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病毒肆虐全球 华尔街迎来悲剧时刻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enh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人来说,纽约华尔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世界金融的中心,也是全球经济的心脏。过去,华尔街曾是点石成金、一夜暴富的代名词,华尔街曾成就了巴菲特、索罗斯、格雷厄姆等亿万富豪。但是随着华尔街引发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华尔街的贪婪与欺诈赤裸裸地暴露在全世界面前,华尔街也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罪恶之源。
   华尔街的一端是那头标志性的巨大铜牛,另一端则是17世纪的教堂和墓地。两端之间,步行最多20分钟。在哲学的意义上,短促得就像人生……
  
  美林、雷曼兄弟、AIG……一个个不可一世的金融巨头轰然倒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金融公司的最高层领导创造和采用的业务手段,无疑曾经创造了公司的辉煌,但也为这场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他们被称为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
  令人愤怒的是,这些一手制造了危机的华尔街高层们,危机之后却拿着千万美元离职金全身而退,之后又改换门庭成为另一家公司的掌舵人。最终为危机买单的是美国的纳税人、全世界的中小股民和新兴市场国家!
  
  贪婪:
  把钱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
  
  著名的金融学家邹恒甫说,华尔街最近的全面垮塌是虚拟金融资本剥削、竞争、欺骗、非理性投机、金融腐败、只作假账、操纵市场的必然结果,与几年前安然的倒闭没有任何差别。畅销书《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华尔街的贪婪、欺诈和无知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尽管“金融海啸”来势凶猛,扑朔迷离,但是追本溯源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造富神话。另一本畅销书《次贷危机》这样写道:世界上最好赚的是穷人口袋里的钱;把穷人打扮成具有消费能力的人,就可以赚全世界的钱。
  从次级贷款到次级债,就是这样的逻辑。通过包装美国的穷人,造成美国房地产一片繁荣的假象,就可以在全世界圈钱,让全世界的人,帮着美国的穷人买房子,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于是,一个叫次级贷的金融产品就诞生了。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就是通过金融市场,把不具备消费能力的人,拉入了不该进入的消费市场,然后将这些贷款证券化,以高额的回报率卖给机构和个人投资。
  一场资本豪赌就这样开始了。雷曼倒闭,就是因为在次贷中赌得太狠。华尔街流行一句名言:“哪里有股市,哪里就有丑闻。”华尔街的每一桩丑闻都与贪财有关。华尔街因贪婪而疯狂,华尔街因失去理性而恐慌。华尔街点石成金术——把贷款的纸片变成金钱的魔术彻底演砸了。
  欺诈:华尔街与评级机构狼狈为奸
  美国的金融评级机构原本是为了确保债券的信用度而设立的,但是现在这些评级机构却丧失了中立,和华尔街一起欺诈全世界的购买者。美国这些所谓的权威评级机构收了一点好处费,就给这些“创新债券”盖上5A标记,欺骗全世界的购买者。
  一位接近纽约联储的专家说,评级公司要为如今的危机负很大的责任,“他们不够自律、放松标准甚至造假,导致市场为资产定价的基础信息发生错误。”自去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初,评级机构就饱受诟病。
  错误的数据假设、迟缓的信用级别更新导致了误差巨大的评级结果。更有甚者,许多机构对于“违约率”这样一个房贷关键数据,使用的竟然是2001年~2003年低利率环境下的历史数据。进而有学者认为,机构之间存在着默契的“合谋”,认为评级机构受雇于投行,其与所评级产品的发行方利益共同体的性质,导致评级不够中立。
  
  华尔街高管:
  东山再起“很容易”
  
  在亏损不断增加并面临管理失误指责的情况下,许多高级银行家和交易员的职业生涯中断。不过,与其他行业的管理者相比,通过在另一家银行任职或创办自己的企业,他们安然脱险的几率很高。
  也正是因为没有后顾之忧,华尔街的高管们只顾着自己贪婪地捞钱,因为他们知道即便出事了,最后也有政府出面收拾残局。10年前,时任花旗集团总裁的戴蒙被辞退,如今他却成为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
  任何一个行业的高管都能让脱轨的职业生涯重入正轨。但在金融服务业,这个过程可能更快,也更为容易。华尔街动荡的本质常常有助于增强被免高管的理由:他们并非唯一因为犯错而离职的人。多数华尔街高管在丢掉工作后的很长时间都能保住自己的名誉,当然还有他们巨大的人脉。
  “相对于在食品或剃须刀行业打拼的人,金融业参与者更容易看到职场阳光。”一位高管猎头表示,“在更为广泛的工业领域,决策不会很快,行动也更为缓慢。在金融服务业,人们可能在一夜之间名声大起抑或名誉扫地,然后再重建自己的名誉。”
  事实上,不少华尔街高管早在金融海啸袭来之前,就及时带着巨额离职金“逃之夭夭”。不到一年前,美林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坦利·奥尼尔离职时获得价值6600万美元的丰厚报酬。而现在,美林已经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著名财经博客《宏图》的作者巴里·里科兹表示:“之前就是这些人在冒险,但是现在他们却无需为自己的决策付出任何代价。”
  花旗银行总裁普林斯离职时带走1400万美元的现金、150万美元的额外津贴和价值50万美元的股份。而在普林斯离职之前,花旗银行刚刚公布远超人们预期的巨额亏损。
  
  华尔街文化:
  “贪婪是好的”
  
  1987年,迈克尔·道格拉斯凭借影片《华尔街》捧走了奥斯卡“小金人”,他饰演的银行家戈登有句名言:“贪婪是好的。”赚钱越多,在华尔街越受尊敬。因为贪婪,他们拼命追求高额利润甚至贷款投资,最终导致美国信用的破产。华尔街模式破产的事实表明:“贪婪不是好的。”
  加拿大宏利集团全球投资部资深顾问陈思进表示,在AIG没有出问题前,该集团是世界保险集团的老大,而加拿大的宏利集团位居第二,但现在宏利是老大了。他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华尔街人太贪婪,扩张太凶猛。问题是,华尔街人赚钱后装进腰包,赔钱后却拍拍屁股走人,自己不掏腰包。“这与赌场不一样。在赌场赌钱,输赢都是自己的钱。在华尔街输钱的话,买单的是全国的纳税人。”他说,因为只赚不赔,再加上政府缺乏监管,这些人的胆子越来越大。
  
  曾经的财富神话
  华尔街,这条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街道,长不超过1英里、宽仅11米,却云集了美国著名的金融机构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等。
  
  200多年前
  华盛顿在此宣誓就职
  1792年,华尔街由一道墙壁演变成为“美国金融中心”的代名词,它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许多著名的金融机构早已搬离华尔街,但它们仍旧归属于华尔街这一群体,在美联储面前持有重要的“华尔街态度”。
  大名鼎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正门不在华尔街主道,而是躲在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支道的拐角上,入口处很小,如果不是警卫站岗,决看不出它是个要地。斜对面古老罗马式的联邦厅是最早的美国国会大厦。门口矗立着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全身塑像,那正是他当年宣誓就职的位置。在这个几乎没有古迹的国家,这座大楼是一级保护的国宝级建筑。
  华尔街一端,作为其标志,长5米、重6300公斤的巨大铜牛牛气冲天地当街而立,被无数祈求好运的手摸得通体锃亮;另一端,是17世纪建筑的三一教堂,边上是排满墓碑的公墓,墓地中间,立着表情总是戚然的耶稣,仿佛在低语着一个寓言,一个关于华尔街的寓言,一个关于财富、权力和人生归宿的寓言。
  两端之间,步行最多20分钟。在哲学的意义上,短促得就像人生。
  
  点石成金
  巴菲特们成就财富神话
  过去,华尔街曾是一夜暴富的代名词,华尔街曾成就了巴菲特、索罗斯、格雷厄姆等投资天才成为亿万富豪。很多普通人都在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进入华尔街,也成为下一个巴菲特。
  靠华尔街成为巨富,大家首先会想到沃伦·巴菲特。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如果说盖茨是20世纪信息产业狂潮中的赢家,那么巴菲特就是在华尔街资本市场点石成金的终极典范。
  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尔街并非没有先例。早在巴菲特出世前就已作古的赫蒂·格林,号称美国最有钱的女人,虽然在世时毁多于誉,甚至被称为“华尔街女巫”,但她的巨额财富都是从华尔街挣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一个个普通人暴富的例子,人们已经把华尔街当做神话来顶礼膜拜。
  
  饮鸩止渴
  华尔街喝下自酿毒药
  三年前,没有人相信一向被视为全球金融风向标的华尔街竟会这样风雨飘摇。然而,次贷危机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现在看来,这场金融瘟疫已经侵入到华尔街这个全球最具免疫力的金融身躯的骨髓。美国迎来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自杀。
  一直在饮鸩止渴的美国投资银行家万万没有想到,其在20世纪90年代创设的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金融衍生品——次级按揭贷款,竟然引爆了绑在华尔街金融大厦身上的“炸弹”。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们在与竞争对手的正面对决中没有失败,他们是喝下了自己酿造的金融毒药。
  其实,很早就有人对华尔街无休止的金融创新提出警告。然而在利润的诱惑下,在金融衍生工具的支撑下,华尔街推出了一个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但风险评估无法跟上产品的开发,导致金融机构愈加强大的同时也愈加脆弱,等到最终暴露出来的时候,要想及时止血为时已晚。(编辑/若邻 插图/蔡朝阳)
其他文献
过去的30年,对于新生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段脱胎换骨的历程。从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的诞生,到巨额不良资产的化解,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梯次股改上市,中国银行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银行业巨大变革相伴的,是居民财富的迅速积累。银监会2006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居民储蓄存款膨胀了近800倍。    商业银行雏形初现    1978年1月15
期刊
撞墙三大原因:  ■“体验文化”打折,消费者体验损失  ■扩张速度过快,服务品质受影响  ■员工接受快乐工作文化培训的传统消失    过去10年,为了达到从不到1000个店到13000以上个店需要的增长、发展和规模,星巴克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决定。现在回头看,这些决定导致星巴克体验的注水淡化,或者品牌廉价化。  霍华德·舒尔茨多少有些沮丧。7月3日,他复出不足半年,就不得不做出全球关掉600家店、裁
期刊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股市试对了就放开,试错了还可以关掉。1987年,经济学泰斗弗里德曼来到深圳考察深圳发展银行发行股票的情况,他对后来的深交所第一任总经理王健说,股市是魔鬼,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就收不回去了。  中国的股市就这样试着开始了,从有股份制企业和股票交易开始的20多年来,股市这个潘多拉盒子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东西,而现在,投资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财富。  在2007年,中国股市总市值已
期刊
在2008年6月3日举行的“赢在中国”创业真人秀总决赛上,重庆“奇火锅”总经理谢莉一举夺得总冠军。在她身后,有怎样的创业经历?  当柳传志投出手中决定性的一票,谢莉终于可以相信,自己赢了。   灯光、鲜花、真诚而热情的掌声,无数镜头带着敬佩聚焦在这个重庆美女的身上。一个靠7张桌子的小店起家的女子,凭借火锅生意成为第三季“赢在中国”创业真人秀冠军。从那一刻起,谢莉成为无数创业者的新偶象。   举起获
期刊
2008年8月11日,河南邦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迎来了第7827位客户。至今,邦成担保已为河南省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投融资担保144475万元,连续2197天实现了服务零投诉和投融资担保零逾期安全运行,成为河南省服务客户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民间资本投融资担保机构。  在“帮助他人、成就自己”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邦成担保坚持以“百年信用企业”为发展目标,一方面与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
期刊
日本的SB公司生产咖喱粉。有一段时间,这家公司的产品滞销,堆在仓库里面卖不出去。眼看公司就要破产了,大家都在想方法进行促销。可是,一切手段都施展尽了,公司的产品销量还是没有上去。公司的经理一个个“下了课”,连换了三任经理。第四任经理田中走马上任之后,还是没有好办法。   大家都清楚,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是顾客对SB公司的牌子很陌生,没人注意到这种产品。咖喱粉不是紧俏商品,进口的、国产的,应有尽
期刊
从1999年英国小子胡润突发奇想,为中国编制富豪榜到现在,正好已经过了10个年头。这期间,中国富豪榜的上榜人数和财富门槛,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腾飞而不断跃升,让人惊叹,也让人振奋。富豪榜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世人推出了一群值得尊敬的白手起家的创富榜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与了解中国财富涨落变化的视角和依据。因此,一年一度的富豪榜不能不引人们的关注与期待。  10年来,中国富豪榜已经逐渐演变成了“
期刊
相信对于所有追求时尚的人来说,可可·香奈尔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不仅仅是一个时装的品牌、一个香水的品牌,也是一个伟大女性的名字。从一个贫穷的孤女到一个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从20世纪初期一直到她的逝世,她都在不停地创造奇迹,不仅仅是她开创的事业,还有她充满艰辛的奋斗历程。她终生未婚,感情世界却多姿多彩。她的一生充满了一个又一个诱人的谜团,等待着后人去探询和发现。    从贫女到服装设计师    1
期刊
决不单独用餐     凯斯·弗拉基生长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农村,父亲是钢铁工人,母亲是清洁工。他依靠个人努力,特别是在与人打交道方面的超人才能,获得奖学金进入耶鲁大学,并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弗拉基进入著名的底特律咨询公司,很快做到了合伙人的位置,并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成了业界白手起家的典型。不到40岁,弗拉基已经建立起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其中既有华盛顿的权力核心,又有好莱坞的大牌明
期刊
一个真正为高中生设计的社交网站,因其质朴的风格受到诸多投资公司的青睐。  美国新泽西州少女凯瑟琳·库克现年18岁。三年前,她与哥哥一起创建高中生社交网站myYearbook.com。如今,这家网站成为全美高中生宠儿,获评为全美第三大社交网站。凯瑟琳也被誉为少女百万富翁,成为继“脸谱”(Facebook)创始人、哈佛辍学生马克朱克伯格之后,又一个网络神话缔造者。  然而,这个网络社交世界的创造者却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