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耍晒军功章?晒军功章是不是显摆?亮荣誉难道就是作秀?军功章应不应该张扬?做人要低调有没有错?发生在沈阳军区某摩步旅的晒军功章事件耐人寻味。
最近,沈阳军区某摩步旅士官徐国录成为了所在部队小有名气的明星,两次机会让他成为了“焦点人物”。第一次出了个小名,却让他一直处在争议的旋涡之中,因为在政工网上晒军功章,惹争议被网友扔“臭鸡蛋”,遭误解道理讲不清,弄得自己很狼狈;第二次出了个大名,上杂志登照片,作报告谈体会,讲故事上直播。不仅为他解除了尴尬,还走进主题教育大课堂,成了众多指导员眼里的“香饽饽”。
套用当前央视春晚最火爆小品《不差钱》小沈阳的一句经典台词:这是为什么呢?
事件一:我晒军功章 因为我骄傲
关键词:晒军功章
人物:徐国录
时间:12月20日15时30分
胸前是一排亮闪闪的军功章,嘴角含着些许得意的笑,略带张扬的获奖感言,在几幅训练照片的映衬下,沈阳军区某部政工网上,徐国录的博客《晒晒咱的军功章》“绚烂”无比。
同上原帖:
徐国录,六连代理排长,兵龄:5年。
所晒物品:军功章(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三次优秀士兵)。
获奖感言:坚决的执行力让我不断成长进步、持久的学习力使我脱颖而出、高情商帮我收获多枚军功章。
教导员张华:徐国录是我接的兵,到部队后一直和我在一个单位,对于徐国录的个人情况,我比较了解,小徐家在山东,脾气比较倔强,干什么事都不服输,在小徐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个人对他影响比较大,他的二爷是一位老英雄,多次立过战功,徐国录小时候最喜欢和二爷在一起,一边摆弄爷爷得的军功章,一边听二爷讲当年自己英勇杀敌的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徐国录对军功章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第二个人是徐国录的新兵连长王海军,是部队有名的训练尖子,号称“狼腿”。也是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人,因为军事素质突出,多次立功,并被部队保送上学,王海军喜欢跟战士讲自己当兵时的故事,徐国录也一直把王连长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第三个人是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徐国录喜欢李云龙,他觉得作为军人应该向李云龙那样,敢于亮剑,明知不敌,也要一战,即使倒下,也要化作一道山一道岭。刚当兵那会儿,体格瘦小的徐国录的各项素质都很差,“打靶不着边、投弹不进圈、跑步最后边”。这是喜欢开玩笑的战友为徐国录编的一套顺口溜,也是当时他个人素质的真实反映。因为对军功章的渴望较一般人强烈,徐国录没有退缩,体能训练差,他就每天早晚开“小灶”,腿上绑沙袋、背包里放哑铃,白天顶着烈日在操场练分解结合、练枪械操作,晚上就钻进学习室里制作结构原理图,研究射击原理。这期间,徐国录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苦,掉下的6公斤体重和满手的老茧、伤疤成了徐国录最好的纪念。最让我难忘的是上级组织的两次活动,距“八一军事技能大比武”还有两天,徐国录扁桃体发炎,吃不进饭,喝不下水,为保持体力他强忍疼痛往下咽。武装越野中,他背着步枪、扛着一支四○火箭筒第一个冲到终点。一周后,集团军组织军事比武,身体未愈的徐国录积极请战,在400米障碍考核中,他小腿被铁丝网剐破,伤口长达3厘米,肌肉外翻,鲜血涌流,他咬紧牙关向前冲,障碍场上流下一道血线。最终跑出了1分27秒的好成绩,徐国录也因此获得了“拼命三郎”的美誉。5年里徐国录先后获得21枚各级各类军事比武奖牌,所以当旅里让我们推荐优秀的士兵代表佩戴军功章照相的时候,我们就把徐国录作为唯一的代表报了上去。
士官徐国录:当报道员朱振坤跟我说要拍一张戴军功章的照片,我感到特别高兴,吃过中午饭,换上常服,戴上军功章,对着镜子祭理着装时,感觉非常好,战友们也说,我戴军功章的样子最帅了,下午我挑选了一张戴军功章的照片,以《晒晒咱的军功章》为题挂在政工网上,跟我一起来上网的战友吕华山挺支持我的,但他有一点担忧,怕别人有想法,说我太狂了,我反驳说,老乡,你想多了,成功的喜悦要大家分享,咱光明正大得的军功章,多骄傲的事啊,干啥藏着掖着呢,爱谁谁,咱就晒。
事件二:晒军功章引发的冲击波
关键词:张扬,低调
人物:部分官兵
时间:12月24日至1月20日
场景一:徐国录的战友吕华山的担忧并不是没有缘由的,《晒晒咱的军功章》这篇文章在一周里吸引了很多网友跟帖,并被推到了相关帖子的最顶端,该旅博客贴子排行榜显示,该帖第一天点击次数为130人次,支持者75人次,占58%以上,反对者的支持率为40%。以后每天略上上升,第10天,点击次数突破5000人次,支持率为78%,反对者的支持率递减到20%,持无所谓态度的人倒没怎么变化,始终停留在2%左右。
支持者的观点相似,荣誉是军人的生命,军功章就应该晒。
新战士杨胜华就发帖说:朱德元帅曾经说过:“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军功章是军人用鲜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才能换来的荣誉,作为军人就要视荣誉为生命,网上晒军功章,徐班长真“牛气”!上等兵陈钰:军功章作为一种军人荣誉符号,是对军人的认同,徐国录素质过硬,晒军功章有值得炫耀的资本,看徐国录晒军功章的帖子,让人热血沸腾,强烈支持。上等兵林魁炳说:标兵大家评,大家学标兵。刚来部队时,总感觉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身体和精神都有点吃不消,好几次打起了“退堂鼓”,看到徐班长在网上晒军功章的帖子,激起了我不服输的劲头,我要像徐班长学习,争取早日获得军功章。和徐国录一样多次被旅评为精武标兵的士官刘亮对此也深有同感,他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徐国录学历不高,身体素质一般,凭着努力苦干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部队有名的训练尖子!徐班长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激发战友爱军精武!大家应该积极响应。“90后”大学生李浩的发言更直接,当一次兵,大家机会均等,军功章是通过一次次pk得来的,是勇敢者的游戏,当兵的,不争多没意思,我和徐班长不熟,但他敢晒军功章,绝对是好样的。排长蒋成:你有多大才,部队就搭多大台,在追求荣誉的道路上,只要是正当的,谁都可以,作为军人,没有人对荣誉说不。
反对者的声音也大体相同:军人要低调,自己晒军功章就是显摆。
当兵15年,获得的荣誉比徐国录多的四级士官陆诗玉:小徐在网上晒军功章的做法我理解,可能是个人的风格不同吧,不过放在我身上,我决不会去做。上等兵李文龙:晒军功章就是显摆,在作秀,很多时候我想起了网络上的红人芙蓉姐姐,我一直怀疑有功利思想在其心中作怪,立几次功有什么了不起啊,值得这么“咋呼”,和那些浴血沙场的老英雄老前辈比起来, 这点小成绩算什么呀,坐井观天,真是很傻很狂傲。副营长王军利也不认同;谦虚是美德。我们部队一直强调有困难就上,有荣誉就让,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同志,工作抢着干,荣誉绕着走,我觉得无名英雄更令人敬佩。
场景二:在指导员王志坚的办公室,徐国录显得心事重重,这场冲击波的猛烈,他始料未及,军功章、荣誉、显摆,这些物件和词汇在他的大脑袋中像一部幻灯片不停的回放,为什么要晒军功章,晒军功章是不是显摆?一连串的问号搅得徐国录心神不宁。指导员,我真的错了吗?听完徐国录的诉说,看着他恳求的目光,王志坚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从内心里说,他是支持徐国录的,他了解徐国录,徐国录是连队的骨干,虽然人好胜了点儿,但工作一直出色,是个好兵,网上的跟帖他都看过了,虽然言语有些过激,可是仔细想想,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是老强调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吗,哪个军人不崇尚荣誉,没有进取心,战斗精神从何而来,军功章就是应该张扬啊,它是我们这支部队打胜仗的强大精神动力,但做人要低调也没有错啊,军人更应该谦虚啊,要帮徐国录驳倒那些反对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他拍拍徐国录的肩,对他说:“小徐,你没有错,在网上晒军功章这事挺好,指导员支持你,不过这个问题我也要好好想一想,你先回,我想好了再跟你谈。”
事件三:一次策划的前前后后
关键词:亮荣誉
人物:六连官兵,宣传科长于洋
时间:1月21日
在大家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本杂志及时的出现在大家面前。
场景一:“快来看啊,徐国录班长的名字上《解放军生活》第一期杂志封面啦!”通信员董行的大嗓门一吆喝,在楼道里传得很远,刚出完操的官兵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可不是吗,还有戴军功章的照片呢,徐班长你太帅了!”
“啧啧,看看人家,好让人羡慕啊!”
“没想到咱普通一兵也能上中央级杂志封面啊!”
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杂志封面出现时,徐国录脑袋嗡的一下,一片空白,知道能上杂志,但这么大的场面还是让他的心强烈震撼,战友们都很兴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连队一个早晨的话题都是围绕徐国录上杂志这件事,战士们瞧徐国录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徐国录甚至有了一点成为偶像的感觉,连队只有一本解放军生活杂志,传来传去,就传到徐国录的手里,连队还没有看到杂志的同志向他要,开玩笑说让咱也看看你的光辉形象,他只是嘿嘿笑,我还没看够呢,你等等吧,其实徐国录藏着小心眼,他怕别人把杂志弄脏了弄坏了,他已经把这本杂志当成了自己的,他怕传出去回不来,徐国录看得很认真,开始他看自己的简要事迹,欣赏自己的大照片,接着他看别人的照片和简要事迹,最后他读策划人语,这些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答案吗,这不是我一直想对大家说的话吗,这就是我晒军功章的理由啊,徐国录一拍脑门,豁然开朗,徐国录真的很感谢《解放军生活》杂志,如果没有杂志的出现,恐怕他的思想还会一直停留在迷茫之中,杂志来了,给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他弄懂了、想通了,兴奋的徐国录每天拿着杂志到处找人说事,指导员王志坚发现,自从杂志来了以后,围着徐国录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疑问的口气几乎听不到了。
场景二:翻阅杂志,还有一个人和徐国录一样激动,当初拍照片的情景宣传科长于洋仍然清晰记得,那是一个周三的下午,编辑部打来电话,说让找一个优秀的战士,拍一张他戴军功章的照片,照片好拍,但最优秀的战士可不好找,编辑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经过几轮选拔,最后徐国录成为该部唯一的一名士兵代表。看完杂志,于洋有三个没想到:第一是他没想到一枚小小的军功章能和这么大的主题联系在一块,登上杂志的38名代表很普通,但这些人戴军功章的照片放在一起,他的冲击力是巨犬的;第二个没想到战士们反响这么强烈,在基层,这本杂志比任何时候都受欢迎,身边的人上了杂志封面,对官兵来说还是头一次,这可是全军的、权威的媒体,不是连队的黑板报想上就能上的,虽然杂志登的和网上挂的都是一张照片,文字也差不多,但大家都被他深深的吸引了,大家都想看一看,找一找他们要找的答案;第三个没想到教育意义这么大,杂志的到来让晒军功章的事情迅速升温,争议的声音没有了,大家比以前更加关注这件事了,他走访了几个单位,很多教导员指导员都在认真地看这本杂志,他们比战士想得要深一些远一些,杂志传递的种种信息,被他们明显地捕捉到了,他们提议应该就晒军功章这件事全旅搞一次互动式教育。
事件四:九枚军功章一堂课
关键词:军功章,主题教育
人物:一连指导员,一连官兵
时间:1月22日下午15时
一连指导员冯善良率先在连队晒起了军功章。
其实,冯善良一直想针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搞一次活动,可是苦于没有好的点子,那天,在连队检查工作的副旅长孙显良提示他:小冯,你想想,看看什么“炒”得最热,官兵对什么最感兴趣,找个切入点,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什么是热点呢,抗震救灾,有点远,两会,太大了,对了,自言自语的冯善良一拍大腿,晒军功章,旅里最“火”的事,官兵都知道,还感兴趣,这不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最好素材吗,就拿晒军功章说事。“我在去年看过一篇稿子不错,名字叫《秀锦旗,感受一支军队的精神内核》,那里面登了8个基层单位的荣誉全家福,和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有关,或许对你有所帮助。”在旁边的孙副旅长没有忘记提醒冯善良。是,冯善良使劲点了点头。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体晒军功章活动,吸引了很多人,有其他单位的官兵代表,有机关业务科的同志,副主任李华、陈广鸿、主任张巍、副政委,政委张岩也来到了一连。
“这是一枚爱军精武标兵奖章,以八一军徽、盾牌、五角星、圆球、汉语‘人’字等元素符号,构成以八一军徽为中心光芒四射的金星,寓意成功与辉煌,这是一枚一级英模奖章,接下来我再为大家介绍我们连获得的七种军功章……”一段精彩的专题片将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
接下来,晒军功章的士官徐国录走上了讲台:“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一枚枚奖章来得多么的不容易。军人奖章其实就是军人贡献与牺牲的代名词……”杂志的一段策划人语经小徐的一段激情演讲,效果非常好,场内欢声雷动。
这次活动快要结束时,在国际侦察兵比武中夺得世界冠军的一等功臣、徐国录的营长孙强,佩戴着三排九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赶到了现场,全场再次沸腾了。孙强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国际赛场夺冠的经过。他说:“每一次带军功章,和当初在国际比武赛场上夺魁一样,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 经历。军功章传递着希望和梦想,对军人来说更是传递责任和使命!”孙强的一席话,引来一片共鸣掌声。
当指导员冯善良组织现场“军功章传递零距离”时,现场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尤其是与军功章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新兵们个个喜笑颜开。气氛再一次被推到了高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些持做人要低调、晒军功章就是显摆的人都想通了,一直反对徐国录晒军功章的一营副营长王军利感慨万千:是军人就应该崇尚荣誉,尊重荣誉,现在想来,晒军功章也挺好的,晒军功章是对向我价值的深层次肯定,是另一种“亮剑”精神。今天通过集体晒军功章活动,我对如何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事件五:一支部队的集体行动
关键词:军人核心价值观
人物:旅党委,全体官兵
时间:1月28日
一连围绕荣誉进行的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教育现象,成了全旅政工干部热议的话题,给该部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浪潮。
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不辱使命的军人;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我们要把一连晒军功章的活动在全旅扩大化具体化,使它成为官兵培育、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器”。在看待晒军功章这件事情上,政委张岩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政委的主持下,旅里召开了主题教育部署会,并形成了要把参观荣誉室、戴军功章,作为部队落实胡主席关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实际举措,对去年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在重大任务中立功受奖人员进行大张旗鼓宣扬,在全旅范围内轰轰烈烈搞一次集体晒军功章活动。
按照会议精神,他们采取了许多务实有效的举措。
举办故事会。每一枚军功章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用晒军功章的方式,宣传工作、圳练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他们向基层连队广大官兵发出“广而告之”,征集具有特殊意义的军功章和与军功章有关的录像、图片和文字资料,仅一周的时间,就收集了部队官兵各个不同时期获得的军功章60余枚,相关故事100多个,政治部的同志针对官兵具有争强好胜、渴望认同等特点,把跟军功章有关的发生在本单位的战斗事迹编写成故事集,通过评选“故事大王”,利用广播、闭路电视举办“故事会联播”的形式进行宣讲,通过“眼见为实”因势利导,积极营造崇尚荣誉的良好氛围。激发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拍摄专题片。一枚军功章一本书,一位英雄一堂课。身边的事往往更具有感染力。他们组织电教中心人员对典型跟踪采访,编辑“英雄就在我身边”专题片,每天一集,每集10分钟,组织官兵收看,充分发挥获军功章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军功章在官兵中“香”起来,在战士心中亮起来,通过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使官兵学有标准、做有日标。
秀锦旗,励斗志、壮军威。让荣誉室成为今年主题教育的载体,他们投资百万元对旅使馆、连荣誉室进行装修,完善了相关设施,积极与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取得联系,把老军人捐赠的打游击时留下的大刀、梭镖,红军时期用过的针线包、腰带扣,写字用的墨盒,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缴获的日军头盔、瓦斯提灯等百余件历史见证物充实到荣誉室中,组织大家参观旅使馆、连队荣誉室,讲解每而锦旗的来历和它背后的故事,感悟这些英雄前辈身上闪烁着的战斗精神的光辉。以此来激发战士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团队精神,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逐渐培养出他们继承红军传统,为国而战,一定打赢的英雄主义精神气质!进一步增强了官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网络连四海,荧屏论英雄。依托局域网,他们围绕“弘扬红军传统、崇尚劲旅荣誉,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现”这个主题,收集整理了大胡子师长吴长富、军中良剑付先学、爱军精武标兵李付员等126名先进典型事迹,在局域网上开设了“英雄情结”谈话交流网页,让典型与官兵互动,谈体会,讲感受。通过集体晒军功章,增加了教育效果。他们还把先进典型的事迹编成小品,相声、评书杂技,通过文艺表演让大家对先进典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多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的吕宏群、优秀指导员丁浩等人还把自己的“绝招”制作成直观有趣的FLASH动漫作品,和广大官兵进行技能互换。
在倡导官兵把立功证章、英模奖章、优秀士兵证章等戴起来的同时,他们还注意对没有立功受奖的官兵进行教育引导,开展了“同典型比差在哪儿,向典型学学什么”大讨论,引导帮助官兵找准差距、制订措施,鼓励他们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目前,该部“学典型、赶典型、做典型”蔚然成风。战士潘迪龙在家时是小老板,家有资产近千万,然而女友魏国燕对他没有信任感,闹着和他分手。旅里开展集体晒军功章活动后,他触动最大,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他在左臂被匕首划破的情况下力擒两盗贼,不仅获得了一枚军功章,女友还寄来了“续情信”,“我错怪你了,有这样事业心和荣誉感的人正是我所倾慕的,盼你早点回来,我等你。”
昂首挺胸戴奖章,精神饱满干工作。旅长朱维高兴的告诉笔者:“一系列的活动成为了该部深化主题教育的高效催化剂,激发了全旅官兵的爱国情,报国志、责任感、竞胜心,强化了他们‘为荣誉而战’的意识,实践证明,崇尚荣誉一旦成为官兵的价值追求,对官兵的成长进步和部队的建设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在最近的一次大型演习中,该部收到请战书1000余份,官兵参与演练新战法17项,自行研制的11项革新成果全部得到实战的检验,大家表示:一定要练好军事技能,切实履行好肩负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祖国六十周年献礼。
最近,沈阳军区某摩步旅士官徐国录成为了所在部队小有名气的明星,两次机会让他成为了“焦点人物”。第一次出了个小名,却让他一直处在争议的旋涡之中,因为在政工网上晒军功章,惹争议被网友扔“臭鸡蛋”,遭误解道理讲不清,弄得自己很狼狈;第二次出了个大名,上杂志登照片,作报告谈体会,讲故事上直播。不仅为他解除了尴尬,还走进主题教育大课堂,成了众多指导员眼里的“香饽饽”。
套用当前央视春晚最火爆小品《不差钱》小沈阳的一句经典台词:这是为什么呢?
事件一:我晒军功章 因为我骄傲
关键词:晒军功章
人物:徐国录
时间:12月20日15时30分
胸前是一排亮闪闪的军功章,嘴角含着些许得意的笑,略带张扬的获奖感言,在几幅训练照片的映衬下,沈阳军区某部政工网上,徐国录的博客《晒晒咱的军功章》“绚烂”无比。
同上原帖:
徐国录,六连代理排长,兵龄:5年。
所晒物品:军功章(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三次优秀士兵)。
获奖感言:坚决的执行力让我不断成长进步、持久的学习力使我脱颖而出、高情商帮我收获多枚军功章。
教导员张华:徐国录是我接的兵,到部队后一直和我在一个单位,对于徐国录的个人情况,我比较了解,小徐家在山东,脾气比较倔强,干什么事都不服输,在小徐的成长过程中有三个人对他影响比较大,他的二爷是一位老英雄,多次立过战功,徐国录小时候最喜欢和二爷在一起,一边摆弄爷爷得的军功章,一边听二爷讲当年自己英勇杀敌的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徐国录对军功章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第二个人是徐国录的新兵连长王海军,是部队有名的训练尖子,号称“狼腿”。也是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人,因为军事素质突出,多次立功,并被部队保送上学,王海军喜欢跟战士讲自己当兵时的故事,徐国录也一直把王连长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第三个人是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徐国录喜欢李云龙,他觉得作为军人应该向李云龙那样,敢于亮剑,明知不敌,也要一战,即使倒下,也要化作一道山一道岭。刚当兵那会儿,体格瘦小的徐国录的各项素质都很差,“打靶不着边、投弹不进圈、跑步最后边”。这是喜欢开玩笑的战友为徐国录编的一套顺口溜,也是当时他个人素质的真实反映。因为对军功章的渴望较一般人强烈,徐国录没有退缩,体能训练差,他就每天早晚开“小灶”,腿上绑沙袋、背包里放哑铃,白天顶着烈日在操场练分解结合、练枪械操作,晚上就钻进学习室里制作结构原理图,研究射击原理。这期间,徐国录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苦,掉下的6公斤体重和满手的老茧、伤疤成了徐国录最好的纪念。最让我难忘的是上级组织的两次活动,距“八一军事技能大比武”还有两天,徐国录扁桃体发炎,吃不进饭,喝不下水,为保持体力他强忍疼痛往下咽。武装越野中,他背着步枪、扛着一支四○火箭筒第一个冲到终点。一周后,集团军组织军事比武,身体未愈的徐国录积极请战,在400米障碍考核中,他小腿被铁丝网剐破,伤口长达3厘米,肌肉外翻,鲜血涌流,他咬紧牙关向前冲,障碍场上流下一道血线。最终跑出了1分27秒的好成绩,徐国录也因此获得了“拼命三郎”的美誉。5年里徐国录先后获得21枚各级各类军事比武奖牌,所以当旅里让我们推荐优秀的士兵代表佩戴军功章照相的时候,我们就把徐国录作为唯一的代表报了上去。
士官徐国录:当报道员朱振坤跟我说要拍一张戴军功章的照片,我感到特别高兴,吃过中午饭,换上常服,戴上军功章,对着镜子祭理着装时,感觉非常好,战友们也说,我戴军功章的样子最帅了,下午我挑选了一张戴军功章的照片,以《晒晒咱的军功章》为题挂在政工网上,跟我一起来上网的战友吕华山挺支持我的,但他有一点担忧,怕别人有想法,说我太狂了,我反驳说,老乡,你想多了,成功的喜悦要大家分享,咱光明正大得的军功章,多骄傲的事啊,干啥藏着掖着呢,爱谁谁,咱就晒。
事件二:晒军功章引发的冲击波
关键词:张扬,低调
人物:部分官兵
时间:12月24日至1月20日
场景一:徐国录的战友吕华山的担忧并不是没有缘由的,《晒晒咱的军功章》这篇文章在一周里吸引了很多网友跟帖,并被推到了相关帖子的最顶端,该旅博客贴子排行榜显示,该帖第一天点击次数为130人次,支持者75人次,占58%以上,反对者的支持率为40%。以后每天略上上升,第10天,点击次数突破5000人次,支持率为78%,反对者的支持率递减到20%,持无所谓态度的人倒没怎么变化,始终停留在2%左右。
支持者的观点相似,荣誉是军人的生命,军功章就应该晒。
新战士杨胜华就发帖说:朱德元帅曾经说过:“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军功章是军人用鲜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才能换来的荣誉,作为军人就要视荣誉为生命,网上晒军功章,徐班长真“牛气”!上等兵陈钰:军功章作为一种军人荣誉符号,是对军人的认同,徐国录素质过硬,晒军功章有值得炫耀的资本,看徐国录晒军功章的帖子,让人热血沸腾,强烈支持。上等兵林魁炳说:标兵大家评,大家学标兵。刚来部队时,总感觉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身体和精神都有点吃不消,好几次打起了“退堂鼓”,看到徐班长在网上晒军功章的帖子,激起了我不服输的劲头,我要像徐班长学习,争取早日获得军功章。和徐国录一样多次被旅评为精武标兵的士官刘亮对此也深有同感,他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徐国录学历不高,身体素质一般,凭着努力苦干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部队有名的训练尖子!徐班长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激发战友爱军精武!大家应该积极响应。“90后”大学生李浩的发言更直接,当一次兵,大家机会均等,军功章是通过一次次pk得来的,是勇敢者的游戏,当兵的,不争多没意思,我和徐班长不熟,但他敢晒军功章,绝对是好样的。排长蒋成:你有多大才,部队就搭多大台,在追求荣誉的道路上,只要是正当的,谁都可以,作为军人,没有人对荣誉说不。
反对者的声音也大体相同:军人要低调,自己晒军功章就是显摆。
当兵15年,获得的荣誉比徐国录多的四级士官陆诗玉:小徐在网上晒军功章的做法我理解,可能是个人的风格不同吧,不过放在我身上,我决不会去做。上等兵李文龙:晒军功章就是显摆,在作秀,很多时候我想起了网络上的红人芙蓉姐姐,我一直怀疑有功利思想在其心中作怪,立几次功有什么了不起啊,值得这么“咋呼”,和那些浴血沙场的老英雄老前辈比起来, 这点小成绩算什么呀,坐井观天,真是很傻很狂傲。副营长王军利也不认同;谦虚是美德。我们部队一直强调有困难就上,有荣誉就让,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同志,工作抢着干,荣誉绕着走,我觉得无名英雄更令人敬佩。
场景二:在指导员王志坚的办公室,徐国录显得心事重重,这场冲击波的猛烈,他始料未及,军功章、荣誉、显摆,这些物件和词汇在他的大脑袋中像一部幻灯片不停的回放,为什么要晒军功章,晒军功章是不是显摆?一连串的问号搅得徐国录心神不宁。指导员,我真的错了吗?听完徐国录的诉说,看着他恳求的目光,王志坚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从内心里说,他是支持徐国录的,他了解徐国录,徐国录是连队的骨干,虽然人好胜了点儿,但工作一直出色,是个好兵,网上的跟帖他都看过了,虽然言语有些过激,可是仔细想想,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是老强调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吗,哪个军人不崇尚荣誉,没有进取心,战斗精神从何而来,军功章就是应该张扬啊,它是我们这支部队打胜仗的强大精神动力,但做人要低调也没有错啊,军人更应该谦虚啊,要帮徐国录驳倒那些反对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他拍拍徐国录的肩,对他说:“小徐,你没有错,在网上晒军功章这事挺好,指导员支持你,不过这个问题我也要好好想一想,你先回,我想好了再跟你谈。”
事件三:一次策划的前前后后
关键词:亮荣誉
人物:六连官兵,宣传科长于洋
时间:1月21日
在大家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本杂志及时的出现在大家面前。
场景一:“快来看啊,徐国录班长的名字上《解放军生活》第一期杂志封面啦!”通信员董行的大嗓门一吆喝,在楼道里传得很远,刚出完操的官兵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可不是吗,还有戴军功章的照片呢,徐班长你太帅了!”
“啧啧,看看人家,好让人羡慕啊!”
“没想到咱普通一兵也能上中央级杂志封面啊!”
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杂志封面出现时,徐国录脑袋嗡的一下,一片空白,知道能上杂志,但这么大的场面还是让他的心强烈震撼,战友们都很兴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连队一个早晨的话题都是围绕徐国录上杂志这件事,战士们瞧徐国录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徐国录甚至有了一点成为偶像的感觉,连队只有一本解放军生活杂志,传来传去,就传到徐国录的手里,连队还没有看到杂志的同志向他要,开玩笑说让咱也看看你的光辉形象,他只是嘿嘿笑,我还没看够呢,你等等吧,其实徐国录藏着小心眼,他怕别人把杂志弄脏了弄坏了,他已经把这本杂志当成了自己的,他怕传出去回不来,徐国录看得很认真,开始他看自己的简要事迹,欣赏自己的大照片,接着他看别人的照片和简要事迹,最后他读策划人语,这些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答案吗,这不是我一直想对大家说的话吗,这就是我晒军功章的理由啊,徐国录一拍脑门,豁然开朗,徐国录真的很感谢《解放军生活》杂志,如果没有杂志的出现,恐怕他的思想还会一直停留在迷茫之中,杂志来了,给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他弄懂了、想通了,兴奋的徐国录每天拿着杂志到处找人说事,指导员王志坚发现,自从杂志来了以后,围着徐国录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疑问的口气几乎听不到了。
场景二:翻阅杂志,还有一个人和徐国录一样激动,当初拍照片的情景宣传科长于洋仍然清晰记得,那是一个周三的下午,编辑部打来电话,说让找一个优秀的战士,拍一张他戴军功章的照片,照片好拍,但最优秀的战士可不好找,编辑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经过几轮选拔,最后徐国录成为该部唯一的一名士兵代表。看完杂志,于洋有三个没想到:第一是他没想到一枚小小的军功章能和这么大的主题联系在一块,登上杂志的38名代表很普通,但这些人戴军功章的照片放在一起,他的冲击力是巨犬的;第二个没想到战士们反响这么强烈,在基层,这本杂志比任何时候都受欢迎,身边的人上了杂志封面,对官兵来说还是头一次,这可是全军的、权威的媒体,不是连队的黑板报想上就能上的,虽然杂志登的和网上挂的都是一张照片,文字也差不多,但大家都被他深深的吸引了,大家都想看一看,找一找他们要找的答案;第三个没想到教育意义这么大,杂志的到来让晒军功章的事情迅速升温,争议的声音没有了,大家比以前更加关注这件事了,他走访了几个单位,很多教导员指导员都在认真地看这本杂志,他们比战士想得要深一些远一些,杂志传递的种种信息,被他们明显地捕捉到了,他们提议应该就晒军功章这件事全旅搞一次互动式教育。
事件四:九枚军功章一堂课
关键词:军功章,主题教育
人物:一连指导员,一连官兵
时间:1月22日下午15时
一连指导员冯善良率先在连队晒起了军功章。
其实,冯善良一直想针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搞一次活动,可是苦于没有好的点子,那天,在连队检查工作的副旅长孙显良提示他:小冯,你想想,看看什么“炒”得最热,官兵对什么最感兴趣,找个切入点,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什么是热点呢,抗震救灾,有点远,两会,太大了,对了,自言自语的冯善良一拍大腿,晒军功章,旅里最“火”的事,官兵都知道,还感兴趣,这不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最好素材吗,就拿晒军功章说事。“我在去年看过一篇稿子不错,名字叫《秀锦旗,感受一支军队的精神内核》,那里面登了8个基层单位的荣誉全家福,和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有关,或许对你有所帮助。”在旁边的孙副旅长没有忘记提醒冯善良。是,冯善良使劲点了点头。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体晒军功章活动,吸引了很多人,有其他单位的官兵代表,有机关业务科的同志,副主任李华、陈广鸿、主任张巍、副政委,政委张岩也来到了一连。
“这是一枚爱军精武标兵奖章,以八一军徽、盾牌、五角星、圆球、汉语‘人’字等元素符号,构成以八一军徽为中心光芒四射的金星,寓意成功与辉煌,这是一枚一级英模奖章,接下来我再为大家介绍我们连获得的七种军功章……”一段精彩的专题片将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
接下来,晒军功章的士官徐国录走上了讲台:“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一枚枚奖章来得多么的不容易。军人奖章其实就是军人贡献与牺牲的代名词……”杂志的一段策划人语经小徐的一段激情演讲,效果非常好,场内欢声雷动。
这次活动快要结束时,在国际侦察兵比武中夺得世界冠军的一等功臣、徐国录的营长孙强,佩戴着三排九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赶到了现场,全场再次沸腾了。孙强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国际赛场夺冠的经过。他说:“每一次带军功章,和当初在国际比武赛场上夺魁一样,是我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 经历。军功章传递着希望和梦想,对军人来说更是传递责任和使命!”孙强的一席话,引来一片共鸣掌声。
当指导员冯善良组织现场“军功章传递零距离”时,现场气氛达到了最高潮。尤其是与军功章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新兵们个个喜笑颜开。气氛再一次被推到了高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些持做人要低调、晒军功章就是显摆的人都想通了,一直反对徐国录晒军功章的一营副营长王军利感慨万千:是军人就应该崇尚荣誉,尊重荣誉,现在想来,晒军功章也挺好的,晒军功章是对向我价值的深层次肯定,是另一种“亮剑”精神。今天通过集体晒军功章活动,我对如何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事件五:一支部队的集体行动
关键词:军人核心价值观
人物:旅党委,全体官兵
时间:1月28日
一连围绕荣誉进行的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教育现象,成了全旅政工干部热议的话题,给该部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浪潮。
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不辱使命的军人;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我们要把一连晒军功章的活动在全旅扩大化具体化,使它成为官兵培育、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器”。在看待晒军功章这件事情上,政委张岩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政委的主持下,旅里召开了主题教育部署会,并形成了要把参观荣誉室、戴军功章,作为部队落实胡主席关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实际举措,对去年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在重大任务中立功受奖人员进行大张旗鼓宣扬,在全旅范围内轰轰烈烈搞一次集体晒军功章活动。
按照会议精神,他们采取了许多务实有效的举措。
举办故事会。每一枚军功章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用晒军功章的方式,宣传工作、圳练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他们向基层连队广大官兵发出“广而告之”,征集具有特殊意义的军功章和与军功章有关的录像、图片和文字资料,仅一周的时间,就收集了部队官兵各个不同时期获得的军功章60余枚,相关故事100多个,政治部的同志针对官兵具有争强好胜、渴望认同等特点,把跟军功章有关的发生在本单位的战斗事迹编写成故事集,通过评选“故事大王”,利用广播、闭路电视举办“故事会联播”的形式进行宣讲,通过“眼见为实”因势利导,积极营造崇尚荣誉的良好氛围。激发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拍摄专题片。一枚军功章一本书,一位英雄一堂课。身边的事往往更具有感染力。他们组织电教中心人员对典型跟踪采访,编辑“英雄就在我身边”专题片,每天一集,每集10分钟,组织官兵收看,充分发挥获军功章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军功章在官兵中“香”起来,在战士心中亮起来,通过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使官兵学有标准、做有日标。
秀锦旗,励斗志、壮军威。让荣誉室成为今年主题教育的载体,他们投资百万元对旅使馆、连荣誉室进行装修,完善了相关设施,积极与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取得联系,把老军人捐赠的打游击时留下的大刀、梭镖,红军时期用过的针线包、腰带扣,写字用的墨盒,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缴获的日军头盔、瓦斯提灯等百余件历史见证物充实到荣誉室中,组织大家参观旅使馆、连队荣誉室,讲解每而锦旗的来历和它背后的故事,感悟这些英雄前辈身上闪烁着的战斗精神的光辉。以此来激发战士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团队精神,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逐渐培养出他们继承红军传统,为国而战,一定打赢的英雄主义精神气质!进一步增强了官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网络连四海,荧屏论英雄。依托局域网,他们围绕“弘扬红军传统、崇尚劲旅荣誉,构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现”这个主题,收集整理了大胡子师长吴长富、军中良剑付先学、爱军精武标兵李付员等126名先进典型事迹,在局域网上开设了“英雄情结”谈话交流网页,让典型与官兵互动,谈体会,讲感受。通过集体晒军功章,增加了教育效果。他们还把先进典型的事迹编成小品,相声、评书杂技,通过文艺表演让大家对先进典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多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的吕宏群、优秀指导员丁浩等人还把自己的“绝招”制作成直观有趣的FLASH动漫作品,和广大官兵进行技能互换。
在倡导官兵把立功证章、英模奖章、优秀士兵证章等戴起来的同时,他们还注意对没有立功受奖的官兵进行教育引导,开展了“同典型比差在哪儿,向典型学学什么”大讨论,引导帮助官兵找准差距、制订措施,鼓励他们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目前,该部“学典型、赶典型、做典型”蔚然成风。战士潘迪龙在家时是小老板,家有资产近千万,然而女友魏国燕对他没有信任感,闹着和他分手。旅里开展集体晒军功章活动后,他触动最大,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他在左臂被匕首划破的情况下力擒两盗贼,不仅获得了一枚军功章,女友还寄来了“续情信”,“我错怪你了,有这样事业心和荣誉感的人正是我所倾慕的,盼你早点回来,我等你。”
昂首挺胸戴奖章,精神饱满干工作。旅长朱维高兴的告诉笔者:“一系列的活动成为了该部深化主题教育的高效催化剂,激发了全旅官兵的爱国情,报国志、责任感、竞胜心,强化了他们‘为荣誉而战’的意识,实践证明,崇尚荣誉一旦成为官兵的价值追求,对官兵的成长进步和部队的建设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在最近的一次大型演习中,该部收到请战书1000余份,官兵参与演练新战法17项,自行研制的11项革新成果全部得到实战的检验,大家表示:一定要练好军事技能,切实履行好肩负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祖国六十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