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实践的思考——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

来源 :创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全民性活态记忆,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的生命线。这种生命线一旦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基因及其生命链就会断裂变形,民族的存在就会随之发生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和消解越来越突出。在漠视传统、否定传统的声浪中,民族传统文化不断被边缘化。如何正确地保持传统的价值观,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延续,实际上就是对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与养护,
其他文献
目的:合成奥沙拉秦。方法:以水杨酸为原料,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总收率为31.2%,反应时间为4.5h,与文献相比提高了产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以深圳市大铲湾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潮流特征提出将原设计方案“一渠双闸”优化为“一渠一闸”,并基于MIKE21二维数学模型对海闸调度优化后大铲湾的水交换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
制备了聚丙烯(PP)/聚酰胺6(PA6)/玻璃纤维(GF)合金,研究了多种聚丙烯接枝物,例如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马来酸二丁酯接枝PP(PP-g-DBM)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PP(PP-
建立膨化食品中溴酸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以水浸泡,超声波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UPLC-MS/MS进行测定。在1.0,5.0,50.0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