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有一天,你上小学的儿子拿回一张数学成绩单,上面赫然写着:28分,倒数第一名。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愤怒、斥责,安慰、体罚,无所谓,鼓励,惊讶,沉默不语,等等等等,所有的做法和想法我都表示理解。但是这个28分,却无论如何是难以更改了。
不错,这是我的一次真实经历。使我获得这个经验的人,是我儿子,当时他上小学三年级。
现在有必要说些题外话,因为这个28分对我的刺激太大了。
年轻时,我是偏爱理科的,但阴差阳错,数理化远离了我,我的工作越来越不可逆转地亲近着文科。我不否认,文学给我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但是,却不能因此消解我放弃理科所经历的失落和痛惜。那是少年的一种追求吧。
我的丈夫以及丈夫的父母都和这“文”打着纠缠不清的交道,当然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这跟时代有关,这里按下不表。
所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将来,儿子能搞理科。
但,就靠这28分么?
我和丈夫各怀了一份焦急、忐忑。面对着不知深浅的儿子,说什么呢?其实有许多话要说,可说了,他小小年纪也无法理解。于是,我们陷入了自我设计的悖论之中,进退两难。
那一夜,我失眠了。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真实面目:表面上我对儿子的要求是——甘居中游,这样儿子会学得轻松,玩得痛快,真正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内心里我对儿子惟一的一次考试失利看得比地球毁灭都严重百倍。我究竟怕失去什么,是别人对儿子的好感?还是自己的面子?我甚至怀疑,用自己的夙愿能左右儿子的一生吗?
无论我以什么理由为自己辩护,都无法改变我对自己的厌恶,因为我是个多么自私的母亲啊!如果儿子替我实现了理想将是我的一份荣耀;而儿子失利的难堪和苦恼却要由他一人来承担。
我从不过问儿子的功课,因为我自负地认为,他能学好。我们小时候没有人来管,不照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吗?那虚荣心所包含的实质内容是:一旦儿子成绩优异,毋庸置疑,它来自父母的优秀遗传基因。而眼下,这优秀的遗传基因却只有“28分”?
我们忘记了一位智者的忠告:天才来自于百分之一的聪明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此话可以理解为:仅仅有百分之一的灵感而不付出汗水,聪明者也可能变成白痴。
如果不是28分的提醒,我们能作如此深刻的反思么?
我们将那张具有历史意义的试卷摊在饭桌上,和儿子一起,各执一枝笔,逐题演算起来。虽然那些题很简单,但我们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轻视,而是怀了小学生才有的真挚专注的神情,计算、誊抄、检查。
那张试卷,我们签字时写了分析意见:
第一题基本概念不清;第二题,由于审题不仔细,导致会做的题反而做错;第四题,漏做了,说明平时学习马虎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应引起家长注意;第六题,只做了一半,思路正确,但缺少灵活性,说明知识掌握得过死……
儿子根本没有觉察我们对28分的种种思考、担忧和焦虑。
这就是被儿子戏称为“家庭数学研究所”初创的背景和雏形。其实这个研究所的研究课题何止局限于作业和考卷上呢?上学要路过一个商场,我会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商场的一面墙全部采用玻璃来装饰,分四层,一、三层各用相等的玻璃六整块,二层比一层少用一块,四层比二层少用两块,这面玻璃幕墙共用玻璃多少块?
到公园,路遇一个小女孩,我们随即编一道题:她3年后和你现在的年龄一样大;你和她现在一样大时,她才3岁,你今年9岁。请问:她今年几岁?
去文具店:我说,大本5角,小本2角,买4个小本子,3个大本子,给售货员5元钱,应该找给我们多少元钱?
儿子饶有兴趣地听着,嘴里不出声地计算着,或错或对,我们获得的都是一种交流的幸福和响应的满足。
儿子的奥林匹克数学考试再度失利。这次,受到打击不再是父母,而是儿子。
儿子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想继续留在奥班的愿望,并总结了自己失利的原因。那是儿子最苦恼的日子,整整两个星期。
最终,老师答应了孩子的请求,不过只能旁听,不能列入正式生名单。
儿子大喜过望。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数学家。学好奥林匹克数学就是为将来实现理想打基础。我要做到:不懂就问,勤奋好学,不能像过去图省事抄答案,也不能因为打球常常误了上课……
在不知不觉中,儿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且经常拿奥赛的难题来考我们。丈夫被考得一塌糊涂时,并不气馁,而是用了当年研究甲骨文和竹简的认真劲儿一篇篇地演算、推理、分析;若是儿子做错了题,我们并不直接指出错在何处,而是装出不明白的样子主动拜他为师,并像个不开窍的学生似的反反复复地问:教授先生,这是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直到“教授”自己发现了错误,并反过来提示我们,以后不能再有诸如此类的问题等等。数学研究所对儿子产生了无法描述的魅力,在这种氛围里,学习还会成为负担么?即便遇到再多的困难,儿子所具有的是战胜困难的信心,而绝不会是苦恼。
对于孩子,无论学什么,要想学有所得,甚至使之成为终生的事业,靠的都是兴趣。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对事业有无尽的兴趣,那么你就有理由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儿子考上了区奥林匹克数学班,第一天上课之前,儿子自言自语地感叹:我真幸福啊!■
不错,这是我的一次真实经历。使我获得这个经验的人,是我儿子,当时他上小学三年级。
现在有必要说些题外话,因为这个28分对我的刺激太大了。
年轻时,我是偏爱理科的,但阴差阳错,数理化远离了我,我的工作越来越不可逆转地亲近着文科。我不否认,文学给我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但是,却不能因此消解我放弃理科所经历的失落和痛惜。那是少年的一种追求吧。
我的丈夫以及丈夫的父母都和这“文”打着纠缠不清的交道,当然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这跟时代有关,这里按下不表。
所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将来,儿子能搞理科。
但,就靠这28分么?
我和丈夫各怀了一份焦急、忐忑。面对着不知深浅的儿子,说什么呢?其实有许多话要说,可说了,他小小年纪也无法理解。于是,我们陷入了自我设计的悖论之中,进退两难。
那一夜,我失眠了。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真实面目:表面上我对儿子的要求是——甘居中游,这样儿子会学得轻松,玩得痛快,真正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内心里我对儿子惟一的一次考试失利看得比地球毁灭都严重百倍。我究竟怕失去什么,是别人对儿子的好感?还是自己的面子?我甚至怀疑,用自己的夙愿能左右儿子的一生吗?
无论我以什么理由为自己辩护,都无法改变我对自己的厌恶,因为我是个多么自私的母亲啊!如果儿子替我实现了理想将是我的一份荣耀;而儿子失利的难堪和苦恼却要由他一人来承担。
我从不过问儿子的功课,因为我自负地认为,他能学好。我们小时候没有人来管,不照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吗?那虚荣心所包含的实质内容是:一旦儿子成绩优异,毋庸置疑,它来自父母的优秀遗传基因。而眼下,这优秀的遗传基因却只有“28分”?
我们忘记了一位智者的忠告:天才来自于百分之一的聪明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此话可以理解为:仅仅有百分之一的灵感而不付出汗水,聪明者也可能变成白痴。
如果不是28分的提醒,我们能作如此深刻的反思么?
我们将那张具有历史意义的试卷摊在饭桌上,和儿子一起,各执一枝笔,逐题演算起来。虽然那些题很简单,但我们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轻视,而是怀了小学生才有的真挚专注的神情,计算、誊抄、检查。
那张试卷,我们签字时写了分析意见:
第一题基本概念不清;第二题,由于审题不仔细,导致会做的题反而做错;第四题,漏做了,说明平时学习马虎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应引起家长注意;第六题,只做了一半,思路正确,但缺少灵活性,说明知识掌握得过死……
儿子根本没有觉察我们对28分的种种思考、担忧和焦虑。
这就是被儿子戏称为“家庭数学研究所”初创的背景和雏形。其实这个研究所的研究课题何止局限于作业和考卷上呢?上学要路过一个商场,我会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商场的一面墙全部采用玻璃来装饰,分四层,一、三层各用相等的玻璃六整块,二层比一层少用一块,四层比二层少用两块,这面玻璃幕墙共用玻璃多少块?
到公园,路遇一个小女孩,我们随即编一道题:她3年后和你现在的年龄一样大;你和她现在一样大时,她才3岁,你今年9岁。请问:她今年几岁?
去文具店:我说,大本5角,小本2角,买4个小本子,3个大本子,给售货员5元钱,应该找给我们多少元钱?
儿子饶有兴趣地听着,嘴里不出声地计算着,或错或对,我们获得的都是一种交流的幸福和响应的满足。
儿子的奥林匹克数学考试再度失利。这次,受到打击不再是父母,而是儿子。
儿子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想继续留在奥班的愿望,并总结了自己失利的原因。那是儿子最苦恼的日子,整整两个星期。
最终,老师答应了孩子的请求,不过只能旁听,不能列入正式生名单。
儿子大喜过望。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数学家。学好奥林匹克数学就是为将来实现理想打基础。我要做到:不懂就问,勤奋好学,不能像过去图省事抄答案,也不能因为打球常常误了上课……
在不知不觉中,儿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且经常拿奥赛的难题来考我们。丈夫被考得一塌糊涂时,并不气馁,而是用了当年研究甲骨文和竹简的认真劲儿一篇篇地演算、推理、分析;若是儿子做错了题,我们并不直接指出错在何处,而是装出不明白的样子主动拜他为师,并像个不开窍的学生似的反反复复地问:教授先生,这是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直到“教授”自己发现了错误,并反过来提示我们,以后不能再有诸如此类的问题等等。数学研究所对儿子产生了无法描述的魅力,在这种氛围里,学习还会成为负担么?即便遇到再多的困难,儿子所具有的是战胜困难的信心,而绝不会是苦恼。
对于孩子,无论学什么,要想学有所得,甚至使之成为终生的事业,靠的都是兴趣。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对事业有无尽的兴趣,那么你就有理由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儿子考上了区奥林匹克数学班,第一天上课之前,儿子自言自语地感叹:我真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