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荷兰有些焦虑,十九世纪荷兰最骄傲的儿子凡高的画他们收藏得不多,伟大的杰作散佚在世界各地,凡高是属于全世界的。但荷兰要证明他是她的儿子,所以在1973年建立了凡高博物馆。又用很多的钱到世界上收买凡高的画,但许多杰作是难以买回来的。在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共有凡高的200多幅油画,500多张素描。 我去的时候是秋天,阿姆斯特丹下着细雨,但不冷。从红色的火车站出来,随便问一位老太太,她仔细辨别了我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有些焦虑,十九世纪荷兰最骄傲的儿子凡高的画他们收藏得不多,伟大的杰作散佚在世界各地,凡高是属于全世界的。但荷兰要证明他是她的儿子,所以在1973年建立了凡高博物馆。又用很多的钱到世界上收买凡高的画,但许多杰作是难以买回来的。在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共有凡高的200多幅油画,500多张素描。
我去的时候是秋天,阿姆斯特丹下着细雨,但不冷。从红色的火车站出来,随便问一位老太太,她仔细辨别了我的朋友用蹩脚的英语发出的VanGogh这个名字的发音后,忽然间做出恍然大悟状,指点我们去乘5路电车。凡高在荷兰是无所不在的,不仅书店,甚至在超级市场的货架上都可以买到29盾一套的凡高全集。有一天我路过一个停车场,以为里面在办展览,进去看,一个人也没有,凡高的画被一幅幅用颜料喷了个大感觉在墙壁上。到达博物馆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门口还在排着长队,天天如此。阿姆斯特丹最著名的,除了火车站左边圣·尼科拉斯教堂后面的红灯区,恐怕就是这个博物馆了。一个通向地狱,一个朝向天堂。这是人类的两极,也是阿姆斯特丹的魅力。在这个上帝已死的年代,真正能够让人灵魂出窍的人物,恐怕就是诗人和艺术家了,他们是人群中的先知。像上帝一样,总是上了十字架,人们才发现,上帝就住在我们隔壁。当年,集体写请愿书把凡高,一个令人讨厌的穷鬼兼疯子送进精神病院去的,正是他的邻居们。
世界永远是从形而上的角度或浪漫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成功的天才。升华与遮蔽,如此而已。据说他是为代替人类受苦受难才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人们进入凡高博物馆的时候,有时却带着看这些葵瓜子怎么会值一百万美元这种心情。我听到同去的中国诗人在凡高画的靴子面前,指点着,说,这就是海德格尔评论过的那一双啊。指着《麦田里的鸦群》说,这是杰作啊,非常有名的呢。我赶紧关掉耳朵,走开了。
我怎么能在这些作品面前出声。我距它们只有一肘的距离,我听得见凡高在劳动时的呼吸。
在二楼有一个十米长的橱窗,里面展览的是凡高早期的作品。我看到,从未读过美术学院的凡高,对绘画的那些不代表什么主义的基本技法———素描、写生、石膏雕塑等有很深的功夫。他做的三匹石膏的马,相当真实、老实。想起在昆明,美院的老师教一年级的学生搞什么表现主义,使许多学生以为创造一种主义比画一张素描更容易,也更是“艺术的”。如果我告诉他们,凡高其实不过是老老实实的画画,发现了自己的方法而已,他们肯定以为我扯谎。凡高,一个苦难的灵魂,灵魂!他们大声抗议道。
我后来在巴黎也看到凡高的杰作,举世闻名的几幅,挂在艺术史的某一页上。它们仅仅是一些艺术史的抽样标本,为某个批评家的高论作做做注脚而已。印象深刻的还是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这才是凡高的家。
早期的色彩是阴暗的。越近生命的尾声色彩越发灿烂、明朗。不是因为他疯了,而是因为他把握住了,明白了。他要把握的是什么?“某种虽为现实,却又是以激情画出的平和、悦人的东西。某种敏捷,综合,简练,集中,具有充分平静和纯粹和谐,像音节一般,给人以慰藉的东西。”这难道不正是一个画家活在世界上最现实的理由?难道他有把握的是有一天他的画可以卖一百万美元?劳动致富?这种希望是大街上大多数人的希望,不是诗人凡高的希望,如果画画的目的,仅仅是实现这种希望,那么为什么要画画呢?干许多事都会比画画更接近一百万。事实上这个希望一分钱都没有为凡高挣来。凡高也梦想着有一天他的画会卖掉,挣一大笔钱,他并不讨厌钱,事实上,在给提奥的信中,他不止一次提到把画卖掉的强烈愿望。但有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恰恰是使画家一辈子渴望把画卖掉却一辈子受穷的原因,是的,他需要钱,但世界要付钱给他的是由于此人对这个世界的审美力的蔑视,而不是他对它的审美力的迎合。我以为,凡高是幸福的人,因为他想做的他做到了,在他的画布上。因此,以为他的一生是所谓悲剧,只不过是一种媚俗,这是从如果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画就卖了一百万这一世俗假设出发的看法。然而,永远不会有如果,只有这一个在阿尔的天空下一意孤行的画者凡高。还是海德格尔的那句老话,他生下来,他画画,他死了。
后来在卢浮宫看到一副原作,画的是在阿尔的卧室。黄调子,辉煌无比。我在它面前坐了很久。這是凡高的家。如果从世俗的观点来看,这个家真是简陋无比,一张单人床、两把木椅子,一张小桌子,上面两个酒瓶,一个茶壶一个茶杯。我又一次听见了凡高的呼吸。某些观众如果意识到这是一个家的话,他们可能会想,为什么不添些漂亮舒适的家具,或者内部装修一番。幸而他们永远不会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人的家,而坚信他们面对的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作为物质的存在,这个家确实是相当简陋,但,它呈现的一切恰恰是对“简陋”一词的毁灭,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家,只有一个有家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视觉和爱情。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具存在感的家之一,只有永恒可以在这里居住。凡高是幸福的人,他是一个有家的人啊。
我们在想什么?把这幅画买回去,为寒舍增辉。悲剧在我们中间,无家可归的是我们。有家的是凡高。
选自《我的故乡,我的城市》
其他文献
雨润江南。蒙蒙的烟雨笼着湿漉漉的一弯流水,水面上荡着一只乌篷船。桨声欸乃,激起活泼泼的水波明闪闪,与水面淡墨似的幽幽的暗,呼应着、衬托着……有若清亮的领唱与低沉的合声,又似松枝上灿然的积雪与苍黑老干。雨丝风片的对岸,远山一痕若隐若现。梦里水乡,不舍的江南,仿佛人生舞台的布景,生命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这里上演。一幕一幕的曾经,在生命的深处,追索到前世逶迤至今生。而这只翡翠手镯就这样把乡愁也似的江南
正月以来,喉部不适,求诊于几家医院,医生均称无大碍,开点消炎药了事。 但无好转,每日有血痰,我以强大的心理暗示力抵御着。 忽一日,母亲轻轻走到我身边,递上一根青线:你试试用它刮刮喉咙,抹上菜油。 我对这种土办法付之一笑,推开母亲伸过来的手:不要不要。 九旬母亲很少进医院,她依然只相信旧社会时给她治过病的老郎中,她说现在的药越吃越得病的,“是药三分毒哩”,每次看见我服药她就这样说。而她每有不
看到阳台上花盆里的长寿草,我便想起天堂里慈祥的母亲,想起她最喜欢吃的长寿面。六年前,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长寿草的种子,把它撒在两个花盆里,定期浇水施肥。在她精心伺候下,长寿草生长很快,并且长得很茂盛。母亲喜欢早餐用长寿草的绿叶做汤面。她先把水烧开,往锅里打一个鸡蛋或者放切细的瘦肉,然后把面条放进去煮熟,再把洗好的绿叶放进去焯一下就出锅,最后在碗里滴点麻油,我们称这样的汤面为“长寿面”。母亲患有胃下垂
1988年,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下午,我一如既往在铺子里忙日常事务。一位老先生推开大门走了进来,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支派克钢笔,表明要典当。派克钢笔原产于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盛行一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端详着眼前这位老先生,他年近古稀,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文人气质,说话时有浓重的山东口音。感觉投缘,我便请老先生到办公室里坐着歇腿,沏壶茶请他喝。一坐定,老先生就将钢笔递给我。在灯光下,笔身现出因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小时候不会这样感觉,也不愿相信事情竟会是这样的,可是有了点年纪之后,就会认可这一说法,觉得此言不虚。可能是由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也可能是由于阅历增多。 既然如此,怎样才能在人生中时常保持好心情呢?这也是我静修中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想来想去,想出以下几条锦囊妙计,若依计而行,必有奇效: 首先,凡是在涉及空间的问题上,想大比想小要好。想得越小,心情越坏;想得越大,心情越好。比
一介书生,两袖清风,最大奢侈,莫过于清池伏其前,朱栏傍水,古木环其屋,翠幕垂窗,插架粼粼皆异帙,乱抽未定读何书。《小窗幽记》云:“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之人,是谓善读书者。”读书人有书可读,与常人有米可炊同理,心皆不慌。书房的意义,不止藏书,且为清灵的优雅天地,堆架堆案皆先哲的气息。人工智能、语义技术时代,书籍的式微,令书人难堪。昔日著述者寡,流布者尤稀,如今买书较之读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题主问:为什么我看了200多本书思想还没有本质的提高?如果按照励志段子的逻辑,这是个理直气壮的问题:我投入那么多,为啥没有回报? 可是按我理解的读书逻辑,这根本就是个伪问题:你都看了200本什么书?怎么看的?不先问这些,光凭读书数量,以求思想质量,还不如问自己为啥看了二十多年春晚也没提高审美水平。 按我的想法,劝人读书,当然是件好事,但读书不是人生的必需品,读不读书,可能
生病之前,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气风发地赴美受奖,自认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然而,吊诡的是,领奖回来没几个月,我就发现自己生病(淋巴癌)了。赤裸裸地暴露在病痛的风暴中,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帮不了忙;在诊疗间、在病床上,我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在呼吸之间顿失所有的病人。那时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责怪老天爷对我不公平,我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为什么是我?我做
王羲之的《蘭亭序》,尽管它聚讼纷纭,至少在唐朝以后,总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了吧?不过,这一名篇,还是靠唐太宗李世民的吹捧,在书法界中站住了脚,在文章家的观感里,它似乎还没有获得认可。许梿的《六朝文絜》、王文濡的《南北朝文评注读本》都不选此文,可知这两位六朝文专家,都不考虑这篇文章。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也不收此文。可知这篇文章在近代的盛行,作为古文读物,还是姚惜抱的《古文辞类纂》和吴氏昆仲的《古文观
對于我们这些与张爱玲交臂而过的人,就只能从她留下的文章去认识她。在散文里,她显得清晰和直接一些,小说则要隐晦与曲折一些。而说到底,认识张爱玲,是为了认识她的小说,因为于我们来说,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先看张爱玲的散文。我在其中看见的,是一个世俗的张爱玲。她对日常生活,并且是现时日常生活的细节,怀着一股热切的喜好。在《公寓生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