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有傲视全球的古典艺术宝藏和文化遗产的法国,在当代艺术领域也毫不逊色,其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不吝借用文化古迹来展出当代艺术作品,巴黎大皇宫(现为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的“不朽”系列展览正是最好的体现。5月10日至6月21日,“不朽”系列展览——丹尼尔?布伦的“偏心轮”在大皇宫展出并取得良好的反映。
“不朽”是一个已经持续了四年的装置艺术项目,由法国文化部和造型艺术委员会主办,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在当代艺术领域里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在有着13500平米展览空间的巴黎大皇宫美术馆,为特定场域创作一件作品,并向公众展览。能被邀请来这里办展览的,都是当今艺术界里有影响力的“老家伙”或“大腕”。2007年是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德国二战后新表现主义的代表;2008年是里查?塞拉(Richard Serra),美国极简主义雕塑家和影像艺术家。2010年,大皇宫迎来了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2011年大皇宫又邀来英国印度裔著名雕塑家阿什尼?卡普尔(AnishKapoor)。今年受邀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则是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他让整个大皇宫开敞的中殿沉浸在一片五彩斑斓的光之海中。
丹尼尔是法国艺坛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激进质疑艺术及历史文化和最具争议性的艺术家,以极简的垂直线条创作形式著称。正如其作品名字《偏心轮》一样,丹尼尔在大皇宫的建筑装置非常奇特。即便巴黎大皇宫的规模并不足以让人产生敬畏感,丹尼尔的创作也能给人这样的感受。上百个与地面保持水平的圆形顶盖充满了13500平米的中殿空间,它们彼此紧挨在一起,大小高低不一。每一个圆形的不锈钢框架中都固定了蓝、绿、橙和黄色的半透明塑料薄膜,它们被黑白的立柱支撑起来,看起来就像是一片光海森林。
色彩的偶然性
“我的意图是让人们质疑色彩。”丹尼尔这样说,他也确实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为什么是这四种颜色而不是其他呢?实际上,丹尼尔对颜色的选择并不像观众想的那么复杂,因为工厂里这种材质的塑料薄膜只有这四种颜色;而颜色的排列顺序也是根据字母的顺序而定,为蓝(blue)、绿(green)、橙(orange)、黄(yellow)。他说:“在布置色彩的过程,我表达的并不是好或坏品味。我采取单色及其偶然性,让它产生另一种价值。”站在蓝色偏心圆下,世界变成蓝色;在绿亭阁下,一切又自然的绿起来。
光线的可能性
塑料布材质的偏心轮会随皇宫屋顶洒下的自然光线而发生色彩变化,同时投射在地面及观众身上,此外,丹尼尔还借助镜子、透明塑料布、半透明玻璃等材质的光线属性,于大片色彩亭阁中央,布置了9座大小偏心圆镜面,最大的6.8米,最小的2.2米。因此,人们不只看到色彩,还可看到自己散步其间的倒影及大皇宫巨大的屋顶及钢铁、玻璃结构,随着漫步移动,他们的视觉角度也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装置作品还邀请观众踏上镜面,在扩展了视觉空间的同时,也构架出一种心理空间,似乎大皇宫就踩在人们的脚下,令人产生惧高心理或者危机感。在实与虚,幻与境,现实及想象,空间及意象间穿梭,别有一番感受。
声音的节奏性
丹尼尔的这件装置作品似乎更注重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散步于建筑,观众在感受色彩和光线的同时,还会听到柔和悦耳的声音。丹尼尔在作品的中央及左右两边,各安置了一个扩音器。如果观众细心倾听,会发现这些声音是37种不同的语言,以一种节奏与规律重复在念着,左边扩音器是述叙1、2、3数字,中间的声音是描绘此次展览中的四种颜色,右边扩音器则是A、B、C字母的重复。除了皇宫建筑本身,塑料布偏心轮及镜面“第三眼”空间,丹尼尔别开生面用声音拓展出第四度空间场域。
场域的受限性
这件作品似乎是在一种“受限”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其装置顶盖的高度是由大皇宫的最低天花板高度决定的。丹尼尔认为:“艺术的创作环境似乎比它本身重要与丰富。”离开确定的地点,其作品就不复存在。因此他没有对建筑结构“提出质疑”,也没有“挑战”观众,而是任由巴黎天空的光、疾行的云朵以及斜射入建筑内部的阳光“摆布”。
“不朽”是一个已经持续了四年的装置艺术项目,由法国文化部和造型艺术委员会主办,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在当代艺术领域里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在有着13500平米展览空间的巴黎大皇宫美术馆,为特定场域创作一件作品,并向公众展览。能被邀请来这里办展览的,都是当今艺术界里有影响力的“老家伙”或“大腕”。2007年是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德国二战后新表现主义的代表;2008年是里查?塞拉(Richard Serra),美国极简主义雕塑家和影像艺术家。2010年,大皇宫迎来了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2011年大皇宫又邀来英国印度裔著名雕塑家阿什尼?卡普尔(AnishKapoor)。今年受邀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则是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他让整个大皇宫开敞的中殿沉浸在一片五彩斑斓的光之海中。
丹尼尔是法国艺坛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激进质疑艺术及历史文化和最具争议性的艺术家,以极简的垂直线条创作形式著称。正如其作品名字《偏心轮》一样,丹尼尔在大皇宫的建筑装置非常奇特。即便巴黎大皇宫的规模并不足以让人产生敬畏感,丹尼尔的创作也能给人这样的感受。上百个与地面保持水平的圆形顶盖充满了13500平米的中殿空间,它们彼此紧挨在一起,大小高低不一。每一个圆形的不锈钢框架中都固定了蓝、绿、橙和黄色的半透明塑料薄膜,它们被黑白的立柱支撑起来,看起来就像是一片光海森林。
色彩的偶然性
“我的意图是让人们质疑色彩。”丹尼尔这样说,他也确实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为什么是这四种颜色而不是其他呢?实际上,丹尼尔对颜色的选择并不像观众想的那么复杂,因为工厂里这种材质的塑料薄膜只有这四种颜色;而颜色的排列顺序也是根据字母的顺序而定,为蓝(blue)、绿(green)、橙(orange)、黄(yellow)。他说:“在布置色彩的过程,我表达的并不是好或坏品味。我采取单色及其偶然性,让它产生另一种价值。”站在蓝色偏心圆下,世界变成蓝色;在绿亭阁下,一切又自然的绿起来。
光线的可能性
塑料布材质的偏心轮会随皇宫屋顶洒下的自然光线而发生色彩变化,同时投射在地面及观众身上,此外,丹尼尔还借助镜子、透明塑料布、半透明玻璃等材质的光线属性,于大片色彩亭阁中央,布置了9座大小偏心圆镜面,最大的6.8米,最小的2.2米。因此,人们不只看到色彩,还可看到自己散步其间的倒影及大皇宫巨大的屋顶及钢铁、玻璃结构,随着漫步移动,他们的视觉角度也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装置作品还邀请观众踏上镜面,在扩展了视觉空间的同时,也构架出一种心理空间,似乎大皇宫就踩在人们的脚下,令人产生惧高心理或者危机感。在实与虚,幻与境,现实及想象,空间及意象间穿梭,别有一番感受。
声音的节奏性
丹尼尔的这件装置作品似乎更注重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散步于建筑,观众在感受色彩和光线的同时,还会听到柔和悦耳的声音。丹尼尔在作品的中央及左右两边,各安置了一个扩音器。如果观众细心倾听,会发现这些声音是37种不同的语言,以一种节奏与规律重复在念着,左边扩音器是述叙1、2、3数字,中间的声音是描绘此次展览中的四种颜色,右边扩音器则是A、B、C字母的重复。除了皇宫建筑本身,塑料布偏心轮及镜面“第三眼”空间,丹尼尔别开生面用声音拓展出第四度空间场域。
场域的受限性
这件作品似乎是在一种“受限”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其装置顶盖的高度是由大皇宫的最低天花板高度决定的。丹尼尔认为:“艺术的创作环境似乎比它本身重要与丰富。”离开确定的地点,其作品就不复存在。因此他没有对建筑结构“提出质疑”,也没有“挑战”观众,而是任由巴黎天空的光、疾行的云朵以及斜射入建筑内部的阳光“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