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ream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文章以黑龙江科技学院信管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为该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信息人才。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23-02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与普及,信息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管理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个专业,承担为社会输送信息人才的重任,而信息具有时效性和不完全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信息处理人员在进行信息管理工作中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该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专业现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专业,它的兴起来自于社会的需要。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将1994年颁布的原目录中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和管理信息系统5个专业合而为一,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专业调整情况如表1所示。在2008年全国有434所高校设有信管专业,有的高校把信管专业设立在计算机学院,有的隶属于管理学院。
  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信管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已经毕业人数600余人,每年就业率都可达到90%以上。可见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很好,但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中得知,毕业生在工作中往往很少用到学过的专业知识。该专业涉及的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知识更新速度快,即使在学校学到很多前沿知识,等到毕业后,这些知识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过时了”。所以说,学校在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思维开放、富有想象力、想法新颖、做事果断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科技素养、人文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而且还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该校信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该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方案,其中效果较突出的是本科生导师制。该方法结合生师比始终在3:1左右的特点,先向学生公布教研室每个教师的个人简历及研究方向,然后由学生选择导师,接下来教研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前提下进行人员调整,使每个教师指导3-4名学生。教师要了解所指导学生的理论、实践和科研等多方面能力,并按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指导。本科生导师制从2005年开始实施,期间有近1/3的学生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还有一些能力较强的同学参加了大学生科研立项,并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这种重点培养的方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信管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符
  信管专业培养目标是企事业信息化人才,但事实上毕业生很难满足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预期,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信管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些现象不应该是社会需求的真实反映,而是由于我们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没有满足社会需求所造成的。
  造成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信管专业是新专业,企业对该专业了解不够,社会上一直存在着“搞管理信息系统的人一定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该专业归属混乱,目前的信管专业分别设置在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会计学院等。这种状况使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诸如专业定位缺失、专业特色不明显、行业方向过于模糊等现象。这些对信管专业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二)学生创新意识差
  信管专业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安排有较多的计算机操作学时,每学年安排不同层次的实习,学业优良的学生还有机会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虽然该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以上一些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机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十分理想。
  造成学生创新意识差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实验内容与企业结合不密切,专业知识体系中缺乏一定的行业背景、行业知识以及实践积累,学生对企业实际流程不了解,在实验中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对企业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实验课缺乏科学严格的考核机制,大部分考试课的实验成绩只占课程总成绩的10%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书写实验报告和出勤分,这种评分不能考核出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影响了学生上机操作的积极性。这些现象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在我国高校中,信管专业是一个新专业,新专业需要大量教师,由于急速扩充,大部分高校忽略了教师综合能力的考核。该校信管专业的教师队伍也是在短期内扩展起来的,大部分教师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没有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流程的了解局限于书本。由于自身对企业了解不够,在讲课和指导设计过程中很难把理论较好地结合实际,就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了。
  (四)研究手段落后,缺乏相应的研究条件和设备
  信管专业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研究中的运用,虽然我国高校信息管理院系也强调所谓现代化设备的运用,但包括黑龙江科技学院在内的大部分院校仅限于微机层次,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实验室能上网的电脑也不多见。由于科研条件所限,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就限于描述性研究为主,缺乏严格、系统的实证性研究,从而影响到科研成果的应用,进而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深社会对信管专业的了解
  1.提高培养模式的市场化程度。高等教育体系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和超前性是必要的,但更需要纳入社会大市场之中,高校培养的人才必然要受到独立于教育部门的企业、组织的检验。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社会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采纳来自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意见。
  2.加强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和监督。我国目前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以一纸文件进行规定,而对于这些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关键指标,却缺乏必要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尤其没有体现社会对专业的评价和监督。为此,要加强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和监督,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力争反映最新的社会人才培养需要。
  (二)強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
  1.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信管专业的学生,不拿相当一部分精力投身于实践,不从一线的实践当中学东西,光靠书上的东西是非常不足的。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学院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观察能力以及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系统规划与系统设计能力,并通过在企业实习培养学生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快速反应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在实验考核上应加大对考试课实验环节的考核比重,目前已有部分考试课采取了理论和实验各占50%的考核标准,应把这种考核标准扩展到更多的专业课程中去,并增加实验过程的考核。教师应在上机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监督实验进程,并根据实验内容完成情况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并把过程考核作为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以此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和行为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建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经济、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学科,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学校要舍得投入财力、物力培养师资,可以采取与企业互相交流的方式,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IT职业培训机构锻炼学习,或者聘请具有实际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经验的专家,定期向教师讲解当前信息管理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状况,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
  信管专业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本科专业,其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各级决策问题。所以应加大对实验室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平台,从根本上改变研究条件,为学科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以上问题不仅是黑龙江科技学院信管专业的问题,也是同类院校信管专业的共性问题。以上对策只是从高校能力范围的角度提出的,有些问题比如专业归属混乱,则需要依赖于更高的教育机构从宏观角度进行调整。作为管理科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切实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术繁荣。
  [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文章。]
  
  参考文献:
  1.汤志伟,吴瑞巍,余海莹.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核心能力培养互动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5)
  2.任传成.地方本科院校的信管专业建设问题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
  3.卢志平,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2009(4)
  4.杨茂森.创新型人才的六大特征[J].中国人才,2008(7)
  5.杜娟.信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討[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编者按: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出现了竞相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态势。那么,如何体认这种新态势,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又应该注意和把握什么关节点?不久前,笔者在一次学术论坛上就这些问题访谈了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研究员。    宋宏:谢主任,你好!在论坛上听你发表关于广东在产业转移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你的研究观点,感到深有启示。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多元化的过程当中,产业的转移
期刊
摘 要:PPP项目是新型的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提供方式,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我国目前也逐步引入这种模式。文章从PPP项目的定义出发,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例,分析地铁4号线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并以此提出今后我国PPP项目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ppp项目 政府 私营部门 地铁4号线   中图分类号:F57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23-03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浙江省温岭市非营利组织为个例,运用经验实证、归纳比较及规范分析方法,对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购买服务 等级评选 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59-02    非营利组织,是国际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我国大多数学者倾向认为,只
期刊
摘 要: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环境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企业文化已刻不容缓。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欠缺已成为制约扬州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提升的主要瓶颈,文章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文化 自主创新能力 路径 方法 扬州市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具有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显现在于法律和社会的契合程度,法律效果要以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的手段,这就表现为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否被同时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可以引入西方经济学原理中的帕累托最优来衡量。通过婚姻法婚龄规定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解析,我国婚龄的规定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还存在改进的可能性。  关键词: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帕累托最优 婚龄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我国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旨在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研究后股权改革时代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分析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期刊
摘 要:如何提高我国上市银行的运行效率及其综合竞争能力,是我国上市银行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對我国11家上市银行2003年至2007年的效率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其各个主要因素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产权结构安排、技术投入、规模大小等是影响我国上市银行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上市银行 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因素分析 DEA模型
期刊
摘 要:文章根据高校后勤集团办公室的工作内容与特点,从规章制度、人员配置、工作规律、工作创新、激励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  关键词:办公室 工作效率 高校后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10-0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后勤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高校后勤集团办公室的工作范围也随之不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武商量贩储备干部订单班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的开办实践,剖析校企双方深化合作的过程,对多专业混合型“订单培养”模式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机融合以及对学生的校企共管模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专业混合 订单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28-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
期刊
摘 要:送转股仅仅表现为单纯的股本扩张,但在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利润分配形式。文章以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送转股行为与股票的长期收益不存在明显的联系,但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公告效应。  关键词:利润分配 股票股利 事件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088-02    一、引言  上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