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拟将从艺术设计教学应体现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出发,即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谈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加强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变化和在特定经济环境中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03-01
一、艺术设计专业面临挑战
在迅速发展的商品社会,虽说设计的品类在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优秀的设计师,但总体来看设计的创造性并不明显。反而,近20年来在工业艺术设计领域模仿倾向严重。如一些生活消费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缺乏原创性和个性语言;一些与装饰艺术、环境艺术相关的设计也缺失人文精神、民族的风格和传统的神韵。怎样才能培养出本世纪本民族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呢?就需从教育入手,以学校为依托从艺术的基础抓起,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把西方的设计观念与我国艺术设计风格在现代设计中有机的整合,服务于教学。
二、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
我们要打破以往设计就是画图的老观念,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现代意义的艺术设计专业,应是学科兼容和有针对性的汲取相关专业有益成份而发展的新兴学科。如,平面设计首先是设计创意、文案构想,然后才是设计方法与形式;工业设计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功能特征和受众习惯,然后再是造型的款式与美学特征;广告设计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然后才能设计出吸引消费者的作品。
艺术设计与其他行业、市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设计产品要直接投人市场,并适应市场的选择,因而社会学、市场学、营销学以及广告学等不仅是艺术设计学的相关学科,更应该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必修的科目。因而,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专业导入其中,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以缩短学生对市场的认识过程。
当市场经济大潮裹挟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席卷而来的时候,人文精神不能失落。作为大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不仅要承担保护传统、唤起民族精神和理想的责任,同时还要将人文精神和心灵情感融入设计之中。
三、艺术设计教学方向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分述如下:
(一)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这就需要教学改革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
第一、在理论教学模块中,应当从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种角度进行综合性探讨,使艺术设计知识更科学、更专业、更系统和完善。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第二、在实际技术模块中,以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第三、在管理模块中,掌握艺术设计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艺术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设计工程方面的教育,可以增设《工程经济管理与预算》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设计工程经济的基本计算方法和预算方法,加强投标、报价和成本核算的技能培养;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市场意识和经济意识。
(二)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 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注意培养以下能力:
第一、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
第二、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
第三、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定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省情、校情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四)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课、习题课、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采用讲与操作结合,在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洞开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
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改革,需要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着眼于基层,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经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新探索,所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1、丁铮,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2、夏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美术教学的目标[J]美术大观 2009(9)
3、王辉、李敏、邓后平,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探讨[J]江西教育 2009(6)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03-01
一、艺术设计专业面临挑战
在迅速发展的商品社会,虽说设计的品类在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优秀的设计师,但总体来看设计的创造性并不明显。反而,近20年来在工业艺术设计领域模仿倾向严重。如一些生活消费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缺乏原创性和个性语言;一些与装饰艺术、环境艺术相关的设计也缺失人文精神、民族的风格和传统的神韵。怎样才能培养出本世纪本民族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呢?就需从教育入手,以学校为依托从艺术的基础抓起,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把西方的设计观念与我国艺术设计风格在现代设计中有机的整合,服务于教学。
二、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
我们要打破以往设计就是画图的老观念,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现代意义的艺术设计专业,应是学科兼容和有针对性的汲取相关专业有益成份而发展的新兴学科。如,平面设计首先是设计创意、文案构想,然后才是设计方法与形式;工业设计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功能特征和受众习惯,然后再是造型的款式与美学特征;广告设计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然后才能设计出吸引消费者的作品。
艺术设计与其他行业、市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设计产品要直接投人市场,并适应市场的选择,因而社会学、市场学、营销学以及广告学等不仅是艺术设计学的相关学科,更应该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必修的科目。因而,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专业导入其中,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以缩短学生对市场的认识过程。
当市场经济大潮裹挟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席卷而来的时候,人文精神不能失落。作为大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不仅要承担保护传统、唤起民族精神和理想的责任,同时还要将人文精神和心灵情感融入设计之中。
三、艺术设计教学方向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分述如下:
(一)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这就需要教学改革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
第一、在理论教学模块中,应当从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种角度进行综合性探讨,使艺术设计知识更科学、更专业、更系统和完善。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第二、在实际技术模块中,以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第三、在管理模块中,掌握艺术设计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艺术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设计工程方面的教育,可以增设《工程经济管理与预算》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设计工程经济的基本计算方法和预算方法,加强投标、报价和成本核算的技能培养;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市场意识和经济意识。
(二)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 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注意培养以下能力:
第一、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
第二、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
第三、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定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省情、校情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四)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课、习题课、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采用讲与操作结合,在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洞开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
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改革,需要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着眼于基层,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经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新探索,所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1、丁铮,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2、夏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美术教学的目标[J]美术大观 2009(9)
3、王辉、李敏、邓后平,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探讨[J]江西教育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