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怎样的质量评价观?——基于排行性评价视角的哲学省思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十年,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排行性评价层出不穷,引发了诸多争议。排行榜作为全球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一个重要的热门指标,既有其便捷合理的一面,存在的问题同样显而易见。在哲学方法论上,有关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种种论争深受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实证主义与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反实证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著名的“两种文化”的交锋就基本反映出这两种学术文化的强烈互动。要正确认识并引导好高等教育评价的导向问题,最终还需要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与核心理念,研究和理解现代大学有关知识的创新、传播与转移之间的本质关系,
其他文献
1.在人民银行协调之下各家商业银行通力合作,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个人信用信息库,各行也可利用现有的代发工资系统,掌握部分贷款人的收入情况.同时要求为贷款人提供收入证明的
对于中信银行而言,创新一直是一种主动的姿态。当互联网金融的列车呼啸而来时,中信银行总是能率先脱掉镣铐,顺势突围,聚焦“互联网+”概念的优势业务为提升品牌形象提供重要助力。
话语变革是课堂变革的核心。传统课堂的特征之一在于教师控制课堂的话语权,并表现为教师发起-学生回应-教师评价(IRE)的话语结构。教师和学生应该说什么,怎样说,才能指向学生
近几年随着大屏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及消费类小尺寸平板电脑市场的趋近饱和,消费类小尺寸平板电脑逐渐被大屏智能手机所替代。而大尺寸(10英寸及以上尺寸屏幕)平板电脑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