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z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随机分为A、B、C 3个亚组,分别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B、C 3亚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亚组患者治疗后HBV-DNA转阴率和HBe 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3亚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C亚组效价比C/E值最高(2 538.0),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亚组患者仅出现肌肉疼痛和疲劳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阻止肝纤维化,安全性高,恩替卡韦可作为经济治疗的首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周围血管疾病中常见的血管病之一[1],我们在周围血管疾病护理实践中体会到,根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以黄土高原区8种植物凋落物为对象,利用水和0.01mol·L-1CaCl2两种浸提剂提取了不同大小(2mm和1cm长)的凋落物,测定其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并利用室内培养试验评价其生物降解特
【目的】探讨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中医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中医疗效评价模型,对中老年男性慢性尿酸性肾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
<正>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我们解释历史,探求历史规律,从而透古看今,为学科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
磷钼酸喹啉重量法、磷钼酸喹啉容量法是磷肥、复合肥及其它含磷物质中测定 P2 O5含量的常用方法 ,本文对 2方法中用到的 1种重要的试剂——喹钼柠酮的配制和使用进行探讨 ,以
将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扩展成遥感日蒸散估算模型,利用MODIS遥感数据估算了黄淮海地区的区域蒸散,并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不同地表覆盖下的区域蒸散统计分布特征.
丁玲是我国当代20世纪名扬中外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随着地域的转换、社会环境和时代思潮的变化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她因创作生态的转变而呈现出不同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