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教学法是历史教学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根据历史教材内容选择与其相承接的史料,营造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进而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知识,同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对此,本文从多个层面重点探讨了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加强史料教学的途径,旨在为初中历史一线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最大限度地发挥史料的独特引导作用,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教材;史料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5-0029-02
引 言
史料是有关人类历史的材料,史料教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解读、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历史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变革的同时,还需要借助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史料来进一步丰富初中历史内容,加强历史知识点与史料之间的有效联系,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
一、恰當选择史料,合理诠释史料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以初中历史教材为蓝本,根据历史知识点恰当选择史料,正确处理史料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关系,并对史料进行合理诠释,以便为初中史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1]。
一方面,初中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因此,教师在选择过程中应以难度适中、趣味性较强、吸引力较强的史料为首选。例如,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为学生提供文字史料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出示战争示意图、纪录片、照片等史料,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解放战争的理解,使其感受到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另一方面,在为学生提供文字史料,特别是文言文史料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降低史料难度,对其中的某些字、词进行标注。例如,在“科举制”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唐摭言》中“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并对“缙绅”一词进行重点标注,使学生明确科举制的真正含义。值得说明的是,在文字史料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初中生的接受能力,所选择的史料字数应控制在一定数量内。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史料教学价值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以初中历史教学知识点为基础,根据所选择的史料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其对史料问题的深入探究,达到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2]。
例如,在“北伐战争”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前为学生收集与北伐战争有关的示意图,在课堂讲解中为学生出示“北伐战争形式示意图”,并根据地图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如“北伐战争的进攻路线”“北伐军到过哪些城市或者省份”等。教师通过直观的地图史料呈现,创设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教学目标,高效精选史料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具有可靠性、代表性、全面性的史料,达到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与史料选择的有效承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3]。
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应用的史料,在选择过程中应秉持可靠、代表、全面的原则,切勿出现过多引用史料的情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高效、科学地整合史料。换言之,史料的选择要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而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节约时间、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目的。第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含有众多史料,对此,教师要对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相应史料引起重视,加强对教材中所提及史料的仔细研读。同时,改版后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众多史料,如历史故事、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并根据教材配备了相应的历史地图册,这便为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可以看作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贞观之治”这一初中历史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贞观政要·安边》《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选择与贞观之治有关的文字史料,如“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贞观之治”政治局面出现的成因。这些文字史料的列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唐太宗治国理念的认识,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唐太宗的君民之道、选官用人之道。
四、根据史料类型,灵活选择研读方法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明确自身所选择的史料类型,根据史料类型灵活选择有针对性的研读方法,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对史料进行分析,使其掌握相应的史料分析方法,加深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有效理解。
对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史料类型主要有两种,即文字史料和图像史料。因此,在文字史料的教学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研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在引导学生对文字史料粗略阅读的基础上,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究,如关键词含义、句子逻辑关系、问题与提纲的关系等。 例如,在“汉初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史记·梁孝王世家》中选择“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梁多作兵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余京师”这一句话,并对其中的“旌旗”“拟”“跸”等生词的含义进行重点标注,引导学生在理解史料含义的基础上,回答“此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何种现象”的问题。
在图像史料的应用讲解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历史漫画、军事地图等,教师在讲解这类史料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图像的细节之处,根据图像所呈现的信息深入挖掘其中的潜在含义,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效率。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知识点的講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引导学生首先阅读地图中的图示部分,根据其中所呈现的内容明确清军、日军在地图中的位置,借助教材中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在地图上寻找战争的主要地区,如威海卫、平壤、旅顺等。最后,学生根据图示信息明确中日双方的战争路线,通过对地图逻辑关系的理顺,来加深对甲午中日战争过程的理解,将抽象的文字知识转换为具象的作战路线。
结 语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史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切实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对此,在明确史料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一步实现史料教学与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融合。初中历史教师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精选史料,对其进行合理诠释。同时,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史料类型,灵活选择研读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与之相承接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史料教学的价值,从而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段淑红.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7(02):261.
周进.历史史料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以《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课教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09):51-53.
程俊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6(26):47-48.
作者简介:林庆迁(1972.1-),男,福建宁德人,本科学历,中学历史一级教师,荣获霞浦县“优秀教师”称号。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教材;史料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5-0029-02
引 言
史料是有关人类历史的材料,史料教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解读、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历史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变革的同时,还需要借助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史料来进一步丰富初中历史内容,加强历史知识点与史料之间的有效联系,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
一、恰當选择史料,合理诠释史料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以初中历史教材为蓝本,根据历史知识点恰当选择史料,正确处理史料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关系,并对史料进行合理诠释,以便为初中史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1]。
一方面,初中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因此,教师在选择过程中应以难度适中、趣味性较强、吸引力较强的史料为首选。例如,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为学生提供文字史料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出示战争示意图、纪录片、照片等史料,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解放战争的理解,使其感受到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另一方面,在为学生提供文字史料,特别是文言文史料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降低史料难度,对其中的某些字、词进行标注。例如,在“科举制”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唐摭言》中“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并对“缙绅”一词进行重点标注,使学生明确科举制的真正含义。值得说明的是,在文字史料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初中生的接受能力,所选择的史料字数应控制在一定数量内。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史料教学价值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以初中历史教学知识点为基础,根据所选择的史料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其对史料问题的深入探究,达到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2]。
例如,在“北伐战争”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前为学生收集与北伐战争有关的示意图,在课堂讲解中为学生出示“北伐战争形式示意图”,并根据地图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如“北伐战争的进攻路线”“北伐军到过哪些城市或者省份”等。教师通过直观的地图史料呈现,创设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教学目标,高效精选史料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选择具有可靠性、代表性、全面性的史料,达到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与史料选择的有效承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3]。
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应用的史料,在选择过程中应秉持可靠、代表、全面的原则,切勿出现过多引用史料的情况,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高效、科学地整合史料。换言之,史料的选择要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而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节约时间、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目的。第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含有众多史料,对此,教师要对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相应史料引起重视,加强对教材中所提及史料的仔细研读。同时,改版后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众多史料,如历史故事、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并根据教材配备了相应的历史地图册,这便为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可以看作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贞观之治”这一初中历史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贞观政要·安边》《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选择与贞观之治有关的文字史料,如“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贞观之治”政治局面出现的成因。这些文字史料的列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唐太宗治国理念的认识,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唐太宗的君民之道、选官用人之道。
四、根据史料类型,灵活选择研读方法
在初中历史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明确自身所选择的史料类型,根据史料类型灵活选择有针对性的研读方法,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对史料进行分析,使其掌握相应的史料分析方法,加深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有效理解。
对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史料类型主要有两种,即文字史料和图像史料。因此,在文字史料的教学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研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在引导学生对文字史料粗略阅读的基础上,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究,如关键词含义、句子逻辑关系、问题与提纲的关系等。 例如,在“汉初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史记·梁孝王世家》中选择“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梁多作兵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余京师”这一句话,并对其中的“旌旗”“拟”“跸”等生词的含义进行重点标注,引导学生在理解史料含义的基础上,回答“此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何种现象”的问题。
在图像史料的应用讲解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历史漫画、军事地图等,教师在讲解这类史料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图像的细节之处,根据图像所呈现的信息深入挖掘其中的潜在含义,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效率。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知识点的講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引导学生首先阅读地图中的图示部分,根据其中所呈现的内容明确清军、日军在地图中的位置,借助教材中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在地图上寻找战争的主要地区,如威海卫、平壤、旅顺等。最后,学生根据图示信息明确中日双方的战争路线,通过对地图逻辑关系的理顺,来加深对甲午中日战争过程的理解,将抽象的文字知识转换为具象的作战路线。
结 语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史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切实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对此,在明确史料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一步实现史料教学与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融合。初中历史教师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精选史料,对其进行合理诠释。同时,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史料类型,灵活选择研读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与之相承接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史料教学的价值,从而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段淑红.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运用[J].赤子(上中旬),2017(02):261.
周进.历史史料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以《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课教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09):51-53.
程俊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6(26):47-48.
作者简介:林庆迁(1972.1-),男,福建宁德人,本科学历,中学历史一级教师,荣获霞浦县“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