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并不文弱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天寿先生是浙江宁海人。说他霸悍,好像有些与通常人们对于江浙人的印象相悖。但实际上,在这里所指的霸悍,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写照。
  一位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必定与其人生经历、性格、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通过亲友、同行、学生的回忆,作为后辈的我们也能够对这位大师所秉承的“一味霸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潘天壽的儿子潘公凯曾经撰文写道,父亲“一辈子都像一个农民那样生活着”,他自己动手炒年糕,每天早起扫院子。关于这一点,从流转下来的很多老照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来,布衫、元宝鞋似乎是老先生的穿着“标配”,与那个时代艺术圈的不少前辈画家一样,感觉是一位生活简单、朴实的人。
  接触过潘天寿的人都说,他很谦和,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校长,说话慢悠悠的,话也不多。但据作为家庭成员的潘公凯描述,父亲其实有着神经“大条”的一面,而且刚毅:“我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刚毅的人,胆子非常大,完全不怕死。抗战的时候逃难,日本人丢炸弹,别人要逃到防空洞,他觉得防空洞太闷气,不肯进,就在旷野上走来走去。他这个人的神经是比较健康粗壮的。他逃难的时候骑马,要走很远的路,非常疲倦,他竟然可以在马背上睡着,掉到地上,还在睡,没醒。我当时在整理他的东西的时候,就想到一点,他当时学了画,走上了艺术这条道路;他如果进军校,一定是个将军。他不是文弱书生那样的人。”
  笔者个人认为,潘老的这些往事,反而是很“南方”的一种表现。事实上,直到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对于南北差异的认识存在某些误解,在他们看来,南方山清水秀,小桥流水,这样的环境必定养育出来的也是一群性格文气柔弱的人。但仅举一个例子就能看出来,翻翻近现代中国史,每一场社会的变革,往往都少不了南方人的身影。因此所谓霸悍,并不在于待人接物气势要有多么高调,而是心中对社会、对生活、对自我的一种态度坚守。尤其是潘天寿所处在的那个战乱年代,面对社会民生愈是无力,人内心的这种爆发力愈是强大。
  和齐白石、黄宾虹等人一样,潘天寿并没有从师于某一著名的大家,同样是靠博采众家,集诗、书、画、印为一,靠天赋、气质和后天的阅历统驭画笔,开拓出一条蹊径。此外,他所受到的教育也多了更多的现代性。走这种艺术成长路线,与他内在的强烈个性是很投合的。他在浙江第一师范的老师李叔同书赠的偈语“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不正是一种写照吗?
  在查阅众多与潘天寿有关的资料、回忆文章,时笔者注意到,观之后来的研究学者、评论家给予潘天寿创作的诸多赞誉,他自己似乎更看重的是美术教育。他曾说过:“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1923年,师范出身的他到上海,后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教师,讲授中国画技法与中国美术史课程,并与诸闻韵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国画系,这是他涉及中国传统画艺术教育的一个起点。1928年他被聘为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中国画主任教授,自此都未曾远离。
  作为一名内心气质强烈的知识分子,这种“霸悍”、大气在他的教育理念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他在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中说道:“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绝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中国绘画应该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绘画如果画得同西洋绘画差不多,实无异于中国绘画的自我取消。”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愈演愈烈,对于传统国画的批判甚嚣尘上。他愤慨而起,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谁说“中国画必然淘汰”》一文,扛起了中国画的一面大旗。
  他的学生吴冠中先生曾回忆,1940年前后,吴茀之、张振铎、潘天寿担任授课老师。三位老师合租一家民房,共请一个保姆做饭。“吴茀之老师喜欢吃甜年糕,张振铎老师喜吃汤年糕,潘天寿老师则爱吃炒年糕。”三种口味透露了三位老师当时的艺术气质,其中潘天寿的画口味重,汤汁都浓缩了。他常说,“要辣不要甜”,要“古”。那“浓、辣、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吴冠中说:“他毫不可惜地扬弃外形表面的琐碎变化,不爱玲珑爱质朴。说得通俗简易点:‘古’是追求造型的单纯洗练;‘浓’是缘于用墨的集中与酣畅,而运笔的直劈要害令人感到泼辣得痛快。
  吴冠中还说,潘天寿常以围棋的布局来比喻画面的构图,特别重视空间的占领,以少胜多。严格控制面积,出奇制胜。
  显见,这种“硬汉”精神,在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史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注:本文配图为中国美术馆“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展品。)
其他文献
高考扩招,让“独木桥”的桥面确实越来越宽了。从1999年288万人参考、录取率56%,到2016年940万人参考、录取率不低于80%,从八九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众化教育”,当上大学变得似乎越来越“容易”时,随之而来的却是令人头痛的“就业难”。  大学毕业,你的未来在哪里?  辗转多年只为留学梦  受访人:金赫  出生在小城市,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从小父母就告诉金赫“想改变自己的惟一命运就
期刊
进入千禧年,中国经济强力扩张,国力大幅提升,中国成功入世、神舟号飞船升天、上海世博会举办、北京奥运会夺魁……与此同时,人民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狂热的楼市、蓬勃的互联网+……瞬息万变的社会令人躁动不安。这种情绪也蔓延至学生身上,高考似乎不再是惟一出路,“多元化”讓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期刊
大学四年是读文学的黄金时间,校园里流淌着慵懒而浪漫的空气,“超低空飞行”、“群山之上”之类的文学社团,在校园里遍地开花。在这接踵而至的文学浪潮中,文学期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多年之后,当我偶尔回望遗落在烟水苍茫之中、笑中带泪的80年代,不知为何,首先回到记忆里的,是那个时代富于激情的马路求爱者群体。  这些热情得有些莽撞的年轻人,多为文学青年;作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求爱方式是很有腔调的
期刊
“读大学无用,北大清华学历不如一套房。”不久前,高房价与名校身份的叠加,迅速被推上热搜,引爆网络。段子手尽情发挥,剧情演化为:一对北大清华毕业的年轻父母拜问禅师:如果买不起学区房,该怎么办?禅师答曰:如果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对此,许多人不禁慨叹:知识还能改变命運吗?  其实,关于“读书无用论”的讨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已出现过三次——  第1次 “文革”后期  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
期刊
一边是高考,一边是匠心,怎么看,这两位都不搭界,可找找各自的特质,似乎也有着某种关联。比如,说起高考经历,许多人会想到痛苦、专注、坚持……匠心呢,有可能是枯燥、创新、信念……而之所以想谈论这个话题,是基于一些人对80后尤其是90后的“固执己见”——认为在浮躁的当下,年轻人已经很难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将毕生精力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果真如此吗?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80、90后的“
期刊
高考在推进,改革的呼声也浮出水面。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化。  1984年,“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最为流行的一句话。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很多人靠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或者辛勤劳作先“富”起来,在银行账户上有了十几二十万元的存款,成为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期刊
在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中,潘天寿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名字。他笔下的巨制,风格刚健、大气磅礴。正所谓“画品如人品”,这种笔墨功力,是他个性和内心的一种率性而为。  “霸悍”是潘天壽艺术风格的关键词。而这个词与中国画的主流审美似是不太合拍的,历来也鲜见前人的绘画理论中有这样的主张。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基因最讲究含蓄、内敛;然而,潘天寿的创作不仅要“霸悍”,还要“一味”,这听起来真是“很不得了”!  对此
期刊
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同时带来了西方的视觉欣赏习惯,国人不懂得怎么品读。而画家又不能总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要求大众,因为时代变化了。潘天壽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非常
期刊
传统文人画内敛蕴藉,富有书卷气,耐人寻味。尤其是花鸟画重视作品的寓意,对表达方式十分讲究。潘天寿先生却亮出“一味霸悍”的惊人之语,因为“霸悍”与“蕴藉”从字义上看是相对的,那么推崇文人画的潘天寿先生为何偏要表示出“霸悍之意”,又刻一方“一味霸悍”的图章,钤于自己得意的作品上呢?  想“霸住”不容易  在潘先生的一幅《墨竹》(收录于《潘天寿书画集 下编》)上,他题跋:“野战,须以霸悍之笔出之。”吴茀
期刊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类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多改变。而20世纪的艺术家,除了画好自己的画,还要面对各种新问题的出现,首先就要面对画为谁服务的问题。古人的书画创作是属于中国文人的,其意并不在于解决与社会、群体有普遍关系的强烈诉求。而从民国时期开始,中国艺术家已经介于中国文人的理念和现代知识分子责任转化之间的关系,这让他们既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人情怀,希望自我愉悦,又有对视觉效果等其他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