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学督导机制,是提高高职院教学质量举措之一。本文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督导工作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其发展趋势,以实现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高职院 工作现状 发展趋势 研究
督导顾名思义即是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员工进行管理的人。社会中大多行业都有督导机构,高校亦是如此。目前高职院督导工作形式不拘一格,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学院督导部直接由院长负责,有的学院是将督导部与科研处合署办公,有的学院是将督导部和教务处合署办公,根据自身实际,将督导部的功效发挥最大。
高职院作为大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地位举足轻重。高职院是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要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加强高职教学督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的督导人员大多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组成,他们本应放下事业,好好安享晚年,当得知学院需要教学督导员时,又义无反顾地走上工作岗位。
一、关于教学督导组织机构
1.教学督导组织机构设置
教学督导工作由于起步时间较短,怎样抓好各环节,使整个过程优化,有益于督导作用发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高职院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因为学校的类型,开展时间的长短,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笔者了解到目前高职院督导的组织类型一般分为以下3种:
(1)学院校(院)长直接负责型
(2)挂靠在教务处型
(3)挂靠在科研处型
2.各种类型的优缺点:
(1)学院校(院)长直接负责型
此类型是由校(院)长直接负责,一般在学院有专门的督导部门,有专门的组成人员,遇到小的事件能够独立解决,遇到重大的事件由督导室主任直接上报校(院)长。其特点如下:权威性强,在业务上与教务处合作,接受教务处指导,但不接受其领导;从日常督导过程看,由于其地位高,日常常规检查,听课,评课受重视,督导力度大,结果落实快。缺点是光有督导室成员参与检查,人员少,检查范围小,信息相对不太灵通。
(2)挂靠在教务处型
此类型机构直接附设在教务处下的一个科室,一般由教务处的一名副处长负责,配有专门秘书负责平时的联络。参与教务处的活动,与教务处人员共同参与检查,这种类型高职院采用几率比较大。其特点是:获得教学信息及时,方便,与教学管理配合密切,便于监督管理结果的落实和管理策略的完善。其不足是挂靠在教务处“权力”不够,遇到问题不能迅速解决,督导结果不太受重视。
(3)挂靠在科研处型
此类型一般是附设在科研处下的,督导人员是由退休返聘的老教师组成,责任心强,对科研工作比较热心,相比与其他类型,此种类型的督导人员更重视参与对学院科研成果的评比和建议。其特点是:与年轻教师联系密切,对年轻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指导,也参与日常的检查,听课,评比活动。其不足是督导力度不够,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二、教学督导机构的成员及形式
督导人员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办事公道,廉洁自律,从事教育教学或者教育科研,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经验丰富。
目前我国高职院大都选聘一批德高望重,学术造诣较深,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或者即将离退休的老专家组成教学督导部门,他们置身于名利瓜葛之外,又无繁重的教学行政事务拖累,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充裕的时间和专注的精力投入教学督导工作。
教学督导的形式:高校教学督导组通常采取经常性督导和专项督导两种形式。经常性督导是指督导成员可以随时对学校各部门,教师和教学工作进行督导;专项督导是指督导成员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对学校各部门,教师和教学工作的单项或者几项进行督导。
三、高职院教学特点与接受督导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以产学结合为基本模式,以社会对人才需求决定所办的专业,高职学院反映新专业,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课程变换频率相对本科院校要频繁些。随之而来的聘请外聘教师,外聘工程师讲课所占比例较大。高职院对于变换较为频繁的新专业,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课程,考试安排和配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估和监督,对于教务部门外聘的教师,工程师教学情况进行指导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接受教学督导是相当必要的。
目前,高职教育办学形式趋于多样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呈现多元化。因此,只有决策和执行是不够的,对执行情况必须实现“督导”评估和监督。各地的高职院普遍存在着“3+2”办学模式,三年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专升本”办学模式等多种办学模式。为了确保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高职院校必须接受教学督导机构的监督。
四、高职院教学督导的发展趋势
为适应高职院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教育手法的不断改革,目前高职院教学督导工作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1)从咨询机构模式转向职能处室模式
现实中,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和封建意识的影响,不少教育行政人员自督自导。这样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教学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影响督导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当学院自己设立督导处室,成了正规的职能部门后,督导机构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教学督导工作才能更加客观,办事效率会更高,落实也会更快。
(2)从以“督”为主转向“督”“导”并重
一般来说,“督”是发现问题,“导”是解决问题。只有“督”“导”并重,才能提高督导工作的效能。以往的实践中,督导部门并没有大的权力,只是依据领导制定的现有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一般简单化之,除非特别重大的错误,才能够引起相应的重视,这样下去,容易使得被督导者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督导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化教育条件下,高职院督导工作应该重新定位,应以“督”为主转向“督”“导”结合,两者并重.只有更好發挥“导”的功效,“督”才能更有意义.
(3)从检查型督导转向服务型督导
我国现阶段高职院督导机构新的发展形式需要广大督导专家更新观念,转变督导的工作方式,从检查型督导向服务型督导转变,增强服务意识.认识到督导工作不只是为了抓教师的把柄和错误,或者做“稻草人”只是为了吓唬教师,并不赋予真正的行动.而是应该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给予教师建议,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更加应该给予重视,帮助其更快地适应教师岗位,发现问题首先要与他们进行沟通,而不只是简单的汇报给院领导或者发现问题不予重视.
我国高职院的督导专家也应提高服务意识,放下架子,采取平等的方式,跟教师学生民主交流,真正做到为督导人员服务,为督导人员着想,为学院的发展思考,为高等教育事业奋斗.
参 考 文 献
[1] 李泽民.高校教学督导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79-83.
[2] 李萍,王振维等.我国高校教学督导的现状与趋势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2):211-212.
[3] 陈鸿翔,刘晰梦.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几点探讨[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51-53.■
[关键词] 高职院 工作现状 发展趋势 研究
督导顾名思义即是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员工进行管理的人。社会中大多行业都有督导机构,高校亦是如此。目前高职院督导工作形式不拘一格,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学院督导部直接由院长负责,有的学院是将督导部与科研处合署办公,有的学院是将督导部和教务处合署办公,根据自身实际,将督导部的功效发挥最大。
高职院作为大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地位举足轻重。高职院是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要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加强高职教学督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的督导人员大多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组成,他们本应放下事业,好好安享晚年,当得知学院需要教学督导员时,又义无反顾地走上工作岗位。
一、关于教学督导组织机构
1.教学督导组织机构设置
教学督导工作由于起步时间较短,怎样抓好各环节,使整个过程优化,有益于督导作用发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高职院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因为学校的类型,开展时间的长短,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笔者了解到目前高职院督导的组织类型一般分为以下3种:
(1)学院校(院)长直接负责型
(2)挂靠在教务处型
(3)挂靠在科研处型
2.各种类型的优缺点:
(1)学院校(院)长直接负责型
此类型是由校(院)长直接负责,一般在学院有专门的督导部门,有专门的组成人员,遇到小的事件能够独立解决,遇到重大的事件由督导室主任直接上报校(院)长。其特点如下:权威性强,在业务上与教务处合作,接受教务处指导,但不接受其领导;从日常督导过程看,由于其地位高,日常常规检查,听课,评课受重视,督导力度大,结果落实快。缺点是光有督导室成员参与检查,人员少,检查范围小,信息相对不太灵通。
(2)挂靠在教务处型
此类型机构直接附设在教务处下的一个科室,一般由教务处的一名副处长负责,配有专门秘书负责平时的联络。参与教务处的活动,与教务处人员共同参与检查,这种类型高职院采用几率比较大。其特点是:获得教学信息及时,方便,与教学管理配合密切,便于监督管理结果的落实和管理策略的完善。其不足是挂靠在教务处“权力”不够,遇到问题不能迅速解决,督导结果不太受重视。
(3)挂靠在科研处型
此类型一般是附设在科研处下的,督导人员是由退休返聘的老教师组成,责任心强,对科研工作比较热心,相比与其他类型,此种类型的督导人员更重视参与对学院科研成果的评比和建议。其特点是:与年轻教师联系密切,对年轻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指导,也参与日常的检查,听课,评比活动。其不足是督导力度不够,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二、教学督导机构的成员及形式
督导人员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办事公道,廉洁自律,从事教育教学或者教育科研,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经验丰富。
目前我国高职院大都选聘一批德高望重,学术造诣较深,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或者即将离退休的老专家组成教学督导部门,他们置身于名利瓜葛之外,又无繁重的教学行政事务拖累,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充裕的时间和专注的精力投入教学督导工作。
教学督导的形式:高校教学督导组通常采取经常性督导和专项督导两种形式。经常性督导是指督导成员可以随时对学校各部门,教师和教学工作进行督导;专项督导是指督导成员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对学校各部门,教师和教学工作的单项或者几项进行督导。
三、高职院教学特点与接受督导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以产学结合为基本模式,以社会对人才需求决定所办的专业,高职学院反映新专业,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课程变换频率相对本科院校要频繁些。随之而来的聘请外聘教师,外聘工程师讲课所占比例较大。高职院对于变换较为频繁的新专业,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课程,考试安排和配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估和监督,对于教务部门外聘的教师,工程师教学情况进行指导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接受教学督导是相当必要的。
目前,高职教育办学形式趋于多样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呈现多元化。因此,只有决策和执行是不够的,对执行情况必须实现“督导”评估和监督。各地的高职院普遍存在着“3+2”办学模式,三年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专升本”办学模式等多种办学模式。为了确保高职院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高职院校必须接受教学督导机构的监督。
四、高职院教学督导的发展趋势
为适应高职院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教育手法的不断改革,目前高职院教学督导工作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1)从咨询机构模式转向职能处室模式
现实中,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和封建意识的影响,不少教育行政人员自督自导。这样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教学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影响督导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当学院自己设立督导处室,成了正规的职能部门后,督导机构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教学督导工作才能更加客观,办事效率会更高,落实也会更快。
(2)从以“督”为主转向“督”“导”并重
一般来说,“督”是发现问题,“导”是解决问题。只有“督”“导”并重,才能提高督导工作的效能。以往的实践中,督导部门并没有大的权力,只是依据领导制定的现有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一般简单化之,除非特别重大的错误,才能够引起相应的重视,这样下去,容易使得被督导者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督导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化教育条件下,高职院督导工作应该重新定位,应以“督”为主转向“督”“导”结合,两者并重.只有更好發挥“导”的功效,“督”才能更有意义.
(3)从检查型督导转向服务型督导
我国现阶段高职院督导机构新的发展形式需要广大督导专家更新观念,转变督导的工作方式,从检查型督导向服务型督导转变,增强服务意识.认识到督导工作不只是为了抓教师的把柄和错误,或者做“稻草人”只是为了吓唬教师,并不赋予真正的行动.而是应该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给予教师建议,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更加应该给予重视,帮助其更快地适应教师岗位,发现问题首先要与他们进行沟通,而不只是简单的汇报给院领导或者发现问题不予重视.
我国高职院的督导专家也应提高服务意识,放下架子,采取平等的方式,跟教师学生民主交流,真正做到为督导人员服务,为督导人员着想,为学院的发展思考,为高等教育事业奋斗.
参 考 文 献
[1] 李泽民.高校教学督导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79-83.
[2] 李萍,王振维等.我国高校教学督导的现状与趋势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2):211-212.
[3] 陈鸿翔,刘晰梦.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几点探讨[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