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抟是五代至赵宋初年的人物,名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所经王朝多有赐号,“希夷先生”最为著名。陈抟“生而不能言,始四五岁,戏于涡水之滨,有青衣媪召置怀中乳之,自是能言,聪悟过人。年十五,《诗》、《礼》、《书》、数至方药之书,莫不通究。”后唐长兴年中(930-933年),举进士不第,又因双亲伤逝之痛,故而内心悲苦!他将家产,分送乡亲,“由是谢绝人事,野冠草服,行歌坐乐,日游市肆,若入无人之境,或上酒楼,或宿野店,多游京国间。”可见陈抟悲观到了极点,他博古通今,却仕途艰难,功名不就,对仕途失望;其次因亲人伤逝,生命不永,光阴飞流,悲叹人生短暂;他人品清高,不愿随波逐流,当时“士大夫挹其清风,欲识先生面,如景星彩云之出,争先睹之为快,先生皆不与之友。”世俗的追捧,更促进他追求自我精神的超越。
后唐明宗(926-934年)很佩服陈抟的人品和才华,亲写诏书请他入宫叙话。陈抟奉诏而至,明宗见其风仪“待之愈谨”,赐“清虚处士”名号,又赐三位宫女侍候他。陈抟上表辞谢说:“臣性如麋鹿,迹如萍蓬,飘若从风之云,泛如无缆之舸。”陈抟曾遇到孙君仿和鹿皮处士,这两位异人告诉他: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后唐清泰年间(934-936年)他遂往武当隐修,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他曾游四川邛州天庆观后又返回。陈抟在武当山隐修前后长达二十年之久,在其中他以恬淡自处,专习服气辟谷;陈抟老祖最终的成果是在华山,据说这是他受到神的点化后的结果。据传一天夜晚,陈抟在庭院中仰观天相,忽见一位手持宝剑的金甲神人,招呼他说:“子道成矣!当有归成之地。”陈抟不懂神人语意,就反问道:“何谓‘归成’?”金甲神人说:“归成之地,盖秋为万物之所敛而归者也。”陈抟老祖深明阴阳五行之理,马上明白了道理:“吾其隐于西方乎!”这时他虽年已七十余岁,但毫不犹豫就迁徙到西岳华山,在山中他得古云台观旧基,“辟荆榛而居之,以契归真之语”。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世宗因“素闻抟有道术,征之赴阙,”向他请教飞升、黄白炼丹之术。陈抟应对说:“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世宗于是命他任“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放归。
北宋太平兴国中(976-984年)陈抟朝见,“太宗待之甚厚。九年(984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太宗对大臣们说:“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于是中使受命将陈抟请到中书,请教“玄默修养之道”,他应对说:我是“山野之人”,“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反问“白日冲天”何益于世?现在是“深究治乱”,是“有道仁圣之主”当世,应“君臣协心同德、与化致治之秋。”宋太宗听了这些话,更加尊重他,赐号“希夷先生”,赐紫衣一袭,将陈抟留住阙下,并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数月后放还山。”
《宋史》称:“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当代《易》学专家说:“就现在流传下来的北宋易学著述看,象数学派的倡导者,始于北宋初年的华山道士陈抟,陈抟传其易学于种放,种放又传至刘牧和李之才,刘牧推崇河图洛书,李之才则宣扬卦变说。以后周敦颐着重讲象,提出太极图说;邵雍着重讲数,提出先天说,被称为数学派。”其著作有:《指玄篇》、《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并有诗作六百余首;据称作有《先天图》和《无极图》(被刻于华山石壁),周敦颐由《无极图》演化为“太极图说”,《先天图》被邵雍演化为“象数”体系。
后唐明宗(926-934年)很佩服陈抟的人品和才华,亲写诏书请他入宫叙话。陈抟奉诏而至,明宗见其风仪“待之愈谨”,赐“清虚处士”名号,又赐三位宫女侍候他。陈抟上表辞谢说:“臣性如麋鹿,迹如萍蓬,飘若从风之云,泛如无缆之舸。”陈抟曾遇到孙君仿和鹿皮处士,这两位异人告诉他: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后唐清泰年间(934-936年)他遂往武当隐修,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他曾游四川邛州天庆观后又返回。陈抟在武当山隐修前后长达二十年之久,在其中他以恬淡自处,专习服气辟谷;陈抟老祖最终的成果是在华山,据说这是他受到神的点化后的结果。据传一天夜晚,陈抟在庭院中仰观天相,忽见一位手持宝剑的金甲神人,招呼他说:“子道成矣!当有归成之地。”陈抟不懂神人语意,就反问道:“何谓‘归成’?”金甲神人说:“归成之地,盖秋为万物之所敛而归者也。”陈抟老祖深明阴阳五行之理,马上明白了道理:“吾其隐于西方乎!”这时他虽年已七十余岁,但毫不犹豫就迁徙到西岳华山,在山中他得古云台观旧基,“辟荆榛而居之,以契归真之语”。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世宗因“素闻抟有道术,征之赴阙,”向他请教飞升、黄白炼丹之术。陈抟应对说:“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世宗于是命他任“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放归。
北宋太平兴国中(976-984年)陈抟朝见,“太宗待之甚厚。九年(984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太宗对大臣们说:“抟独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太平,故来朝觐。”于是中使受命将陈抟请到中书,请教“玄默修养之道”,他应对说:我是“山野之人”,“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反问“白日冲天”何益于世?现在是“深究治乱”,是“有道仁圣之主”当世,应“君臣协心同德、与化致治之秋。”宋太宗听了这些话,更加尊重他,赐号“希夷先生”,赐紫衣一袭,将陈抟留住阙下,并令有司“增葺所止云台观。数月后放还山。”
《宋史》称:“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当代《易》学专家说:“就现在流传下来的北宋易学著述看,象数学派的倡导者,始于北宋初年的华山道士陈抟,陈抟传其易学于种放,种放又传至刘牧和李之才,刘牧推崇河图洛书,李之才则宣扬卦变说。以后周敦颐着重讲象,提出太极图说;邵雍着重讲数,提出先天说,被称为数学派。”其著作有:《指玄篇》、《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并有诗作六百余首;据称作有《先天图》和《无极图》(被刻于华山石壁),周敦颐由《无极图》演化为“太极图说”,《先天图》被邵雍演化为“象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