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河北省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现状以及困境
(一)河北省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现状
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出现,社会用工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且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多元化使得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的难度较大。河北省作为我国的中部大省,其劳动力资源丰富,从当前河北省社会保险的参保情况上看,截止2017年6月,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人数为595.6万人,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5359.31万人,反映出当前河北省存在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从目前的社保参保情况上看,河北省2016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3439.45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511.3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06.88万人。从比重上看,河北省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虽然逐年上涨,但是比重依然较低,而且大部分的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无法参与工伤保险。
(二)河北省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存在的困境
1.缺乏法律依据。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上主要是针对正规的用工标准,如全日制用工方式,对于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我国的《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其可以自主参加基本的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而社会保险的内容构成中,不仅包括养老与医疗,还有失业、工伤与生育,但是我国的《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规定中,并未存在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从法律定义上看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人员,对于这部分人员如果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生人身健康损害事故,往往处理的规则是“谁用工、谁负责”,需要雇主承担责任的方式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的问题。由于缺乏法律上的规定,导致河北省灵活就业人员目前无法参与到工伤保险制度中,目前针对建筑业的农民工,这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的规定,按照人社部与住建部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规定,采用按照用人单位参保或者是项目参保的方式,是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但是从整体上看,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多,而且涉及的行业众多,标准也存在差异性,缺乏法律的统一规定,导致推行存在较大的困境。
2.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大。从工伤保险的实践层面上看,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缴费率较低,但是与全日制用工方式中的一些事业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相比,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的概率较低,而灵活就业人员中,如临时建筑工人发生工伤事故的概率较高,工伤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通过各个行业、各个群体之间实现一种共济,如果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的范畴,工伤保险赔付采用的是无过错原则,从我国当前试点的城市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效果上看,工伤保险基金容易处于一个收支不平衡的状态,而如果单纯的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费率,则又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下降,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存在实践的难题。
二、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困境的思路
(一)加快立法,推行顶层设计
任何制度的推行都需要在法律框架下实施,当前我国的《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条文中并未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具体规定,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只能参与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从用工的效果上看,灵活就业人员与全日制的劳动者并不存在实际性的差异,对于用工主体来说,雇佣灵活就业人员或者全日制的劳动者,其目的都是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因此,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应当持肯定的态度。从立法上看,要完善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从河北省的实践上看,要积极推进城市的试点工作,针对不同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而且要从政策上对工伤保险的赔付标准进行统一规定。从我国的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上看,将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工伤认定与赔付体系是符合劳动法的公平原则,通过推进顶层的法律制度设计,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制度提供法律制度上的支撑,有效的促进其发展,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实践中积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方式
灵活就业人员与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出现,社会中灵活就业人员的时间、服务的对象、参加的工作性质存在灵活性,因此,在实践中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性设计其参与工伤保险的形式。如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确定工伤保险的认定范围,如家政服务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采用APP软件登记的方式确定工伤损害事故是否处于工作时间,进而实现工伤认定;如又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确定工伤保险認定,如建筑工人可以采用项目打包的方式,不论项目工人流动情况,按照项目工程量、工期打包方式进行工伤保险缴纳,采用灵活性的缴费方式,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作者单位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一)河北省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现状
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出现,社会用工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且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多元化使得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的难度较大。河北省作为我国的中部大省,其劳动力资源丰富,从当前河北省社会保险的参保情况上看,截止2017年6月,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人数为595.6万人,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5359.31万人,反映出当前河北省存在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从目前的社保参保情况上看,河北省2016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3439.45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511.3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806.88万人。从比重上看,河北省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虽然逐年上涨,但是比重依然较低,而且大部分的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无法参与工伤保险。
(二)河北省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存在的困境
1.缺乏法律依据。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上主要是针对正规的用工标准,如全日制用工方式,对于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我国的《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其可以自主参加基本的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而社会保险的内容构成中,不仅包括养老与医疗,还有失业、工伤与生育,但是我国的《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规定中,并未存在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从法律定义上看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人员,对于这部分人员如果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生人身健康损害事故,往往处理的规则是“谁用工、谁负责”,需要雇主承担责任的方式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的问题。由于缺乏法律上的规定,导致河北省灵活就业人员目前无法参与到工伤保险制度中,目前针对建筑业的农民工,这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的规定,按照人社部与住建部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规定,采用按照用人单位参保或者是项目参保的方式,是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但是从整体上看,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多,而且涉及的行业众多,标准也存在差异性,缺乏法律的统一规定,导致推行存在较大的困境。
2.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大。从工伤保险的实践层面上看,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缴费率较低,但是与全日制用工方式中的一些事业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相比,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的概率较低,而灵活就业人员中,如临时建筑工人发生工伤事故的概率较高,工伤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通过各个行业、各个群体之间实现一种共济,如果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的范畴,工伤保险赔付采用的是无过错原则,从我国当前试点的城市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效果上看,工伤保险基金容易处于一个收支不平衡的状态,而如果单纯的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费率,则又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下降,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存在实践的难题。
二、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参保困境的思路
(一)加快立法,推行顶层设计
任何制度的推行都需要在法律框架下实施,当前我国的《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条文中并未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具体规定,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只能参与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从用工的效果上看,灵活就业人员与全日制的劳动者并不存在实际性的差异,对于用工主体来说,雇佣灵活就业人员或者全日制的劳动者,其目的都是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因此,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应当持肯定的态度。从立法上看,要完善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从河北省的实践上看,要积极推进城市的试点工作,针对不同行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而且要从政策上对工伤保险的赔付标准进行统一规定。从我国的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上看,将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工伤认定与赔付体系是符合劳动法的公平原则,通过推进顶层的法律制度设计,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制度提供法律制度上的支撑,有效的促进其发展,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实践中积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方式
灵活就业人员与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参与社会保险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出现,社会中灵活就业人员的时间、服务的对象、参加的工作性质存在灵活性,因此,在实践中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特殊性设计其参与工伤保险的形式。如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确定工伤保险的认定范围,如家政服务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采用APP软件登记的方式确定工伤损害事故是否处于工作时间,进而实现工伤认定;如又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确定工伤保险認定,如建筑工人可以采用项目打包的方式,不论项目工人流动情况,按照项目工程量、工期打包方式进行工伤保险缴纳,采用灵活性的缴费方式,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作者单位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