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餐桌上的“三朵奇葩”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t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吾尔族人家的餐桌,从来都是极具诱惑力的,一道道精美的饮食,仿佛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彩、芳馨扑鼻,养眼不说,还直吊人的胃口。
  刚出炉坑的热馕、吃着过瘾的拌面、回味无穷的抓饭,被誉为我们传统饮食“吉祥三宝”,这两年我分别以《心爱的馕》、《拌面传奇》和《抓饭的味道》为题,进行过专门介绍。而另外三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面肺子、玉古尔和雅普玛,我则比喻为维吾尔族餐桌“三朵奇葩”,同样让人垂涎三尺、一“吃”为快。
  面肺子:慢工细活才有味
  准确一点说,面肺子后面还有米肠子,这两样才是天生绝配,缺一不可,历来受到人们一致推崇。肺软嫩,肠糯鲜,加之面筋有嚼劲,如果再捣点蒜泥,泼点辣子,那味道一直从舌尖蹿到胃底,浑身都爽。
  实际上羊杂碎是一个广义概念,除去头和蹄子,还有五脏六腑,有一锅煮的,也有分开做的,做法不一样,风味就大相径庭。尤其头和蹄子,连皮带毛的,除非火烧火燎,否则收拾不干净。一开始先将头和蹄子扔进活里烧,等皮毛刺啦啦烧焦变黑,再用火钳夹出,这时候火棍也烧红了,于是一手握住头或蹄子,一手握住火棍来回熨烫,周而复始,头蹄由乌黑变作焦黄,还没下锅,就已馋得人直往肚里咽口水了。
  同样面肺子、米肠子也是如此,不下一番苦功夫,就做不出那种独具特色的风味。特别是面肺子做起来工序复杂,清洗、切割、灌浆、挤压,甚至连针线活都用上了,不能不说是一种艺术创造。
  记得那些年父亲宰羊,母亲一定不忘再三嘱咐,不要弄破了肺子,等我们再按要求到河边翻肠倒肚,把该洗的部分彻底清洗一遍,剩下的事情就全部交给母亲了。而母亲则不慌不忙,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按顺序依次完成各道工序,而且不时将好奇的我们驱赶至远处,意思是孩子眼睛毒,看多了肺子就破了。
  维吾尔族生活中有许多禁忌,表现在饮食上就有不少,譬如吃饭时必须铺上餐布,不然就得不到福气。灌面肺子也是如此,除去当事人旁人看不得,因而母亲每每灌面浆时,先要在羊肺子上苫一块布,免得我们跑进跑出坏事。
  然而毕竟都是母亲的孩子,朝夕相处中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包括灌面肺子、做米肠子,到头来还是被我们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具体讲:一个先决条件是保证原材料完好无损,继而就是由里至外干净卫生。一副羊肺子,刚从羊肚子取出,仿佛抹了胭脂,一片粉红,而且形状偏小;到出锅时则完全变成白色,体积也膨胀了几倍,探究其原因就是“吐故纳新”。
  所谓灌面肺子,就是体现在一个“灌”字上,为了确保“渠道”畅通,事先取下小肚,一针一线缝在肺气管上,然后一边将清水灌进肺子,一边通过挤压,将残留血水排除。继而再将洗好的面筋,以及植物油、食盐和诸如孜然等“达尔达曼”(调料),依照上述方法不断注入肺叶,随着锅中热气沸腾,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香味。
  相对而言,做米肠子就省事多了,只要将羊肝、羊心和胡萝卜切成碎丁,加上些许清油和佐料,就功半事倍了,当然了,主料还是大米。需要说明的是,就像母亲做抓饭,一定要用擀面杖捣孔放气一样,米肠子煮至半熟时,也要找来钎子之类的针状物,扎孔放水排气,不然肠子还没熟就已胀破在锅里了。
  玉古尔:根根银丝寄深情
  和面肺子一样,玉古尔也是维吾尔族传统饮食之一,并在马哈茂德·喀什噶尔的历史巨著《突厥语大辞典》中留下记录,前者被几次提及,后者则作为一个条目专门介绍。
  仔细一想,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玉古尔和面条混淆在一起,实际上这是两个概念,虽说都是切面,然而叫法却不一样,面条我们称作“绥依阿希”,直译就是“汤饭”。另外粗细程度也不一样,玉古尔切面要求精细,而“绥依阿希”则粗细不一。关键是汤料有着实质性区别,一个先炝锅,后添水,一个却事先备好肉汤,再放入相应材料,相互一对比,质量就有了差异。
  真正意义上的玉古尔,从和面开始就十分考究,首先原料必须是精制白面,而且根据人数多少,备好相应数量的鸡蛋,掺和在一起。同时面还要和得硬一些,然后经过反复揉擀,使面达到要求的薄度,等面稍饧一会儿,再切成银丝状等候下锅。
  当然,先要炖一锅新鲜连骨羊肉,确保肉汤原汁原味,随后将切好的肉丁、皮牙子(洋葱)、食盐、黑胡椒末,放入滚沸的肉汤。稍等片刻,当肉丁快熟之际,再将切好的西红柿、恰玛古放进去。5至10分钟之后,最终把银丝面下到锅里。
  最后一个程序,在盛饭之前,再放一撮芫荽,这才一碗一碗端到达斯特汗(餐布)上。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玉古尔也与时俱进,开始放一些辣椒和醋,有汤有面,有色有味,看着赏心悦目,吃着提神解乏,尤其受到长途奔波和身体不适者的青睐。雅普玛:源自吐鲁番的独特风味
  提起吐鲁番这个名字,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葡萄,实际上吐鲁番的饮食也独具特色。据说雅普玛就源自吐鲁番,翻译过来是“盖”的意思,不过不是“锅盖”盖上锅,而是“面饼”盖上肉和菜。
  这种吐鲁番维吾尔族地方风味,有“波拉克雅普玛”和“皮特尔雅普玛”两种,区别一个是发面,一个是死面。“波拉克雅普玛”原材料包括:连骨肉、胡萝卜、土豆、南瓜、豇豆、大白菜等,一般情况下,一次只选择其中两到三种。
  具体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然后放入锅中炒,随后再炒上述蔬菜,掌握火候注入一筷子深清水。这时,事先和好的面也快醒了,揉巴揉巴成为大“面饼”状,盖在滚沸的肉菜之上,然后再盖上锅盖。需要说明的是,和面必须放酵母,不然,就不称其为“波拉克雅普玛”。
  而“皮特尔雅普玛”,所选蔬菜也不外乎上述几种,只是在“面饼”的做法上有所不同,一是和面不放酵母,二是“面饼”分层状。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雅普玛,招待尊贵客人的时候,剁成块状的不再是羊肉,而是一律换成了鸡肉。
  雅普玛的独到之处,一是肉菜和面饼焖在一起,各种味道相互渗透,润为一体;二是货真价实,吃着管用,尤其是那些壮劳力,一顿吃扎实,一整天都有劲。不像那些汤汤水水的饭食,吃了上顿坚持不到下顿,心慌得很。三是颜色搭配好看,面饼发起来,又白又暄,南瓜则黄灿灿、软绵绵,肉就不用说了,红亮红亮、壮而不腻,不要说吃了,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今年陪母亲去了两次吐鲁番,才真正领教了什么叫家乡特色。刚从这个亲戚家炕上下来,另一家已经在门口等候了,几乎都是雅普玛招待,“波拉克雅普玛”和“皮特尔雅普玛”轮着来,而且都是鸡肉的,土鸡、火鸡还有斗鸡,一顿接一顿,吃得腰都弯不下来了。
其他文献
王洛宾诞辰百年国际书画展征稿  2013年3月14日,乌鲁木齐市亚欧艺术馆举行《为歌者而歌——亚欧艺术馆将举行纪念王洛宾诞辰百年国际书画展》征稿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华人书法家、画家征集作品,将在12月28日西部歌王王洛宾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举行盛大书画展览,以这种特有的方式纪念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先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新疆著名书法家席时珞先生、沟痕主义画家黄进先生、将军书法家闫崇厚先生在新闻发
期刊
新疆硫磺沟绵延百余里,如诗般镌刻在卡拉扎祖山。是我国最长的侏罗系山脉。它是色的海洋,春有春的娇嫩,夏有夏的妖娆。秋便洒落一地的金黄,于满目萧条巾收留残香一瓣。冬将它凝固成霜花般地圣洁,倔强的脊梁挺起苍穹,皓髯向天。  硫磺沟位于新疆的南北疆交汇处,在乌鲁木齐的西边,跨过乌鲁木齐与吕吉的界河头电河,沿着与天山山脉走向平行的10l省道西行,直到石河子南山,绵延100多公里,分布着类似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
期刊
对于孩子,瓜地是一个挡不住的诱惑。到了暑期,地里的瓜也适逢开园,为了尝鲜,一解嘴馋,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兴冲冲来到地头之后,一口一个“萨拉姆”连声问好,随之青蛙一样蹲成一溜,齐刷刷将目光投向瓜棚,似乎告诉瓜棚里的看瓜老汉:“你看我们多可怜,行行好摘一个大甜瓜吧。”  瓜棚呈三角形状,由几根椽子和树梢搭成,两头畅着,即通风又能觉察周围的动向。棚里有一层厚厚的麦草,上面铺一条羊毛毡,睡觉的被褥摞在那里,
期刊
新疆人心里,天山是父亲,是神灵,分量比着黄河于中原大地。  日本学者松田寿男眼里,天山等同于长城。  这条山脉,还有一个不能等闲视之的作用,这就是引导草原牧民流入绿洲,并且使之转变为农业民族的作用。  在准噶尔盆地,天山这个伟大的作用借助玛纳斯河而有了结果。  玛纳斯河跳出天山中部的依连哈比尔尕冰川,先一路穿山越涧,汇百水成一河,从肯斯瓦特脱离天山的约束后,挟裹着数以亿计,朴素中透着高贵的鹅卵石,
期刊
古代中国,除和田是我国著名的玉石产地之外,历史上新疆叶尔羌地区(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叶城、喀什等县域)也是一个主要产玉之地。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道:“凡玉人中国,贵者尽出于田、葱岭”。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关于玉的产地问题,曾经有过不少讨论,经过一番讨论以后,现在大家已经同意,新疆的和田(于田)和叶尔羌地方的山上和河中,是两千年来主要也是唯一的产玉中心”
期刊
《西游记》中有个女儿国,故事的内容几乎人人都知道,许多人大概以为,女儿国不过是杜撰而已。其实女儿国在历史上被称为女国,也叫苏毗,最高统治者为女王,另外还有一位小女王协助女王管理国家,观其风俗,俨然是母系氏族公社。  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遗址出土了一些木简,解读他们发现,精绝国长期受到强大部落“SUPIS”人的侵略,在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突然消失了。种种迹象表明,“SUPIS”就是女国。也就是苏
期刊
翻开《世界历史》,公元1865年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诡异的一年,至今都令历史学家和术学家陷入深思。  那年的全球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充满了天灾人祸、血雨腥风:在太阳初升的日本,幕府征兵诸藩疯狂进攻长门、萨摩属地,英法美荷等舰侵入日本迫其开商埠;在朝鲜俄军入侵元山,大院君大杀天主教徒;在中国内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败亡于此年,数以十万计的太平军残部及捻军被绞杀;在越南六省大闹饥荒,海盗水匪盛行;
期刊
土尔扈特人并不生活在船上。然而游牧部落却总是以“行船”的方式带领着他们的畜群,找寻最合适的草场和水源地。假如每一座帐篷都作为一艘独立的舰船,那么这定然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因此承载着土尔扈特游牧部落信仰的庙篷,则无可厚非的作为这支舰队的旗舰。这艘旗舰意味着方向,意味着指示,意味着带领,与此同时还要真正的起到护佑的作用——在那场几乎覆灭的“东归”迁徙中,土尔扈特人一定得到了神灵的庇佑,否则这有可
期刊
盛夏,这些冰块看起来都让人觉得舒服。它们斜放在铁皮条盆上方的特制铁架子上,边融化,边等待铲取和食用。  这是一个彤红的摊位。清晨的太阳照在红布顶棚上,红色的光芒又映照在下面铺盖在长条桌上橘黄色的胶皮上,桌面上则是碎冰块、冰激凌、碗勺和玻璃杯等物什。  在7月暴烈的阳光下,由于红色顶棚和橘黄色桌面彼此呼应,玛丽亚姆的这个道哈甫摊位显得酷热难当。仿佛一个火星,就足以使这里的空气燃烧起来。但正是这种看似
期刊
最早统治阿勒泰克列依部落的库库岱从大清乾隆皇帝手中接过“镇国公”的封印回到卡尔巴山,站在山巅眺望雀跃欢呼的父老乡亲们的时候,他坚信自己的这个爵位和拥有的统治权会代代相传,直到永远。  这个家族究竟传袭了多少代,恐怕难以说清楚,但这个家族的显赫地位是不容置疑的。18世纪初,哈萨克斯坦的各部落中脱列的统治地位被沙俄帝国取消,到18世纪后半叶时已从中亚大地销声匿迹。中国大地上的这个哈萨克族克烈依部落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