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师简介]
蒲锟,现任教于山东邹平黄山中学。多次执教市县优质课、公开课并获奖。在《中国教师报》《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学习报》等发表诗文数篇,著有诗集《而立集》。课外担任校文学社指导老师,所主编的校刊《远方》杂志荣获“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优秀课程资源”“邹平县优秀校刊”称号。指导学生在《语文世界》《作文通讯》《美文》等报刊发表文章十余篇,获各级作文大赛奖近百人次。
[创作感言]
写作是我的呼吸方式,每一次都不相同,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在写作时会屡屡与那个可能的你相遇。虽然《旧约·传道书》中写着“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然而只要你面对一张白纸拿起笔来,世界对你来说就是新的。拿起笔来,就这么简单。在寒冷里,在炎热中,在春天,在秋日;在痛苦和欢乐时,在迷惘与挚爱中——都不要停笔。那温暖的纸笔,是代你流泪的泪腺,是替你呼喊的喉管。甚至都不察觉,我们已不仅仅在为自己,更为很多人流泪、呼号了。
[我话我师]
老师姓蒲,与蒲松龄同姓。也与蒲松龄的一句话有着命运般的联系——“书痴者文必工”。他在读书、写作中有着一种“痴性”,这自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他强调深探究、挖本质、保持自我。他写“我有无数个可能的我,但我又只有独一的真我”,我们从写作的棋子变为对自我的保持。他说“天涯就在脚下”,我们了悟人自身的伟大。
——2011级(7)班 曹 涵
蒲老师的课堂洋溢着文学的气息,让我们的思想触摸古典与现代文化的灵魂。他用规整的教学方式用心传授,让我们学得充实,乐在其中,独觅语文的深邃。
——2011级(7)班 史 钊
我能不哽咽着讲完这些吗?这些来自心底的声音。
——题 记
父亲生病住院,主要由母亲陪侍在他身旁。那时,我每天一次或两次骑电动车匆匆忙忙赶去医院,要不就是从医院赶回单位。
当时我头发很长了也顾不得剪,乱七八糟,人们叫我“文艺青年”。在餐厅,同事们惊讶于我竟能那么迅疾地吃完一顿饭。然后,用塑料袋提一碗米汤,挂在车前的钩鼻上,着急慌忙地又骑上走了。
这汤,父亲爱喝,说比哪儿的粥都好。
推门走进病房,看看没什么要紧事,我就把带来的米粥倒入碗中。“真香啊!”父亲嗅一嗅,总会这么说。
入院前,他的嗓子已嘶哑很久了。但几个月后,那种喑呜之声竟渐渐在恢复正常。我喜出望外,以为真会是个“奇迹”。可是,愚拙如我的人怎会料到,死亡之神已在倒数父亲留下所剩无多的岁月了。
偶尔我不能去医院探望,就只好电话询问一下。起先都是父亲自己接听,我很大声地先叫声“爸爸”,他依旧拖长了调门,长长地应声“哎”!仿佛一直很享受那种被称呼的幸福。可我心里并不知道,还能这样热切地喊他多少次;不知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我不敢想。后来,爸爸接通了手机后就转交给近旁的母亲,因为用药、交费等细务全仗她来回操持。再后来,他的视力急剧下降,看不清书本上的字迹,辨不出来人的形容,电话也都一律改由母亲接听了。我能感觉到母亲很急促地按下接听键,声音沉稳中已不带任何情感。不是安慰我,而只是在通告事情,大约她也已无从找到安慰的理由了吧。我知道在离手机不远的地方就坐着爸爸。
窗外,落光了叶子的高高的柿树伸展着根根虬枝。那个原本倔强高大的男人,此刻却卑小如蚁;或像一把荷伞,正慢慢萎败枯黄。我们的祈望被一一揭破,“奇迹”并没有出现,就这样吧,活下去,总有终点。
爸爸生病那年,有一次陪他散步,在村外的坡草中发现一丛菊花。爸爸青年时自学过中医药,他指给我说:“这应该是杭菊。”之后,每次走到那里,我都会瞥上一眼,还曾与他商量过,要将花移植到自家庭院中。可自他病殁,时光的年轮已盘转多匝,回回从村外那里经过,虽仍留心瞻顾,却未再见那棵杭菊的踪影。
往日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之类的思亲怀人文字,常常不觉泪流。是啊,有些情感是无需与他人交流的,每当读到,便即想起。
电影《梅兰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伯对年少的畹华说:“你叫大伯,大伯都不应你,那是因为大伯怕你叫惯了,以后没得叫,心里就落了空了。”我现在知道“大伯”所说的这种空落的颜色了,那是一种无声的惨白,像一片浩渺的深海,寂旷地可怕、可悲。若说这是一种权利的话——那么在我——它已被剥夺或收回了,并且永世不还。
“爸爸”——这个唇音,在我,已凝成一朵素颜小花,摇摇地盛开在一道没有季节的心罅隙中。我再也叫不出,叫不出这两个未加任何修饰的字了……
蒲锟,现任教于山东邹平黄山中学。多次执教市县优质课、公开课并获奖。在《中国教师报》《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学习报》等发表诗文数篇,著有诗集《而立集》。课外担任校文学社指导老师,所主编的校刊《远方》杂志荣获“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优秀课程资源”“邹平县优秀校刊”称号。指导学生在《语文世界》《作文通讯》《美文》等报刊发表文章十余篇,获各级作文大赛奖近百人次。
[创作感言]
写作是我的呼吸方式,每一次都不相同,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在写作时会屡屡与那个可能的你相遇。虽然《旧约·传道书》中写着“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然而只要你面对一张白纸拿起笔来,世界对你来说就是新的。拿起笔来,就这么简单。在寒冷里,在炎热中,在春天,在秋日;在痛苦和欢乐时,在迷惘与挚爱中——都不要停笔。那温暖的纸笔,是代你流泪的泪腺,是替你呼喊的喉管。甚至都不察觉,我们已不仅仅在为自己,更为很多人流泪、呼号了。
[我话我师]
老师姓蒲,与蒲松龄同姓。也与蒲松龄的一句话有着命运般的联系——“书痴者文必工”。他在读书、写作中有着一种“痴性”,这自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他强调深探究、挖本质、保持自我。他写“我有无数个可能的我,但我又只有独一的真我”,我们从写作的棋子变为对自我的保持。他说“天涯就在脚下”,我们了悟人自身的伟大。
——2011级(7)班 曹 涵
蒲老师的课堂洋溢着文学的气息,让我们的思想触摸古典与现代文化的灵魂。他用规整的教学方式用心传授,让我们学得充实,乐在其中,独觅语文的深邃。
——2011级(7)班 史 钊
我能不哽咽着讲完这些吗?这些来自心底的声音。
——题 记
父亲生病住院,主要由母亲陪侍在他身旁。那时,我每天一次或两次骑电动车匆匆忙忙赶去医院,要不就是从医院赶回单位。
当时我头发很长了也顾不得剪,乱七八糟,人们叫我“文艺青年”。在餐厅,同事们惊讶于我竟能那么迅疾地吃完一顿饭。然后,用塑料袋提一碗米汤,挂在车前的钩鼻上,着急慌忙地又骑上走了。
这汤,父亲爱喝,说比哪儿的粥都好。
推门走进病房,看看没什么要紧事,我就把带来的米粥倒入碗中。“真香啊!”父亲嗅一嗅,总会这么说。
入院前,他的嗓子已嘶哑很久了。但几个月后,那种喑呜之声竟渐渐在恢复正常。我喜出望外,以为真会是个“奇迹”。可是,愚拙如我的人怎会料到,死亡之神已在倒数父亲留下所剩无多的岁月了。
偶尔我不能去医院探望,就只好电话询问一下。起先都是父亲自己接听,我很大声地先叫声“爸爸”,他依旧拖长了调门,长长地应声“哎”!仿佛一直很享受那种被称呼的幸福。可我心里并不知道,还能这样热切地喊他多少次;不知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我不敢想。后来,爸爸接通了手机后就转交给近旁的母亲,因为用药、交费等细务全仗她来回操持。再后来,他的视力急剧下降,看不清书本上的字迹,辨不出来人的形容,电话也都一律改由母亲接听了。我能感觉到母亲很急促地按下接听键,声音沉稳中已不带任何情感。不是安慰我,而只是在通告事情,大约她也已无从找到安慰的理由了吧。我知道在离手机不远的地方就坐着爸爸。
窗外,落光了叶子的高高的柿树伸展着根根虬枝。那个原本倔强高大的男人,此刻却卑小如蚁;或像一把荷伞,正慢慢萎败枯黄。我们的祈望被一一揭破,“奇迹”并没有出现,就这样吧,活下去,总有终点。
爸爸生病那年,有一次陪他散步,在村外的坡草中发现一丛菊花。爸爸青年时自学过中医药,他指给我说:“这应该是杭菊。”之后,每次走到那里,我都会瞥上一眼,还曾与他商量过,要将花移植到自家庭院中。可自他病殁,时光的年轮已盘转多匝,回回从村外那里经过,虽仍留心瞻顾,却未再见那棵杭菊的踪影。
往日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之类的思亲怀人文字,常常不觉泪流。是啊,有些情感是无需与他人交流的,每当读到,便即想起。
电影《梅兰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伯对年少的畹华说:“你叫大伯,大伯都不应你,那是因为大伯怕你叫惯了,以后没得叫,心里就落了空了。”我现在知道“大伯”所说的这种空落的颜色了,那是一种无声的惨白,像一片浩渺的深海,寂旷地可怕、可悲。若说这是一种权利的话——那么在我——它已被剥夺或收回了,并且永世不还。
“爸爸”——这个唇音,在我,已凝成一朵素颜小花,摇摇地盛开在一道没有季节的心罅隙中。我再也叫不出,叫不出这两个未加任何修饰的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