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尼康1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厂接环支持F口镜头
  通过使用可选的卡口适配器FT1,可以将F卡口的尼克尔镜头转接在尼康1相机上,并且AF-i和AF-S镜头还能实现自动对焦。需注意的是此时需要将镜头上的物理焦距乘以2.7才是V1/J1的等效焦距。
  可选配多种附件
  V1机身左侧上方有一个多功能数据接口,可以插接包括闪光灯、GPS模块在内的多种附件装备。
  尼康V1机身参数
  有效像素 1010万
  对焦点 135个对焦区域
  连拍速度 电子模式:10/30/60张/秒
   其他模式:5张/秒
  感光元件 13.2×8.8mm CMOS
  最大分辨率 3872×2592
  视频能力 1920×1080/60fps(隔行)/
   30fps(逐行)
  存储格式 JPEG/NEF(RAW)/
   NEF(RAW) JPEG
  快门速度 30s-1/4000s(机械快门)、
   30s-1/16000s(电子快门)、B门
  感光度 ISO 100-ISO 3200
   (可扩展至相当于ISO 6400)
  液晶显示屏 3.0英寸、92万像素
  电子取景器 0.47英寸,约144万像素
   彩色TFT LCD
  电力系统 EN-EL15充电锂电池
  存储介质 SD/SDHC/SDXC
  重量 383g(含存储卡及电池)
  体积 113×76×43.5mm
  1.超高速CMOS自动对焦传感器
  最新开发的传感器采用相位检测自动对焦技术,能够有效定位73个对焦点,并在平面上辨别出移动物体,从而确保可以清晰地捕捉到移动画面。由于采用了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因此当拍摄地点光线不足时,相机还可以自动切换到对比检测自动对焦模式,以扩大自动对焦区域。
  2.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电子取景器
  V1相机配备有144万像素高分辨率的电子取景器,几乎可以覆盖100%的画面范围,确保精确构图。
  3.超长电力续航
  尼康V1相机采用的EN-EL15充电锂电池与尼康D7000数码单反通用,具有1900mAh的大容量,续航时间长,可以满足长时间的拍摄需求。
  『各方评论V1』
  F网
  Nikon 1的理念和现有的微单相机完全不同,它的定位既不是单反备机,也不是给老镜头用的数码后背。V1明摆着不是要拼画质的机器,而是一台超高速、超高画质的消费级数码相机,毕竟画质只是相机的一方面。
  S网 网友
  V1的重量跟体积都不小,并没有便携性上的任何优势,握持手感一般,切换ISO、A挡、M挡统统都要进入相机菜单慢慢调,画质实在不敢恭维。
  Z网
  V1不开启降噪感光度ISO 800可用,开启降噪后感光度ISO 1600可用。
  
  内置闪光灯
  尼康J1内置一个小巧的闪光灯,指数为5,弹出后升起高度比较高,可以有效防止使用广角镜头时在画面上形成暗角。
  “动态快照”超乎想象
  该模式下,相机将在按下快门时,同时保存一份静态照片和一份高速拍摄的动态画面。回放时,动态画面将以2.5倍的慢动作进行播放,而且还伴有原始的背景音乐。
  尼康J1机身参数
  有效像素 1010万
  对焦点 135个对焦区域
  连拍速度 电子模式:10/30/60张/秒
   其他模式:5张/秒
  感光元件 13.2×8.8mm CMOS
  最大分辨率 3872×2592
  视频能力 1920×1080/60fps(隔行)/
   30fps(逐行)
  存储格式 JPEG/NEF(RAW)/
   NEF(RAW) JPEG
  快门速度 30s-1/16000s(电子快门)、B门
  感光度 ISO 100-ISO 3200
   (可扩展至相当于ISO 6400)
  液晶显示屏 3.0英寸、46万像素
  电力系统 EN-EL20充电锂电池
  存储介质 SD/SDHC/SDXC
  重量 277g(含存储卡及电池)
  体积 106×61×29.8mm
  
  简单的操控
  J1简化了模式拨盘上的选项,只保留四种主要功能:静态影像模式、动画模式、动态快照模式以及智能相片选取器模式。 在相机顶部只有电源开关、快门键和动画录制按键,因此操作极其简便。
  慢动作摄像
  如何凝固一瞬间的美丽?试试J1的慢动作摄像功能吧,相机能够以400fps的速度拍摄640×240的动画,或者1200fps的帧率拍摄320×120的动画,并在播放时采用 30p/29.97 fps,让瞬间的精彩以慢动作呈现。
  智能相片选取器模式
  进入该模式,相机即开始不断拍摄、保存照片,并在按下快门的前后瞬间,以每秒30帧的速度拍下20张照片,并自动从照片中自动选出最精彩的一张。
  『各方评论J1』
  F网
  J1的“傻瓜”程度非常高,连场景模式都省了,直接来了个自动场景识别。不仅如此,作为一款极为简单的相机,J1甚至没有像尼康中低端单反那样丰富的照片润饰功能,只能在机身里做D-Lighting、缩放、裁剪三个最基本的后期。
  P网
  试用发现用动态快照拍摄,即使静态照片失焦了,动态视频依然对焦准确,这样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瞬间了。
  Z网
  尼康的J1把测光、快门、对焦、取景都集成在感光元件,这项专利足以在今后五年内统治整个数码相机市场。
其他文献
纪实摄影是否一定要有重大题材?一定关乎国计民生?一定惊动朝野?当然不是。拍照片已经进入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没时间没经费去各地游走的话,拿起相机拍摄自己的寻常生活,从中寻找不寻常的角度,这种关乎个人的摄影,其实也是一种最纯粹的纪实创作。    题材选择:观察世界,审视内心    对外在世界的观察,以及观察世界的角度,纪实摄影一直围绕着这两个东西在前进。前者在新闻报道摄影领域得到最多体现,后者我们
在胶片时代,稍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都知道负片“宁过勿欠”、反转片“宁欠勿过”的曝光原则。到了数码时代,感光介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前的规律是否还可以适用,应该遵守什么原则曝光以获得高质量的画面,也变得众说纷纭,“宁过勿欠” 与“宁欠勿过”都有各自为数不少的支持者。前两年很多摄影师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都刻意用曝光补偿减少一点曝光量,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得到更饱和的色彩,过暗部分在后期用处理软件的曲线调整
本栏目征集作品、征集作者。如果您有照片不知道后期怎样去做,请发送到编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最好提供原始文件。大众摄影网将展示素材照片,欢迎大家一试身手。如果您是后期高手,希望在本栏目展示并分享您的技艺,请致电010-65251904联系徐晓刚编辑索要大图。  您想很轻松地为照片做出冷调和暖调吗?对于色调的调整,有多种方法,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本文两位嘉宾一位通过最基础的色温、色
江南自古就以人杰地灵、秀美富饶著称,而无锡一带更是中国乡镇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所辖的无锡县、江阴县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曾占到中国百强县数一数二的地位。乡村发展典范、全国首个轿车村——华西村就位于江阴。尼康选择在无锡建立工厂,应该也是看好这里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实际上,尼康目前的6家工厂中有3家在中国,苏锡杭大经济区就占了2家。除了这3家外,日本国内的仙台尼康主要是生产高端数码单反相机以及
“接片摄影”是摄影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形式,现在不少影友都喜欢玩接片,因为这大大扩充了手中镜头的应用范围。但是接片需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和后期操作知识。近年来,我尝试用索尼Cybershot H50,拍了不少风光照片,最终接片成为宽幅作品效果很好。拍好接片我认为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题材选择,地点选择』  接片适合拍摄场面宏大、内容丰富、相机镜头无法全面涵盖的大场景题材,但是不一定所有的大场
乌拉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处锡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三盟市的交界处,因乌拉盖河而得名。早在7000多年前,乌拉盖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曾先后有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等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在这片草原繁衍生息。从上世纪60年代起,乌拉盖先后经历了国营农牧场、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场管理局、乌拉盖综合开发区和现在的乌拉盖管理区等行政建制。位于乌拉盖管理区的乌拉盖河与其支流色也勒吉河汇合处,
5月30日-6月3日,全国财政系统“财政人·财政事”摄影展在京展出。三百余幅(组)作品,以生动的影像展示了财政工作深入社会生活各个角度、环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展览也让我们看到来自全国财政系统的工作人员已经将摄影作为记录工作环境、故事的重要手段。
在场面繁乱的民俗活动中寻找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善于利用画面中心位置突出主体
北京蔡国屏先生问:手中有一架蔡司依康(ZEISS IKON)CONTESSA相机,想了解其生产背景及当前价格。借此机会,我们特请王宗番先生为大家讲讲这款相机的故事和该藏品的价值。    CONTESSA的故事      CONTESSA原是德国非常有名的一家相机制造商,1919年由数家工厂合并而成,全称为:Contessa-Nettel A G.该公司在生产折叠相机的领域有着不凡的成就。1926年
观鸟运动    鸟类摄影火热的原因,不得不提及中国的观鸟运动。1996年底,观鸟活动在北京兴起,北京的赵欣如、高武等鸟类专家以专业的知识推动了中国的观鸟运动的发展,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了。2000年以后,观鸟运动便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部分摄影人加入观鸟队伍后,不仅拍到了很多好照片,也把鸟类摄影的技术在观鸟界进行传播,一下子就点燃了许多人鸟类摄影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整个观鸟界的鸟类摄影水平。十几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