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所以现在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人才的竞争。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我国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和成败。
我们当今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我们入世之初,外国的人才也会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受到冲击,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最终形成,这种新旧体制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观念的碰撞势必会引起教育领域的大的改革。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学生的视阈大开,知识面扩大,再加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致使许多老师在学生面前都只能望其项背;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重大。那么如何作好新时期的教师工作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针对我工作的一点体会,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信心,拥有高度的责任心
刚参加工作,从事新的事业,都要求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心。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旗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默生说过:“生动的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得胜利;生动的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我们在树立了坚定的信心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我们的工作时间有几十年,一年干不好,我们还有的是机会,但是学生不一样,他们的青春只有一次,他们的高中生活也只有一次,我们的不负责很可能会造成他们终生的遗憾。再有,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要“爱我们所选择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虽然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沉着应对就一定能铲除工作上的“拦路虎”。因为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工作,辛勤耕耘,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完善自我,做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楷模和榜样。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的言行举止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位从事多年的老教师说过:“学生对老师的大部分缺点都可以忍受,只有一点,学生是不能忍受的,那就是老师的不学无术。”所以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时时刻刻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师德建设方面,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而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
三、身怀爱心,成为学生生活上的母亲,交往上的朋友
教育活动的主导是老师,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相长”,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质量。“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容易使教师给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和“说教者”,从不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久而久之,势必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无法沟通,各项工作也将难以开展。因此教师应该走出“师道尊严”的误区,用“婆婆的嘴,妈妈的心,哥哥的样”教育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使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1、以人为本,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道,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曾说过:“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所以我们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制度约束下做事,在道德规范下做人,从而使其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2、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成年人,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未成年的学生肯定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在学习和生活中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由于学生叛逆心理的存在,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转化工作的好坏,如果方法不对头,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使其真正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并积极改正。切不可对学生恶语相加,更不能体罚学生,这是与我们的教学目的相违背的。同时我们要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彻底转变只有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陈旧观念,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张扬个性,终成人才。”的教育观念,既要关心“小天鹅”,又要关心“丑小鸭”,做到“颗粒归仓”。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个个学生最终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3、积极引导,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事情,一个没有成功体验的学生是不会有追求成功的欲望、激情和动力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优点和长处,并给予及时有效的鼓励,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克服缺点、发扬长处,不断的完善自己。教师要时刻记得给他们一些肯定,一些赞许,一些鼓励,让他们扬长避短,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渐的走向成功。
4、制造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班风学风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向学生灌输竞争的意识,在学生中形成“比素质,比能力,比纪律”的竞争风气。使学生明白不学习就要落伍,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危机长在,警钟长鸣,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优越条件,发挥我们的优势,抓好每一分每一秒,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做一名合格的世纪新人。当然要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还要有“先进帮后进,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最终使学生在比学赶帮超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除上述四点外还要利用好班会、文体活动、各项比赛、板报以及广播节目、升国旗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难懂的大道理能通过有实地内容的活动深入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
惯,早日成才。
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工作也要与时共进,不断创新。邓小平曾经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和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⑴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被无情的淘汰,社会呼唤“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授课方式、管理机制、工作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大胆实践“诱思探究”式的素质教育方式。
五、严明纪律,用完善的制度规范和约束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科学而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步调一致的走向成功。如果班集体制度不健全,整个班就会是一盘散沙,完不成统一的任务。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必须把完善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使班里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理论一根针,实践千条线”,教师的工作是琐碎而复杂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党交给教育工作者的艰巨而神圣的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教师一定要深怀爱学生之心,恪守为学生之责,善谋发展学生之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儿草去”,用火红的青春在“科教兴国”的征途中谱写辉煌的篇章!
我们当今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我们入世之初,外国的人才也会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受到冲击,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最终形成,这种新旧体制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观念的碰撞势必会引起教育领域的大的改革。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学生的视阈大开,知识面扩大,再加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致使许多老师在学生面前都只能望其项背;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重大。那么如何作好新时期的教师工作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针对我工作的一点体会,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信心,拥有高度的责任心
刚参加工作,从事新的事业,都要求我们树立必胜的信心。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旗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默生说过:“生动的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得胜利;生动的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我们在树立了坚定的信心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我们的工作时间有几十年,一年干不好,我们还有的是机会,但是学生不一样,他们的青春只有一次,他们的高中生活也只有一次,我们的不负责很可能会造成他们终生的遗憾。再有,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要“爱我们所选择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虽然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沉着应对就一定能铲除工作上的“拦路虎”。因为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工作,辛勤耕耘,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完善自我,做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楷模和榜样。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的言行举止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位从事多年的老教师说过:“学生对老师的大部分缺点都可以忍受,只有一点,学生是不能忍受的,那就是老师的不学无术。”所以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时时刻刻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师德建设方面,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而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
三、身怀爱心,成为学生生活上的母亲,交往上的朋友
教育活动的主导是老师,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相长”,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质量。“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容易使教师给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和“说教者”,从不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久而久之,势必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无法沟通,各项工作也将难以开展。因此教师应该走出“师道尊严”的误区,用“婆婆的嘴,妈妈的心,哥哥的样”教育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使自己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1、以人为本,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道,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曾说过:“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所以我们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制度约束下做事,在道德规范下做人,从而使其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2、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成年人,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未成年的学生肯定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在学习和生活中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由于学生叛逆心理的存在,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转化工作的好坏,如果方法不对头,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使其真正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并积极改正。切不可对学生恶语相加,更不能体罚学生,这是与我们的教学目的相违背的。同时我们要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彻底转变只有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陈旧观念,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张扬个性,终成人才。”的教育观念,既要关心“小天鹅”,又要关心“丑小鸭”,做到“颗粒归仓”。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个个学生最终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3、积极引导,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是每个学生都渴望的事情,一个没有成功体验的学生是不会有追求成功的欲望、激情和动力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优点和长处,并给予及时有效的鼓励,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克服缺点、发扬长处,不断的完善自己。教师要时刻记得给他们一些肯定,一些赞许,一些鼓励,让他们扬长避短,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渐的走向成功。
4、制造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班风学风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向学生灌输竞争的意识,在学生中形成“比素质,比能力,比纪律”的竞争风气。使学生明白不学习就要落伍,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危机长在,警钟长鸣,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优越条件,发挥我们的优势,抓好每一分每一秒,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做一名合格的世纪新人。当然要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还要有“先进帮后进,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最终使学生在比学赶帮超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除上述四点外还要利用好班会、文体活动、各项比赛、板报以及广播节目、升国旗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难懂的大道理能通过有实地内容的活动深入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
惯,早日成才。
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工作也要与时共进,不断创新。邓小平曾经指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和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⑴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被无情的淘汰,社会呼唤“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德才兼备的学生,教师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授课方式、管理机制、工作方法上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大胆实践“诱思探究”式的素质教育方式。
五、严明纪律,用完善的制度规范和约束学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科学而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步调一致的走向成功。如果班集体制度不健全,整个班就会是一盘散沙,完不成统一的任务。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必须把完善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使班里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理论一根针,实践千条线”,教师的工作是琐碎而复杂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党交给教育工作者的艰巨而神圣的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教师一定要深怀爱学生之心,恪守为学生之责,善谋发展学生之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实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儿草去”,用火红的青春在“科教兴国”的征途中谱写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