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喜欢民俗文化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之中。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应该让民俗文化走进幼儿园,使孩子们从小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就我实践中的具体做法,请专家给予斧正:
  一、营造民俗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我们幼儿园地处城乡交界,利用便利的乡土资源,和农村广阔的开放空间,创设富有民俗特色的文化环境,营造民俗氛围。
  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像、会激起孩子创新。所以在幼儿园文化墙上,我们采用剪纸风格的美术画法,绘制了孩子们一个个嬉戏的场面,如“舞龙”、“抖空竹”、“推铁圈”、“玩沙包”、“跳竹竿”、“放风筝”等,孩子们不仅在此感受了游戏的快乐,而且剪纸中阴阳的画法对幼儿学习剪纸起到了熏陶的作用,让孩子们领略到民间艺术的美。在我们幼儿园的整个楼梯墙面分别布置着“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神话故事”,让幼儿耳濡目染的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初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创设时同时注意装饰色彩的巧妙搭配,例如:“传统节日——春节”:整个色调明快响亮,热烈激昂。
  1.各具特色的走廊吊饰再现民俗文化的整体美。
  在制作走廊吊饰的材料选择上,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搜集了大量的麻绳、草帽、竹帘等废旧材料。教师们根据本班的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与巧妙制作。将这些废旧材料变成了一件件富有童趣的工艺品并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例如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底楼是剪纸和草编,主题式剪纸与幔纱的绝妙结合使孩子们留恋往返;竹帘与幼儿的草编作品组合带来了浓浓的田园气息。二、三楼是国粹脸谱、彩灯、印染与伞艺。以大折扇为背景展示脸谱,麻绳悬挂展示的各种宫灯……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2.室内环境突出民俗个性美。
  班级墙面布置突出民俗特色,如在墙上画上精美的十二生肖图案,活动中,孩子们与墙面有效互动,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是属什么的,还知道班里小朋友都属什么,有关的十二肖都有谁,它们之间有什么故事。这个小小的设计真正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特点。还可以在“我知道的节日”主题墙面中,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如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端午节为什么包粽子、划龙舟,过年为什么贴门神、对联,放鞭炮等。另外,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箱子,在老师的画笔下,变成一个个蕴含民俗文化于其上,有“汉砖”花纹,有“青花瓷”纹样,有传统民间杂技、刺绣,有中国的牡丹,组合摆在“京剧梨园”舞台周围,别有一番浓厚的民族味,这些环境细节处,均成为孩子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展台。
  二、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生活
  民间游戏根植于社会文明,来源于艺术生活,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流传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都经久不衰。民间游戏在其传承、发展、演变过程中,对于最喜爱游戏的幼儿来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块小石头几颗玉米粒,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或瓶盖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等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三、让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因此,我们将幼儿园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有效融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园本理念,通过恰当的形式将民间民俗文化传递给孩子,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的园本特色教育模式。
  1.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兴趣,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传说、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双簧、三句半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戏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印染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中国结等),民间游戏(活动的扯铃,彩色的毽子、滚铁环、跳房子、跳皮筋等)用以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活动。
  2.结合主题,不断更新民间艺术教育环境。
  陈旧的环境、材料不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变换,随时更换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逐步提高幼儿对民间艺术美的理解力和欣赏水平。如利用八月十五中秋节、冬至吃饺子、熬腊八粥、端午节吃粽子、清明前后放风筝等民俗来设计不同的民俗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民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博大精深,是充满诱惑力的教育工程。所以在开展课程中融入民间文化教育研究的实践中,我们要用“心”体验,用“意”创造,用“情”耕耘,让民俗文化走进幼儿园,让民俗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
其他文献
随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师对教学开始感到“雾里看花”,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却昏昏欲睡。考试开卷,明明书上有现成答案,可学生总是答非所问,气得教师七窍生烟。如此这般,教师们便对政治教学迷惘起来。曾几何时,政治是学生获得高分的主要学科,只要努力背诵,在考卷上一“点”不漏地“背”出来,便是“才子”莫属。可如今实行开卷考,再让学生背诵已然不成实际,学生不
期刊
马克思说:“任何一门科学,如果没能很好的把数学知识运用起来,它将是一门不完整的科学”。而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教学工作,它为学生今后的更好成长奠定基础。学习数学这门学科,要求学生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为此,为更好的开展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不能忽视。  一、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拉近师生之间的情
期刊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期刊
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校园,其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声、光、影、及自动绘图、制表、测量、计算、动态演示等功能使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手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过去的教学方式,教学工具,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是,完全抛弃传统的常规教学方式反而会使学生只会观看,不会思考,不会纸笔演练,消弱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怎样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殊作用?如
期刊
随着我省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这将会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对每位教师来讲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新课改精神对每位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思想难题,只有教师思想转变了,高中新课改才能成功。所以说,高中数学教师蜕掉传统教育方法,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真正领悟新课改精神,是保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圆满成功的关键。下面我就新课改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几点转变进行简要的概括。  一、积极转变教师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
期刊
新课标三个学段的阅读目标都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项,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通过训练,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到正确和流利,而有感情的朗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的朗读, 因为感情朗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通过感情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词、句和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加强朗读指导,学生就能很好地领略文章中所体现的意境美、所反映的情感美、所营造的和谐美,从而丰富自身的情
期刊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化学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绩,我认为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所以我们要争做化学课堂“设计师”。下面就我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为前提  教学目标是
期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几千年前的孔子说的话,现在有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说明了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广的道理,所以我们今天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以下是我在开展讨论式教学法的几点实践总结:  一、思品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开展原则  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前苏联教育
期刊
混合式学习模式主要是将面对面的课堂学习的优势与网上学习的优势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然而,“网络学习环境信息容量大、关系复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多次移动后,很可能找不到出发点,或自己要去的地方,从而出现迷航现象。”如果教师开始时没有帮学生设计好一条清晰的学习线路,学生很容易出现上述的迷航现象。因此,本着这样的原则,我对实验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做了如下所述教
期刊
都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上课不想听讲,存在厌学情绪,我想这里边存在着许多因素。有社会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师的因素。这里我就对教师的一些因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教师的因素我认为在于课堂上缺乏一些幽默与特色,使学生上课感觉到枯燥、乏味。那在语文课堂上怎样才能有特色,吸引住学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导语设置的要有特色、个性化  导语是关系到一节课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授《桃花源记》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