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践行学校教育理念、实行学校教学工作的直接主体,同时也是联系学校、任课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着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所以,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和迫切。基于此,本文将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三方面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希望可以为一线的初中班主任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提高策略
  当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和逐步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与焦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因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全新的任务、需要达成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抑制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实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初中班主任应当顺应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积极地转换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把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特点,探索各种科学、创新且高效的方法与策略,最终切实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的有效性。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个人管理素质
  班主任与学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想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班主任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来发挥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具体来说,初中班主任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加强专业知识、管理方法和技巧的学习,更新管理和教育的观念和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素质,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用自身良好的言行来正面影响和带动学生,奠定高效管理的基础。
  例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课堂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人独大”,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很快被取代,班级管理模式也涌现出了多样化。所以,笔者为了符合当今发展趋势,为自己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学习更多有效的管理方法。经过笔者的长期学习,笔者学习到了很多的管理方法,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笔者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将管理方法进行改善,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制度。这样一来,在初中班级管理教育中,笔者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个人管理素质,保证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搞好班风建设目标
  班风影响着班级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影响学生道德修养与品质发展、良好品格形成,班风建设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初中班主任一方面要重视建设班级的物质环境、优化班级环境的布置,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外部學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增加班级的向心力;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组织并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充分展现班集体的力量和风貌,团结每一位学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最终搞好班风建设,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例如,在笔者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以后,笔者让学生们严格按照班级制度执行,这时,笔者在无形中便已经为学生们营造了严谨的班风。不仅如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笔者还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让学生们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了解,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随着班级活动的展开,本班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的良好班风。这样一来,在初中班级管理教育中,笔者通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搞好班风建设目标,促进了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
  三、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确立学生发展方向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目标。所以,初中班主任应要以朋友的身份、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同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和互动,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基本优势,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确立学生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自己。
  例如,无论是学生们的学习教育还是日常秩序的管理,班主任都需要注重对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主体,他们的性格决定自身的优势,有些学生们内向,他们在课堂中不容易引起注意,有些学生性格外向,在班级中比较显眼。但是,根据学生们的性格并不能判断学生们的好坏,这时,班主任就要发挥学生们的个性,为学生们制定符合自身的发展路线,进而提升学生们的自身素质。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的初中班主任积极地转换管理观念和教育思想,把握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从现实学情出发,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来优化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让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和高效化,最终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兴元.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6.
  [2]陈芸.浅谈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创新管理策略[J].学周刊,2019(28):16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教育的发展对提升国民素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提升人民的创新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不可少。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尽可能多的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推陈出新。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类比迁移;小组合作  创新思维就是用新颖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们开始着重于对学生的品德素养教育。目前,教师们也开始将品德教育素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希望通过学科教学更好地贯彻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也不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理论知识,而要让学生懂得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那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践行德育核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教学实践,总结了美术教育与游戏有机结合的策略,对教育同仁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美术;课程游戏化  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教育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游戏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在美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游戏与美术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发现美、欣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熟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与学生认知和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模式,在降低学生学习坡度的同时,提升他们对文本学习的感知力和思辨能力,促进高效课堂之花的盛开。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朗读是学生们最基础的学习方式。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识文认字,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交流沟通能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示范作用,带领学习正确的朗读方法,读准字音,掌握朗读的语气;丰富朗读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拓宽朗读的视野,了解更多的内容,掌握更多的知识;老师还要做好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读思结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理解文章的内涵,体味文章的深刻
期刊
摘 要:高中音乐教师在提升学生音乐鉴赏力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让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以及生活体验,分析和感受音乐内容,培养独特的音乐审美体验。本文注重从学生的兴趣着力,从信息技术进行突破,从情感引导进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自主性、多样性以及趣味性,促进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音乐鉴赏力;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音乐鉴赏课程
期刊
摘 要:备课、上课、改作业,这是教师一天工作的主题,在雨花区生命化教育品质不断提升的今天,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老师的课堂很重要,课堂是教师的生命线,这一点毋庸置疑。  关键词:小学;作业;有效  但是,作业这一块,却一直是个瓶颈,虽然雨花教育一直在减负,但从老师们整体的工作来看,布置作业、看作业、改作业还是在日常工作占据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业的布置也一直没有进入用心来研究的视野。那么,作业怎
期刊
摘 要: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它的“审美”特质,语文教学离不开美的教育。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多年来,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关键词: 语文教材;教师素养;学生美感;审美教育  一、挖掘语文教材,寻找审美的对象  从文艺理论角度看,文学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即文学作品必须通过生动的美的形象,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并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潜移默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等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热议的话题,这充分说明了新课改激发了众多高中教师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的热忱,是一个好的信号,还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沿着新课改的正确路径,不断的披荆斩棘,进一步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助力高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就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意识对其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弄分重视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符号感,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符號来列出数学问题中的变化关系,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逐步提升。针对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而言,他们一般习惯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帮助学生逐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