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本上的内容非常简洁,仅起到提纲挈领之作用。而老师口干舌燥地讲一堂课,可能只是书上的某一个知识点,这时记笔记就显得非常重要。老师总苦口婆心地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這句俗话,大家耳朵都磨出茧子了,可大多数人还是不会记笔记,最常见的就是:1.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记,什么时候不用记;2.跟不上趟儿,刚记好一句,老师都说完三句了;3.记不全面,返回来看发现不知所云,甚至造成对知识的误解,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
网上经常有一些所谓的“学霸笔记”照片,蝇头小字,红红绿绿,密密麻麻,十分工整,令我等叹为观止。不过我想说这种“笔记”大多数是进行过后期处理的,可能就是为了拍个照供大家瞻仰,真正学习过程中,内容是远远高于形式的。一般来说学霸们最新鲜的课堂笔记可以用“惨不忍睹”形容,但他们自己绝对看得明白,一目了然。
因为首先要处理手速的问题,这需要用自己所明白的符号表示,比如“不是”“否”等含义的词语用“x”表示,有些关系可以画流程图,比单纯老师说啥就记啥更能融入自己的思考,还能提高速度,紧跟课堂进度。
那如何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记录全面?这点我建议直接在教科书的空白处做笔记,用箭头指向那个知识点,这样又快又准,也不怕混淆,把一个知识点的解释记成另一个相似知识点了,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地方不够,贴个便贴也是个好方法。
当然,手边也要准备个笔记本,语文、英语这种书上空白少、要记录的东西多的科目自不用讲,数理化等学科,老师在课堂上出的题也要老老实实把题目和解题过程、老师的解题思路等记下来,对后面的复习大有裨益。
同样,对重点的把握也十分重要。老师反复念叨的东西、语气加强的地方、对易混淆知识点的解释一定要老老实实记录在案,不要觉得我听懂了就可以不记,这样可会吃大亏的。
上课时候凌乱地记了些知识点,到了课下一定要趁热打铁把当时遗漏的地方补充完整,如果有哪些知识记乱了或者不明白,立刻去找老师请教,重新梳理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知识咀嚼吸收的过程。
总之,记笔记是一个老师思路和自己思路相融合的过程,是紧跟课堂节奏的最好方式,能最快地意识到自己对哪个知识点存疑或者哪一部分比较薄弱,也是未来绝好的复习资料。好的课堂笔记绝对是杀向成功的一把利剑,而且由自己打造,并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曾经没记好的笔记,以后再想补全,确是难上加难,怎么说都是个损失。
网上经常有一些所谓的“学霸笔记”照片,蝇头小字,红红绿绿,密密麻麻,十分工整,令我等叹为观止。不过我想说这种“笔记”大多数是进行过后期处理的,可能就是为了拍个照供大家瞻仰,真正学习过程中,内容是远远高于形式的。一般来说学霸们最新鲜的课堂笔记可以用“惨不忍睹”形容,但他们自己绝对看得明白,一目了然。
因为首先要处理手速的问题,这需要用自己所明白的符号表示,比如“不是”“否”等含义的词语用“x”表示,有些关系可以画流程图,比单纯老师说啥就记啥更能融入自己的思考,还能提高速度,紧跟课堂进度。
那如何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记录全面?这点我建议直接在教科书的空白处做笔记,用箭头指向那个知识点,这样又快又准,也不怕混淆,把一个知识点的解释记成另一个相似知识点了,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地方不够,贴个便贴也是个好方法。
当然,手边也要准备个笔记本,语文、英语这种书上空白少、要记录的东西多的科目自不用讲,数理化等学科,老师在课堂上出的题也要老老实实把题目和解题过程、老师的解题思路等记下来,对后面的复习大有裨益。
同样,对重点的把握也十分重要。老师反复念叨的东西、语气加强的地方、对易混淆知识点的解释一定要老老实实记录在案,不要觉得我听懂了就可以不记,这样可会吃大亏的。
上课时候凌乱地记了些知识点,到了课下一定要趁热打铁把当时遗漏的地方补充完整,如果有哪些知识记乱了或者不明白,立刻去找老师请教,重新梳理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知识咀嚼吸收的过程。
总之,记笔记是一个老师思路和自己思路相融合的过程,是紧跟课堂节奏的最好方式,能最快地意识到自己对哪个知识点存疑或者哪一部分比较薄弱,也是未来绝好的复习资料。好的课堂笔记绝对是杀向成功的一把利剑,而且由自己打造,并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曾经没记好的笔记,以后再想补全,确是难上加难,怎么说都是个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