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逃不过这些感官刺激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知产品,是产品销售的第一步。
  一家企业的产品,如果不能在感官上吸引消费者,就很难从内在打动消费者,实现“从商品到货币”这惊险的一跳。而好的感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协调消费者感官,强化产品认知,我们姑且称之为“感官营销”。

什么是感官营销


  它其实是一种全方位体验,就是通过品牌、产品包装、功能、促销、服务等诸多因素刺激个体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吸引消费者注意,增进消费者的了解,进而促成产品售卖的营销方式。
  为什么要运用感官营销?有两点重要原因:首先,人是感性动物,会根据自己的感知,对比和思索,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策,从而趋利避害,选购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其次,通过感官营销,可以在消费者头脑当中给产品更好地“画像”,从而深化消费者头脑中对产品的记忆,让其在时下或以后需要时,能够想起购买企业的产品。
  感官营销的核心,是可感知和认知,而可感
  知的切入点是给品牌或产品构建鲜明的特色。实际上,也就是独特销售主张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即产品卖点,这些卖点决定了消费者买不买你的产品,而产品特色如果能符合消费者需求和认知,则可加速消费者购买的意愿,从而先入为主,最大化地实现销售的目的。
  调研数据表明,一个人接触信息的介质,87%靠视觉,7%靠听觉,3.5%靠嗅觉,1.5%靠触觉,还有1%靠味觉。企业市场部门在设计产品时,要更多地通过视觉和听觉并结合嗅觉、触觉和味觉,尽可能做到全方位运用,增强消费者的可感知及認知,最终达成产品更多、更好地售卖。
  做好感官营销,企业可以“设计前置”,即想让产品被消费者更好地感知,必须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就提前谋划,这是感官营销能够成功运行的一大前提与保障。

如何开展感官营销


  从市场实操的角度来看,感官营销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和实施。
  视觉:更突出、更美好
  也就是如何让产品看起来更具美感、与消费者更“对眼”,能够留下更深刻、更难忘的印象。
  法国有一句经商谚语:“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静物写生画那样艺术地排列。因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企业市场部门要从产品外观,即内外包装设计、售卖场所的终端陈列与生动化布置、产品色调、灯光、装饰物、助销品等方面,来尽可能地“凸显”产品,让产品有脱俗的气质,能从同类品牌中脱颖而出。比如,可口可乐的红色包装,当年健力宝爆果汽的黑色瓶子,联合利华在终端陈列布置成铁塔、花篮、船坊、城堡、双子塔等形状,金星啤酒用啤酒罐做成坦克型,碧生源把产品做成中国地图、荷兰风车、向日葵、司母戊鼎、二龙戏珠等形态展示,这些都极大地强化了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前来围观,让消费者过目不忘。
  听觉:更入心、更悦耳
  美国营销大师爱玛·赫伊拉曾说:“不要卖牛排,要卖滋滋声。”
  与其卖牛排,不如让消费者听听煎牛排时的“滋滋”声。这个时候,也许营销人员还没开口,消费者就已经忍耐不住准备下单了。营销人员不但要讲清楚产品,而且要让消费者自己来听一听,感受那个让人心动的“精灵”,甚至让消费者想象消费产品时的情形,促使消费者更快地下决定购买。市场营销人员可以通过打招呼,让消费者感受到热情与真诚;可以通过面对面的销售沟通,做到百拿不厌、百问不烦;可以通过地面终端POP视频展播或演示,让产品信息映射在消费者的眼睛里,进而深驻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可以通过在终端场所播放应景音乐,或舒缓,或悠扬,或怀旧,调动消费者的情绪,寻找心灵的共鸣,让消费者能够有更多时间了解和咨询产品。
  嗅觉:更诱人、更迷惑
  是指通过终端环境及产品本身的气味,带给消费者一种穿透感,进而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促使消费者进一步接触和体验。很难想象一家凌乱不堪、气味刺鼻的零售终端能让消费者留下来并购买产品。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清洁的售卖场所氛围,最起码不能有异味,营销人员可以运用空气清新剂或多通风等,改善空气质量,让消费者愿意更长时间地停留。二是让产品本身的气味散发出来,而这种气味最好是消费者习惯并喜欢的、能够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曾经流行一时的“馋嘴鸭”,就是根据《十药神书》记载的禽鸭对于人体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配以几十种纯中草药,运用独创的烹制技术及核心秘制配料,在制作过程中散发浓浓香气,十里飘香,极具热销的氛围,以至于出现门店每天都有大量消费者排队等候的壮观售卖场景,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嗅觉的引导作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案例。



  触觉:更具质感、更易互动
  从人性好奇心的角度,也可以让消费者多接触产品、体验产品,进而全面洞悉、熟知产品。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旅游工业园、参观长廊或开放操作间,让消费者感受产品生产过程,甚至让消费者参与进来,通过免费制作及试用,让消费者相信产品,进而购买产品。
  一些食品品牌在带领消费者参观企业旅游园时,最后一个项目往往是让消费者现场动手制作,并拍照留影,将影像资料悬挂在制作间,让消费者珍惜和流连,也给后来的消费者做示范。
  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
  在营销的整个过程中,如果消费者自己参与了,也就意味着会对企业与产品有更深入的洞察,能够提升购买决策的效率。卖床的家居企业让消费者试坐试躺、卖厨电的企业让消费者现场烹饪、卖白酒的企业邀请消费者参加品鉴会并在现场操作勾兑等,都是运用触觉加深产品印记,让消费者有一种参与感——“产品是我自己做的”。台北一家老牌饼屋就是让游客在参观之后,在师傅的指导下,用原料、磨具等在操作间亲自制作,然后烤制。此举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并购买,商场一层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味觉:更可口、更悠长
  此项,主要针对食品企业。
  免费品尝,是低成本市场推广的方式。台湾某著名休闲食品企业的营销总监曾在培训后说:“对于食品公司来讲,最好的营销方式,就是免费品尝,因为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这家企业在推广时就大量运用了免费派发的方式,通过调派大量营销人员在大卖场、商场、繁华十字路口、社区门口免费派发小包装品尝品,让很多消费者切身感受到产品的美味。后来,这些消费者就到处寻找和购买,产品很快打开了销路,这是不用广告也可以成功推广的好路径。
  某啤酒企业,每年都会在各地举办“啤酒节”活动,通过免费试饮、文艺节目,尤其是喝啤酒大赛,让消费者现场观看并参与比赛,或在一些夜市大排档举行“限期不限量免费喝”活动,宣传与售卖的效果都非常好。
  我在全国各地给企业授课,事后往往也会成为企业的消费者,为什么?就是因为通过课前调研和授课过程,甚至招待餐食里就能品尝到产品,对企业和品牌有了较多的了解,因为信任,所以购买。
  卖产品,就是卖一种想象,一种渴望。
  蒙牛特仑苏为什么能够打开局面,跟产品的可感知有很大的关系。它的广告语是“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在为蒙牛授课时,一位高管告诉了我选定这一产品诉求的缘由:
  企业有一牧场在内蒙古阴山脚下,那里蓝天白云,山峦青翠。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一群奶牛沐浴着阳光,在缕缕清风与花香里,喝着山泉水,听着优美的音乐,悠闲地漫步、吃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此快乐的心境,如此美好的景致,处于此情此景下的奶牛自然产好奶了。
  企业就是通过场景化的描绘,让消费者在想象中看、听、嗅、触、品,给消费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畫,而在此条件下,消费者对产品自然而然就有了不同寻常的认知。
  麦当劳是什么?是美味可口的汉堡、炸鸡、可乐,但麦当劳也是服务员带领儿童一起玩耍的儿童乐园、是孩童庆祝生日的集聚地、是清爽洁净的就餐环境……企业通过一切可以运用的感官、感知手段,增进消费者印象与好感,从而让其更频繁地光顾麦当劳,成为忠诚消费者。



  消费者购买产品,就是购买一种感觉,企业只有尽可能激发消费者的感官神经末梢,才能引导消费者从感知到认知,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解到信赖,进而购买,更进一步地达到营销的终极目的。
  作者:营销实战专家,微信公众号“崔自三营销视界”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下的商业竞争,总是会有参差不齐的竞争者。我们都希望是共赢式的竞争,但实际上经常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甚至可能是整个商业环境都会出现低价打折的恶性循环。  如果能从中跳出来,你将会获得一片“蓝海”。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个案例的品牌主,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但它却从恶性竞争的困境中,实现了3倍以上的营业增长。  这是成都的一个餐饮品牌,去年年初才创立,品类是串串火锅,品牌名叫“赵大帅”,生意时好时坏,
期刊
摆地摊,老北京人更习惯用“练摊儿”这个词,是过去北京人的一种谋生手段,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往往在胡同里,或是家门外摆个小摊儿,以谋求生计。发展到今天,最具特色的,要属北京潘家园的古玩城了,那里也最具有“京味儿”。你以为大佬们只是在单纯地摆地摊?  今天再看摆摊,如果你还认为那是一群老年人的事,那就是“老眼光看人”了。  更有路人接受采访时说,晚上出摊卖儿童泡泡机,一个晚上就能赚近1000元。这么一看
期刊
看《二十不惑》中“三无”女生姜小果贴在大学宿舍的20岁清单:再写5篇“10万+”的文章;买人生第一只名牌包;带妈妈到深圳旅游……  你以为她在谈消费体验?其实她在暗暗发力人生价值交付。你以为她还没有解决生存问题?其实她已经在死磕生活的意义。当“00后”开始有了回忆,开始跻身社会主流舞台,品牌就开始有了上升的空间。没有消费者,只有生活者!人们追求的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在过程中获得一种显见的自我激励。
期刊
前期,小米有品App发布了一组“超系广告”—一系列11支,每支15秒左右,总时长将近3分钟,统一主题“忘了××,也别忘了小米有品App”。显然,小米有品希望通过这种无厘头的洗脑广告,让大众记住品牌。  “超系广告”近年来广受欢迎,做到极致的当属京东。而本次小米有品的“超系”尝试,显然没有抓住精髓。缺乏对品牌定位的清晰传达  从“米家有品”,到“有品”,到现在的“小米有品”,应该说小米有品还处于不断
期刊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抖音上看短视频,突然被视频中的一件产品打动,下单买回来后却发现东西非常普通,就没有使用,甚至有点后悔,感觉自己上当了。  当你非常饿的时候,在超市搜索商品,看到泡面包装上的那诱人的设计图,瞬间就被吸引,买了一包却发现自己永远煮不出包装上的那碗面,吃的时候虽然心怀芥蒂,但是你已经“被成交”了。  节假日,很多人会不远千里去各种景点旅游。门票当然不便宜,但是当你进入山林景区
期刊
300多位娱乐圈明星把淘宝直播间当成通告来赶、苹果手机加码参加天猫大促、一众去年完全没有上榜的品牌如李子柒、内外等上了天猫行业销量TOP10,还有PRADA、MiuMiu、DIOR低调入驻天猫奢品……今年的“618”,仍有不少特别的现象。  研究“618”,是为了搞懂“下半年怎么办”。  如果说以前的电商节是消费狂欢——买家省钱,卖家赚钱,那么今年的“618”就更像是“买家为了生活,卖家为了流量”
期刊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6月可能是一个效率不太高的月份,日常下笔如有神的小编(这个主要给领导看)都觉得灵感都有点梗塞了。隔壁座位的主编甚至发出了“有空一起爬山”的善意提醒。  难道是因为6月有个端午假期的缘故吗,有点牵强了是吧,3天的心情可以左右7天的产能,但可能还波及不了一個月的走向。小编经过和多名资深职场小油条谈心,终于摸索出了原因。  走完6月的最后一天,就意味着上半年彻底结束了。小油条们可能
期刊
No.1花小猪,欲再造拼多多传奇  近来,一款叫做花小猪打车的App刷爆朋友圈及各大网络平台。  时说新语:  无论是以相声演员郭麒麟作为品牌的代言人,还是在朋友圈的病毒式传播,花小猪的出场方式都引起了众人的围观。但是稍作了解后,不少人对花小猪App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滴滴的新马甲,打车界的拼多多。而此评价就目前来看较为中肯。  搜索发现,花小猪是滴滴旗下产品,这一点滴滴在宣传上也是毫不避讳,显然是
期刊
在这个注意力极度分散的时代,“找点”是营销的基础—不管是节日热点、民俗热点还是社会热点,都赢得了大量的关注。品牌只需结合这些“热点”,找准能唤起消费者的“共鸣点”,就很容易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不过,相比“七夕青蛙”这样的突发性社会热点来说,开学季这样的周期性社会热点似乎并没有应有的关注度:  一来,很多人在想到开学季的时候,首先会联想到教育行业、社交软件,然后是可以购买开学装备的电商平台
期刊
一个好产品,却卖得不好,原因有哪些?  稍微有点经营常识或者商业感觉的人,都能说出N种理由。这里,我们不从渠道、促销、广告、人员等角度去评价,还是回到产品的维度思考——怎样建立好产品与用户的链接,尤其是如何根据全渠道用户体验地图,做好用户触点设计,让用户感知到你的产品的好,从而提高转化、复购和推荐率。全面理解眼前的产品  关于产品的理解,我们需要建立以下三个共识。  1.产品是“全形态”意义上的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