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开设现状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x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28个省、直辖市共9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关于休闲体育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所有休闲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均不超过20%,有了发生、发展的趋势,但还未形成主流;排在前五位的项目依次为:三人篮球、棋牌类、五人足球、台球、户外运动;棋牌、台球、垂钓等项目纳入高校体育的内容值得商榷;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资金投入过大,舍本逐末,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休闲体育项目 开设现状
  1.引言
  近年来,休闲体育几乎成了一种时尚,使得高校体育项目不断增多,可是大学生的体质却一年不如一年。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1]绝大部分高校体育课仅仅开设两年,甚至有的高校只开设一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高校的教师资源,传授健康知识,开设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项目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就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的开设现状做相关调查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设项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高访学者、在职攻读体育硕士生和博士生共113人为调查对象,对全国28个省、直辖市共90所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
  2.2研究方法
  2.2.1专家调查法。自制问卷并经过效度检验,共调查专家13人,针对问卷的设计与所要研究的问题,回答“非常适合”和“比较适合”的占87%,2人选“一般”,没有选择“不太适合”和“不适合”的。
  2.2.2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13份,回收102份,回收率90.3%,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88.2%。
  3.结果与分析
  3.1休闲体育概念的界定
  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定义。类似的名称还有“闲暇体育”、“余暇体育”、“娱乐体育”等,但“休闲体育”一词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休闲体育振兴协会”认为:休闲体育,并不是特指体育运动项目中休闲性强的项目。而是不管什么体育运动项目,只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欢欣鼓舞、身心快乐、心情开朗、消除疲劳等休闲体育的目的的,都可以称之为休闲体育。[2]孔垂辉分析前人对休闲体育的种种认识,将其定义为:“休闲体育不仅要含有时间、活动内容,而且更应该带着一种自觉创造、自由、积极的主观态度去参与、去体验。因此,休闲体育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3]由此可见,休闲体育并不特指某些运动项目,它强调内在感受,即精神第一。本研究列出的休闲体育项目是通过查阅文献,在高校中曾经或正在开设的称为休闲体育的项目。
  3.2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开设情况分析
  对全国90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高校已经开设的休闲体育项目约有12个,几乎所有的休闲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均不超过20%。三人篮球居首位(刚好达到20%),其次是棋牌类项目(占15.6%)、五人足球(12.2%),台球、户外运动均占11.1%,攀岩、高尔夫、沙排、登山、保龄球、沙足、垂钓等项目均在10%以下。表明休闲体育项目已跻身高校体育课堂,有了发生、发展的趋势,但还未形成主流。
  3.2.1棋牌、台球、垂钓等项目纳入高校体育的内容值得商榷。1989年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4]可见,体育最本质的核心和基础在于强筋骨,亦即增强体质,离开这一点,别的属性也就不存在了。
  当今高校体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体育项目开设得五花八门,往往以教授科目为主,而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一些休闲项目诸如棋牌、台球、垂钓也堂而皇之地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号称“运动之母”的田径项目由于枯燥乏味,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已退居三线。张洪潭认为:“单纯的脑力活动不在体育其列,棋牌麻将不是体育运动。”[5]一个体育项目的开设,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特长、学校的特色、项目的时尚性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最本质因素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棋牌、台球、垂钓等项目身体活动极少,与体育的本质不符合,纳入高校体育的内容值得商榷。
  3.2.2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资金投入过大,舍本逐末。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固然是好项目,但是在普通高校开设这样的选修课未免舍本逐末。学生连基本的手臂、腿部力量都不具备,拿什么攀岩?高尔夫、保龄球都属于贵族运动,一方面是因为场地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另一方面社会上都是贵族在玩这些项目。但试问:每千人中能有几个贵族呢?学校体育应该顾全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并为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服务,而不是只为极少一部分人服务。何况学生的体质没有跟上来,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什么项目都练不好,这是肯定的。学校不能一味地讲资金投入、讲硬件设施,其实并非资金投入越多越好,早有先人教育我们:钱要用在刀刃上。要看利用率,受益人群,否则将造成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所有休闲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均不超过20%,还未形成高校体育主流。排在前五位的项目依次是:三人篮球、棋牌类、五人足球、台球、户外运动。
  4.1.2棋牌、台球、垂钓等项目纳入高校体育的内容值得商榷;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资金投入过大,舍本逐末。
  4.2建议
  4.2.1把握体育本质,慎重考虑休闲体育项目。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而休闲体育,强调内在感受,即精神第一。大部分休闲体育项目身体活动不多,锻炼价值不高;少数项目如三人篮球、五人足球根本就还是球类项目,不过变了个游戏方法;还有一部分项目如登山、漂流要考虑学生的安全和结合学校的地理条件;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资金投入过大,等等。在高校本来学生能上的体育课时数就很有限,因而开设这类课程的时候要把握好体育的本质,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异而忘记根本。
  4.2.2设置体育必修项目,为终身体育服务,当今许多高校,学生一进校就开始选修体育项目,其选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于这些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一些难度大、晒太阳、练习起来累、考试不易通过的项目成了学生排除选课的主要因素。在高校传授学生健康知识,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让他们把1~2个项目作为终身体育项目,是很必要的。而像田径、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球类等项目都是锻炼价值极高且很易开展的项目,适宜作为体育必修项目。
  4.2.3课内外结合,扶持学生体育社团。体育社团能更加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能力,施展学生的才华。休闲体育项目更适宜以体育社团形式开展,但要做好安全工作。体育社团是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兴趣的自由发展、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提供了广阔天地。它不仅是学生自我主体的需要,而且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学校应扶持体育社团,培养社团骨干,开展各项活动。
  参考文献:
  [1]群体司.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2052573.html,2011-09-02.
  [2]蔡宝兴,叶佳梅.休闲体育概念辨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4):65.
  [3]孔垂辉.体育核心期刊休闲体育论文研究的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39.
  [4]赵雅琴,吕旭涛.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综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2):64.
  [5]张洪潭.从体育的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29(2):82.
其他文献
心音能够反映心脏的跳动情况,与人体心脏的健康息息相关。作为一种极有价值的生物信号,现已广泛引起中外研究者的注意。而深度学习算法因其在复杂自然环境下,处理大数据时所
根据最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高中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充分重视高中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提高,把口语教学运用于各种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用英语表达,获得足够的口语提升的机会。因此,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方法的分析。  一、口语表达与听力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放录音,没有任何教学创新,学生始终处于紧张的做题状态之中
摘 要: 德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中,在职高体育教学中也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提出几点措施,以增强职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  关键词: 职高体育 德育 角色定位  职高与普通高中的区别是职高生更快面临就业,因此职高阶段是学生完成从学习到工作根本性角色转化的“预热期”。在这个时期,职高体育老师不但要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生动
摘要: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参考了相关健身理论与排球学习理论,对排球练习方法,特别是基层群体性排球锻炼方法及其具有的健身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与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群体性排球健身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 排球 练习方法 锻炼价值  排球运动自1905年传入我国以来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世纪80年代女排夺取的五连冠更是激励了一代人拼搏进取,虽然在上世纪末经历了发展的低潮期,但通过
将耐酸、抗热的微生物植酸酶基因(phytase gene)转入禾谷类作物中,可望使禾谷类作物中的磷素及含有该作物的配合饲料中的其它原料的磷素从植酸中释放出来,从而可大大提高其磷
摘要: 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方法进行探究,提出了三个方面: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培养与训练,战术配合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以及整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以期为我国高校教练员带队训练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篮球运动员 篮球意识 培养与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性项目,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条件、技术水平,而且
摘要: 学校的晨练跑操总是存在一些消极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动力呢?作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实践,总结出一些方法把思想教育与运动实践不露痕迹地结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跑步排头理论 共振效应 落后心理 糖果效应  一、排头理论  通过学校的晨练,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跑在最前面的学生队伍始终都很整齐,大个子学生跑在后面,时间长了,后面的学生就懒散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和谐教育”的解释——人的活动有两种职能: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是人的自我表现,个人的世界观、信念、意志力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和谐教育”就是把学生的这两种职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都得到均衡的发展。现实的外语课堂教学恰恰忽略了上文提到的第二种职能,尤其忽略了“人的自我表现”“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实质上
摘 要: 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新方法正不断被发现和应用,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体育教学,仍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作者认为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采取多种创新形式,对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应用。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堂 教学方法 选择 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历经教育改革之后,在体育教师的不断努力研究与创新下,涌现出很多适合课堂教学的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