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务管理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科学的考务管理对高校教学质量把控、人才培养效果检验、综合办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影响深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大大降低了考务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以浙江某高职院校为例,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考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和以由此引发的思考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提升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132-02
规范、科学的考务管理对高校教学质量把控、人才培养效果检验、综合办学竞争力提升影响深远。考务管理工作要求制度规范、环环相扣,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人数持续增长,考生人数逐年上升,传统的工作模式已无法应对当前纷繁复杂的考务工作,给高校考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校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高校考务管理工作也在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和转型。结合了新思维、新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考试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得以解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思考新方法、新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考务管理工作信息化也为学生和老师带来了方便,实现了即时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强化了教务部门的服务职能。由此,信息化背景下的考务管理工作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一、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及特点
考务管理工作是考核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也是地方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发展,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承担了校内外各类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这些考试一部分与在校生学分、专业水平挂钩,另一部分社会认可度较高,成为考生的入职、入行准则。因此,考务管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烦琐、工作要求高的特点。
(一)规范考务流程,有“据”可循、有“制”可依
考务管理工作严谨、严肃,需要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因此,规范考务流程是做好考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每项考试都需要明确与之相对应的考试管理制度,使考试过程有依据可循、有制度可依。考务管理制度包含对考试各项环节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操作要求、职责划分、突发情况处理等内容。
(二)考前准备到位,事无巨细、百密无一疏
每项考试前,相关院校要根据教育考试院或者学校要求,做好下发通知、报名缴费、出卷批卷、设置考场,安排监考教师、考务人员等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考前动员和考务培训,做好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三)考中统筹兼顾,防微杜渐、随机应变
考试中,监考人员、巡考人员及其他考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考务管理制度,各司其职,确保考试平稳有序地进行。监考核查考生身份、认真监考;巡考老师在指定区域内巡考,协助监考老师应对突发情况;其他人员按规定就位,做好本职工作,为考试提供坚实后盾。
(四)考后总结归档,审时度势、复盘总结
考后,相关院校应做好成绩整理、分析和反馈,为学生了解认识自身学习情况、教师检验教学成果提供数据依据。针对考试中暴露的问题,相关高职院校要审时度势、及时总结,做好改进工作,推动教学管理水平的进步,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二、信息化背景下考务管理的挑战
(一)考务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多样化和现实网络技术的欠缺性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高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使用了不同的教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基本可以满足教师、学生在排课、选课、教学评分等方面的使用需求。但是在满足考务管理需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以某校为例,该校试卷管理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较低。任课教师将试卷发送到指定邮箱,由考务人员按考试安排进行汇总、排版、统计印数,人工检查无误后交由文印室印刷。这种方式无法保障试卷规范性和交卷及时性,极易出现试卷抬头、卷面格式不规范,提交不及时等情况,考务人员需逐份核对检查试卷、统计试卷份数。面对诸如此类的不便,如果有系统平台可以支持,将极大提升考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但是这些需求目前无法获得支持,一是因为该校没有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学校教务系统平台完善仅靠信息中心的技术老师兼职完成,工作量庞大,缺乏实施条件;二是委托教务平台开发公司进行新功能开发需要额外大笔支出,经费层面难以维持,无可操作性。因此,尽管在信息化管理上需求甚多,在操作层面仍难实现 [2]。
(二)相关人员信息化水平不足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专业来源广泛,专业能力各有不同,考务管理人员亦是如此。多数考务人员都是先上岗后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新方法。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学校的教育配套设施也飞速提升,校园管理已初步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但在人员投入和使用上仍存在短板。该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学生规模大,考务工作复杂、烦琐,考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升级势在必行,这就要求考务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岗位技能,接受更多的系统化操作培训、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但在现实工作中,部分考务管理人员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仍存在接受困难、理解障碍、学习新技术有抗性等各类问题 [3]。
(三)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和信息化背景下的考风、考纪问题
随着高職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丰富,人才培养的形式和考核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线下卷面考试。随着考试模式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考试环境也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如何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中,提前规避考试违规违纪行为,是新时代考务管理工作面临的不小的挑战 [4]。 无论教学形式、考试模式如何转变,维护考试公正性、维护端正的考风考纪是考务工作亘古不变的目标和守则。以前述高职院校为例,该校期末考试形式除了线下开、闭卷考试外,还通过机考、电脑端提交作品、手机端考试等形式完成。除了传统线下考试的考试过程容易把握,其他的考试形式均存在风险。例如机考中易出现替考行为;考生通过提前购买他人作品用于期末作品提交;学生“通力合作”查答案共同完成手机端测验;通过编程代码、使用小程序智能答题等。为杜绝此类情况,相关院校需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培训,完善考试平台;通过“前置作业”完成风险规避,如加强考生的诚信教育、完善考试违纪预防机制等,以切实有效的方式既公正又高效地组织考试,成为信息化背景下考务管理的主要方向。
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考务管理工作的中心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为学校保障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保驾护航。在日常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应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服务意识。考务管理部门只有对本职工作有清醒的认知,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工作中的不足;只有加强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广大师生在考务方面的需求,才能明确改进方向,提高管理水平。考务管理人员应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专业技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广泛、更高效的高质量考务管理与服务 [5]。
(二)提高校内考试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如上所述,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工作虽已初具规模,但在具体应用上仍存在诸多局限。一是大数据共享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务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部分,部分数据源于教学管理环节,如排课信息、学籍信息、选修课学分等,脱离了这些基础数据,考务工作就难以开展。在目前的系统中,部分考务系统开发不完全,与教学管理平台不兼容,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仅在查找、核对信息的环节就浪费了大量精力。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必要搭建多环节、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考务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考试管理全自动化方面,以前述高职院校为例,目前各学院期末考试安排均通过文件传送的方式汇总至考务管理员处,考务管理员汇总后统一协调、通知,一项简单的沟通往往让相关人员需要几个来回才能完成。如果可以设计出合理的网上办理流程,通过系统提交,统一反馈,并按照一定流程流转到各部门,则会使原本繁杂的工作变得透明、高效 [6]。
(三)规范管理、加强多部门协作
传统的考务管理工作多通过电话、钉钉群、考务协调会等形式开展,缺乏即时性且无效作业较多,考務管理信息化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便捷性,快速解决各部门对信息共享的需求。信息化背景下的考务管理不是简单的文档、表格处理,而是通过搭建以多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考务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大数据意味着大维护,要想实现考务工作的全信息化管理,则需要多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如学籍管理员、教务员负责维护教学数据,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系统维护,学生部门负责数据更新等 [7]。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适应新时代对考务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考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龚砚芬. 论考试环节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9-10.
[2] 石婷. 论高校考务管理的弊端与改进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2):33-34.
[3] 陈燕. 高校考务管理信息化浅析[J]. 华章,2012(36):102-105.
[4] 马久霞.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考务管理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49-350.
[5] 陈林会.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浅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09).
[6] 张佳丽. 关于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20(18):37-38.
[7] 张宇.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 教育现代化,2019,6(99):178-179.
(荐稿人:郑燕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宇凡)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132-02
规范、科学的考务管理对高校教学质量把控、人才培养效果检验、综合办学竞争力提升影响深远。考务管理工作要求制度规范、环环相扣,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人数持续增长,考生人数逐年上升,传统的工作模式已无法应对当前纷繁复杂的考务工作,给高校考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校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高校考务管理工作也在积极寻求新的突破和转型。结合了新思维、新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学校的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考试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得以解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思考新方法、新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考务管理工作信息化也为学生和老师带来了方便,实现了即时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强化了教务部门的服务职能。由此,信息化背景下的考务管理工作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一、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及特点
考务管理工作是考核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也是地方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发展,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承担了校内外各类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这些考试一部分与在校生学分、专业水平挂钩,另一部分社会认可度较高,成为考生的入职、入行准则。因此,考务管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烦琐、工作要求高的特点。
(一)规范考务流程,有“据”可循、有“制”可依
考务管理工作严谨、严肃,需要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因此,规范考务流程是做好考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每项考试都需要明确与之相对应的考试管理制度,使考试过程有依据可循、有制度可依。考务管理制度包含对考试各项环节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操作要求、职责划分、突发情况处理等内容。
(二)考前准备到位,事无巨细、百密无一疏
每项考试前,相关院校要根据教育考试院或者学校要求,做好下发通知、报名缴费、出卷批卷、设置考场,安排监考教师、考务人员等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考前动员和考务培训,做好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三)考中统筹兼顾,防微杜渐、随机应变
考试中,监考人员、巡考人员及其他考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考务管理制度,各司其职,确保考试平稳有序地进行。监考核查考生身份、认真监考;巡考老师在指定区域内巡考,协助监考老师应对突发情况;其他人员按规定就位,做好本职工作,为考试提供坚实后盾。
(四)考后总结归档,审时度势、复盘总结
考后,相关院校应做好成绩整理、分析和反馈,为学生了解认识自身学习情况、教师检验教学成果提供数据依据。针对考试中暴露的问题,相关高职院校要审时度势、及时总结,做好改进工作,推动教学管理水平的进步,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二、信息化背景下考务管理的挑战
(一)考务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多样化和现实网络技术的欠缺性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高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使用了不同的教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基本可以满足教师、学生在排课、选课、教学评分等方面的使用需求。但是在满足考务管理需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以某校为例,该校试卷管理工作依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较低。任课教师将试卷发送到指定邮箱,由考务人员按考试安排进行汇总、排版、统计印数,人工检查无误后交由文印室印刷。这种方式无法保障试卷规范性和交卷及时性,极易出现试卷抬头、卷面格式不规范,提交不及时等情况,考务人员需逐份核对检查试卷、统计试卷份数。面对诸如此类的不便,如果有系统平台可以支持,将极大提升考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但是这些需求目前无法获得支持,一是因为该校没有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学校教务系统平台完善仅靠信息中心的技术老师兼职完成,工作量庞大,缺乏实施条件;二是委托教务平台开发公司进行新功能开发需要额外大笔支出,经费层面难以维持,无可操作性。因此,尽管在信息化管理上需求甚多,在操作层面仍难实现 [2]。
(二)相关人员信息化水平不足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专业来源广泛,专业能力各有不同,考务管理人员亦是如此。多数考务人员都是先上岗后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新方法。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学校的教育配套设施也飞速提升,校园管理已初步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但在人员投入和使用上仍存在短板。该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学生规模大,考务工作复杂、烦琐,考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升级势在必行,这就要求考务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岗位技能,接受更多的系统化操作培训、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但在现实工作中,部分考务管理人员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仍存在接受困难、理解障碍、学习新技术有抗性等各类问题 [3]。
(三)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和信息化背景下的考风、考纪问题
随着高職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丰富,人才培养的形式和考核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线下卷面考试。随着考试模式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考试环境也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如何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中,提前规避考试违规违纪行为,是新时代考务管理工作面临的不小的挑战 [4]。 无论教学形式、考试模式如何转变,维护考试公正性、维护端正的考风考纪是考务工作亘古不变的目标和守则。以前述高职院校为例,该校期末考试形式除了线下开、闭卷考试外,还通过机考、电脑端提交作品、手机端考试等形式完成。除了传统线下考试的考试过程容易把握,其他的考试形式均存在风险。例如机考中易出现替考行为;考生通过提前购买他人作品用于期末作品提交;学生“通力合作”查答案共同完成手机端测验;通过编程代码、使用小程序智能答题等。为杜绝此类情况,相关院校需要加强对监考人员的培训,完善考试平台;通过“前置作业”完成风险规避,如加强考生的诚信教育、完善考试违纪预防机制等,以切实有效的方式既公正又高效地组织考试,成为信息化背景下考务管理的主要方向。
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考务管理工作的中心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为学校保障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保驾护航。在日常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应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服务意识。考务管理部门只有对本职工作有清醒的认知,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工作中的不足;只有加强主观能动性,主动了解广大师生在考务方面的需求,才能明确改进方向,提高管理水平。考务管理人员应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专业技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广泛、更高效的高质量考务管理与服务 [5]。
(二)提高校内考试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如上所述,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工作虽已初具规模,但在具体应用上仍存在诸多局限。一是大数据共享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务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部分,部分数据源于教学管理环节,如排课信息、学籍信息、选修课学分等,脱离了这些基础数据,考务工作就难以开展。在目前的系统中,部分考务系统开发不完全,与教学管理平台不兼容,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仅在查找、核对信息的环节就浪费了大量精力。伴随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必要搭建多环节、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考务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考试管理全自动化方面,以前述高职院校为例,目前各学院期末考试安排均通过文件传送的方式汇总至考务管理员处,考务管理员汇总后统一协调、通知,一项简单的沟通往往让相关人员需要几个来回才能完成。如果可以设计出合理的网上办理流程,通过系统提交,统一反馈,并按照一定流程流转到各部门,则会使原本繁杂的工作变得透明、高效 [6]。
(三)规范管理、加强多部门协作
传统的考务管理工作多通过电话、钉钉群、考务协调会等形式开展,缺乏即时性且无效作业较多,考務管理信息化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便捷性,快速解决各部门对信息共享的需求。信息化背景下的考务管理不是简单的文档、表格处理,而是通过搭建以多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考务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大数据意味着大维护,要想实现考务工作的全信息化管理,则需要多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如学籍管理员、教务员负责维护教学数据,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系统维护,学生部门负责数据更新等 [7]。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适应新时代对考务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考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龚砚芬. 论考试环节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9-10.
[2] 石婷. 论高校考务管理的弊端与改进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2):33-34.
[3] 陈燕. 高校考务管理信息化浅析[J]. 华章,2012(36):102-105.
[4] 马久霞.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考务管理浅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5):349-350.
[5] 陈林会.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浅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09).
[6] 张佳丽. 关于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20(18):37-38.
[7] 张宇.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 教育现代化,2019,6(99):178-179.
(荐稿人:郑燕华,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