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 深度融合 注重创新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国有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导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把优秀的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长期发展精神动力、员工积极向上的敬业热情,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企业创新;员工发展;动力
  一、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有着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计划、运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的信念行为,增强的是凝聚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内涵,从三个层面全面建设企业文化:外层是企业的形象识别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风格、技术与装备特色、企容企貌等,以及由此折射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中层是企业行为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包括员工行为准则等;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企业倡导的、需要渗透到员工思想并共同遵循、共同追求和体现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的企业精神。只有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正确选择建设企业文化的路径和方式,进而使企业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各个层面,成为员工的行动指南。
  二、必须使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沃尔玛的营销文化,以及松下公司、惠普公司还有国内的海尔集体、华为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研究世界500强企业强大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使企业文化反映企业的价值观,表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种活动,并产生价值导向、团结凝聚、激励鞭策、促进经济等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首先,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日常实际工作紧密融合。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要有战略、规划和落实措施,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目标,提炼企业愿景、企业精神和治企原则,并在企业生产管理活动和员工岗位职责、员工守则中具体体现,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导向、凝聚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紧密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短期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使企業文化成为一个企业的“名片”,必须要用能体现企业价值理念的规章制度长期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才能使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长效管理机制中。
  再次,企业文化建设要与员工队伍建设紧密融合。企业的凝聚力如何不仅与员工的物质需求满足度有关,也与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和精神追求紧密相连。一个好的企业不仅要能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更要用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教育凝聚员工,并使员工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思想、职业技能素质也能得到同步发展,构建这样一个和谐发展的企业和企业文化,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创新精神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知识和信息广泛传播,创新和变革活动也更加频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利益明显,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只有不断地变革创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并获取竞争优势。正因为这个原因,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企业在发展中,既要保持自身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这是企业文化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才能使企业发展获得不竭动力。
  一是培育新精神。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和促进企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培育企业新精神,不断归纳、总结,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文化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经营业绩增长的作用,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搏击风浪的能力。否则,会制约、阻碍企业的发展。
  二是塑造新形象。市场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形象的竞争。企业形象由企业的信誉、产品质量、客户需求的满意度、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为支撑。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企业文化创新要注重塑造企业新形象,全方位提升企业形象的内涵。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要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增加企业开放性,强化与社会、媒体和公众的交流互动,不断使企业对外展示新的形象。
  三是培养新人才。企业文化创新既要充分挖掘既有内部资源,留住人才,同时也要不断通过人才选拔机制,培养青年人才,在企业形成一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使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事业成就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维持日常管理工作、保障教学秩序的基本力量,不同类型的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要求各有不同,但人员来源多样,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高校管理团队建设的事例分析,严格执行目标考核要求。  关键词:目标考核;能力提升;共同进步  高校管理工作人员是以教师形象面对学生与社会,在队伍的年青化趋势下,以提高职业素养为中心的团队建
期刊
摘 要:存货是企业中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在会计期末对存货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着企业利润的多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世界各国对存货的期末计量方式各异。其中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已计存货跌价的减值因素消失时,存货减值允许转回;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基本一致,反映出我国新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其会计准则在对存货的期末确认与计量中规定:
期刊
摘 要:西部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尤为艰巨,尽管党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为做好“三农”工作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西部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干部群众立足于自身实际,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发展更重要。  关键词:加快;西部劝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宜就镇的基本情况  宜就镇辖拉利坪、宜就、地什苴、拉古、木马、老怀哨(外片区);他克、外普拉、潘古里、阿朵所、
期刊
京津冀数据  2014,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  近半年来,京津冀备受关切。注入前所未有的“国家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澎湃脉动,会有怎样的共鸣?  历时两个多月,本报记者辗转京津冀数千公里,深入采访调研。从三地决策者到普通农民,从企业高管到市场摊主,且听且看,且行且思,触摸走进“春天里”的这片热土。有为无畏,蹄疾步稳,又一个肇始于春天的故事,正在北方中国雄浑落笔。  
期刊
世界经济影响着中国经济,同时中国经济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在这里探讨一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  讨论中国经济的走势,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三年前,在分析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以后,将会出现增长放缓,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从过去两年的实际情况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增长阶段的转换期,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中国经济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江汉平原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对泥水平衡施工的施工内容进行了分析介绍,针对施工程序以及操作流程进行讲解。  关键词:泥水平衡;长输管线;顶管施工;施工方法;技术要求  一、工程概况  长输管道距离长,所经地区地貌种类多,地质条件复杂,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三工程分公司承建的东北管道工程包含铁大线安全改造工程第一、二标段共计137.6km,管径D711mm;铁锦输油管道复线工程一、二标段
期刊
摘 要:小通巷是成都慢生活的新坐标,它是老成都的剪影,曾经有媒体用“原生态”来形容过它。小通巷全长不足200米,自发形成的极具个性的商住混合模式,使它在成都众多巷子中独树一帜。在“快节奏”盛行的当下,“慢下来”反而成为人们的追求。由此,小通巷的“慢”商业模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小通巷式慢生活”。  关键词:小通巷;南锣鼓巷;“慢”生活;“慢”商业;商住混合模式  一、前言  小通巷是少城中的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恩施州委委书记王海涛同志强调,要进一步优化“生态立州”战略,坚持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也是恩施州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和全国先进自治州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优化“生态立州”战略  建设生态文明,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宝库和道德信念结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强大的生命力。通过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对于感化教育人们,积极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和资源开发,既有利于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传播先进文化,增强教育功效,匡正社会风气;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核心价值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语文中合理、科学地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对于延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促进大学生树立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志愿与增强大学生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意识,发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与魅力具有重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