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钱,在今天中国的社会里,是人们热衷追逐的对象;而通过杠杆去赚取快钱,则是过去近20年来中国人最熟悉、最着迷的赚钱方式。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地方政府,无不陷于高杠杆驱动财富的游戏当中。中国传统社会量入为出、保守借贷的文化早已被改革开放后黄金增长年代的中国人轻狂地抛弃。
也难怪,中国经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经历一轮像样的危机,金钱总是倾向于胆大的人,这让人们误以为金钱唾手可得,而“富贵险中求”。
但事实上,尽管在许多人看来金钱是最可爱的朋友,但是,金钱也是最可怕的敌人。每一次疯狂的泡沫,无不以损失、血泪,甚至生命作为代价。
激进的现代金融文化,回避了金钱的可怕
最近的一次教训就是美国金融危机。2006年,美国房市在火爆多年之后开始下滑,随后急转而下,房价以20%、30%甚至50%、80%的折扣比例暴跌,无数人和金融机构陷于困顿。到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一时间,白宫外的抗议、财政部里的焦虑、华尔街上的“占领运动”、普罗大众的哀嚎哭泣充斥了这个全球一号经济大国,进而引发2009年的全球经济衰退……路透社评论说:一个时代终结了!
更早一些的教训是日本在1990年代的泡沫崩溃。日本地铁老员工永远不会忘记,JR中央线在泡沫破裂的1990年代,似乎成了破产者自杀的最热门地点,只要一报告JR中央线紧急停运,那肯定又有人卧轨自杀了。东京地铁不得不安装屏蔽门,以防范自杀的人。
比日本泡沫崩溃更早、更惨的当然是前苏联的泡沫崩溃,其结果不仅导致前苏联的解体,还令俄罗斯人的寿命直线下降,平均寿命减少了7岁。
迄今为止,华尔街及激进的现代金融文化总是鼓励人们借债、加杠杆,如同吸毒一样获得眼前的繁荣与快乐,却避而不谈金钱的可怕,特别是高杠杆的危险,而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又总是把危机转嫁给国家与整体国民,这实在是最大的不道德!
乔治·华盛顿:“没有什么比借钱更危险的了”
量入為出,是中华传统美德;避免借债,则是一个清教特质。
《清教徒的礼物》记载:这个特质可以追溯到《圣经》“德训篇”里那句:“不要因借钱请客而变成乞丐。”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塑造过一个清教徒人物:波洛涅斯。波洛涅斯教训儿子莱尔提斯时说了一句话(后来变成了俗语),“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
波洛涅斯解释说:“借钱给别人,不但容易失去钱,而且容易失去朋友;向别人借钱,则容易形成懒散拖沓的恶习。”
波洛涅斯身上体现的人生观在英国流传了几个世纪,通过清教徒移民及他们的后人传到了美国。173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PoorRichard’sAlmanac)中告诉我们,他“宁愿忍饿睡觉,不愿醒来负债”。乔治华盛顿则告诉同胞:“没有什么比借钱更危险了!”
“没有什么比借钱更危险了!”这句警言一直被“新英格兰公司”及其效仿者谨记在心,直到1960年代。根据社会习俗,公共事业和铁路公司可以借贷,只要用房地产做抵押;但是,当时美国的大型制造公司一般就不能这么放纵。IBM直到1970年代才首次大额长期贷款。IBM把这次集资看作外,它的起因非常偶然:当时因政策差异,在欧洲集资可以享受在美国集资享受不到的好处。
避免借债的做法一直传到了今天的一流日本公司,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效仿了美国龙头企业。丰田的财务法则第一条是:“没有比金钱更可怕的敌人,也没有比金钱更可靠的朋友。别人的钱,即借来的钱,会迅速变成敌人。只有在由自己挣来、归自己所有的时候,才是可靠的朋友。”
大家可以想象这么一幅画面:一个半世纪前,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佐吉坐在自己的农家小屋,手拿日语版的《自助论》(Self-Help)。那本书的第12章把借债人比作“站不直的空袋子”,这是那本书的作者塞缪尔·斯迈尔斯从《穷理查年鉴》借来的一个说法。日本伟大的经济奇迹,在1989年三菱地产公司买下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时达到了顶峰,可是过了仅仅一年就因过度借贷而结束了。丰田不必也不想用这种方式筹集大量资金。
美国的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够挺过1930年代的大萧条,是因为没有负债。日本的三井公司等能够长期生存,也得益于财务上的保守自律,奉行“企业要有不怕危机的资金水井”原理。
如果安然公司的董事会把《圣经》“德训篇”、波洛涅斯、富兰克林、华盛顿、斯迈尔斯和丰田汽车的告诫当回事,就不会于2002年破产;安然公司的某些经理人就不会失去金钱、朋友乃至自由;其他几千个安然股票持有者就不会失去终生积蓄。同样,如果能保守财务,2008年,美国的一大批大公司也不会灰飞烟灭。
今天的中国到了选择的路口
中国的城市化则即将步入到2.0阶段,也就是快要进入从60%-70%的城市化率的阶段了。这个时侯,中国政府需要做一个历史性的抉择:是在经济下滑时继续依赖城市化与房地产概念,加大债务杠杆以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和房价水平,还是顺其自然放慢经济增速并适当消解房地产泡沫!
当年,日本经济曾经在进入城市化2.0阶段时,爆发过经济增速放慢、房价下行的问题,当时正确的做法本来应该是顺应市场、适时消减泡沫,但日本政府为维持经济增速,再度放松货币,致使房价再度翻番。最终在城市化彻底完成时,泡沫彻底崩溃,而日本经济则陷入20多年的衰退泥潭。
当前的中国也是这样,如果货币再度大放水,继续加大债务杠杆,扩张债务经济、膨胀泡沫,那最终在城市化进程走到尽头时,面临的必然只能是长期经济衰退,长痛不如短痛,但愿从历史的前车之鉴中吸取教训,明智决策。
也难怪,中国经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经历一轮像样的危机,金钱总是倾向于胆大的人,这让人们误以为金钱唾手可得,而“富贵险中求”。
但事实上,尽管在许多人看来金钱是最可爱的朋友,但是,金钱也是最可怕的敌人。每一次疯狂的泡沫,无不以损失、血泪,甚至生命作为代价。
激进的现代金融文化,回避了金钱的可怕
最近的一次教训就是美国金融危机。2006年,美国房市在火爆多年之后开始下滑,随后急转而下,房价以20%、30%甚至50%、80%的折扣比例暴跌,无数人和金融机构陷于困顿。到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一时间,白宫外的抗议、财政部里的焦虑、华尔街上的“占领运动”、普罗大众的哀嚎哭泣充斥了这个全球一号经济大国,进而引发2009年的全球经济衰退……路透社评论说:一个时代终结了!
更早一些的教训是日本在1990年代的泡沫崩溃。日本地铁老员工永远不会忘记,JR中央线在泡沫破裂的1990年代,似乎成了破产者自杀的最热门地点,只要一报告JR中央线紧急停运,那肯定又有人卧轨自杀了。东京地铁不得不安装屏蔽门,以防范自杀的人。
比日本泡沫崩溃更早、更惨的当然是前苏联的泡沫崩溃,其结果不仅导致前苏联的解体,还令俄罗斯人的寿命直线下降,平均寿命减少了7岁。
迄今为止,华尔街及激进的现代金融文化总是鼓励人们借债、加杠杆,如同吸毒一样获得眼前的繁荣与快乐,却避而不谈金钱的可怕,特别是高杠杆的危险,而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又总是把危机转嫁给国家与整体国民,这实在是最大的不道德!
乔治·华盛顿:“没有什么比借钱更危险的了”
量入為出,是中华传统美德;避免借债,则是一个清教特质。
《清教徒的礼物》记载:这个特质可以追溯到《圣经》“德训篇”里那句:“不要因借钱请客而变成乞丐。”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塑造过一个清教徒人物:波洛涅斯。波洛涅斯教训儿子莱尔提斯时说了一句话(后来变成了俗语),“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
波洛涅斯解释说:“借钱给别人,不但容易失去钱,而且容易失去朋友;向别人借钱,则容易形成懒散拖沓的恶习。”
波洛涅斯身上体现的人生观在英国流传了几个世纪,通过清教徒移民及他们的后人传到了美国。1739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PoorRichard’sAlmanac)中告诉我们,他“宁愿忍饿睡觉,不愿醒来负债”。乔治华盛顿则告诉同胞:“没有什么比借钱更危险了!”
“没有什么比借钱更危险了!”这句警言一直被“新英格兰公司”及其效仿者谨记在心,直到1960年代。根据社会习俗,公共事业和铁路公司可以借贷,只要用房地产做抵押;但是,当时美国的大型制造公司一般就不能这么放纵。IBM直到1970年代才首次大额长期贷款。IBM把这次集资看作外,它的起因非常偶然:当时因政策差异,在欧洲集资可以享受在美国集资享受不到的好处。
避免借债的做法一直传到了今天的一流日本公司,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效仿了美国龙头企业。丰田的财务法则第一条是:“没有比金钱更可怕的敌人,也没有比金钱更可靠的朋友。别人的钱,即借来的钱,会迅速变成敌人。只有在由自己挣来、归自己所有的时候,才是可靠的朋友。”
大家可以想象这么一幅画面:一个半世纪前,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佐吉坐在自己的农家小屋,手拿日语版的《自助论》(Self-Help)。那本书的第12章把借债人比作“站不直的空袋子”,这是那本书的作者塞缪尔·斯迈尔斯从《穷理查年鉴》借来的一个说法。日本伟大的经济奇迹,在1989年三菱地产公司买下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时达到了顶峰,可是过了仅仅一年就因过度借贷而结束了。丰田不必也不想用这种方式筹集大量资金。
美国的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够挺过1930年代的大萧条,是因为没有负债。日本的三井公司等能够长期生存,也得益于财务上的保守自律,奉行“企业要有不怕危机的资金水井”原理。
如果安然公司的董事会把《圣经》“德训篇”、波洛涅斯、富兰克林、华盛顿、斯迈尔斯和丰田汽车的告诫当回事,就不会于2002年破产;安然公司的某些经理人就不会失去金钱、朋友乃至自由;其他几千个安然股票持有者就不会失去终生积蓄。同样,如果能保守财务,2008年,美国的一大批大公司也不会灰飞烟灭。
今天的中国到了选择的路口
中国的城市化则即将步入到2.0阶段,也就是快要进入从60%-70%的城市化率的阶段了。这个时侯,中国政府需要做一个历史性的抉择:是在经济下滑时继续依赖城市化与房地产概念,加大债务杠杆以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和房价水平,还是顺其自然放慢经济增速并适当消解房地产泡沫!
当年,日本经济曾经在进入城市化2.0阶段时,爆发过经济增速放慢、房价下行的问题,当时正确的做法本来应该是顺应市场、适时消减泡沫,但日本政府为维持经济增速,再度放松货币,致使房价再度翻番。最终在城市化彻底完成时,泡沫彻底崩溃,而日本经济则陷入20多年的衰退泥潭。
当前的中国也是这样,如果货币再度大放水,继续加大债务杠杆,扩张债务经济、膨胀泡沫,那最终在城市化进程走到尽头时,面临的必然只能是长期经济衰退,长痛不如短痛,但愿从历史的前车之鉴中吸取教训,明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