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異位甲状腺是一种先天胚胎发育异常性疾病,因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误诊误治[1]。自200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入颈部异位甲状腺患者13例,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2例,女11例,4~68岁,平均28岁。出现颈部无痛性肿物1个月~15年不等9例,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吞咽困难、疼痛、心悸、消瘦等症状4例,位于颈中线舌骨上至环状软骨水平10例、颈侧左颌下3例。
1.2检查 13例中确诊前行锝99核素扫描8例,其中行甲状腺功能检查4例,发现TSH升高3例,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未行锝99核素扫描5例,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组织。
1.3诊断 迷走甲状腺8例,其中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2例,异位甲状腺囊性变伴感染l例;副甲状腺5例,其中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囊肿1例。
1.4治疗及随访 8例迷走甲状腺中观察未手术4例,穿刺抽液1例,部分切除1例,完全切除者2例并于术后给予甲状腺素片;5例副甲状腺行肿物切除术4例,观察1例。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2例迷走甲状腺全切除者术后出现甲低,服药1个月后恢复正常。未行手术给予观察的迷走甲状腺者颈前包块无增大,甲状腺功能正常。副甲状腺患者情况良好。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16岁,颈前肿物8个月,明显肿大伴疼痛4d后人院。肿物位于颈前甲状软骨与舌骨间,大小为4 cm×3cm ,有波动感,表面皮温升高。Tc核素静态显像,正常部位未显影,扪及肿物处放射形浓集。CT示颈前正中颌下区一囊性肿物,考虑甲状舌管囊肿(囊壁较厚,可能为炎症所致,双侧甲状腺未见异常。颈部B超示,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颈前甲状腺上方囊性占位。131I扫描试验,颈前正常甲状腺部未显影,下颌正中肿物明显特异摄碘。甲状腺功能,TSH↑,余无改变。临床诊断:异位甲状腺囊性变并感染。经穿刺抽液后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
3 讨论
3.1异位甲状腺是发育性疾病,病因不明。根据颈部正常部位有无甲状腺组织,可分为副甲状腺及迷走甲状腺。本组副甲状腺7例,迷走甲状腺3例,与文献[2]报告的发生比例基本相同。异位甲状腺可发生于舌盲孔至胸骨切迹沿线上,多见于舌根部,亦可见于颈前正中沿线、纵隔及颌下腺、腮腺等部位。本组发生于舌根部者6例,颈前部3例,舌根及颈前同时发病1例。该病多以肿块形式出现,单发或多发,以女性多见,本组男女比例为1:9。发生于舌根部者,可伴发吞咽不适、异物感等。有人认为[3]发病年龄多见于生长发育期,系由于生长发育期异位甲状腺机能的相对不足,刺激了异位甲状腺增生肥大,并与女性特有生理机能有关。临床上往往是因为进食梗阻感、言语不清(含橄榄音)或继发感染后疼痛出血,从而检查发现紫红色质软肿块,表面光滑或感染后溃疡出血,界限清楚,位于舌根部中线处。单发于颈部正中沿线者多为无意中发现,一般除肿块外无其他不适。
3.2临床多表现为颈中线或颈侧部位无痛性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移动,当其发生各种良或恶性病变时,可产生疼痛、呼吸或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位于颈中线异位甲状腺因同甲状舌管囊肿发生部位、临床表现极相似,且发生率远低于后者,故极易被误诊,本组亦有2例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位于颈侧的异位甲状腺更少见,易被误诊为淋巴结炎、表皮样囊肿、涎腺肿瘤等。本组3例位于左颌下,术前都未能明确诊断,术后均证实为副甲状腺。
本组做了以下几种辅助检查:①99mTc及131I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扫描。甲状腺有浓聚碘或锝的特性,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与碘131核素扫描相比,锝99甲状腺静态扫描因其简便快捷、辐射量小,十分适用于门诊筛查,尤其是对儿童。但由于锝也可同时被唾液腺摄取,故最终确诊需行甲状腺131 I放射性核素检查;②B超、CT、MRI影像学检查。颈部肿物可经B超鉴别囊性或实性,甲状舌管囊肿一般为无或低回声薄壁囊肿,异位甲状腺为同质的高回声改变,多普勒可见其内丰富血流信号。同时应扫描正常甲状腺位置,观察其有无。但当异位甲状腺发生囊变时难与甲舌囊肿区分,不能单凭该项检查诊断;③甲状腺功能测定,T 3、T4及TSH判断甲状腺是否有功能或甲低,作为指导治疗的依据;④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但有与术后组织病理不符合的情况,不主张组织活检;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适用于术前考虑可能存在恶性病变或术中发现可疑情况。
3.3治疗 颈部异位甲状腺若无明显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可不予处理,只需观察并嘱患者定期复查。而一旦出现疼痛、吞咽及呼吸困难或甲状腺功能改变等症状,则需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黎万荣,刘水明,张薇.舌异位甲状腺的诊断与治疗[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23(3):112-113.
[2] 李兆金,王玉香.腮腺区异位甲状腺结节囊性变10例报告[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32(1):341
[3] 姜玉仁.腮腺区异位甲状腺瘤8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12(2):13-1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2例,女11例,4~68岁,平均28岁。出现颈部无痛性肿物1个月~15年不等9例,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吞咽困难、疼痛、心悸、消瘦等症状4例,位于颈中线舌骨上至环状软骨水平10例、颈侧左颌下3例。
1.2检查 13例中确诊前行锝99核素扫描8例,其中行甲状腺功能检查4例,发现TSH升高3例,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未行锝99核素扫描5例,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组织。
1.3诊断 迷走甲状腺8例,其中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2例,异位甲状腺囊性变伴感染l例;副甲状腺5例,其中并发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囊肿1例。
1.4治疗及随访 8例迷走甲状腺中观察未手术4例,穿刺抽液1例,部分切除1例,完全切除者2例并于术后给予甲状腺素片;5例副甲状腺行肿物切除术4例,观察1例。所有病例均随访半年以上,2例迷走甲状腺全切除者术后出现甲低,服药1个月后恢复正常。未行手术给予观察的迷走甲状腺者颈前包块无增大,甲状腺功能正常。副甲状腺患者情况良好。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16岁,颈前肿物8个月,明显肿大伴疼痛4d后人院。肿物位于颈前甲状软骨与舌骨间,大小为4 cm×3cm ,有波动感,表面皮温升高。Tc核素静态显像,正常部位未显影,扪及肿物处放射形浓集。CT示颈前正中颌下区一囊性肿物,考虑甲状舌管囊肿(囊壁较厚,可能为炎症所致,双侧甲状腺未见异常。颈部B超示,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颈前甲状腺上方囊性占位。131I扫描试验,颈前正常甲状腺部未显影,下颌正中肿物明显特异摄碘。甲状腺功能,TSH↑,余无改变。临床诊断:异位甲状腺囊性变并感染。经穿刺抽液后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
3 讨论
3.1异位甲状腺是发育性疾病,病因不明。根据颈部正常部位有无甲状腺组织,可分为副甲状腺及迷走甲状腺。本组副甲状腺7例,迷走甲状腺3例,与文献[2]报告的发生比例基本相同。异位甲状腺可发生于舌盲孔至胸骨切迹沿线上,多见于舌根部,亦可见于颈前正中沿线、纵隔及颌下腺、腮腺等部位。本组发生于舌根部者6例,颈前部3例,舌根及颈前同时发病1例。该病多以肿块形式出现,单发或多发,以女性多见,本组男女比例为1:9。发生于舌根部者,可伴发吞咽不适、异物感等。有人认为[3]发病年龄多见于生长发育期,系由于生长发育期异位甲状腺机能的相对不足,刺激了异位甲状腺增生肥大,并与女性特有生理机能有关。临床上往往是因为进食梗阻感、言语不清(含橄榄音)或继发感染后疼痛出血,从而检查发现紫红色质软肿块,表面光滑或感染后溃疡出血,界限清楚,位于舌根部中线处。单发于颈部正中沿线者多为无意中发现,一般除肿块外无其他不适。
3.2临床多表现为颈中线或颈侧部位无痛性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移动,当其发生各种良或恶性病变时,可产生疼痛、呼吸或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位于颈中线异位甲状腺因同甲状舌管囊肿发生部位、临床表现极相似,且发生率远低于后者,故极易被误诊,本组亦有2例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位于颈侧的异位甲状腺更少见,易被误诊为淋巴结炎、表皮样囊肿、涎腺肿瘤等。本组3例位于左颌下,术前都未能明确诊断,术后均证实为副甲状腺。
本组做了以下几种辅助检查:①99mTc及131I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扫描。甲状腺有浓聚碘或锝的特性,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与碘131核素扫描相比,锝99甲状腺静态扫描因其简便快捷、辐射量小,十分适用于门诊筛查,尤其是对儿童。但由于锝也可同时被唾液腺摄取,故最终确诊需行甲状腺131 I放射性核素检查;②B超、CT、MRI影像学检查。颈部肿物可经B超鉴别囊性或实性,甲状舌管囊肿一般为无或低回声薄壁囊肿,异位甲状腺为同质的高回声改变,多普勒可见其内丰富血流信号。同时应扫描正常甲状腺位置,观察其有无。但当异位甲状腺发生囊变时难与甲舌囊肿区分,不能单凭该项检查诊断;③甲状腺功能测定,T 3、T4及TSH判断甲状腺是否有功能或甲低,作为指导治疗的依据;④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但有与术后组织病理不符合的情况,不主张组织活检;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适用于术前考虑可能存在恶性病变或术中发现可疑情况。
3.3治疗 颈部异位甲状腺若无明显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可不予处理,只需观察并嘱患者定期复查。而一旦出现疼痛、吞咽及呼吸困难或甲状腺功能改变等症状,则需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黎万荣,刘水明,张薇.舌异位甲状腺的诊断与治疗[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23(3):112-113.
[2] 李兆金,王玉香.腮腺区异位甲状腺结节囊性变10例报告[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32(1):341
[3] 姜玉仁.腮腺区异位甲状腺瘤8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12(2):13-14.