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神经再生,骨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经常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主要是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使其产生节律性收缩,提高肌肉张力,延缓肌肉萎缩,促进神经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但是电刺激仪电极片固定不稳妥将大大影响治疗效果。
【机 构】
:
442000,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2科,442000,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2科,442000,十堰,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2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神经再生,骨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经常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主要是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使其产生节律性收缩,提高肌肉张力,延缓肌肉萎缩,促进神经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但是电刺激仪电极片固定不稳妥将大大影响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护士与患者对护理行为的认知状况.方法 采用护理行为问卷调查96例患者和75名护士对护理行为的认知.结果 护士与患者在解释、促进舒适、信任、监测与执行4个维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5,3.48,6.57,2.94;P<0.05).患者、护士对护理行为认知得分最高的条目分别为知道何时通知医生(5.31 ±0.48)分、耐心倾听患者(5.72± 2.78)分,从排位情况看
目的 探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患者采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即依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运动、营养、心理等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自行锻炼,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George呼吸问卷(SGRQ)评分、急性发作例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禁食方案应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对患儿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55例作为观察组,采取新禁食方案(母乳和非母乳4h,固体食物6h,术前2h患儿饮水75 ml),选择2011年6-11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术前禁食4~6h的传统禁食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术前口渴、饥饿、乏力感、血糖水
[摘 要] 为探究高职妇产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PBL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差异,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本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20名分为观察组(60人)和对照组(60人),分别采用PBL情景模式教学法和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教学。观察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满意度和技能掌握都有明显提高。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实验教学中更有优越性,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对学生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检查项目较多,因此有较多的胸片、CT及MRI等检查的结果.医生查房时,为了解病情需要随时查阅各检查结果,为方便取用,常将各检查结果堆于床旁,不正确的保存方式常常造成各检查片的折叠、损坏甚至遗失.为规范各检查片的保管、方便医生的取用,我科自行设计了床尾放置的CT盒,解决了上述问题,便利了临床工作,现介绍如下。
目的 了解综合性三级医院男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方便取样法,应用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CMBI)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湖北省10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的190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90名男护士的倦怠检出率为50.5%(96人),其中轻度倦怠占36.8%(70人)、中度倦怠占12.6% (24人)、高度倦怠占1.1%(2人);倦怠单因素检出率中,人格解体占27.4%(52人),耗
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轩银瑞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主题为"创新·共识·合作"的现代护理论坛(2012·北京),于2012年9月21-23日在北京京燕饭店隆重召开.大会开幕式邀请了卫生部医政司郭燕红副司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蔡丽枫副社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杂志社沈藜社长、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何仲院长、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郭桂芳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原护理部主任张黎
目的 了解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量表对115名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87.0%.58%的调查对象处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SDS评分为(46.46±9.13)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1);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多采用幻想、自责、退避等
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在治疗后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即回肠膀胱术.回肠膀胱术后14d左右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和回肠膀胱引流管,改为佩戴皮肤造口袋。
[摘 要] 研究通信工程专业基于web的开源交互式可视化教学实验平台,可为后期将此单一研究成果扩展为模板化、标准化的用户接口提供技术支撑。此平台广泛适用于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交互式、可视化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通过研究分析,教学实验平台可灵活提供大量仿真参数改变操作以及对应结果变化的可视化演示。此研究成果为开源平台,web前端不需要其他软件的支撑和用户注册,任何支持web浏览的设备都可进入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