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狗食居”(下)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8340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小说是阳春白雪,故事是下里巴人,这种说法虽然不尽合理,但是说出了故事的特点,那就是它接人气接地气。什么是好故事?那就是让绝大多数人爱听爱看,让人们感觉到亲近自然,让人们不知不觉地沉浸在故事之中,与故事产生共鸣,而不是矫揉造作。
  作为故事作者,都追求写出好故事,好故事要求有好题材、好素材、好情节,做到这三点很不容易,需要作者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我接触到一些故事作者,往往就是嫌费心费力而半途而废了。在创作中,每个作者都会遇到瓶颈,在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坚持不懈。《民间文学》正在为繁荣故事创作竭尽全力,故事作者责无旁贷,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五、拨云雾识毒蛇迷途知返
  大刘在车站的人海里挤得满头大汗,顾了东顾不得西,找哥儿几个求援。莫二爷他们很快赶到了,几个人又分头去了长途汽车站,直到天黑才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到了狗食居。
  莫二爷叹了口气:“为人要将心比心,她的心冷了,就算把人找回来有啥用?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自己想想该怎么办!”
  大刘知道该怎么办,最重要的是先找到荷花,真心实意求得宽恕,然后马上就去摆酒结婚,到那时看她阮秋花走不走!
  大刘知道荷花手里没多少钱,也许还没有离开本市,决定逐街逐区找遍她可能打工的地方,盼望着有一天会不期而遇。
  另一边,大刘跟阮秋花冷战,整天沉着脸一言不发。
  冷战持续了三天,这天早上,大刘推出脚踏车要去采购,经过东屋时,见阮秋花拿了件粉色的衣裙在镜子前比试,大刘知道,这娘儿们要去逛街了。
  大刘只作没看见,骑上车来到市场,买好了东西后看时间还早,便去郊区的集市寻找荷花。他刚刚骑过一条街,忽见前面一个粉色的人影极为眼熟,大刘心里一动,跟了上去。
  那个穿粉衣裙的女人拐进一条小街,看身态一定是阮秋花,她跑到这僻静的小街来干啥?大刘看她走进一个小院子,便悄悄地跟了上去,到了门口才发现上了锁。
  要不要叫门呢?大刘正在犹豫,头上的窗子里隐隐传出了咯咯浪笑,这一下大刘听出来了,这个女人就是阮秋花!看看那扇窗子很高,大刘搬来脚踏车蹬上去,把眼贴在了玻璃上。透过窗帘的缝隙,里面是个光线昏暗的小屋,阮秋花正跟一个男人紧紧抱在一起嘴对嘴地亲吻,亲了一会儿,那男人抬起头喘了口粗气,惊得大刘差点儿摔下来,那男人竟是李二乎!
  大刘早就听说吴胖子给李二乎买了房,没想到他竟把阮秋花勾了来,大刘实在想不通,这两个人怎么会搞到了一块儿?难道她是李二乎的情妇?如果是的话,她为啥又要到狗食居来干活儿?管他呢,反正这回有了理由,正好趁机赶她滚蛋!
  大刘回到狗食居,马上去告诉了莫二爷,莫二爷听了直嘬牙花子:“这事儿可有点儿像美人计……你今天就跟她摊牌吧,不管结果怎么样都赶紧给我来个信,我等着你的消息。”
  有了莫二爷做后盾,大刘心里有了底,他在门外挂了暂停营业的牌子,坐在院里严阵以待,心里的怒火像烧开了的锅……
  六、挽危局求真爱千里追寻
  天擦黑阮秋花才回来,一进门就叫:“你犯神经了!为啥停业?”大刘哼了一声:“为啥?为了让你有工夫出去鬼混!”阮秋花的脸倏然变色:“胡说八道!我跟谁鬼混了?”大刘冷笑:“别装了!李二乎不是你亲老公吧?你们在小院里不是鬼混是啥?”阮秋花索性撒了泼:“我……我就鬼混啦!你也不是我亲老公,我跟你不是鬼混吗?是你不跟我鬼混我才找的李二乎!”大刘哼了一声:“好吧,我再也不跟你鬼混了,你快去找李二乎吧!”阮秋花叫起来:“哎哟哟,过河拆桥哇!我白天给你打工,晚上陪你睡觉,现在想踢我走,咱们总得有个说法吧?”大刘知道她是想要钱:“行,你想要啥痛快说!”
  这下阮秋花倒不说话了,沉吟了一会儿才开了口:“你先进屋去等着我。”说完就进了厨房,不大工夫端进来几盘小菜和两瓶白酒,她一改往日的轻佻,轻轻地叹口气说:“我知道你心里只有荷花,可一日夫妻百日恩,咱们没有缘分也有情分,吵吵闹闹不如和气分手,今天喝顿散伙酒,工钱你凭良心给!”
  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大刘倒有些歉疚起来,他斟上两杯酒,自己先端起杯一饮而尽,又斟上酒跟阮秋花干了杯。四目相对往事历历,大刘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只想拿酒来冲淡心里的滋味儿,在阮秋花不断地哄劝下,他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心里好像舒坦了一些,喝着喝着脑袋迟钝了,眼前的一切也渐渐模糊了……
  不知过了多久,大刘突然觉得脸上一阵冰凉,猛地睁开眼睛,见莫二爷正在向他脸上喷水,吴大块、三梆子也站在身边,莫二爷看到大刘醒来,摇晃着他的肩膀叫道:“喝喝!你就知道喝!现在都半夜了,怎么连大门都不锁?阮秋花呢?”
  大刘一惊,急忙带着大家跑到东屋,推开房门,屋里一片狼藉,钱柜的门也大开着,里面空空如也,阮秋花携款逃了!
  莫二爷急得直跺脚:“大伙儿怕你出事,一直在我家等你的消息,等到过了半夜还没有信儿,我就知道不对劲儿了,你怎么就让她给灌醉了?快想想,她可能去了哪里?”大刘使劲摇晃着晕乎乎的脑袋,莫二爷一下子想起了李二乎,今天事出突然,阮秋花肯定要去找李二乎一起逃跑,他大叫一声:“快去抓他们!”大刘猛然醒悟,推上脚踏车就往外跑。
  莫二爷喊了几声大刘也没听见,只顾一个劲儿地猛蹬,很快就把莫二爷他们越甩越远,吴大块急得在后面直叫唤,可大刘脑子里一片空白,耳边只听见呜呜的风声。
  到了小院子,大刘刚刚停下脚踏车,恰巧院门开了一条缝,李二乎探出头来东张西望,他一眼看到了大刘,急忙退回去关上了门。大刘丢下脚踏车后退几步,猛地向大门撞去,没想到大门却没有锁,大刘一头栽了进去。
  李二乎冲上来把大刘踩在脚下,嘿嘿冷笑着说:“你动作倒是挺快的,竟敢找上门来,忘了你是我手下败将了吧?”回头朝屋里叫道:“秋花,你带着东西先走,我捆上这小子就來!”阮秋花答应一声,提着一个大包从屋里出来,对着大刘摇摇手,嘻嘻笑着跑出门去。   大刘急了,看李二乎伸手去揪晾衣绳,猛翻身抓住他的脚,一使劲拽了他个嘴啃泥,跳起来正要扑到李二乎身上,这家伙突然一个兔子蹬鹰,大刘猝不及防,“啪嚓”跌倒在地,李二乎反扑上来,死死掐住了大刘的脖子。
  大刘一进门就吃了大亏,现在已经力不从心了,他拼尽最后的力气想把李二乎推下去,可身上就像压了一座山,呼吸也越来越急促,眼前渐渐模糊起来……突然,大刘觉得身上一轻,朦胧中看到李二乎从自己身上升了起来,李二乎越升越高,接着就在半空中旋轉起来,大刘使劲揉揉眼,才看清吴大块正在拿李二乎耍中幡,莫二爷和三梆子揪着阮秋花,嘻嘻笑着站在旁边看热闹……
  大伙把李二乎和阮秋花送进了警察局,警察从阮秋花的包里搜出了被盗钱款。经过审讯证实,伍胖子处心积虑要报复大刘,指使李二乎收买了一个妓女,取名阮秋花行使美人计,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卷走狗食居的全部财产。后来看到形势不妙,阮秋花便去找李二乎商量动手,没想到恰巧被大刘发现,她只得灌醉了大刘携款潜逃,也幸亏莫二爷发现得早,再晚一步就让他们得逞了。
  警察传讯了伍胖子,可是不到半天就给放出来了,大刘再去警察局打听,可是人家哼哼哈哈不理不睬,不用说肯定是收了伍胖子的钱。看他们那副样子,大刘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了,还是赶快把荷花找回来要紧。
  回到狗食居,大家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荷花,可是到哪里才能找到荷花呢?大刘无法想象荷花在外漂泊无助的情景是多么凄凉,那么弱小的女孩子怎能承受这么沉重的心灵创伤?
  大刘的心一揪一揪地疼起来,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胸口,他常听人们说起怎样怎样心疼,原以为不过是个形容词,现在才知道心真是会疼的,因为它是一个人的良心!
  大刘准备了一桌酒菜,大家默默无语围桌而坐,随着一杯杯酒灌下去,三梆子开始痛骂伍胖子和李二乎,接着又骂阮秋花,骂着骂着忽然看到吴大块正对他怒目而视,这才想起阮秋花正是自己招来的,敲着脑袋又把自己骂了个狗血喷头。
  “别骂了!”莫二爷喝住了三梆子,直视着大刘:“我知道你有话要说,你说吧!”大刘站了起来:“我要去找荷花。”莫二爷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张纸递给金从文:“这是她留给我的信。”
  大刘定睛细看,原来是一封短信:
  莫二爷:
  你们都是好人,刘哥救了我,我真的想嫁给他,跟他好好过日子。阮秋花说他俩要结婚了,我不能在这里搅乱,借他的钱我去打工来还,我走了,替我祝他们幸福!
  荷花
  大家默默无语地望着大刘,大刘从大家的目光里看到了谴责,也看到了期望,他斩钉截铁地说:“估计她不会去太远,我就先从省城找起,找不到她我就不回来,狗食居就托付给你们了。”
  莫二爷说:“你放心去吧,这儿一根草也丢不了。”三梆子站起来说:“狗食居不能关门,我也不摆摊了,咱们照常营业!”吴大块难得开了口:“对!我们都来帮忙,等你带着荷花回来,等着吃荷花的荷叶饼!”
  早晨有开往省城的长途车,大刘收拾好行囊已近黎明,他默默地望着跳动的烛光,胸中充溢着远行的悲壮。他又打开荷花的信,信纸皱巴巴的,细看竟有点点泪痕,他的心又一揪一揪地疼起来,看着看着,信上的字渐渐模糊了,鼻子两边痒痒的,用手一摸,满脸都是泪……
  荷花,你知道我就要去找你吗?即使你漂泊到天涯海角,哪怕你是天上的一缕云,沧海里的一滴水,我也一定要找到你,把你带回咱们的狗食居来,然后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全文完)
其他文献
李子月和周思存两家在一个镇子上,两个人六七岁玩过家家的时候,李子月和周思存就常常扮成新娘新郎。李子月偷偷把她母亲出嫁时的红盖头往头上一盖,周思存拿着一根小树枝,轻轻一挑,李子月瓷娃娃般的脸便露了出来,两人于是咯咯地笑起来。  后来,周思存进私塾读书了。周家祖上出过读书人,虽然现在没落得不成样子了,但仍有别于一般人家。周母年纪轻轻就守寡,生活艰辛,却咬紧牙关,送孩子去私塾开蒙,努力维持周家读书人的传
期刊
第一日  莎菲尔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清醒过来。醒来的第一个反应,大喊“救命”,喊了一遍又一遍。这时她才意识到,这是没有人烟的荒岛,哪里有人来相救。莎菲尔的脑袋飞快地转着,她想自己面临着两种抉择:一个就是坐在那里自怨自艾等死;另一个就是振作精神,自己救自己。  岛上风光倒是很迷人,看上去像是一座南美丛林小岛,遍布着椰子树,也有平静的火山。莎菲尔不担心吃的了,她开始寻找能遮风避雨的地方,这时她看到了很
期刊
下山采蘑菇遇风雷  1966年,我刚出校门便来到阿尔卑斯山l号雷达站当兵。第二年9月中旬的一天,炊事班长谢利诺瓦带着我一起下山采蘑菇。为防意外,我们各自带了一把厨房用的剔骨刀。我们炊事班唯一的一条狗—猎豹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猎豹是一条公狗,还不到三岁。谢利诺瓦到雷达站不久曾在山下救过一个猎人,那猎人为答谢谢利诺瓦的救命之恩,便将一只猎狗的后代作为礼物送给了谢利诺瓦。谢利诺瓦给狗起名叫“猎豹”,一日
期刊
神奇的城隍  明朝洪武年间,徽州士子赵明博和同窗好友王可夏一同考中进士,又一起被朝廷委派到黄淮府做官,一个任芒砀县县令,一个任古黄县县令。  赴任前一天,皇上朱元璋召见所有中榜赴任的士子,在京城西南城隍庙为大家饯行。皇上为初次赴任的官员送行,那可是前所未有的稀罕事,因此城隍庙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城隍庙里,赴任的士子早已聚齐,城隍神像金光闪闪,大家静静等待皇上的到来。半个时辰后,皇上在一群官
期刊
一、红衣女人  赵军是市中医院医生,女朋友小瑞来自郊县,母亲生她时难产而死,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她养大。此刻,小瑞正带赵军奔赴家乡,去过他父亲的“审核”关。  终于到了小瑞家,老人对赵军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询问。赵军谨慎作答,表现得体。最后,老人满意地点着头,让他先去休息一下。  睡了一会儿,赵军突然内急,就在他轻轻走向洗手间时,忽听小瑞父亲的房间传出低低的声音。  “你好,市中医院吗?请问有个叫赵军
期刊
一、仙姑山命案  寒冬腊月的仙姑山发生了一起命案,仙姑镇的杜牛死在山顶枯林里,他背后被刺了一刀,鲜血流了满地。铁奎得知命案后,火速上了仙姑山,随他同来的是仵作杜花豹,还有杜花豹的徒弟毛头。  杜花豹检查了尸体,对铁奎说:“致命伤就是背后一刀,凶手很可能是偷袭刺死了死者。”  铁奎点头:“我也这么想。”  死者手指缝里还捏着一块纸片,纸片上有一个“仙”字,杜花豹把纸片收好,交给了毛头保存。山顶寒风瑟
期刊
万历十七年冬,皇宫里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钟楼司的主管太监谢穆死了,死得很蹊跷:睡梦中摔下床榻,后脑勺磕上夜壶,就此一命呜呼。第二桩,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斗胆上书,痛批神宗朱翊钧纵情酒色,吃喝玩乐,早晚会毁了朱家江山。面对臣子口无遮拦地进谏,神宗龙颜大怒,喝令侍卫将他拖出去砍了!幸亏首辅大学士申时行委婉相劝,神宗才火消三分,雒于仁才保住了脑袋。  当日,将雒于仁革职为民抄光家财后,神宗招呼申时行和心
期刊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梅婆瓜好吃又能治病,自有许多人找到田头买。只要买者报上斤数,梅婆走到地里,随手摘下瓜,回到地头一称,重量刚好。买梅婆瓜不用担心瓜生,她摘的瓜,切开,个个瓤红籽黑。  别人摘瓜眼看瓜纹,再用手拍,方能判断瓜熟几成。而梅婆闭上眼睛,只听拍
期刊
大宋仁宗年间的一天,一贯勤政的仁宗连着三天无缘无故不上朝了。这让大臣们都有点摸不到头脑了。  这天朝堂上,当仁宗的贴身太监阎文应再次宣告,万岁有旨今日不议政完毕后,宰相吕夷简走了出来,问道:“万岁因何又不上朝?”阎文应苦着脸说:“这事你不该问我啊。”说完掉头就要走。吕夷简一把抓住阎文应喝道:“万岁勤政仁德,从未无缘无故不上朝。可如今已经连续四天都不见万岁,也没有任何原由,老夫不问你问谁?”这话一出
期刊
小偷这活,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钱包刚到手,肖木哲就被抓了个正着。“揍这混蛋!”半车人撸胳膊挽袖子围了上来。今天他中了头彩,这辆旅游车上,半车是结伴旅游的亲朋!这通臭揍,惨不忍睹!  倒霉的肖木哲被司机扔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路。天快黑了,他终于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寺庙,便走了过去。  寺庙不大,塑了金身的菩萨,双手合十,带着神秘莫测的微笑,静静地望着门外的世界。  “请问施主,您是拜菩萨,还是求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