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医师协会放疗分会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放射肿瘤医师联盟年会纪要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高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中心共收治≥60岁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外科手术患者139例,男90例(64.7%),女49例(35.3%);年龄(65.1±3.8)岁,最高龄者80岁。所有患者均完善必要的术前检查,急诊手术123例(88.5%),限期手术16例(11.5%);累及弓部的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
目的对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中颈部食管胃常规管状机械吻合与管状吻合器辅助嵌套吻合在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患者182例,其中颈部吻合时采取常规管状机械吻合85例,管状吻合器辅助嵌套吻合97例,统计分析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管状机械吻合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夜间心绞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CABG手术患者,年龄40~75岁。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6例,其中男6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4±7.3)岁;体质量指数(25.7±2.3)kg/m2。患者夜间行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和床旁5导联心电监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合并不同部位室间隔穿孔接受外科治疗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心脏外科收治的60例MI后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穿孔部位将患者分为前间隔组(43例)和后间隔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住院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及随访结果等情况。结果全组住院期间死亡8例,其中前间隔组6例,包括使用体外膜肺氧合后胃肠道出血死亡1例,二次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8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室壁瘤成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成形技术,将患者分成体外循环下室壁瘤补片成形组(Dor法组)和非体外循环下室壁瘤线性折叠组(折叠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混杂因素后,36对患者纳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Dor法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折叠组(47.2
期刊
1例55岁男性患者经皮穿刺心尖路径微创封堵双机械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本文就患者一般病情、既往史、检查资料、创新手术过程、治疗及随访效果、技术讨论等总结报道。对于双机械瓣置换术后的二尖瓣瓣周漏,经皮心尖穿刺微创封堵可能是创伤小、节省时间、并发症少的优选技术。
期刊
目的探索Yes相关蛋白(YAP)和包含WW结构域的转录调节蛋白1(TAZ)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AD)患者术后院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β-aminopropionitrile monofumarate(BAPN)小鼠STAAD模型研究YAP/TAZ蛋白在其外周血中的变化。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39例健康人的血样作为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对胶质母细胞瘤(S24-GBM)细胞间网络连接的影响及其在GBM放射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敲除S24-GBM干细胞(S24-GBMSCs)表面CX43的表达或生胃酮(CBX)特异性阻断CX43的功能后,用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S24-GBMSCs移植裸鼠大脑中肿瘤细胞表面微管(TMs)的形成和小分子物质(Ca2++和SR101)在细胞间的传递。采用MRI检
目的分析挽救性放疗在食管鳞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区域淋巴结寡复发患者再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6年间确诊的胸段食管鳞癌,首程治疗接受根治性手术且根治术后发生局部区域淋巴结寡复发(1~3个),病例资料完整可分析者共7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法行组间对比。结果复发后全组中位总生存(OS)期9个月(2.5~43个月),复发后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4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给乳腺癌的放疗带来很大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中,院内感染占很大比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肿瘤患者比非肿瘤患者的极重症比例高。在新型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为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需要从严掌握放疗指征,必要时可以适当延迟放疗。必须放疗时,建议采用大分割放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