主动提出了离婚。
在这期间,她遇上了一个改变她命运的男人,这个男人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大才子,才子大都恃才傲物。然而,这位才子既不恃才也不傲物,而且对她这个小女子照顾有加。每次的宴会,他都会邀请她去,而且晚上也只开车送她一个人。临分别时,他总是要握住她的手,体贴备至地问她下次喜欢去哪家馆子吃晚宴,然后目送她如琉璃一般在昏暗的灯影下闪过的旗袍背影,打开那扇木质的古色古香的老门,看她舞蹈般飞进门槛,他才放心地开车掉头,回往他的公馆。他叫杜子宣,自然,他的公馆便叫作杜公馆。
他们这样来来往往,时间一久,余露子不免对杜子宣生出一些情愫,莫名的情愫,见到他高兴,见不到他失落,发起呆来,便对着窗外看老巷子,看稀落的人。但是杜子宣也有让她接受不了的地方,比如他的豪饮,他的大腹便便,他与其他女孩子玩暧昧,有时竟也不避讳地在她面前戏耍,这有点与他的清雅文风格格不入。慢慢的,余露子总结出来,她只是喜欢他清雅的那一部分,而那一部分似乎只存在于他的文字里,这使她感到惧怕,说不上是惧怕杜子宣,还是惧怕她自己。
直到那一天报馆副刊的朋友请她吃晚宴认识了梁玉凡,她才发现自己心底的那块爱情石着实地落到了地面上,之前,这块爱情石是悬在她和杜子宣之间的。那晚,因为一点小郁闷,她喝了少许酒,脸颊上便微微泛起了红晕。而她心里是有苦涩的。这个细节是被梁玉凡发现的,而且当她再要斟酒的时候,梁玉凡善解人意地给她倒的是茶水。这个时候,他们彼此都向对方看了一眼,他示意的是关心,她示意的是感激。就在这时,他们的内心起了一丝萌动。
他一到南京就给她来了一封信,是一首词,意思全在这首《长相思》里了:“诗不成,画不成,把酒谁堪诉衷情?五更风雨声。 竹枝青,枫枝青,陌上陪君归去行。满庭夜月明。”
从此,这首词像有魔力一般,牵绊着余露子想到南方找他去。然而,他再三告诉她,他会来北平看她,距离不是问题。她又故意掩饰起自己的忐忑,问道:那年龄呢?对方又告诉她:当然,年龄也不是问题。因为他在乎她!
她比他大四岁。
她看着他的回信,寥寥数语,却触动了她的心,泪珠便在昏暗的灯影下滚落,浸湿了衣袖。
有了远方的期待,她渐渐冷落了杜子宣,而杜子宣也不是寂寞之人,没有余露子出出入入的陪伴,会有更多女学生因崇拜他的才情而围拢着他,让他几乎难以招架。
她开始沉醉于每一周给梁玉凡写一封信,信中有一些嘘寒问暖,也有其对爱情甚至婚姻的期待,不得不说,她或许真的爱上了梁玉凡。而梁玉凡的信却渐渐地少了起来。
大约又过了两个月,梁玉凡迟迟没有回信。余露子便到邮局查问,问询的结果总是说没有邮件。余露子急了,她决定亲自去一趟南京。
她不辞辛劳地坐火车赶往南京。一路打探,终于找到了这所离秦淮河畔最近的中学。一进学校,她就急切地跑进校长办公室,说她是来找梁玉凡的。校长却镇静又诧异地问她是梁玉凡的什么人,并让另外一个教员帮她去找梁玉凡。余露子隐隐感觉出校长的不快,只好坐在外面的石阶上等。找的人回来告诉余露子的消息却是,梁玉凡正在陪一位很重要的朋友,没有时间来见她,让她先安顿好自己的住处,明天他再来找她,并说好几点几时在秦淮河畔与她会面。她心底不禁一颤:朋友,正在陪一个很重要的朋友?她有些茫然失措,悻悻地走出校门口。一个人独自走回秦淮河边,并在挨着夫子庙的地方找好了住宿,暂且住了下来。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起了微微细雨,她穿起一件深蓝色的旗袍,在这清冷的雨中更显几分凄楚。一直等到天黑,方才看到梁玉凡的身影。他们是在秦淮河的船舶上见面的。她低着头,满怀幽怨地用眼眸的余光乜了他一眼。他没有看到她的眼神,只顾往前看。船里,都是一些情侣恋人,偏偏在她耳边呢喃细语。她看他没有心情游船,但又怕坏了兴致,只好忍耐着,看船两岸的风景。是夜,灯影分外地明,也分外地凄清,一排排红灯笼的光打在水面上,泛起暗红,像美人幽怨诡谲的腮红。画楼亭榭,依旧如画般伫立于水面上,划过文人的惆怅、女人的忧伤,怎一个情字了得!她隐隐地感到了水波的刺冷,这才又把眼光回转过来,不安地问他,你还有事吗?他淡淡回道:我还要提早赶回去,明天也不能陪你了。她愕然。
就在秦淮河畔,他和她道别了,这次却是她先伸出了手,而他也只好把一只大手伸出来,伸得挺直,却是没有握起来,只是像击掌一样用手心部位的皮肤象征性地贴了一下她的手背,便又迅速收回去,有几分真诚地说道:露子,希望你以后好好生活!
她猛然抬起了双眸,而此时的眼眸却怎么也放大不到能容下他冷峻的目光,更无法看清楚他玻璃眼镜后的那双真实的曾焕发过灼热光芒的眼睛了,她这才惶然意识到因为这几日路程的劳顿以及夜里的连续失眠而肿胀起来的自己的眼睛,依然美丽吗?她想为他展现一个最美丽最完美的自己呢,可在这关键时刻却败下阵来了。已经冷却了,是呀,冷却了。她无奈地看着他离开了,甚至没有回头。她忽然觉得这几天的奔波劳顿已使自己无比的孱弱。她虚弱地倚靠秦淮河畔的栏杆,任她的蓝色底花旗袍在波影里一漾一漾的,如同被河水浸泡过的难以稀释的哀怨。
她望着暗影里茫茫的波影,写下《赠秦淮》:
画楼亭榭,几多千秋雨。
暮寒迟明,瑟瑟美人眸。
何奈水澹澹,天凄清,
朦胧细雨,无处倚,
唤柔情。
她把这几行诗写在手帕上,沾上泪珠,随手一挥,又让它随风飘散在波水上。于是,她转身,离去。
此时,桃花纷纷盛开,那些花瓣纷纷飘散在秦淮河的亭台楼榭间,然后,飘落在秦淮女子的琉璃般闪烁的旗袍上,又被秦淮女子的琵琶弹入水中,在水波中灼灼闪亮,如黑色秀美的袍子上挂满粉珍珠,明明艳艳的,又如女人的曲线一般,悠悠地晃荡出脂粉的香味儿,散发着这个城市的灵魂气息。
她深蓝色的旗袍,将她淡蓝色的眼影映得更加深邃起来。是秦淮河让她的明静变出了几分浓艳?不晓得。
第二天,她便坐火车返回了她的北平。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在她耳畔,杜子宣!她忽然觉得这才是她能抓住的,然而,她并没有看到他。远处,一辆汽车里,微微蠕动着一个身影,除了那清雅的声音能让她辨出是杜子宣的之外,其他让她无法辨认。果然是他,杜子宣!只是他的肚子又大了一些,隐藏在车里的那部分就是他的肚子,而在他肚子的旁边,躺着一个女人,因为她看到了一个女人露出来的白藕色的皮肤,夹在杜子宣软塌塌的肚子间。她涌上来一阵想呕吐的恶心,她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跑远了,尽管后面那个熟悉的清雅声音在召唤她,尽管她此刻是多么需要被安抚,被一个男人安抚。
她走了,走入深巷里,走入三十年前的月光中。着一身旗袍,深蓝色的、带着天空澄澈的颜色。她感觉自己正穿过杜子宣浪漫的文字与清雅的呼唤,还伴有他身旁女人发狂的笑声……她穿过弄堂的风,穿过南京的老街,那一声声唤着卖麻糖的担子夫的叫卖……穿过她的前夫——那位木讷博士的家门前,沉入秦淮河,深深地沉入……
这是她的前三十年。而她后面漫长的人生,还在继续,故事,也没有讲完……
之后,他便去了南方。她仍旧留在北方。
他去了离秦淮河不远的一所中学教书。她留在北平,只待嫁人。
她毕竟是个读过书的女子,家资不算丰盈,但也算书香门第。在她18岁那年,刚刚从女子学校毕业,父母就给她订了门婚事。对方是个留洋回来的博士,不善言辞,虽然与她并无太多共同语言,但人品和职业都有保障,生计也不成问题。然而,他们结婚一年就离了。具体原因不太清楚。据余露子说,婚后的她很痛苦,因为她压根儿没有爱上那个木讷的博士,就这样,她主动提出了离婚。
在这期间,她遇上了一个改变她命运的男人,这个男人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大才子,才子大都恃才傲物。然而,这位才子既不恃才也不傲物,而且对她这个小女子照顾有加。每次的宴会,他都会邀请她去,而且晚上也只开车送她一个人。临分别时,他总是要握住她的手,体贴备至地问她下次喜欢去哪家馆子吃晚宴,然后目送她如琉璃一般在昏暗的灯影下闪过的旗袍背影,打开那扇木质的古色古香的老门,看她舞蹈般飞进门槛,他才放心地开车掉头,回往他的公馆。他叫杜子宣,自然,他的公馆便叫作杜公馆。
他们这样来来往往,时间一久,余露子不免对杜子宣生出一些情愫,莫名的情愫,见到他高兴,见不到他失落,发起呆来,便对着窗外看老巷子,看稀落的人。但是杜子宣也有让她接受不了的地方,比如他的豪饮,他的大腹便便,他与其他女孩子玩暧昧,有时竟也不避讳地在她面前戏耍,这有点与他的清雅文风格格不入。慢慢的,余露子总结出来,她只是喜欢他清雅的那一部分,而那一部分似乎只存在于他的文字里,这使她感到惧怕,说不上是惧怕杜子宣,还是惧怕她自己。
直到那一天报馆副刊的朋友请她吃晚宴认识了梁玉凡,她才发现自己心底的那块爱情石着实地落到了地面上,之前,这块爱情石是悬在她和杜子宣之间的。那晚,因为一点小郁闷,她喝了少许酒,脸颊上便微微泛起了红晕。而她心里是有苦涩的。这个细节是被梁玉凡发现的,而且当她再要斟酒的时候,梁玉凡善解人意地给她倒的是茶水。这个时候,他们彼此都向对方看了一眼,他示意的是关心,她示意的是感激。就在这时,他们的内心起了一丝萌动。
他一到南京就给她来了一封信,是一首词,意思全在这首《长相思》里了:“诗不成,画不成,把酒谁堪诉衷情?五更风雨声。 竹枝青,枫枝青,陌上陪君归去行。满庭夜月明。”
从此,这首词像有魔力一般,牵绊着余露子想到南方找他去。然而,他再三告诉她,他会来北平看她,距离不是问题。她又故意掩饰起自己的忐忑,问道:那年龄呢?对方又告诉她:当然,年龄也不是问题。因为他在乎她!
她比他大四岁。
她看着他的回信,寥寥数语,却触动了她的心,泪珠便在昏暗的灯影下滚落,浸湿了衣袖。
有了远方的期待,她渐渐冷落了杜子宣,而杜子宣也不是寂寞之人,没有余露子出出入入的陪伴,会有更多女学生因崇拜他的才情而围拢着他,让他几乎难以招架。
她开始沉醉于每一周给梁玉凡写一封信,信中有一些嘘寒问暖,也有其对爱情甚至婚姻的期待,不得不说,她或许真的爱上了梁玉凡。而梁玉凡的信却渐渐地少了起来。
大约又过了两个月,梁玉凡迟迟没有回信。余露子便到邮局查问,问询的结果总是说没有邮件。余露子急了,她决定亲自去一趟南京。
她不辞辛劳地坐火车赶往南京。一路打探,终于找到了这所离秦淮河畔最近的中学。一进学校,她就急切地跑进校长办公室,说她是来找梁玉凡的。校长却镇静又诧异地问她是梁玉凡的什么人,并让另外一个教员帮她去找梁玉凡。余露子隐隐感觉出校长的不快,只好坐在外面的石阶上等。找的人回来告诉余露子的消息却是,梁玉凡正在陪一位很重要的朋友,没有时间来见她,让她先安顿好自己的住处,明天他再来找她,并说好几点几时在秦淮河畔与她会面。她心底不禁一颤:朋友,正在陪一个很重要的朋友?她有些茫然失措,悻悻地走出校门口。一个人独自走回秦淮河边,并在挨着夫子庙的地方找好了住宿,暂且住了下来。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起了微微细雨,她穿起一件深蓝色的旗袍,在这清冷的雨中更显几分凄楚。一直等到天黑,方才看到梁玉凡的身影。他们是在秦淮河的船舶上见面的。她低着头,满怀幽怨地用眼眸的余光乜了他一眼。他没有看到她的眼神,只顾往前看。船里,都是一些情侣恋人,偏偏在她耳边呢喃细语。她看他没有心情游船,但又怕坏了兴致,只好忍耐着,看船两岸的风景。是夜,灯影分外地明,也分外地凄清,一排排红灯笼的光打在水面上,泛起暗红,像美人幽怨诡谲的腮红。画楼亭榭,依旧如画般伫立于水面上,划过文人的惆怅、女人的忧伤,怎一个情字了得!她隐隐地感到了水波的刺冷,这才又把眼光回转过来,不安地问他,你还有事吗?他淡淡回道:我还要提早赶回去,明天也不能陪你了。她愕然。
就在秦淮河畔,他和她道别了,这次却是她先伸出了手,而他也只好把一只大手伸出来,伸得挺直,却是没有握起来,只是像击掌一样用手心部位的皮肤象征性地贴了一下她的手背,便又迅速收回去,有几分真诚地说道:露子,希望你以后好好生活!
她猛然抬起了双眸,而此时的眼眸却怎么也放大不到能容下他冷峻的目光,更无法看清楚他玻璃眼镜后的那双真实的曾焕发过灼热光芒的眼睛了,她这才惶然意识到因为这几日路程的劳顿以及夜里的连续失眠而肿胀起来的自己的眼睛,依然美丽吗?她想为他展现一个最美丽最完美的自己呢,可在这关键时刻却败下阵来了。已经冷却了,是呀,冷却了。她无奈地看着他离开了,甚至没有回头。她忽然觉得这几天的奔波劳顿已使自己无比的孱弱。她虚弱地倚靠秦淮河畔的栏杆,任她的蓝色底花旗袍在波影里一漾一漾的,如同被河水浸泡过的难以稀释的哀怨。
她望着暗影里茫茫的波影,写下《赠秦淮》:
画楼亭榭,几多千秋雨。
暮寒迟明,瑟瑟美人眸。
何奈水澹澹,天凄清,
朦胧细雨,无处倚,
唤柔情。
她把这几行诗写在手帕上,沾上泪珠,随手一挥,又让它随风飘散在波水上。于是,她转身,离去。
此时,桃花纷纷盛开,那些花瓣纷纷飘散在秦淮河的亭台楼榭间,然后,飘落在秦淮女子的琉璃般闪烁的旗袍上,又被秦淮女子的琵琶弹入水中,在水波中灼灼闪亮,如黑色秀美的袍子上挂满粉珍珠,明明艳艳的,又如女人的曲线一般,悠悠地晃荡出脂粉的香味儿,散发着这个城市的灵魂气息。
她深蓝色的旗袍,将她淡蓝色的眼影映得更加深邃起来。是秦淮河让她的明静变出了几分浓艳?不晓得。
第二天,她便坐火车返回了她的北平。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在她耳畔,杜子宣!她忽然觉得这才是她能抓住的,然而,她并没有看到他。远处,一辆汽车里,微微蠕动着一个身影,除了那清雅的声音能让她辨出是杜子宣的之外,其他让她无法辨认。果然是他,杜子宣!只是他的肚子又大了一些,隐藏在车里的那部分就是他的肚子,而在他肚子的旁边,躺着一个女人,因为她看到了一个女人露出来的白藕色的皮肤,夹在杜子宣软塌塌的肚子间。她涌上来一阵想呕吐的恶心,她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跑远了,尽管后面那个熟悉的清雅声音在召唤她,尽管她此刻是多么需要被安抚,被一个男人安抚。
她走了,走入深巷里,走入三十年前的月光中。着一身旗袍,深蓝色的、带着天空澄澈的颜色。她感觉自己正穿过杜子宣浪漫的文字与清雅的呼唤,还伴有他身旁女人发狂的笑声……她穿过弄堂的风,穿过南京的老街,那一声声唤着卖麻糖的担子夫的叫卖……穿过她的前夫——那位木讷博士的家门前,沉入秦淮河,深深地沉入……
这是她的前三十年。而她后面漫长的人生,还在继续,故事,也没有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