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强调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各方面的工作,以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树立;科学发展观;内涵;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温家宝同志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1〕。这段话已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依据尤其是理论基础。发展,是任何人类社会形态共同的主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规律的作用下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样,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的发展观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忽视生态环境的维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甚至片面地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同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的综合发展而忽视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因素;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
一、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
首先,建立一个物质极大丰富、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神圣任务和光荣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同时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揭示了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的一致性。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列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其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及同一区域不同层次的人们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13亿人的需求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动态结构,同样,实现人们的愿望、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利益。
以人为本,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在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切实解决生活、生产上的问题,体现在制定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上。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对“公民利益无小事”这句话的反映态度和实际行为,是衡量公共管理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并作为制度的形式落实下来。
(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力争和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又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坚持的是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就区别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界限,追求的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也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在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之后,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实现了发展观的一次飞跃,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数据显示,1985年“2000年的15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增长8.7%,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9.1%,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开始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目前新一轮的加速增长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动向。在全球正在启动新一轮加速增长的大环境中,我们应利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这一有利局面,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矛盾,以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认清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到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主要矛盾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杜绝出现忽视经济增长的趋向,避免这种趋向干扰来之不易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突出的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投资规模偏大。就业压力加大。土地供应紧张。城乡差距拉大。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加剧。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化不到位。种种情况表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造成许多隐忧。因此,在维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如何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向高技术、高知识含量和资源节约型的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克服市场调节失灵的倾向,加强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科学发展观的特征应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观应是全面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资源等各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包含着经济的发展也包含着社会的发展。强调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观关于两个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思想,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外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指出三个文明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是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体式。并且指出三大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既要满足人民现实的需要,又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形成经济与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促进全面发展,还要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的动力和支持。经过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阐明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2、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观应是协调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文、资源、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就是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总而言之:就是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科学发展观强调区域平衡、城乡兼顾的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也是长期的特征。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随着沿海战略实施后东部的率先发展,城市的率先发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乡村之间差距还在扩大。新发展观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的新情况出发,遵循邓小平关于上个世纪末沿海将反过来支持内地发展的构想,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包括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最近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都是践行新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3、科学发展观应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这个发展中大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能否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事关世界可持续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思想指导下,顺应时代要求和历史趋势,强调社会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良性循环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的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重大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和驾驭全局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是适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的历史发展任务,新的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提出来的,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更加严格地遵循执政规律,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
(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总而言之,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增长代替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各个方面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推进治国理政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2-21(1).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刘社建.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N〕.文汇报,2004-03-15(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关键词:树立;科学发展观;内涵;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温家宝同志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1〕。这段话已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依据尤其是理论基础。发展,是任何人类社会形态共同的主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规律的作用下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样,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的发展观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忽视生态环境的维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甚至片面地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等同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的综合发展而忽视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因素;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
一、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和归宿。
首先,建立一个物质极大丰富、每个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神圣任务和光荣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同时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从而揭示了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的一致性。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列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其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及同一区域不同层次的人们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13亿人的需求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动态结构,同样,实现人们的愿望、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利益。
以人为本,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在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切实解决生活、生产上的问题,体现在制定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上。维护、实现、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对“公民利益无小事”这句话的反映态度和实际行为,是衡量公共管理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并作为制度的形式落实下来。
(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力争和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又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坚持的是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就区别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界限,追求的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也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在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之后,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实现了发展观的一次飞跃,中国经济增长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数据显示,1985年“2000年的15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增长8.7%,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9.1%,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开始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目前新一轮的加速增长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动向。在全球正在启动新一轮加速增长的大环境中,我们应利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这一有利局面,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矛盾,以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另一方面,必须充分认清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到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主要矛盾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杜绝出现忽视经济增长的趋向,避免这种趋向干扰来之不易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突出的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投资规模偏大。就业压力加大。土地供应紧张。城乡差距拉大。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加剧。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化不到位。种种情况表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造成许多隐忧。因此,在维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如何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向高技术、高知识含量和资源节约型的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克服市场调节失灵的倾向,加强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科学发展观的特征应是全面的、协调的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观应是全面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资源等各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包含着经济的发展也包含着社会的发展。强调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观关于两个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思想,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外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指出三个文明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是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体式。并且指出三大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既要满足人民现实的需要,又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形成经济与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促进全面发展,还要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的动力和支持。经过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探索,中国共产党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阐明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2、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观应是协调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文、资源、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就是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总而言之:就是各方面的发展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科学发展观强调区域平衡、城乡兼顾的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也是长期的特征。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随着沿海战略实施后东部的率先发展,城市的率先发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乡村之间差距还在扩大。新发展观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的新情况出发,遵循邓小平关于上个世纪末沿海将反过来支持内地发展的构想,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包括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最近提出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都是践行新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3、科学发展观应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这个发展中大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能否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事关世界可持续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思想指导下,顺应时代要求和历史趋势,强调社会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良性循环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的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重大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和驾驭全局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是适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的历史发展任务,新的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提出来的,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更加严格地遵循执政规律,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
(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将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总而言之,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增长代替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各个方面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推进治国理政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2-21(1).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刘社建.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N〕.文汇报,2004-03-15(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