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女孩子的抽屉”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报道是块难啃的"骨头",尤其对于年轻的女性记者,愿意选择跑科技的,并不很多。中国新闻界女记者出名的不少,但多数以采访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包括体育等领域而成名,在科技天地里纵横驰骋的女性,实在是凤毛麟角。老一辈中,我印象较深的是,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首届理事会上被选为名誉理事长的人民日报记者柏生,她以采写科学家见长。上海也有过几位优秀的女科技记者,如上海科技报的毛秀宝、上海电台的徐慰侬、解放日报的曹玉和等几位老大姐,但都已退休。科技的深奥、枯燥,常常令女性同行们望而却步;而女性的思维特点,有时对进入偏重抽象性思维的采访领域,也确有一些障碍。但是,这一情况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年轻的女记者,一下子成了科技采访的主力军,并且冒出了好几位出类拔萃的巾帼英雄,如解放日报的汪敏华、新民晚报的张弘和文汇报的张咏晴等。她们的作品,既有浓郁的科学气息,又具有女性的特点。上海新闻界女科技记者群的崛起,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确实令人欣喜。对于汪敏华和张弘的科技报道,一直是我们文汇报科技部学习、研究、分析的主要对象,而本文主要就张咏晴的科技报道特色,谈点看法。
  一、科技报道的灵魂,在于"活"。要使深奥的科技内容能让广大读者要看、爱看,一定要写活、写生动,帮助读者看到科学世界中富有理趣、包含科学美的一面。
  有过"学生记者"经历的张咏晴,是带着她当时的一本新作《女孩子的抽屉》,走进文汇报科技部的。翻开她的"抽屉",斑斓多彩,充满了女孩子的情趣,但与她面临的这个科技世界,景色却有些迥异。那么,是关上这趣味盎然的"抽屉",从此面对着那些生硬的数据、拗口的名词,做起数字和文字游戏;还是在这科学殿堂的门口徘徊窥探,始终作为一个门外人?这两种做法她都没有选择,而是走了"第三条道路":既要走进这个陌生的世界,又要用新闻记者的独特眼光,采集能激发普通读者对科学产生兴趣的东西,使科学变得有趣,能让广大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女孩子的抽屉"要变成一双"女孩子的眼睛",即能以女孩子的慧眼,观察这一以男性为多、充满了抽象性的科技世界,发现和捕捉到独家的科技新闻,并以自己的纤纤巧手,编织工艺品般的构思稿件,给枯燥的科技报道带来灵气,形成自己的报道特色。譬如,建筑采用轻质新材料,她比喻为"高楼瘦身";一种金星合月的天文现象,被称为金星月亮合跳"双人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比米粒还小、身披铠甲的昆虫新种,在她的笔下被称为"袖珍武士";写研究克隆羊的科学家,她信手拈来一个标题《与羊共舞的人》。当然,不仅仅只是比喻的应用,更在于采访和写作时的精心。譬如,"喜看小鸡破壳",是报道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文章开头这样说:"孵化"这个词近来不断出现在跟养鸡没有什么关系的高技术领域,它的含义是对高科技产业化加以催化。昨天,在上海市信息产业成果展示厅,与会的专家、企业家、媒介人士,或多或少地听到了"小鸡"的叫声。这样的描述,生动、活泼,增加了科技与读者的亲和力。
  二、科技记者应熟悉现代科技知识,了解当代科技发展趋势,把握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善于发掘科技的人文价值,具有科技、文化、新闻的综合素质。
  把科技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实际上还只是成为一名出色科技记者的第一步,属于基本功,要做到这一点,说容易也不容易,说难还算不上最难。作为科技记者,更难的是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要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趋势和动态,并能从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发现与捕捉读者关心的新闻题材。当代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新的成果、新的应用、新的概念层出不穷,作为科技记者,应该敏锐地关注这一切的发展,脑子里时时刻刻要有一根发现之"弦"。
  纵观张咏晴的科技报道,在步入记者生涯的第一阶段,主要功夫是花在将枯燥的科技内容如何生动化上;而到第二阶段,大致是她走上记者岗位后的第四五年,她的报道发生了一次新的飞跃,这就是她开始关注起"大问题"了--当代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频频成为她报道的主题。譬如,防止科技炒作、关注科研道德、基础科研国际化、生命伦理等等。其中不少重要问题,是通过她的报道,由文汇报在国内媒体上率先提出的,引起了科技界和各方面的重视,这明显提高了文汇报在国内科技界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于防止科技炒作和人兔细胞融合问题的讨论。
  2000年,"基因皇后"陈晓宁所在的公司为争取在香港上市,在国内大肆炒作。张咏晴与江世亮合作,在全国各大媒体中首次亮出批评旗帜,揭露了相关真相。文章发表后,接到了包括顾玉东、严东生等一批院士在内的大量读者的来电和来信,认为文汇报记者勇气可嘉。2001年9月,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首创人兔结合方法克隆人胚,围绕"这一实验是否亵渎人类尊严",张咏晴与驻广州记者于明山一起组织了专家讨论,连续发表6篇报道,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生命伦理的大论战。
  近几年来,文汇报科技部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业务氛围,就是经常讨论、分析国内和国际科技发展的动向,从而能提出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预见性的新观点、新问题。著名的"知识经济"观点,就是1998年江世亮在对杨福家的采访文章中首先提出的,其影响之大,已众所周知。又如"内容产业"、"循环经济"、"大学是高科技产业的源泉"等观点,都是我们在国内最早提出的。这种气氛,显然对作为一名年轻女记者的张咏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扩大了她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她的思维方式,使她很快跳出了女孩子的"抽屉",大气了许多。而更可贵的是,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她仍然没有放弃对生动性、活泼性的追求,她的报道没有因为关注了一系列严肃的科学问题,而变得学术化、专业化和概念化、空泛化。翻开她的报道,仍然充满了新鲜、活泼的灵气,令人爱读。你看,她在写《我科学家成功观测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奇观》这样一个深奥的科学问题时,这样开头:"77年前,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预言:在极低的温度下,原本杂乱无章的原子会突然以最低的能量状态凝聚,其统一的频率犹如'一群原子在齐声歌唱'。这就是物理学界著名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近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宣布:他们用实验方法成功地观察到了这一科学奇观,听到了原子的'美妙歌声'。"赋予深奥的科学概念以人性化,这方面的探索,对于以突出教、科、文为主的文汇报,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采访的深入、写作的"精品意识"和执著的事业追求,是年轻记者成长的重要因素。
  张咏晴是幸运的,文汇报是国内著名大报,又具有自己的办报风格和特色,这使得像她这样的年轻记者,一进报社就获得了一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良好平台。但是,这些环境和条件毕竟是外因,同样是年轻记者,成长和发展也不尽相同。张咏晴的成长,有着她个人执著追求和努力奋斗的内在因素。从旁观察,有几点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以记者的良好素质和个人诚信,获得科学家的信任,是做好科学记者的必要条件。跑科学新闻的难度,还不在于科学本身的深奥难懂,而在于多数科学家不欢迎采访,他们对新闻宣传有误解和成见,对记者往往避而远之。要消除科学家与记者之间的这层隔膜,最需要的是对科学家的理解和尊重。如你要理解和懂得他的工作、尊重他对内容的修改意见,等等。在这些方面,张咏晴是很注重的。在采访前,她会尽量了解和熟悉一下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家个人的资料;采访回来后,也不是急着写稿,而要先把采访的内容消化、弄懂。成稿后,一定会把稿件传给科学家看过,有时对方很忙,要很晚才能回来,而稿子第二天就要见报,她也会很耐心地等待着,直至对方把审定的稿件传回来。为此,她在短短几年中,就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信任,与他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认真写作,几乎对每篇稿件都抱有一种"精品意识"。张咏晴对于写每一篇稿子,都是非常认真的,就是一些几百字的消息,她都会认真从事。作为部主任,有时难免要催稿,但催得再急,她都不会因此而草率、马虎、匆匆了事。看她的稿子,总有一种赏心悦目、清新流畅的感觉。在稿件定稿之前,她还常常会把稿子先请我们看一下,征求修改意见在发稿之前。当我们对某一处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并在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改后,她往往会对这些修改之处加以认真思考,最后的定稿,又往往会比我们的改动更生动些。正因为有这种认真、精心的工作态度,她的稿件会经常得到表扬和好评。去年一年,她获得文汇新闻奖一等奖就达4次,并获得上海好新闻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就在于她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黑龙江流域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三大文化文明发源地之一。这里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更新传播理念讲好龙江故事也是亟须解决的课题。文章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俄侨移民文化遗产的真实记录、地域特色冰雪文化的多元呈现、龙江精神表现手法的创新突破、中俄两国深厚友谊的影像传播五个方面,提出黑龙江纪录片的对外传播策略。  
期刊
【摘要】媒体融合背景下,为切实提高传统媒体思想政治宣传效果,传统媒体需要掌握并利用新媒体资源,以全网式教育方式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文章阐述了媒体融合下传统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机遇,分析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从全网式角度提出传统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全网式;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媒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新闻媒体的重点工作内容。新闻媒体传递的信息及思想对于群众的综合
期刊
【摘 要】在媒体融合进入纵深推进的全媒体传播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扬长避短立足优势发挥特色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当代广西杂志社通过突出特色加强策划让规定动作出新、自选动作出彩,通过分众化传播、差异化表达、全媒发力讲好百年大党的辉煌历史和动人故事,其创新实践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突出特色;加强策划;全媒发力  2021年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
期刊
【摘 要】文章认为,传统媒体如何借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增强内容分发和传播效果,使党史宣传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了传统媒体人眼下的新课题。文章从党史宣传的创新思维入手,具体分析传统媒体在宣传工作上的优势和新媒体在宣传上的特点,提出主流媒体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宣传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党史宣传;新媒体;传统媒体;主流  学习党史,宣传党史,是媒体人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有机融合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前,传统报业面临破解困境、创新发展的共同命题。文章认为,按照报网融合思路,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打造媒体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线下收集维权信息,由专业记者调查事实真相,推动社会问题解决,为民办实事、纾民忧、解民困,是传统报业创新发展路径之一。文章通过分析柳州日报社打造“柳报维权哥”报业品牌,从加强报网融
期刊
【摘 要】开发区对于发展数字出版产业有诸多优势,实现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尊重发展规律,实现传统产业优势向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优势的转化。文章以开发区主导的“园中园”发展模式为例,分析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管理运行模式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从规划定位、引导、资源、金融服务、人才培养、人文环境建设等方面着手,推动数字出版基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出版基地;开发区;园中园;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形势下媒体融合不断加快,行业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以人为本,准确把握行业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行业媒体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现突围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当前行业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行业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现状,剖析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调适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行业媒体;心理健康;策略  行业
期刊
【摘 要】新媒体信息灵活的传播方式、广阔的传播范围、多样的传播渠道、丰富的传播手段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导致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这样的形势,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人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时代需求和媒体发展形势,紧跟时代步伐,提升综合素养,加快转型发展,才能促进传统媒体的健康前行。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节目的影响,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提出了促进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转型
期刊
--面对尖刀,我的冷静与柔情,仿若灵光一现,也许有可借鉴之处,但一定不是通用准则。  2002年12月7日晚上的8时30分左右,雨丝飘零,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离住所只剩下五六十米光景时,一个人挡住了我的去路,伴着一声低沉的话语"把钱拿出来",一把长刀已抵在左腰间。脑子里先是一阵的恍惚、空白,继而一种透骨的冰凉由腿脚弥漫至全身,还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惧。  大声喊叫吗?肯定不成!救援的人至少要一、两分钟
期刊
【摘 要】智能算法技术推动出版传媒行业发生巨大变革,为出版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给出版业编辑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促使编辑角色重塑。基于此背景,文章通过分析编辑角色重塑特点以及其数据化生存困境和优势,探析编辑数据化发展的长效运行策略。  【关键词】智能算法;出版编辑;数据化生存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出版业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智能算法背景下媒体的固有边界被打破,媒介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式深受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