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这起罕见的地震灾害造成了的历史空前的损失和灾难。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按照“民生优先、减少征地、合理布局、尽快启动”的原则,在其原盛世天苑地块兴建汶川安置小区三期。根据其任务书,按照国家相关的规范及当地规划的要求,建设多套型的居民安置房。
该项目总体规划为ABC三栋塔式高层居住建筑,总用地约6664 m2,总建筑面积约17747m2。AC栋建筑总高度为51.0m,地上17层,无地下室; B栋建筑总高度为54.0m,地上17+1层(顶层为复式单位),首层局部设计为1层半地下室。建筑的规划与单体设计结合气候与地域性的特点,设计理念强调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以居住舒适性为出发点,充分考虑采光、日照、景观等因素,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山势、水景等自然因素,按照现代建筑的实际功能和体量进行设计,同时结合汶川地区传统羌族建筑的特点,力求营造出一处充满现代感而又处处洋溢羌族风情、和谐而舒适的安居小区。它的设计理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 总体布局特点
汶川地形复杂,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本工程在总平面布置中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土方量,达到业主要求同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汶川灾后重建的居民安置区项目,安全防灾也是建筑必须关注的设计要素,因此在现有地形条件下,要尽可能的使建筑远离灾害影响,同时结合休闲景观节点与应急避难功能进行设计。
安置小区设计为三栋塔式高层居住建筑,弧形围合成相对独立的居住区,共享中心绿化,远离规划路的噪音影响。小区西北向和东北向分别设置两个主要小区出入口与周边的规划路相接,形成出入方便紧密相连的小区布局。根据日照分析进行多次方案比较,其中L形的围合布置和点式的均衡布置均会出现不利日照的户型,因此最终确定了住宅弧形的围合布置.户型的住宅体量布置,不仅满足了与周边多层住的日照间距,留出了大片的中心绿化广场,尽量远离规划路排除路面噪音的影响,同时还形成了良好的景观视线,远眺杂谷脑河。小区三栋住宅塔楼呈弧形围合,形成绿化中心广场,小区总体绿地率不低于30%,提高环境质量和居住生活质量。
二. 交通组织
小区规划设计了明确的交通系统,实现人车分流:东北侧的主要小区入口为车行入口,围绕住宅设置了环形的道路为车行道路系统;东北侧的主要小区和西北侧的次要小区入口为居民的步行入口。人行道路与车行道路分开,形成安全的人车分流系统,与此同时,人们还可通过安全人行通道直接步入中心绿化广场进行休闲娱乐。普通的车行道路系统和人行道路系统可兼用为消防车道,必要时可利用小区的隐形消防车道。
三. 立面设计
项目地处羌族文化区,建筑立面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以川西羌族风格的建筑风格及符号元素为基本要素,同时以现代建筑手法和线条加以诠释,配以简洁亮丽的墙身色彩,局部结合暖色点缀,营造出具有藏羌风格的现代化居住建筑。厚重的墙体,略带收分的建筑形体,突出的木质构件,建筑顶部的线条处理均反映出了羌式建筑的风貌;浅灰色的仿石面砖与暖黄色的涂料搭配在建筑立面的使用展现了羌式建筑的韵味。在现代居住使用功能的飘窗、阳台等细节处,用传统羌族建筑建造理念加以演绎,如局部仿片石砌筑阳台,木质的雨棚构架和楼梯间顶部的点式凹凸仿碉楼形象。以较为经济合理的方式,体现了地域文化、城市文脉,建筑立面风格与城市总体风貌是协调的,同时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和时代气息。通过建筑体量和建筑空间的变化,建筑虚实的对比、色彩的搭配,整体上提炼羌式建筑稳重而挺拔的形象,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居住建筑。
四. 环保措施
1.选用高效率及低噪音设备,在布置机房位置时,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泵组采用隔振基础;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
2.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生活用水水池(箱)且设加锁密闭人孔盖,并设有通风系统。生活饮用水水池(箱)采用不锈钢板材质的水箱,生活饮用水池上部无污水管道。
3. 生活饮用水池(箱)进水管与水泵吸水管对侧设置,以防短流,且水池进水管管口高出池(箱)内溢流水位,溢流管和泄水管的出口排至泵房内排水明沟。管底(口)高出排水沟沿不小于0.15m。池(箱)顶设通气管。
4. 生活水池设自洁式消毒器,并定期对池水进行循环,防止水质变坏。水池通气管及溢水管管口加防虫网罩,防止杂物尘埃进入池内污染水质。
5. 所有运转设备设减震器,所有通风系统设备,选用高效率及低噪音设备,在系统设计上作消声考虑。
6. 本工程在地下B栋首层设有一台200KW柴油发电机组,在机房内墙面及天花采用吸音材料处理。散热排风经消音通道排向首层,发电机的排烟在机房内经除尘消烟处理达标后,沿竖直烟井在屋面高空排放。
五. 卫生措施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建筑物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满足日照,天然采光和通风要求,每户厨房、卫生间均能自然通风采光,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厨房内均有烟囱伸出屋顶,伸出高度均符合规范要求。每户均设有入户花园、观赏阳台,使户型户内能形成自然通风采光,同时提供足够的半室外的活动空间,提高居住的生活质素。
该项目总体规划为ABC三栋塔式高层居住建筑,总用地约6664 m2,总建筑面积约17747m2。AC栋建筑总高度为51.0m,地上17层,无地下室; B栋建筑总高度为54.0m,地上17+1层(顶层为复式单位),首层局部设计为1层半地下室。建筑的规划与单体设计结合气候与地域性的特点,设计理念强调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以居住舒适性为出发点,充分考虑采光、日照、景观等因素,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山势、水景等自然因素,按照现代建筑的实际功能和体量进行设计,同时结合汶川地区传统羌族建筑的特点,力求营造出一处充满现代感而又处处洋溢羌族风情、和谐而舒适的安居小区。它的设计理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 总体布局特点
汶川地形复杂,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本工程在总平面布置中充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土方量,达到业主要求同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汶川灾后重建的居民安置区项目,安全防灾也是建筑必须关注的设计要素,因此在现有地形条件下,要尽可能的使建筑远离灾害影响,同时结合休闲景观节点与应急避难功能进行设计。
安置小区设计为三栋塔式高层居住建筑,弧形围合成相对独立的居住区,共享中心绿化,远离规划路的噪音影响。小区西北向和东北向分别设置两个主要小区出入口与周边的规划路相接,形成出入方便紧密相连的小区布局。根据日照分析进行多次方案比较,其中L形的围合布置和点式的均衡布置均会出现不利日照的户型,因此最终确定了住宅弧形的围合布置.户型的住宅体量布置,不仅满足了与周边多层住的日照间距,留出了大片的中心绿化广场,尽量远离规划路排除路面噪音的影响,同时还形成了良好的景观视线,远眺杂谷脑河。小区三栋住宅塔楼呈弧形围合,形成绿化中心广场,小区总体绿地率不低于30%,提高环境质量和居住生活质量。
二. 交通组织
小区规划设计了明确的交通系统,实现人车分流:东北侧的主要小区入口为车行入口,围绕住宅设置了环形的道路为车行道路系统;东北侧的主要小区和西北侧的次要小区入口为居民的步行入口。人行道路与车行道路分开,形成安全的人车分流系统,与此同时,人们还可通过安全人行通道直接步入中心绿化广场进行休闲娱乐。普通的车行道路系统和人行道路系统可兼用为消防车道,必要时可利用小区的隐形消防车道。
三. 立面设计
项目地处羌族文化区,建筑立面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以川西羌族风格的建筑风格及符号元素为基本要素,同时以现代建筑手法和线条加以诠释,配以简洁亮丽的墙身色彩,局部结合暖色点缀,营造出具有藏羌风格的现代化居住建筑。厚重的墙体,略带收分的建筑形体,突出的木质构件,建筑顶部的线条处理均反映出了羌式建筑的风貌;浅灰色的仿石面砖与暖黄色的涂料搭配在建筑立面的使用展现了羌式建筑的韵味。在现代居住使用功能的飘窗、阳台等细节处,用传统羌族建筑建造理念加以演绎,如局部仿片石砌筑阳台,木质的雨棚构架和楼梯间顶部的点式凹凸仿碉楼形象。以较为经济合理的方式,体现了地域文化、城市文脉,建筑立面风格与城市总体风貌是协调的,同时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和时代气息。通过建筑体量和建筑空间的变化,建筑虚实的对比、色彩的搭配,整体上提炼羌式建筑稳重而挺拔的形象,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居住建筑。
四. 环保措施
1.选用高效率及低噪音设备,在布置机房位置时,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泵组采用隔振基础;水泵进水管、出水管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和弹性吊、支架,减少噪音及振动传递。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静音式止回阀,减少噪音和防止水锤。
2.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生活用水水池(箱)且设加锁密闭人孔盖,并设有通风系统。生活饮用水水池(箱)采用不锈钢板材质的水箱,生活饮用水池上部无污水管道。
3. 生活饮用水池(箱)进水管与水泵吸水管对侧设置,以防短流,且水池进水管管口高出池(箱)内溢流水位,溢流管和泄水管的出口排至泵房内排水明沟。管底(口)高出排水沟沿不小于0.15m。池(箱)顶设通气管。
4. 生活水池设自洁式消毒器,并定期对池水进行循环,防止水质变坏。水池通气管及溢水管管口加防虫网罩,防止杂物尘埃进入池内污染水质。
5. 所有运转设备设减震器,所有通风系统设备,选用高效率及低噪音设备,在系统设计上作消声考虑。
6. 本工程在地下B栋首层设有一台200KW柴油发电机组,在机房内墙面及天花采用吸音材料处理。散热排风经消音通道排向首层,发电机的排烟在机房内经除尘消烟处理达标后,沿竖直烟井在屋面高空排放。
五. 卫生措施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建筑物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满足日照,天然采光和通风要求,每户厨房、卫生间均能自然通风采光,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厨房内均有烟囱伸出屋顶,伸出高度均符合规范要求。每户均设有入户花园、观赏阳台,使户型户内能形成自然通风采光,同时提供足够的半室外的活动空间,提高居住的生活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