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医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贝前列素钠片、依帕司他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足麻木、肢体末端疼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畏风、肌肤
【机 构】
:
靖江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靖江214500;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南京21004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医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贝前列素钠片、依帕司他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足麻木、肢体末端疼痛、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畏风、肌肤甲错等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加快(P<0.05),且试验组加快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能有效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中医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病情好转.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院内制剂四黄栓药材浸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栓剂成型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HPLC定量测定法,探索药材浸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设计正交试验,以基质熔融温度、含药基质灌模温度以及脱模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栓剂外观性状、装量差异及融变时限为综合指标,优选出四黄栓最佳成型工艺.结果:四黄栓药材浸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为: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为流动相(每100 mL中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如不干预可能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细胞癌.目前评估NAFLD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是肝活检病理,但有创性限制了其成为大面积筛查的手段.近年来磁共振成像相关检查被作为仅次于肝活检的金标准,但仍存在无法大规模应用的缺点.超声具有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对身体无伤害等优势,有望成为评估NAFLD的重要检查手段.本文总结了受控衰减参数、声衰减成像、超声肝/肾强度比与肝衰减率、背向散射技术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康复需求的增加,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与康复医学相结合,本文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使用软件Citespace中的关键词共现、热点词突显、关键词聚类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人工智能在康复医学领域研究状况,对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类并予以评述.通过分析得出:目前人工智能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有机器人、脑机接口、人机交互和运动想象等;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并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分析确定了人工智能在康复医学研究的5类主题,分别是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康复训练系统、人机交互和辅助诊断与远程康复
目的 获取自然衰老C57BL/6J雄性小鼠肝脏的蛋白质组学与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学特征.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标签标记定量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获取生理状况下2月龄与18月龄C57BL/6J雄性小鼠肝脏的蛋白质组学与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学数据,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蛋白质组学共定量4712个蛋白质,其中,年轻、年老小鼠中有19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乙酰化修饰蛋白质组学共定量4818个位点,对应1367个蛋白质,其中,年轻、年老小鼠中有113个表达位点有差异,对应76个蛋白质.衰老相关的上调蛋白质主要与脂
目的:观察CO2激光烙法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纳入临床观察,以CO2激光烙法治疗腭扁桃体后观察患儿的临床疗效、扁桃体肥大程度及临床症状、体征量化积分变化.结果:随着烙治次数的增加,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积分逐渐降低,与治疗前相比,烙治2、4、6次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次CO2激光烙法治疗,治愈率为5%,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为100%,与烙治4次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喘息是哮喘发作的重要症状,早期无明显征兆,发现时往往病情已经进展.肺功能检测技术能有效监测上下气道异常,是目前监测哮喘发生发展的主要手段,然而其检查准确性高度依赖患者配合,学龄前儿童和婴幼儿更因难以配合导致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具有长期呼吸音监测与自动喘息检测功能的新技术来弥补现有临床的不足.呼吸音分析是医疗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通过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呼吸音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转换,形成特征性的信号参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