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35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35例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临床特点,为正确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35例临床旧资料进行分析,与已发表资料对比。结果: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主是由于消化道疾病或偏食所致。结论:在治疗过程中除诊断明确后补充缺乏物质外,还应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改善饮食结构是必要的。
  关键词 巨幼细胞 贫血 诊断
  
  巨幼细胞贫血(简称巨幼贫)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仍较多见,如何防治也就越发受到重视。现将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对35例巨幼贫血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在35例巨幼贫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男女比例1.5∶1。年龄60~80岁(中位年龄74岁),60~69岁12例,70~80岁23例,是同期非老年人巨幼贫1.6倍(22例,男5例,女17例),病程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3周~6个月。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呈贫血貌。头晕23例,乏力30例,气短 5例,心悸11例,心前区不适4例,食欲差21例,偏食23例,口腔溃疡1例,恶心3例,呕吐2例,巩膜黄染2例,脾大1例,手足麻木5例,下肢水肿6例。有消化道疾病,经胃镜检查6例,患胃溃疡1例,余患有浅表胃炎或浅表-萎缩性胃炎。同时患糖尿病5例,肾脏8例,冠心病11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35例病人Hb均减少,为68.2±14.2g/L。>60g/L男16例,女5例;<60g/L14例。其中全血细胞减少4例(11.4%),血红蛋白少伴白细胞减少5例(14.3%),血红蛋白少伴血小板减少3例(8.6%)。镜下血片红细胞大小不等,呈大椭圆形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消失;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多7例(20%),巨幼杆状核粒细胞6例(17.1%)。骨髓象,骨髓增生呈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统,各阶段幼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巨幼改变, 早巨幼红细胞0.034±0.052,中巨幼红细胞0.113±0.048,晚巨幼细胞0.074±0.055;可见到双核或多核幼红细胞或H-J小体,核染色质疏松,核浆发育不平衡,呈为“核幼浆老”表现。粒系统则以巨晚幼粒,巨杆状核细胞多见。巨核系统可见到胞体大,分叶过多现象。
  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及铁蛋白测定:35例均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含量。试剂为德国帮拜尔(BAYER)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出品。结果:叶酸减少,维生素B12正常15例;叶酸正常,维生素B12减少6例;叶酸、维生素B12均减少14例。
  骨髓细胞外铁和血清铁蛋白检查:35例巨幼贫血和并有缺铁性贫血7例(20%)。
  
  结 果
  
  在35例病例中,初诊误诊4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误诊为溶血性贫血,2例误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进一步检查骨髓象、血清酸及维生素B12含量测定。符合巨幼细胞贫血诊断指标[1]
  35例病人明确诊断后给予叶酸片10mg/日口服和(或)维生素B12250μg/日肌肉注射治疗,在治疗7~15天后血红蛋白上升,恢复正常值14~60天。合并缺铁性贫血加用左旋糖酐铁治疗均治愈。
  
  讨 论
  
  本组老年人贫血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主,缺乏造血物质叶酸、维生素B12。在外周血常规中显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有2种或3种血细胞减少。老年巨幼贫患者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5∶1;以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为主[2]
  人在老年期疾病呈多病性,不典型性,特别是贫血常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早期无明显不适,不易被重视。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着不易被发现,由于反应迟钝而被认为无贫血症状[3]。多数早期未引起重视,发展到出现中、重度贫血的症状及体征才就诊。
  本组中,食欲差21例,偏食23例,因为长期进食量少,或偏进软食,或偏素食,导致叶酸及维生素B12摄入不足;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高,胃肠蠕动机能减弱,胃酸及内因子减少;部分老年存在消化道疾病,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及胃肠道手术等。本组胃炎5例(14.3%),胃溃疡1例(2.9%),胃部次全切手术2例(5.7%)。同时患有糖尿病5例(14.3%),肾脏疾病8例(22.9%),冠心病11例(31.4%)。病人主观控制饮食不当,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因此在治疗贫血同时,临床医护人员除注重治疗消化道疾病外,合理调配老年人膳食是非常必要的。
  本组35例病人中有7例(20%)伴有缺铁性贫血。测得血清铁蛋白减少,及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表现,外周血呈双相性贫血表现。在本组中患周围神经炎5例(14.3%),未见到精神异常及脊髓后索侧索受累者。
  在临床实践中,骨髓检查及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测定是诊断巨幼细胞贫血不可缺少项目。同时骨髓检查又有利于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及巨幼变性其他疾病鉴别,如溶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红白血病、肿瘤化疗后等病。
  本组病例在明确诊断给以叶酸和(或)维生素B12治疗临床疗效较佳。为了防止复发,根治消化道疾病,增强营养,改变日常饮食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冉家彦.巨幼细胞贫血.邓家栋,主编.邓家栋临床血液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91-509
  2 钱林生,等.43例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临病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4,13(2):87-89.
  3 朱宏丽.老年血液病特征及处理.张之南,主编.协和血液病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808-81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了解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发传导功能异常类心律失常的并发率。方法:对1995~2002年资料齐全、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住院患者6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97例中有105例(23.65%)并发传导功能异常类心律失常。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并发传导功能异常类心律失常较常见。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心律失常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r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即自血光量子疗法组)28例,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52~81岁,平均73岁。脑梗死13例,腔隙性脑梗死15例。平素患有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6例,冠心病12例,房颤5例。临床症状出现意识障碍3例,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受累1
期刊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62例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①典型的心肌缺血性胸痛≥30分钟,含硝酸甘油或静脉推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心电图相邻两个或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部导联≥0.2mV;③发病时间<12小时;④年龄≤75岁;⑤无溶栓禁忌证,未并发心源性休克。符合上述溶栓指征的62例AMI病人,男39例,女23例,平均61.9岁。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以诊断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7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1例,女269例;年龄55天~12岁,<1岁190例,~3岁235例,~5岁174例,≥5岁151例;婴幼儿共425例,占发病总数的56.67%,3岁以上儿童325例,占发病总数的43.33%。发病季节:1~2季度256例,3~4季度494。所有病例占同期住院小儿肺炎3410例的21.99%。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60例2型糠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或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情况、住院时间、花费等。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胰岛素泵(CSII组30例)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30例)降糖治疗。结果:CSII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控制,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胰岛素不敏感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原因,应用胰岛素增敏剂,更换胰岛素品种,调脂、降血压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不敏感综合征,用文迪雅、更换胰岛素品种、加用辛伐他汀、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科素雅综合治疗。结果:25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不敏感综合症患者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血脂、血压、达到理想指标23例,有效率92%,改善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重型胰腺炎的治疗要点。方法:对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临床好转治愈18例(90%),死亡2例(10%)。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支持治疗,防止局部及全身并发症为基础,结合血滤及中药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非手术治疗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74例急性胰腺炎,其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基泰(胸腺肽α1)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33例重型肝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8例加用基泰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继发感染、死亡率和肝功复常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下降明显,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明显,肝功复常时间缩短,感染发生和死亡率均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泰能显著减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2~2005年26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均经Olympus GIFXQ 20纤维胃镜确诊,其中男201例,女64例,年龄12~85岁,病程5天~10年。临床表现为季节性、节律性、饥饿性疼痛和反酸者147例(55.5%);无规律性疼痛、腹胀、嗳气者77例;有黑便者29例(10.9%),其中伴呕血者77例;不同程度贫血者26例(9.8%);呕吐宿食者3例(1.1%);无症状者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应用兰索拉唑30mg,1天1次及奥美拉唑20mg,1天1次,治疗4周。结果:兰索拉唑组在缓解腹痛及耐受性方面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结论: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均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且耐受性好。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尤为明显。  关键词 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