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审美教育也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音乐;审美;创造
经常听好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并且给人以各种审美的享受。音乐于学生只有与审美活动一起,才能引起共鸣,在音乐课上只有保持这种状态才能保持良好的教学效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从感受美的角度出发,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新课程标准联系起来展开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才能进行审美教学呢?
一、充分利用直观感知优势加强音乐审美教育
感知是学习音乐的最初阶段,在学习中,可以运用外部形式直观地对音乐做出初步的判断,能听得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是不是好听的,特别是在音乐的节奏、旋律方面是不是悦耳动听。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审美直观性上。在最初阶段学生一旦在音乐的外部表现上打动了心灵,他就会产生了直觉的审美感,从而有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1.选择最好的方式让学生首次接触音乐。人对一个事物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第一次接触喜欢了就会一直喜欢下去,如果第一次不喜欢以后也就不喜欢了,学生对音乐的第一印象也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老师要把一个曲子或者歌曲从外部形象上吃准吃透,并准确地展示给学生。
2.以直观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音乐是形象的艺术,但是小学生因其年龄小的特点与知识结构简单的特性,还不能准确地感知、理解音乐。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将抽象的理论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表达,让学生直觉地感知音乐。比如在节奏能力的训练时中,用动物的呼叫声、火车的汽笛声、钟表的滴答声等变化帮助学生感知。
二、以心灵的感化为目标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到了音乐学习的中级阶段,因学生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也发生变化,作品的内容、情节、意境、气韵等要求与学生的心灵感悟交融,从而达到悦心悦意的中级学习目标。此时,音乐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心灵感化以及人格完善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影响,在此阶段的教学中要把握住这一阶段的教育真谛。
1.发挥音乐作品的美育潜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在小学的音乐教科书,选择了一些艺术造诣很高的作品,比如,歌曲与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美丽,作品中的情景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歌词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情真意切。
2.以不同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审美心理。小学生的心理情况都表现在外部,很容易被老师发现与了解,老师在上课时就要观察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与个性等。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就不能用统一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要引发儿童各自的审美心理潮流。比如,教材中,有些歌曲是歌颂小动物、培养勤劳勇敢的生活品质等,从歌曲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美丽可爱的情感,并产生爱戴这些小动物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小动物的活泼淘气,有些学生更能综合地传达出小动物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复杂情感。作为不同个体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审美体验。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不同情趣,当学生获得深入的歌曲理解后,再让学生在歌唱方法上服从于内容的表现需要方面作努力。
三、以对音乐的创造为目标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学生从直观感知音乐到心灵感化音乐再到创造音乐,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而到了创造音乐阶段就进入了最高的学习音乐阶段,在些阶段中,学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了审美体验的能动性,能准确地把握音乐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象,从而达到悦志悦神的高级审美体验。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跨越了直观感受的阶段,从心理上也已经获得了审美情趣,老师也要主动在这一阶段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巧妙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1.挖掘学生纯真的本能,发挥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能力,鼓励学生从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掘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使学生充分展现对音乐的感受。所以,在教学的一开始,我们就要不能在教学中仅是把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否则学生的音乐学习就会尽早地固化,从而走进死胡同。而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把教学当成是学生自由成长的蓝天去遨游、去创造。比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这个题目中想一想,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境,能不能用动作表现出来,让他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体态动作,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得到美的陶冶。老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就运用科学的组织方式,多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个性审美体验得到充分的发挥。
2.引导学生创造音乐艺术形象。音乐作品都能表达一种情感,作者了作者的心愿。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合理的方法同作者对话以产生共鸣,同时让学生在作者的影响下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比如,在三年级进行音乐情绪欣赏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情境不同的画面。先让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再根据画面的不同情景想象要每一幅画面配上什么情绪的音乐最能表达出其表现的意境。接着再挑四首表达不同情绪的音乐,这四首表达了欢快、优美、紧张等,再让学生选择;当然,同一首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配在多幅画中。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对音乐的形象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從而唤起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培养了学生创造新的音乐艺术形象的能力。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仅是教给学生音乐技术知识,还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直观感受音乐美,提高他们的审美,鼓励他们进入到审美活动中,多想象、多创造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要多方面培养他们的个性,使音乐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音乐;审美;创造
经常听好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并且给人以各种审美的享受。音乐于学生只有与审美活动一起,才能引起共鸣,在音乐课上只有保持这种状态才能保持良好的教学效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从感受美的角度出发,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新课程标准联系起来展开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才能进行审美教学呢?
一、充分利用直观感知优势加强音乐审美教育
感知是学习音乐的最初阶段,在学习中,可以运用外部形式直观地对音乐做出初步的判断,能听得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是不是好听的,特别是在音乐的节奏、旋律方面是不是悦耳动听。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审美直观性上。在最初阶段学生一旦在音乐的外部表现上打动了心灵,他就会产生了直觉的审美感,从而有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1.选择最好的方式让学生首次接触音乐。人对一个事物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第一次接触喜欢了就会一直喜欢下去,如果第一次不喜欢以后也就不喜欢了,学生对音乐的第一印象也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老师要把一个曲子或者歌曲从外部形象上吃准吃透,并准确地展示给学生。
2.以直观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音乐是形象的艺术,但是小学生因其年龄小的特点与知识结构简单的特性,还不能准确地感知、理解音乐。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将抽象的理论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表达,让学生直觉地感知音乐。比如在节奏能力的训练时中,用动物的呼叫声、火车的汽笛声、钟表的滴答声等变化帮助学生感知。
二、以心灵的感化为目标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到了音乐学习的中级阶段,因学生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也发生变化,作品的内容、情节、意境、气韵等要求与学生的心灵感悟交融,从而达到悦心悦意的中级学习目标。此时,音乐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心灵感化以及人格完善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影响,在此阶段的教学中要把握住这一阶段的教育真谛。
1.发挥音乐作品的美育潜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在小学的音乐教科书,选择了一些艺术造诣很高的作品,比如,歌曲与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美丽,作品中的情景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歌词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美感,让学生感受到情真意切。
2.以不同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审美心理。小学生的心理情况都表现在外部,很容易被老师发现与了解,老师在上课时就要观察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与个性等。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就不能用统一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要引发儿童各自的审美心理潮流。比如,教材中,有些歌曲是歌颂小动物、培养勤劳勇敢的生活品质等,从歌曲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动物美丽可爱的情感,并产生爱戴这些小动物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出小动物的活泼淘气,有些学生更能综合地传达出小动物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复杂情感。作为不同个体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审美体验。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不同情趣,当学生获得深入的歌曲理解后,再让学生在歌唱方法上服从于内容的表现需要方面作努力。
三、以对音乐的创造为目标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学生从直观感知音乐到心灵感化音乐再到创造音乐,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而到了创造音乐阶段就进入了最高的学习音乐阶段,在些阶段中,学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有了审美体验的能动性,能准确地把握音乐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象,从而达到悦志悦神的高级审美体验。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跨越了直观感受的阶段,从心理上也已经获得了审美情趣,老师也要主动在这一阶段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巧妙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1.挖掘学生纯真的本能,发挥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能力,鼓励学生从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掘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使学生充分展现对音乐的感受。所以,在教学的一开始,我们就要不能在教学中仅是把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否则学生的音乐学习就会尽早地固化,从而走进死胡同。而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把教学当成是学生自由成长的蓝天去遨游、去创造。比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这个题目中想一想,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境,能不能用动作表现出来,让他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体态动作,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得到美的陶冶。老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就运用科学的组织方式,多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个性审美体验得到充分的发挥。
2.引导学生创造音乐艺术形象。音乐作品都能表达一种情感,作者了作者的心愿。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合理的方法同作者对话以产生共鸣,同时让学生在作者的影响下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比如,在三年级进行音乐情绪欣赏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情境不同的画面。先让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再根据画面的不同情景想象要每一幅画面配上什么情绪的音乐最能表达出其表现的意境。接着再挑四首表达不同情绪的音乐,这四首表达了欢快、优美、紧张等,再让学生选择;当然,同一首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配在多幅画中。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对音乐的形象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從而唤起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培养了学生创造新的音乐艺术形象的能力。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仅是教给学生音乐技术知识,还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直观感受音乐美,提高他们的审美,鼓励他们进入到审美活动中,多想象、多创造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要多方面培养他们的个性,使音乐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