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3种形态磷淋溶的影响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杨麦间作系统中树木对土壤磷素淋溶流失的影响,设定株行距分别为:2 m×5 m(LⅠ)、2 m×15 m(LⅡ)的2种密度间作系统以及单作小麦地(CK),测定距地表60 cm深处淋溶液体积与淋溶液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以及总颗粒附着态磷(PP)的质量浓度及其淋失量。结果表明:1 2种密度间作模式对淋溶液体积控制效果优劣均为:LⅠ、LⅡ、CK。在同一间作密度(LⅡ)下,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体积降低越明显。2 2种密度间作模式对淋溶液中TP、TDP以及PP质量浓度控制效果优劣均为:LⅠ、LⅡ、CK。在同一间作密度(LⅡ)下,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中3种形态磷质量浓度降低越明显。3土壤淋溶液中磷素流失形态以TDP为主。间作密度越高,距离杨树越近,淋溶液中TP、TDP以及PP流失量就越低。实验表明,株行距为2m×5 m(LⅠ)的间作系统对农田土壤磷淋溶的削减作用较强。
其他文献
对0.8 mm厚6061铝合金超薄板微搅拌摩擦焊过程进行测温实验,并对微搅拌摩擦焊过程工件温度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工艺参数如焊接速度、主轴转速、下压量以及焊接过程外
本论文采用毛竹实生幼苗为材料,以PEG6000作为渗透调节剂模拟干旱胁迫,通过设置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及干旱胁迫条件下施加外源多胺和多胺合成前体、抑制剂等试验,分析毛竹幼苗抗
贾母这位性格活泼外向、见多识广、富于才智、知人善任、博爱果断、品位高雅、自觉享乐的老太太。
采用个案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37所“985”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用户需求(信息需求、互动需求、功能需求)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资源发现、权益查询、电子阅读
目的研究中药北刘寄奴(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
<正> 市场调查报告与市场预测报告是一对相互关联而又不同的文种,然而在经济写作的理论界和教学界常有人把它们混而为一。例如,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文写作百题》中就
当前,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而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关键的难点,因此,必须加强对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的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包括了建设
<正>资源利用生态循环饲料营养肠道保健2018.7.25-27沈阳(预备通知)东北地区是生猪发展的潜力增长区,具有发展生猪养殖的雄厚资源基础和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行业龙头企业纷
[目的/意义]面向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是目前国家所急需的,提升到用于应急决策的高度,必须适应信息量大、精确性高、跨领域多的快速响应要求,形成知识库协同架构有序、高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