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妨让学生从模仿开始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年级,作文在语文中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能否写好一篇作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可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愁写作文,不愿上作文课,往往在第一节课愁眉苦脸,第二节课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妨从最基本的模仿做起。
  模仿绝不是一种呆板的复制。模仿应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如果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那么,他的思维就已达到了新的高度。那么,如何模仿,模仿什么?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模仿经典课文
  如模仿文章的结构模式,写议论文时就可以模仿《谈骨气》一文的结构,学习它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以及利用古今中外几个典型事例论证三个并列分论点的手法。
  二、模仿学生或者高考优秀范文
  我们的市级研究课题“高中作文写作‘一题多体’训练模式探究”的第一步“高考范文领悟引路”:主要是当年的夏季高考题及优秀范文(满分作文)为例子(当然,也可以是经典的往年高考题),然后融合主备教师个人的智慧,作成课件或者印成讲义,上课时,至少用20分钟的时间,从不同角度,特别是文体特征突出者角度,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其优劣,领悟其真谛。学期开始,要求学生“入格”——模仿范文的文体训练,一般是一个题目训练两种文体,多数是议论文和记叙文这基本的“看家文体”,以后,逐渐“出格”——尝试其他文体(包括创新文体)。
  三、模仿他人的名句
  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段话的确值得学生模仿。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找出这段话的基本框架“我赞美……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尤其象征了……”,尔后用松树替代白杨树,请学生找找松树的外形与其内在有何联系,松树与什么人物有何内在联系。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认为松树与解放军战士、革命先烈等人物有内在的相似之处。于是,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饶有兴趣地仿写起来。这样,虽看得出受了课文影响,但却找不出其生硬的痕迹;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很多考试作文为了能够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水平,都习惯“四自”(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要求,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种适应能力,教师就应该研究相应的对策。但是,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模仿应该是这其中的关键一步。我们的市级科研课题 “高中语文教学‘读写一体化’研究”的课堂操作模式中,核心环节就是“听写范文”,不仅模仿文体,语言,甚至结构,标点都必须准确无误,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到目前,已经进行了三轮实验,效果相当明显。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模仿,学生习作的初始就举步维艰;没有模仿,学生写作就缺少了有力抓手;没有模仿,就没有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像其他有生命的系统一样,企业战略联盟也会经历诞生、成长、衰老到消亡(解体)的过程,而且任何两种联盟关系的演变轨迹都是不同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联盟形
你矗立在长城的最东边,地势险要,气势巍峨;
本文提出了“三阶段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整体教学理念,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承前与启后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为学生可持续性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热传递过程中的熵增加原理的证明是学生在普通物理和大学物理学习中的一个疑点,笔者应用学生所熟知的Lagrange中值定理对其进行证明,可以有效地破解学生的疑点.
课程改革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次最深刻、最全面、最有冲击力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不止于课程、教材的改革,而且还要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人才标准的深刻变革,新课程的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创新是课程改革的灵魂,课改的成功必须是新的教育理念实践的结果。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体现真正初中思品课改精神,必须带着新理念走进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它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