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属于大众还是小众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属于大众还是小众,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争议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窥见当代诗坛的发展现状,是挖掘出新世纪现代诗歌边缘化的症结所在。本文疏理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大众诗歌”的发展脉络,探析不同时期“大众”与“小众”之争的因由、过程与后果,分析新世纪诗坛无序、诗歌标准丧失等诗歌衰落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对改善当代诗坛现状,重塑诗歌价值与形象,推动诗歌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诗 大众 小众 后现代 文化语境
  一、引言
  诗歌“大众”与“小众”的对立并非古已有之,而是近现代社会文学论争的产物。古代并没有大众诗与小众诗的说法,也不像今天这样,一说到大众诗歌,圈内人大都持否定态度。在今天,“大众”似乎就是需要教化的民众,是低俗的代名词,诗歌一旦符合大众口味,成为大众流行的东西,就是水平不高的。事实上,这种看法是偏激而又狭隘的,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我们对“大众”的理解也会不同。
  二、我国古典诗歌大众化程度很高,许多经典名句都来自民间的大众诗
  早在先秦时就有很多大众诗人,他们普通得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却在《诗经》中留下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千古名句。在汉代,大众诗歌也特别盛行,汉武帝还开设了“乐府”行政机构,专门负责搜集编撰民间诗歌和音乐,进行演唱演奏,我们所熟知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陌上桑》等著名诗歌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诗歌。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录了5000多首乐府诗歌,集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之所在,大众化程度和诗学价值都很高。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大众化程度最高的时代。那时,无论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黎民百姓,村叟樵夫,都能作诗。白居易一生都在追求和践行写大众易于接受的诗,所以他的诗歌传播得最广,也最有影响力。他每创作完一首诗之后,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都能懂,故而有“老妪能解”的成语典故。白居易的诗广布民间,传入深宫,当时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到处题有白诗,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从妻妾到儿童无人不会诵白诗。另一位大众化的代表当属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宋人叶梦得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家,意思是柳永的词通俗易懂,盛行于市井巷陌,传播甚广。古典诗歌大众化的例子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说大众诗水平不高,可是古典诗歌时代并没有这种说法,相反,古代流行的大众诗创作水平都非常高,至今还具有很高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三、詩歌“大众”与“小众”之争的出现与和解
  “大众”与“小众”的矛盾始于文学革命时期,第一次论争的焦点是“平民化”与“贵族化”的问题。“新诗刚出世就显露了它的平民化倾向。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核心,就是推倒贵族文学,建立平民文学。周作人在《平民文学》一文中也提出‘平民的诗’”。[1]首先对胡适白话诗提出质疑的是康白情。1920年,他在《新诗底我见》里提出了“诗歌是贵族的命题”,随后周作人、穆木天、俞平伯、成仿吾、闻一多等人也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加入诗歌“贵族化”的探讨中,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早期白话诗当作批评的目标。可以看出,这场“贵族化”与“平民化”的论争主要是关于诗歌散文化与非散文化、诗歌口语化与艺术化的讨论。
  其后“无产阶级诗人把‘五四’新诗‘平民化’的趋向发展到极端,纳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2]1932年,“中国诗歌会”成立,为了让诗歌发挥最大的战斗武器的作用,“大众化”(非诗化)诗歌的概念首次明确提出,并被认定为最迫切的使命。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救亡”压倒了一切,文学活动转向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轴心,救亡焕发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昔日因政治或文学观点的不同而彼此对立的各家学派作家,此时也都尽释前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实现了统一。历来所讨论的“大众化”问题,此时都成为作家自觉的行动。诗人普遍追求通俗、鲜明、昂扬的风格,还出现了口号诗、标语诗等便于宣传的形式。无产阶级诗人所倡导的“大众化”与同一时期诗歌流派的对峙也前所未有地得到和解。
  从古代到近现代,同样是大众诗,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下就有不同的历史、文学与艺术价值。《诗经》的经典在于“思无邪”,是真正纯粹的诗歌;而新文化运动出现的“白话诗”因其意在普及白话文,显得直白浅显,缺少诗味;标语诗、口号诗意在教化民众,历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四、当代诗歌“大众”与“小众”之争的焦点表现在上世纪末“民间”与“知识分子”的论争上,这场论争以“平庸”解构“崇高”,改变了诗歌的方向
  “大众”与“小众”之争能成就诗歌,也能毁坏诗歌。在诗歌“平民化”与“贵族化”纯文学的论争中,诗歌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小诗体”“新月派”“现代诗派”等艺术性和思想性更高的诗歌流派,论争提高了诗歌的创作水平,促进了诗歌的发展。然而这种纯粹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并没能被当代重现,朦胧诗刚刚复苏和崛起,一场“世纪之争”就改变了诗歌的命运。
  1999年4月,诗坛一场“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盘峰论争”,延续了“大众”与“小众”问题的论争,也开启了新世纪中国的当代诗歌。从各自的口号上看,“民间”似乎代表了大众立场,“知识分子”似乎代表了小众立场。由于这两个概念具有多义性、模糊性与蒙蔽性,“盘峰论争”前后的双方以及诗人批评家几年来都在“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写作”问题上争论不休,后来不少学者专家对此进行研究,也无法窥见事实的真相,论争反倒变得复杂又混淆不清,最终不了了之。
  20年后我们回首这场争论,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正如沈浩波所说:“‘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写作’只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一个即兴的命名”。①“‘民间’与‘知识分子’论争的中心其实是诗人身份的继承权问题,也就是,只有我方和站方,才有权利担当承续悠久传统的火炬手,对于于坚、王家新等热情投入的论争者来说,要当火炬手就要排除异己。”[3]这就是说盘峰论争两派之间的冲突最本质的是利益冲突。当时“知识分子写作”一方的王家新、西川、臧棣、唐晓渡、陈光炜等人继承了朦胧诗一代诗歌经验,也掌握着90年代诗歌的话语权。他们的权威和垄断对同时代的“民间诗人”视而不见形成了遮蔽。所谓“民间诗人”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第三代诗人,他们是以于坚、韩东、杨黎、李亚伟等为代表的“口语”写作诗人。无论从创作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来看,第三代的诗歌都明显地受到20世纪中期欧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他们“用表达‘凡人琐事’的平民化来代替崇高”“其中心在于反对朦胧诗赖以生存的意象化”。[4]他们对传统诗学刻意否定,消解意象,更新诗歌审美观念,确立审丑美学原则,关注日常,消解诗的深度。   “盘峰论争”的结果确认了于坚、韩东、杨克、伊莎、沈浩波等一批“没有被恰当”评价的先锋口语诗人的价值。他们试图创造一种新的汉语审美,一种更纯粹的诗。然而20年后的今天,他们不仅没有优秀的能引发大众传诵和喜爱的文本,还误导着诗歌新人的创作。此后中国诗坛俨然成了第三代诗人的实验地,相继出现的“下半身”诗歌、“梨花体”诗歌、“羊羔体”“乌青体”诗歌将先锋口语诗越演越烈。他们在网络时代轮番登场,娱乐化和丑化诗歌,对传统文学极具破坏性,在获取大众点击围观的同时,也瓦解了诗歌在大众心中原有的价值。
  第三代口语先锋诗歌是失败的,他们促使诗歌多元化、流派多样化的同时,却导致传统本土文化的断裂。这种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无中心、无价值文化,使得诗坛秩序混乱,失去了诗歌该有的艺术审美标准。先锋口语化诗歌的肤浅直白,甚至粗俗下流,使得现代詩失去了越来越多的大众,并加剧了诗歌边缘化的进程,中国诗歌最终走向“个体诗学”。
  五、新世纪诗歌“大众”与“伪精英小众”的对立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诗歌发展的环境和诗歌创作的语境,消费时代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诗歌的价值观。借助互联网之便,一些“小众”沐猴而冠蒙蔽、误导新世纪诗歌的良性发展,所谓的以追求纯粹精神价值的“伪精英文化”进而堂而皇之地站在了大众的对立面。
  当今诗歌评价的现状是:优秀的诗歌常常得不到权威肯定,被权威肯定的诗歌常常不优秀。现代诗歌变成一群既得利益的小众的狂欢,而当这类小众的诗歌得不到大众认同,就忽视大众、贬低大众,甚至把“大众”与“小众”对立起来。当“小众的糟粕”被当作“小众的精华”,当“伪精英”们把“丑”也视为“美”时,“大众”自然就越来越读不懂现代诗,越来越不敢评判现代诗的好坏了。鲁迅说:“倘若人人都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好东西,那最好的东西就是鬼画符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讲话已经明确了“大众”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大众”却常常被排挤在文艺审美鉴赏与评判之外。
  中国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连续出现有失公允的“羊羔体”“打油诗”事件就反映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国内有五花八门的300多个诗歌奖,相比欧美等其他国家,中国的诗歌奖项多且乱,很多都不具备公信力”。[5]为何会出现这种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评判诗歌水平高低的权力大都掌握在小众的“伪精英”手里。中国诗歌脱离了“大众”的评判,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只会离大众越来越远,加剧边缘化进程,最后走向衰亡。因此,如何让诗歌圈子中掌握话语权的人、诗歌批评家、诗歌创作者以及相关媒体转变观念,以诗歌发展为重,真正做到重视“大众”的评价,“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是当代诗歌发展面临的困境。
  注释:
  ①沈浩波.论当代先锋诗歌(第一篇):盘峰论争为
  什么?什么又是民间立场?
  参考文献:
  [1]吕进.诗大众化与小众化[N].中国文化报,2009.
  [2]钱理群,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72-273.
  [3][荷兰]柯雷(Maghiel van Crevel).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402-403.
  [4]谢冕.诗歌理想的转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5]霍俊明.热潮中的滚石,或静默的舌根[N].文艺报,2017-1-20.
  (作者简介:庭艳,女,硕士,贵阳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堂吉诃德是生活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人物,生活在现实中的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知识者",是认识到骑士小说毒害性的"醒悟者"。生活在理想中的他,是一位"正义的侠者",懂得锄强扶
目的 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对患者采取腹部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的确
妊娠期和糖尿病之间一直以来都有比较紧密的联系,由于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比较剧烈所以其身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妊娠期糖尿病是非常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目前
期刊
摘要:《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作品。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三国演义》记载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群雄割据政权变化的历史,描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书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刻画为中国小说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国演义》中除了对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精彩描写之外,其中的古诗词创作也具有极
摘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需要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学积淀,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内容充实、情感丰富,文学积淀的形成离不开广泛的素材收集。想要保持文章的鲜活,素材的收集整理是必不可少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仅仅是掌握了写作技巧而缺乏对于素材的储备,那么会导致文章空洞、内容单一,对文章内容的思考也相对肤浅。本文将针对素材的收集整理方法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写作 素材收集 素材整理
摘要:《学衡》第39期中对华兹华斯的《威至威斯佳人处僻地诗》进行了翻译,共有8首译诗,皆采用中国五言诗的形式,运用了大量中国文化中的古典意象,使得原诗的内容愈加丰富。借此可以看到《学衡》诸公的翻译理念,即对于原著思想传达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接受的重视,还有他们对古典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学衡》 华兹华斯 意象  《学衡》杂志由吴宓先生等人于1922年在南京东南大学主办。《学
<正>纵观国内化妆品市场,各化妆品企业在市场推广与广告传播上高招叠出,化妆品已经成为媒体广告的投放大户。在广告作品的设计中,广告文案的创意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